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概述
知识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的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社会,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更多的大众作为用户也能深深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带动创新形态、社会形态的嬗变,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他说,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再也不能自行创造财富了,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即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知识社会,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然而知识社会又不是一个仅仅崇尚精英的社会,“知识社会的社会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流体特性,传统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边界正在“融化”。创新也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的人群独享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将真正拥有创新的最终发言权和参与权,传统意义的实验室的边界以及创新活动的边界也随之“融化”了。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创新正在经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的过程,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进程。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着挑战,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即创新2.0模式正逐步显现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
知识社会的溯源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概念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学习型社会差不多同期产生,最早使用者是大学教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相对于信息社会而言的,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知识社会的概念则包括着更加广泛的社会、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信息社会仅仅是实现知识社会的手段;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从而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在知识社会里,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信息海洋里来去自如,培养认知能力、批评精神、创新能力,以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拥有新知识;知识社会也使得创新不再是少数科技精英的专利,而成为成为更为广泛的大众参与,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作为网络社会必将更加关注全球问题: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协作,环境破坏、技术风险、经济危机和贫困等问题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知识共享是知识社会的拱顶石,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是知识社会的实质,而知识社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编辑] 知识社会英文语境中的四种表达
在英文语境中,知识社会有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Knowledge Societies,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据知识社会理论专家尼科·斯特尔的考证(,p.64),最早提出“知识社会”术语的社会科学家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莱恩。在1966年发表的《知识社会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衰落》一文中,莱恩通过说明科学知识的日益增长的社会意义而证实对知识社会概念的使用是正确的,他当时采用的是第一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1968年,在《断裂的时代》一书中,为了说明知识是现代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同年,为了说明知识在创新中的源泉作用和知识领域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就业中日益增加的份量,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知识和技术的测度”一文中也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并且认为后工业社会就是一个知识社会。德鲁克和贝尔提出“知识社会”时采用的都是第二种表达(The Knowledge Society)。如果说第一种表达强调的是社会的知识化趋势及其意义,那么,第二种表达则将关注的焦点直接放在了知识本身,放在了知识资源和知识活动的价值。这种表达方式突出了自主创新的经济价值。
1986年,斯特尔和杰诺特·彪姆一起主编了第一部《知识社会》文集,书名采用的是第二种表达,但他在1994年出版的第一部《知识社会》著作及在2002出版的另一部著作《知识和经济行为》中却都采用的是第三种表达(The Knowledge Societies)。这样做并非是一种文字游戏,斯特尔指出:“知识社会并非是作为一个简单、单峰展现的结果而发生的,也不是以某种明确的方式出现的。知识社会并没有变成某种单向度的社会结构。各种知识社会通过保持不变、甚或变得不一样而成为相类似的社会。”(,p.10)这意味着,通向知识社会的道路并非是机械决定的单线行程,知识社会也并非只有遵循固定模式的单一类型。这种表达方式也强调了不同国家走向知识社会应当有自己的特色。
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报告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知识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知识社会似乎比知识经济的含义更为广泛,同时更富有想像力和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知识社会的论著大量涌现,出现了对知识社会的第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 based Society),如:影响巨大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一书的主编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与技术动力学系高级讲师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的专著《沟通的社会理论:知识社会的自组织》等。第四种表达强调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发展的知识基础,要求对社会与知识的演化关系及其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走向知识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编辑] 知识社会的出现
①历史上,任何世纪都没有发生过如此众多、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社会、经济、团体和政治形态。德鲁克认为,这一系列社会变革孕育着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即知识社会的诞生。
②从生产力角度来讲,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而从生产关系上分析,未来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续。
③知识社会的诞生源于知识自身的种种变化。由于知识应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当知识应用于工作的时候,开创了生产力革命,而当知识应用于知识的时候,知识迅速成为唯一的生产要素,社会转变为知识社会。
">编辑] 知识社会的概念辨析
“知识社会”已经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概念,社会各界已经对“知识社会”这个字眼耳熟能详。然而,学术界迄今仍然没有一个严格界定、获得公认的“知识社会”概念,对“知识社会”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学术界对知识社会概念已有的定义和理解而言,其主要的观点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社会是一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的社会
莱恩最早给“知识社会”术语下定义,他写道:“知识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其成员
探究他们关于人类、自然、社会的种种信念的基础;(或许是无意识地)为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并且,在较高层次的教育中遵循证明和推理的科学规则;将相当多的资源投入到探索中,因此而具有大量的知识;经常努力收集、组织和解释他们的知识,为当前的目的而从中汲取进一步的意义;既运用这种知识来倡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也运用这种知识来阐述(或许还修正)他们的价值和目标。”(,p.650)
显然,莱恩是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或“科学化”)的视角给“知识社会”下定义的,他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会取代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其他形式的知识,科学推理即使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莱恩在其定义中强调,知识社会的成员的行为由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为遵循科学规则而系统地获取的知识所倡导、阐述和修正。
(二)知识社会是一种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知识价值的社会
贝尔曾经强调知识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基本资源”。日本著名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用“知识价值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200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产生一个“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和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pp.4-6)我国学者金吾伦直截了当地指出:知识社会是知识为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为主导的社会。(,p.5)庞跃辉进一步明确提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上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社会机制,深入开发、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以上定义基于知识价值论的视角,深化了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突出了知识价值的创造主体,强调了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对加快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知识社会是一类以知识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
斯特尔将正在出现的那种社会称为“知识”社会,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机制或特性正日益受到“知识”的驱动。(,p.9)斯特尔指出,选择“知识社会”而不是诸如“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科学社会”等其它术语来称呼正在出现的这种社会,其主要理由是(,pp.17-18):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相当大批量的信息之生产、加工和传递的关注所激发的,人们较少谈及、或几乎没有谈及信息、传播媒介的本质,通常也不涉及现代社会的一致性和统治等;而“后工业社会”的范畴不是十分恰当,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使人产生误解的范畴,因为“工业”或制造业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被改变了。正如“工业”或制造业的改变一样,现代社会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深刻变化是与知识本身的诸种形式和统治相关联的。之所以没有采用“科学社会”,是因为斯特尔分析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科学,还在于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知识与非知识之间的关系,在于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的知识。
(四)知识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新社会
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UNCSTD)专门成立的工作组认为:近来,“知识社会”一词用来强调由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一种新前景。(,p.9)他们指出:无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先进的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都是处于近来所发生的社会与经济转型的中心位置。向21世纪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将会目睹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组织、环境、文化及全球基础设施变化所产生的巨大促进。这种理解实际上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转型关系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观在当代的最新反映: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知识社会的生成。
已有的知识社会的定义和理解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观点,典型的看法还有:“知识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形态”;“知识社会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它意味着一种极其深刻的根本性社会变革”;“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高级知识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等等。
">编辑] 知识社会的知识价值观
传统的商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上面。这种价值形态往往表现出流动性差,独占性强,而且易损耗。而知识社会中知识是无国界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流动,不受限于国家,并且能在任何地方迅速、便宜地被创造。由于知识的可获取性,知识社会将没有贫困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
">编辑] 知识社会中的组织与管理
知识社会是个流动的社会,人们不再有根。一些老的机构——家庭、村庄、教区等将几乎消失,它们被社会集合的新单元取代。知识社会是个有组织的社会,它的核心且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是管理。所有管理者都需要工作纪律的管理知识以及对组织本身的了解和知识。离开管理知识也就没有管理。
德鲁克认为,知识社会中任何组织的表现能力都将取决于知识的质量与生产率,个人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系统地研究知识的质量与生产率。
">编辑] 知识社会的特征
目前,要对“知识社会”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还不可能、不现实,甚至是冒险的,而尽可能详细地预测性探索其特征,并由此来把握它的可能形态,这却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做的。我们将以丹尼尔·贝尔、彼得·德鲁克以及尼科·斯特尔对知识社会特征的有关论述来展示知识社会的可能图式。
1.丹尼尔·贝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主要向我们预测了未来知识社会的种种可能状态。贝尔认为,即将来临的后工业社会与以往工业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总体的广泛特征上说:“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贝尔,1997:9)
面对“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未来学的概念,贝尔概括性地描绘了其五个基本特征: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变革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4.未来发展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贝尔,1997:14)其中,他认为,最显著和最简单的也是他书中最主要阐述的是理论知识的首要性和服务业部门的扩张性这两点。就社会结构的变迁而言,贝尔特别强调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即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诸如贸易、金融、保健、研究、教育和管理等行业。但是,贝尔认为,服务业的不断扩张正是理论知识在后工业社会中获得首要性和核心地位的表现,因而最值得他在书中论述的还是“理论知识”在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问题。他知道,知识在以往任何社会的运转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以往任何社会都没有像后工业社会这样“给予”知识以如此高的核心地位,即都没有如此地依赖于知识。“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贝尔,1997:21),知识在社会中的“组织”作用使得其本身的性质由此而发生了变化,由边缘转向了中心;知识的发展日益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先导,也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战略源泉与动力。
而且,贝尔对自己的“后工业社会”概念有这样的一些概说,即:
(1)它是用于表征着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一个过渡。在他看来,后工业社会之“后”并不是指称某种新的社会形态,而是象征着一种过渡。
(2)它是用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和中轴原理;
(3)它是用于描述和说明社会转型中的一种“范式”变迁。在他那里,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并不是一幅完整的社会秩序的图画。
(4)它是用于理解和把握转特征及价值挑战的知识社会型中社会结构复杂性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就是使西方社会结构的复杂变化更易理解的这样一种方法。
可见,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说明既是一种社会特征的描述,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和路标。
2.彼得·德鲁克,美国当代资深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他主要是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阐述了他对知识社会的看法。德鲁克认为,西方历史表明,每隔几百年社会就会发生急剧变化。自二战以来,我们现在又一次处于这样的变化时期,但这次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西方的地域,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当然,这个“世界”也首先是“西方化”了的。这个处于变化与转型中的新社会就是现已存在的“后资本主义社会”。
对于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德鲁克认为,这个社会的“主要资源将是知识”,“基本经济资源——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经济学家的‘土地’)或‘劳动力’,它现在是并且将来也是知识。”“主要社会团体将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是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的知识经济人员、知识专业人员、知识雇员。”因此,德鲁克预测,后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将是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即工作效率问题,其所面对的“社会挑战,则将是该社会中的第二阶级的尊严:服务工作者”,因为他们缺乏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必要教育程度,因而可能成为社会的反抗者。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在“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之间“将用一种价值观和美学概念的新的两分法来划分”,所以如何调和并“用一种新的综合法来超越这种两分法,将是一次哲学上和教育上对后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挑战。”(德鲁克,1998:4、8-9)。
由于知识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资源,它根本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即不仅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而且创造了新的政治模式与动力。因而,德鲁克认为,它也必然引起整个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的根本性革命,即“知识正被应用于知识”。“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管理部门是知识社会的通用机构”(德鲁克,1998:45-46)。它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将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于是,与贝尔的观点相似,知识在德鲁克这里,在知识社会中,也进入了核心地位。
3.尼科·斯特尔,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从其《知识社会》一书就可看出他对未来知识社会的直接关注。斯特尔认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之所以被称为“知识社会”,是因为它的发展是受着“知识”驱动的。当然,这种社会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革命性的突发。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经济领域是首发的敏感区。
对于知识社会所具有的特征,斯特尔在考察了包括贝尔、德鲁克等学者对未来知识社会特征的论述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1)在科学和技术的帮助下,“社会作用于它自身、作用于它的各种机构和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行为能力”的提高;
(2)充分就业成为历史,“恢复充分就业……在知识社会是不再可行的了”;
(3)“知识社会的主要特性是知识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赞同贝尔的观点);
(4)知识社会是一个可以控制的社会,因为“一旦社会按照知识而被组织起来时,它就成了可以控制的了”;
(5)社会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即“社会结构和人类建构物的脆弱程度在知识社会中普遍上升”;
(6)伴随着社会自制力的增强,自毁性也增大,“知识社会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是以当然包括摧毁其自身的能力在内的自制的社会关系和自制的未来为特征的”;
(7)未来知识社会将是更难预测的,即由于“存在着(a)知识本身的偶然性和(b)作为知识向社会的日益渗透之结果的社会关系的更大的偶然性。……未来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来都更加难以想象”(斯特尔,1998)。因此,在斯特尔看来,可以用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来概括知识社会的总体特征。
可见,知识在未来知识社会之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这些学者不争的共识,只是他们对知识社会之特征的预测性描述略有差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是对现实社会的特征的概括都尚存歧义,更何况是对一个未来社会的概括。
">编辑] 知识社会的价值挑战
那么,未来知识社会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尽管对未来知识社会的预测是抽象的和模糊的,但以上学者所提出的和我们在他们的描述中所预感到的种种问题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这些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具有价值性的挑战:
1.如何把握知识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的。当人们认识到知识具有“组织”和“创造”一个社会的至高“权力”时,人们难免又要为这种“权力”的绝对性而担心,对可能出现的“知识异化”而顾虑。于是,对知识的管理(亦称“知识管理”)问题就彰显出来,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了。在此,我们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社会,虽然是一个“人”的自主性更高体现的时期,但是,未来知识社会的发展状态已经取决于我们对知识之创新的把握和驾驭。而这种把握和驾驭实质上既是一个价值活动问题,也是人类应该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来驾驭这一价值活动,以对自己未来之发展前程的终极关怀的问题。
2.人该如何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知识固然是知识社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然而,人在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怎样呢?知识社会中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否会出现“人”被知识化,即“人”成为被知识“造就”、“训练”的存在“物”?是否会出现“人的异化”和新形式下的人的被奴役?于是,在知识社会里,人该如何生存与发展、该如何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等问题就成为人类必须思考的又一价值挑战。
3.关于社会的本质、建构与发展的挑战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和变革。”(贝尔,1997:21)然而,由此导致的社会的不确定性也产生了,而德鲁克把社会的创造“权”赋予了知识这个偶然因素。斯特尔则认为,社会将成为一个实验厂,它将按照知识而组织起来,因而将成为可以控制的了。种种言说都在喻示和表明,知识社会可能将更加脆弱、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将是:首先,该如何消解这种脆弱和不稳定,增加其稳固性呢?这或许又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即倘若人类能够有一种普遍一致的和最根本的价值观,社会的稳固性必将会大大加强。
其次,一旦社会被知识所“组织”、“创造”和“控制”,哪怕这些是掌握在“有知识的人”手中,是否还有社会规律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实质上也是人的活动规律,但其中总有超越人的活动意志之外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力”存在。在知识社会中,是否还有这种必然性和“合力”存在呢?当前国外有些学者从科学技术对社会基础的“深刻干预”中提出了“或许是‘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老概念不再有效了”(贝尔,1997:119)的说法,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其实,无论知识社会中人对知识有多高或多大的组织、创造和控制能力,它依然是人类共同“合力”的结果,而且这种“合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社会的规律性依然并且更加体现出人的活动规律。然而,以怎样的价值观渗透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组织、创造和控制的“合力”中,这倒是人类应该认真思考的有关人类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
最后,一旦社会被普遍的知识所“组织”、“创造”和“控制”,在知识的一致性和趋同化中,各国各民族独特的价值性还会存在吗?换言之,社会的发展是否将全球化?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化首先是以经济的形式出现的。随着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其背后隐藏的知识也逐渐被人承认,并逐渐掩盖民族的价值观和知识。换句话说,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整体趋同、整体价值性将可能遮蔽民族的个体价值性。
可见,一旦知识一体化,则距离社会的全体化就不远了,这是一个用民族主义和民族情感所不能阻止与反抗的趋势。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民族性的差异。早在一百多年前,面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马克思就说过,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1995:114)那么,在知识社会,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诸如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普遍交往,就必然会出现马克思所说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济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1995:86、87)当然,地域性的国家与社会比地域性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现更需要历史过程和历史时间,只是该历史呈加速度趋势而已。
知识社会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因而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也是很多的。知识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是否也将面临着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如吉登斯所说的:“全球化不仅产生向上的拉力,而且也产生向下的推力,给地方独立带来新的压力。”“全球化并不以公平的方式发展,而且它所带来的结果绝对不是完全良性的。”(吉登斯,2001:8、10)因而,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失控的世界”。对此,我们不敢肯定未来的知识社会必然就是全球化的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未来所面临的将是类似的价值挑战,这些挑战完全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面对。否则我们就会在新的压力中向下沉沦,在结果的良性化中继续承受着非良性的结果。
">编辑] 知识社会的社会形态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奠定了知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新的上层建筑也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1.劳动者知识化,创新人才成为社会中坚
工业社会初期和中期,产业工人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知识分子则处于次要的地位。而知识社会中,社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公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较发达的知识社会,成人中大学教育程度者将达到80%以上,甚至大学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大大减少,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为“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知识劳动者又可进一步分成知识拥有者、知识应用者、知识创新者。
然而,知识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尽相同。其中,正如前所述,各类创新型人才,包括知识和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创新人才、政府管理创新人才、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创新人才,将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领导和中坚力量。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拥有创新人才,就能创造更多财富,赢得更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这些人在劳动者中占的比例虽小,但其决定性作用无法替代。因此,社会的许多活动、社会制度的设计往往都是以他们的意志为主。而创新性人才,又将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竞争的焦点。但是,社会的发展必须体现绝大多少人的根本利益,如何在激励和发挥创新人才积极性的同时,又实现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知识社会必须解决的矛盾之一。因此,那些思想境界高远、品德高尚,胸怀天下,以人民利益为己任、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必将赢得社会的领导地位。
2.健康和文化精神生活成为人们主要需求
进入知识社会后,物质财富相对工业社会更加丰富,基本解决了物质短缺的矛盾。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恩格尔系数(食品和服装占总消费比例)一般将下降到20%以下;较舒适的现代化住宅、汽车、家电及家庭信息设备等基本拥有。因此,关注健康和较高水平精神文化生活,将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的主要需求。
——健康。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原来一些危害人们健康的疑难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艾滋病等有了治愈的更有效方法;对疾病早期诊断能力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更加发达、设施更加完善。最关键的是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将进一步提高,保健设备和技术更加先进,保健产业将更加发达。人们更注意科学营养,更多地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随着人们的健康长寿,老龄化将成为世界的共性问题,这一新社会特点将影响许多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
——旅游。今后的工作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和富有弹性化。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物质条件去旅游休闲。借助于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全球化必然成为大趋势。旅游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而且,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与知识社会相伴随,旅游的文化和知识含量将提高。人们不仅把旅游当作休息的一种形式,更作为增长知识的一种手段,当作陶冶情操、精神休息的活动。这要求旅游设施要更加完善,功能多样化,导游等旅游服务也将成为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
——文化娱乐。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一是家庭娱乐设施的多功能和便捷的娱乐方式,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终端可使人们的娱乐有更多的选择。二是社会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完善和多元化。三是各种形式的媒体更加发达,及时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除了欣赏外,亲身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这必将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品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丰富知识社会的文化内涵。
——社交。知识社会发达的信息设施和技术,可以使远隔万里的人们通过网络召开远程会议,“促膝交谈”。然而,现代化的手段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随着工作之余时间的增多,加之交通的快捷便利和公共设施的发达,各种频繁的社交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快各种社区组织、不同群体的组织和协会等机构的快速发展。
3.更加个性化和民主化的社会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个性化将进一步突现。知识社会必然是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首先,社会的组织结构将有重大改变,从工业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和社会化大生产中形成的庞大的、等级性组织结构,变成更具灵活性、多样性、扁平式、网络化的社会组织结构。每个组织具有充分的自主灵活性,不同组织间又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柔性十分强。组织间不是一种等级式的从属,而是平等地位上的合作。很多组织将成为虚拟型组织,为了某一项工作进行联系合作。无论是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还是社团等民间组织都将体现这一特征。因此,社会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甚至高效的运转,的确是需要深切关注的问题。凝结社会网络将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规则,人们必须在规则框架下运行社会方可有序;二是利益,虽然是利益的多元化,但共同的利益往往是联系和合作的最好纽带,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将是社会有序、高效运转的最有效机制;三是信息,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
还由于知识获取和拥有的公平性和社会信息的透明性,更增加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意识。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将更加注重其自身价值的社会体现,更加追求社会认同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具有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知识社会是更加民主的社会。若使公共利益与个性化、多元化的利益基本一致,各种决策更需要民主、透明,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量的丰富,大大提高了公众的民主素质,也提供了更加通畅的民主渠道。这种基础上的社会治理,需要更高超的智慧和政策工具。政府的结构也将变的更加精简和灵活,政府的职能需要大的转变。通过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协调社会的有序运转,将是政府的主要使命。
政府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作为知识社会的政府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人物,更是需要知识、智慧超群的创新型人才。
然而,知识社会绝非太平世界。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仍旧长期存在。知识是一个典型的双刃剑。此情况下,社会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并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很多社会矛盾仍会演化成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网络信息的广泛高速传播性,信息的公开透明,自然会对个人信息的秘密性带来新的挑战。“人肉搜索”即对个人信息的挖取曝光的伦理问题更加突显。利用网络造谣生非、泄私愤、搞诽谤等不道德行为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利用网络信息制造动乱和恐怖尤其要重点防范。知识型犯罪、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一个大毒瘤。越是高知识水平的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对此更难防范。社会各阶层的相对平等,知识文明的进步,绝对不可能消除甚至缓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冲突一旦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就有酿成人类悲剧的危险。
4.终身学习型社会
知识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新知识增长得快、更新得快。真正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学习必将成为人们谋生的基本需求。
知识社会,就业岗位变化的将更快。一些传统的行业的就业岗位逐步减少,新兴的知识型岗位逐步增加,人们更加期望自己具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再之,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无论是就业、报酬还是社会地位,竞争的优势必然向知识占有多、创新能力强者倾斜,这必将激励和驱使人们终身学习。
除了谋生的需要外,另一动机是,学习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当然,学校的教育是学习的重要渠道。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所用到的大部分知识需要继续学习。知识社会中人们的基本能力是学习和更新知识。既要不断更新专门知识,又要广揽博学其他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善于科学的学习和高效掌握自己所需的知识,善于从实践中、从书本中、从众多的信息渠道、从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习新知识。既然学习知识占有如此重要地位,作为一个科技单位、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就必须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善于组织学习的机构,必将成为最具创造力、活力和竞争力的组织。整个社会将成为学习型的社会。
知识社会与创新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下一代创新推动了创新民主化,知识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社会主要驱动力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成为常态的社会?。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一个形象而不准确的比喻:农业社会发展,像牛拉木轮车,在漫长曲折的历史之途缓慢地前行;工业社会发展,象蒸汽机、后来又更换为内燃机的列车,沿着历史轨道不断加速前进;知识社会发展,则好比是磁悬浮高速列车或航天飞机,在疾驰,在腾飞。而资源、知识就好似燃料,而创新则是发动机。知识社会经济和社会特征都清晰地告诉我们,知识社会的最鲜明的特点和最具主导性的因素是创新。创新是产生知识、创造财富的源泉,是知识社会之灵魂。
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他说,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再也不能自行创造财富了,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即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创新的能力。 在推崇知识精英培育的同时,业界也注意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所带来的更深刻的社会形态、创新形态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Web 2.0“全民织网”、“草根创新”的理念带入了大众视野。Web 2.0正是知识社会下创新2.0理念在互联网领域的生动体现。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强调公众的参与,倡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工业社会环境下的创新1.0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则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在这种视角下,Web 2.0实际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案例。创新2.0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欧盟Living Lab等。
创新——知识社会的灵魂
在知识社会中,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为生产力发展变革的太快,存量财富不能持久,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就失去拥有财富的资格。即便一时没有多少资本,所在地没有所需的资源,但只要拥有知识、新技术成果,特别是有创新才能,就可能获得财富和事业的成功。
资本、资源都将向创新能力强的地方集中,围绕着创新人才而配置。全球化的知识流动和资源配置,没有国界的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加速的创新相互促进,将导致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犹如人类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其创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知识创造作为原始创新,是一切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将由此产生。然而,创新并非仅仅限于知识的创造和技术发明,它贯穿于从一个新思路或新思想产生到实现市场价值的整个价值链、遍布整个相关系统。作为企业,无论其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如何变化,它都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接受新知识需要创新,应用新知识需要创新;改进、开发新产品要创新,改进工艺和生产方法要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要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要创新;采购、销售和服务都要创新;组织形式、管理要创新,与外界合作要创新。民用技术快速创新,军事技术和装备也必将加速创新。
大学、科研机构、其他社会机构、政府等都将围绕着企业的创新而互动,进行着有效的合作。无论是可导致重大革命性变化的创新,还是带来微小改进的创新,都是庞大社会机器上的部件、零件,共同驱动着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前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生产力的创新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创新必须要求制度创新作为重要保证。适应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是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是融经济、科技、教育、政府管理等体制为一体,从国家层次上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主要功能是保证从知识创新到知识扩散、技术创新、市场价值实现整个链条的连续,实现系统中各要素的互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集成,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效创新。为保证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都必须不断创新,真正成为柔性、开放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更应适应创新的要求,为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平台。
制度创新决定了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成效。制度创新的优势,比任何资源都更加重要。创新人才在全球流动,基本趋势是向创新软硬环境优势的地方集中。有了制度的优越性,就能聚集创新人才,就有了创新和发展的优势,有了创造财富的一切资本。
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离不开文化创新。
特别是理论与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前提,这更要求始终把思想与时俱进、领先潮流,善于吸取和创造一切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生产关系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论,敢于打破各种旧的束缚和固有模式。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提倡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以创新促进文化繁荣,生产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
总之,知识社会是企业、行业、部门、区域、个人竟相创新的社会,是各种创新要素联动、相互促进的社会,是迅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领导社会前进潮流的必是勇于并善于创新者,强盛的民族是创新占有优势的民族。
">编辑] 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
关于知识社会的认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具有深广的社会根源。早在1912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鲁普也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概念。他发现:美国在1947一1959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1982年,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认为,知识和信息“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进入90年代后,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优化作用更加巨大。对此,知识社会理论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人类正进入“知识社会”。他认为,知识社会是以高科技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一体化社会。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知识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二百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出现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巨大推动,知识社会的特性更加明显。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络也将成为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通过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络,人们可以直接跨越时空限制,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
从以上关于知识社会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种社会形态,其本质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积极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大力提高社会知识水平,合理配置社会知识资源,充分开发社会知识效能,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显著区别,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全方位开发利用知识价值的新认识,把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源泉,改变了传统社会形态主要依据一般劳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为最重要资源的运行模式,而是以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在知识社会中,无论是生产的自动控制还是金融信贷,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控,无论是重大疾病防治还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地球资源的深度开发还是宇宙空间的资源利用,无论是军事较量还是文化交流,等等,都无不强烈显示出知识的巨大能量和效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远程教育、终生学习等新型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主流。因此,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的程度,是衡定个人、组织、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能否积极参与竞争、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潜质。
知识社会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在知识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知识化特征。也就是说,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改变以自然资源、资金、一般劳力等有形资本投入为主的方式,而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本的投入为主。以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媒介与咨询产业等一系列知识产业为标志的新型产业在知识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当了知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桥梁。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为知识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先决条件。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高科技手段,为知识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力保障。二是知识普及大众化。在知识社会,知识的普及决不仅是少数专门机构的工作,而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知识的提高也决不是少数人追求的目标,而是人们普遍追求的愿望。
社会也为知识的普及提供必要的投入,不断建设和改善普及知识的设施和条件。知识的普及不仅在学校,同时也在机关、工厂、农村、社区、家庭等全面展开。同时,社会成员对科学的极大兴趣与探索精神,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自觉摒弃违反科学的愚昧观念与反对滥用科学的行为,也是知识普及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和积极成果。二是知识学习终身化。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知识学习的过程决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知识学习决不仅是社会成员某一阶段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的终身需要。把学习当做一项自觉的、持续不断的行为,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行为方式。
知识社会为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多种保障,不仅在学习内容卜具有r更大的自主性,而且在学习方式__七也具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四是知识创新加速化。由于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密切相关,因而直接导致了知识数量的成倍增长和知识创新速度日益加快。据专家测算,近5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干年的总和还要多。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每年批准的专利技术达120万件以上。伴随着知识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产品创新也呈日益加快态势,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才能赢得社会成员的青睐。
">编辑] 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
由于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因此,知识社会的生成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及条件。从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上看,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及条件,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重要方面:。
一是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知识社会得以生成的重要条件。知一识产业又称“头脑产业”,主要以信息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媒介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策划与咨询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知识产业的兴起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全方位进步的结果,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升华、知识物化的结晶,也是推动知识社会生成的极大动力。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知识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文化知识消费像日常生活品一样进入千家万户,精神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接受社会和公众的挑选。知识物态化、精神产品产业化促进知识全方位生长入经济领域,形成系列的信息商品、科技商品、文化商品以及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策划产业等。
此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审美文化的引导下,社会成员的生活品位不断提高,生活个性不断优化,形成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个性生活理念、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基本态势,这就促使经济不断地向文化时尚靠拢,不断地向文化艺术回归,促进商业文化提升、物质产品审美化,形成一系列新型的商品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也极大地推动了知识产业的快速兴起与持续发展。在知识社会,人们以充分展示知识价值为自豪,以大量消费知识产品为时尚,因此,人们对知识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大都抱以热烈拥护的态度,并积极投入知识产业化的行列。也就是说,广大劳动者不仅是知识产业的接受者,也是知识产业的创造者;不仅是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知识产品的消费者。特别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白领”、“金领”人员为代表的社会新兴阶层,更是知识产业的拥护者和创造者,是知识产业化的社会中坚力量。
二是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知识社会的生成,与广泛、快速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密切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途径和许多先进手段。
以往的信息传输主要依靠作为交换手段的印刷、通信、广播、电视、邮件等技术来实现。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开辟了以视像为人机主要接口通信的最有效途径,使人类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手段。光纤通信已发展到第四代,已经实现频分多路、外差接收、500公里无中继通信,容量可达10吉拉/秒。目前,正在向2500公里以上无中继通信的第五代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卫星通信、激光通信、、超导通信、“蓝绿通信”、流星通信等信息传输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传输向数字化、综合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实现丫语音、数据、图像多种通信方式使用同一网络,为人们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利用、创造、共享知识,创造了更加便利、快捷、宽阔的信息通道,为知识社会的生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手段和条件。
三是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知识社会的生成,也是与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密不可分的。由于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出现r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的新趋势,因而形成厂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形态,知识和信息成为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技术已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日益显著,现代知识和信息必然在更加深广的层面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因此,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知识、技术和信息领域抢占制高点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创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放在十分显赫的地位,以保持或争夺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强化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此外,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新机制也开始被人们所认同。在现代社会,由于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知识成为了人们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因此,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机制才能更加合理地体现时代的必然需求。按知识贡献价值分配的新机制,就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使用为分配的核心要素,并以此衡定其所创造价值与所获相应回报的一种新型分配模式">编辑] 知识社会的创建途径
由于知识社会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更新,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要求和目标,因此,创建知识社会必须针对加快变革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新需求,提高认识,制订规划,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社会成员融入到创建知识社会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创建知识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创建知识社会的进程,不断取得创建知识社会的成果。为此,尤需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抓出实效。
其一,积极树立个人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理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表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如今,人类已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及其智能、知识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然而人才及其知识、智能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特别是学习而获得。正如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命运”〔“〕(P346一”47)。当代社会中那些具有优势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之所以能够快速、持续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能够保持高度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必须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树立“要发展,必重学”、“工作学习化,学习持续化”、“知识创新无限,继续教育终身”等新理念,充分认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利用知识对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把提高知识水平与开发知识效能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
其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由于不断接受教育既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新鲜知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对于满足人们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此,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拓宽教育层面,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要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教育机制,加快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要积极更新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相近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合并或重组,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填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鸿沟,突出科学本身的整体性,形成综合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以扩大学生学业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总之,要根据现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拓展教育层面和调整教育布局,并在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其三,积极普及信息网络和不断优化学习手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网络集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一体,它的合理和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展人们的学习渠道,而且也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学习手段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把积极普及信息网络的工作与努力创建知识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此,要进一步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高水平中央站,并与各地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加快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进一步扩大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网络教育手段,把网络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远程教育需求。要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向社会各行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持续学习的需要。要改变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远程教育软件开发制作状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竞争和市场运作机制,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同时注意引进国外先进远程教育软件和传输技术设备。
其四,充分调动社会成员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社会成员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既是推动创建知识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是体现知识社会特征的重要标志,因而必须充分调动社会成员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成员保持热爱学习的精神和热情。对此,要大力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的社会风尚,引导创建知识社会从每个社会成员做起,树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工作、生活,在工作、生活中学习。要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良好环境,保障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都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校或学习组织,以切实满足人们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需要。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教育力量,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积极打破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要积极通过社会号召、舆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并切实建立健全学习成果的社会考核、评估、认证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对学习成绩、成果、成就进行考核、评估、发证的权威机构,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学习的社会激励机制,如建立政府和社团的学习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评选优秀学习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要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有效手段,充分调动社会成员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五,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地积极塑造知识型组织,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知识型组织”既是知识型个人的成长环境,也是知识型社会的生成基础。积极塑造知识型组织,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个人的持续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群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提高群体知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创建知识社会的进程。因此,要在大力塑造“知识型个人”的同时,大力塑造“知识型组织”,积极创建知识型政府、知识型企业、知识型社区、知识型家庭。积极创建知识型政府,要针对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以大力提高公务员的理论政策和行政管理知识水平为目标,切实促进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企业,要针对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变化的需要,以大力提高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为目标,切实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社区,要针对适应改善和优化社区环境的需要,以建设学习氛围浓厚、文化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切实促进社区成员整体素质的大力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家庭,要针对适应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以建设和睦相处、比学赶帮的新型家庭为目标,切实促进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大力提高。
知识社会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基于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变革
一、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和开放的复杂系统,是由种类繁多、数日庞大的企业与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因子相匀_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因子的多样性以及企业与生态因子之问广泛而大量的联系是导致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根源,系统中每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它因子的变化。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众多生态因子与企业之问的作用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相匀-作用必然会促使企业生态系统突现出许多新的特性。
1.进化特性
即企业生态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演化特性,这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具有生命特性的、典型的复杂系统就更会表现出它的进化特性。大约200多年以前,企业刚刚诞生之际,企业的数日还较少,企业之问根本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企业生态系统刚刚形成,相对来说整个系统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企业不断涌现,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成为行业的老大,都极力争取更高的企业生态位,甚至想独占市场。可是,企业的竞争策略由超低价格策略演变到产品创新策略,丙发展到营销组合策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所以,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向复杂进化。这种进化特性造就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2.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的参与
由于企业的核心是人,企业的一切活动是在人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在企业与生态因子相红作用、相红影响过程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制度的改革、功能特性的设计和经营战略的制定等,无不打上人理性与非理性的烙印。在竞争性口趋激烈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博弈者的理性必然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人的情感、偏好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企业生态系统中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和企业之问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3.企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和系统进化特性
在系统内部,企业与生物因子一样都处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但是他们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生物因子的进化是随机变异和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只能保留生物的变异特性,而不能引发生物的变异.因而不能形成强烈的正反馈过程所以.生物因子的进化过程是缓慢的。然而,企业的进化并不是随机的,是由于企业之问的竞争压力、市场选择与市场需求的诱导和反诱导,而产生的主动行为结果,最终形成强烈的正反馈循环过程(如下图)。在此过程中,企业之问的竞争必然导致企业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生态因子之问的协同进化。由于系统内部各生态因子与企业之问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使企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自组织、自催化和系统进化的特征.最终形成自适应系统
tp://wiki.mbalib.com/w/images/9/9b/%E4%BC%81%E4%B8%9A%E8%BF%9B%E5%8C%96%E8%BF%87%E7%A8%8B.jpg" alt="企业进化过程" width="450" height="459" longdesc="/wiki/Image:%E4%BC%81%E4%B8%9A%E8%BF%9B%E5%8C%96%E8%BF%87%E7%A8%8B.jpg">
4.企业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首先,企业生态环境是由大量不同种类和处于不同层次的生态因子相红作用而构成的,而企业又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由许多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构成,所以,企业与生态环境构成的系统必然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其次,从宏观视角看,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各种战略联HJ}m,_,企业的上下游又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形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区域生态环境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匀_影响、相匀_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企业群落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便造就了企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5.遗传与变异
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和自然生态中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生物的遗传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而变异是随机的,并且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但是,企业的遗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承的基质,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遗传因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企业的变异是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其生态环境,达到与生态因子协同进化之日的而主动采取的自适应行为。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企业创新,特别是1990年哈默提出企业丙造工程以来,企业变革与创新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主题内容。但是,企业的变革与创新始终受到企业遗传因子的控制与约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产品与服务的基质,也不可能彻底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在大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同时又强调“共同经营主线”,这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自一日冒进的全新式企业创新,将使企业完全丧失原有的技术与产品优势、销售与服务优势以及原有的管理文化优势,这是绝刘一不可取的“创新”行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系统内部其它生态因子和企业一样都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因此,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在自组织、自催化、自适应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遗传与变异特性。
6.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扩张性
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企业生态环境刘一企业发展支持能力的阈值。如果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的发展,刘一企业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反作用超过其承载力,那么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导致企业生态链的断裂,就会有大批企业倒闭甚至暴发经济危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即在某一生态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生物童的闹值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不变。而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不丙局限于物质与能量,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生态系统进化的主要推动力。
所以,企业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利用,使得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迅速得以扩张。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
7.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环境是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受到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和生物因子同样对其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但是企业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更加强烈。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适应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主动改造其生态环境。企业在一个地域的发展,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并且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使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的生存竞争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种相红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生态环境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活动刘一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当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各种体制的改革等,都会促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
8.区域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
许多区域生态系统之问在进化程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例如,有些区域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主要依靠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和大量信息资源的迅速弓I人,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正反馈。而在另外一些区域,由于区域生态环境中的社会生态因子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以及劳动者素质极其低下等原因,必然造成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比较缓慢。随着交通、通讯等事业的飞速发展,区域之问的各种交流也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区域生态系统之问的不平衡性,必然使得各区域之问的交流表现得异常困难与复杂。
二、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新现象
1.边际收益递增与递减规律并存
在工业社会,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能量的输人,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相刘一有限性,技术进步的相刘一平稳性,市场容量的相刘一饱和性.在仟何企业中.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随着资源投人的继续增加而企业的边际收益会呈递减趋势。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在工业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一方面,由于知识和信息的可重复性利用,所以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且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企业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这就导致了企业边际收益递增现象的出现,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边际收益递增的出现并不是刘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否定,在许多领域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仍在起作用。所以,在知识社会中,这两种规律不仅并存,而且在交叉起作用。
2.企业进化向深度合作迈进
知识社会中企业的进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进化就是产品创新,即在一个已经确定的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创新,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这是一种产品知识的进化。例如,企业开发出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某种独特价值的新产品,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第二层次进化是过程创新,即进行生产工艺创新和营销策略创新等,不断改进与选择制造优质产品、提供满意服务的方法。这是一种刘一知识学习和传递过程的进化。日前,企业中实施的精益生产、企业重组等都是属于该层次的进化。
第三层次进化就是企业合作进化。
合作进化是一种知识共享、交流和优势互补的进化。合作进化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且对推动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发挥着巨大作用。当今,合作进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产生了多种深度合作的形式,诸如利益共同体、模块化企业、区域性创新网络和知识联盟等。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进化,必将产生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
3.企业生态环境中信息的识别成本逐渐增大
在知识社会中,虽然我们还离不开物质、能量、资本、土地的利用,但是推动企业及企业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已转向知识和信息,所以刘一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能增加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这就使得有限的生态区域内能够容纳更多的企业量(以该区域所有企业的净产值计算),或者说可供企业发展的生态空问扩大了。虽然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但是由于Internet的开通及其迅速扩展导致大量网l:的涌现以及大量虚假、过时、模糊、残缺的信息得以出现,这就迫使企业为识别和获取有用信息而增加成本。即使是正确有效的生态环境信息,也因为其数量之庞大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刘-信息的处理和浓缩的难度。
4.企业生态系统日益复杂化
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物种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不是因为它更强大、更机智,而是因为它更能适应环境的变迁。同理,一个企业能否在企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适应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适应度,持续不断地适应迅速变迁的企业生态环境,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便创造新市场和新需求。例如,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西门子、通用电器等国际知名企业,虽然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是仍具有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然而,也有许多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便进人了衰退阶段。当然。在强调企业刘一生态环境适应的同时,我们也肯定企业对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很显然,一个企业刘一另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企业与其生态环境的相匀_影响、相匀_作用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速度愈来愈快,反过来又要求企业持续不断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生态环境。这种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催化、自适应、自组织过程,使得处于知识社会的企业生态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化了。
5.随着菲利普斯理论的失效而诞生了新的规律
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A·E·菲利普斯根据前工业社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问存在着负线性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率与高通涨率相伴随;高失业率与低通涨率并存。如果用横、纵坐标分别表不失业率与通涨率,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可以用一条自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来表不。随着前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迈进,这一理论多次失效。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与高通涨并存的“滞涨”;而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持续增长,在1996年和1997年失业率为24年来最低点的同时,创造了通货膨胀率30年来的最低点。在菲利普斯理论处处碰壁的时候,产生了新规律和神奇现象。在前工业社会,总是“大鱼吃小鱼”。然而,在知识社会中,小资本最终“吞掉”原来的大资本却是屡见不鲜,当今国际上许多巨子过去均是无名小卒,而许多过去的巨无霸却成了昨口黄花。其原因就是知识社会中,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核心资源由过去的自然资源转向了掌握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智力资源,科学技术与创新人才已成为推动企业进化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小资本“吃掉”大资本的神杖。
6.萨依定律“东山再起”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否定了“生产创造需求”的萨依定律,提出市场需求推动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凯恩斯理论,随后几十年凯恩斯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等有关主张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进人知识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不断创造出新需求和新市场。当凯恩斯主义越来越远离知识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将清晰地日睹“创新生产创造出了新的市场需求”的新萨依定律在知识社会中渐渐“东山丙起”。
7.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边界条件极为敏感化
在知识社会中,企业与企业生态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导致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日趋复杂,最终,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表现出刘一边界条件十分敏感,微小的初始差异将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就系统中的某个企业而言,企业生态环境边界条件的细微差别将导致企业进化结果的巨大差异。例如,企业经营模式的确立,表现出极强的时间敏感性和空间敏感性,即企业对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处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如果不顾企业自身所处生态环境的边界条件而自日模仿其它生态环境中企业成功的经验.最终可能会遭到彻底失败。
参考文献
知识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的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社会,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更多的大众作为用户也能深深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带动创新形态、社会形态的嬗变,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他说,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再也不能自行创造财富了,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即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知识社会,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然而知识社会又不是一个仅仅崇尚精英的社会,“知识社会的社会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流体特性,传统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边界正在“融化”。创新也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的人群独享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将真正拥有创新的最终发言权和参与权,传统意义的实验室的边界以及创新活动的边界也随之“融化”了。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创新正在经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的过程,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进程。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着挑战,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即创新2.0模式正逐步显现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
知识社会的溯源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概念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学习型社会差不多同期产生,最早使用者是大学教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相对于信息社会而言的,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知识社会的概念则包括着更加广泛的社会、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信息社会仅仅是实现知识社会的手段;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从而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在知识社会里,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信息海洋里来去自如,培养认知能力、批评精神、创新能力,以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拥有新知识;知识社会也使得创新不再是少数科技精英的专利,而成为成为更为广泛的大众参与,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作为网络社会必将更加关注全球问题: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协作,环境破坏、技术风险、经济危机和贫困等问题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知识共享是知识社会的拱顶石,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是知识社会的实质,而知识社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编辑] 知识社会英文语境中的四种表达
在英文语境中,知识社会有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Knowledge Societies,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据知识社会理论专家尼科·斯特尔的考证(,p.64),最早提出“知识社会”术语的社会科学家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莱恩。在1966年发表的《知识社会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衰落》一文中,莱恩通过说明科学知识的日益增长的社会意义而证实对知识社会概念的使用是正确的,他当时采用的是第一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1968年,在《断裂的时代》一书中,为了说明知识是现代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同年,为了说明知识在创新中的源泉作用和知识领域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就业中日益增加的份量,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知识和技术的测度”一文中也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并且认为后工业社会就是一个知识社会。德鲁克和贝尔提出“知识社会”时采用的都是第二种表达(The Knowledge Society)。如果说第一种表达强调的是社会的知识化趋势及其意义,那么,第二种表达则将关注的焦点直接放在了知识本身,放在了知识资源和知识活动的价值。这种表达方式突出了自主创新的经济价值。
1986年,斯特尔和杰诺特·彪姆一起主编了第一部《知识社会》文集,书名采用的是第二种表达,但他在1994年出版的第一部《知识社会》著作及在2002出版的另一部著作《知识和经济行为》中却都采用的是第三种表达(The Knowledge Societies)。这样做并非是一种文字游戏,斯特尔指出:“知识社会并非是作为一个简单、单峰展现的结果而发生的,也不是以某种明确的方式出现的。知识社会并没有变成某种单向度的社会结构。各种知识社会通过保持不变、甚或变得不一样而成为相类似的社会。”(,p.10)这意味着,通向知识社会的道路并非是机械决定的单线行程,知识社会也并非只有遵循固定模式的单一类型。这种表达方式也强调了不同国家走向知识社会应当有自己的特色。
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报告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知识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知识社会似乎比知识经济的含义更为广泛,同时更富有想像力和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知识社会的论著大量涌现,出现了对知识社会的第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 based Society),如:影响巨大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一书的主编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与技术动力学系高级讲师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的专著《沟通的社会理论:知识社会的自组织》等。第四种表达强调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发展的知识基础,要求对社会与知识的演化关系及其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走向知识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编辑] 知识社会的出现
①历史上,任何世纪都没有发生过如此众多、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改变了我们所生存社会、经济、团体和政治形态。德鲁克认为,这一系列社会变革孕育着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即知识社会的诞生。
②从生产力角度来讲,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而从生产关系上分析,未来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续。
③知识社会的诞生源于知识自身的种种变化。由于知识应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当知识应用于工作的时候,开创了生产力革命,而当知识应用于知识的时候,知识迅速成为唯一的生产要素,社会转变为知识社会。
">编辑] 知识社会的概念辨析
“知识社会”已经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概念,社会各界已经对“知识社会”这个字眼耳熟能详。然而,学术界迄今仍然没有一个严格界定、获得公认的“知识社会”概念,对“知识社会”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学术界对知识社会概念已有的定义和理解而言,其主要的观点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社会是一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的社会
莱恩最早给“知识社会”术语下定义,他写道:“知识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其成员
探究他们关于人类、自然、社会的种种信念的基础;(或许是无意识地)为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并且,在较高层次的教育中遵循证明和推理的科学规则;将相当多的资源投入到探索中,因此而具有大量的知识;经常努力收集、组织和解释他们的知识,为当前的目的而从中汲取进一步的意义;既运用这种知识来倡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也运用这种知识来阐述(或许还修正)他们的价值和目标。”(,p.650)
显然,莱恩是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或“科学化”)的视角给“知识社会”下定义的,他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会取代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其他形式的知识,科学推理即使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莱恩在其定义中强调,知识社会的成员的行为由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为遵循科学规则而系统地获取的知识所倡导、阐述和修正。
(二)知识社会是一种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知识价值的社会
贝尔曾经强调知识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基本资源”。日本著名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用“知识价值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200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产生一个“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和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pp.4-6)我国学者金吾伦直截了当地指出:知识社会是知识为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为主导的社会。(,p.5)庞跃辉进一步明确提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上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社会机制,深入开发、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以上定义基于知识价值论的视角,深化了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突出了知识价值的创造主体,强调了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对加快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知识社会是一类以知识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
斯特尔将正在出现的那种社会称为“知识”社会,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机制或特性正日益受到“知识”的驱动。(,p.9)斯特尔指出,选择“知识社会”而不是诸如“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科学社会”等其它术语来称呼正在出现的这种社会,其主要理由是(,pp.17-18):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相当大批量的信息之生产、加工和传递的关注所激发的,人们较少谈及、或几乎没有谈及信息、传播媒介的本质,通常也不涉及现代社会的一致性和统治等;而“后工业社会”的范畴不是十分恰当,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使人产生误解的范畴,因为“工业”或制造业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被改变了。正如“工业”或制造业的改变一样,现代社会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深刻变化是与知识本身的诸种形式和统治相关联的。之所以没有采用“科学社会”,是因为斯特尔分析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科学,还在于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知识与非知识之间的关系,在于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的知识。
(四)知识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新社会
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UNCSTD)专门成立的工作组认为:近来,“知识社会”一词用来强调由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一种新前景。(,p.9)他们指出:无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先进的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都是处于近来所发生的社会与经济转型的中心位置。向21世纪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将会目睹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组织、环境、文化及全球基础设施变化所产生的巨大促进。这种理解实际上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转型关系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观在当代的最新反映: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知识社会的生成。
已有的知识社会的定义和理解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观点,典型的看法还有:“知识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形态”;“知识社会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它意味着一种极其深刻的根本性社会变革”;“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高级知识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等等。
">编辑] 知识社会的知识价值观
传统的商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上面。这种价值形态往往表现出流动性差,独占性强,而且易损耗。而知识社会中知识是无国界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流动,不受限于国家,并且能在任何地方迅速、便宜地被创造。由于知识的可获取性,知识社会将没有贫困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
">编辑] 知识社会中的组织与管理
知识社会是个流动的社会,人们不再有根。一些老的机构——家庭、村庄、教区等将几乎消失,它们被社会集合的新单元取代。知识社会是个有组织的社会,它的核心且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是管理。所有管理者都需要工作纪律的管理知识以及对组织本身的了解和知识。离开管理知识也就没有管理。
德鲁克认为,知识社会中任何组织的表现能力都将取决于知识的质量与生产率,个人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系统地研究知识的质量与生产率。
">编辑] 知识社会的特征
目前,要对“知识社会”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还不可能、不现实,甚至是冒险的,而尽可能详细地预测性探索其特征,并由此来把握它的可能形态,这却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做的。我们将以丹尼尔·贝尔、彼得·德鲁克以及尼科·斯特尔对知识社会特征的有关论述来展示知识社会的可能图式。
1.丹尼尔·贝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主要向我们预测了未来知识社会的种种可能状态。贝尔认为,即将来临的后工业社会与以往工业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总体的广泛特征上说:“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贝尔,1997:9)
面对“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未来学的概念,贝尔概括性地描绘了其五个基本特征: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变革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4.未来发展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贝尔,1997:14)其中,他认为,最显著和最简单的也是他书中最主要阐述的是理论知识的首要性和服务业部门的扩张性这两点。就社会结构的变迁而言,贝尔特别强调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即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诸如贸易、金融、保健、研究、教育和管理等行业。但是,贝尔认为,服务业的不断扩张正是理论知识在后工业社会中获得首要性和核心地位的表现,因而最值得他在书中论述的还是“理论知识”在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问题。他知道,知识在以往任何社会的运转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以往任何社会都没有像后工业社会这样“给予”知识以如此高的核心地位,即都没有如此地依赖于知识。“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贝尔,1997:21),知识在社会中的“组织”作用使得其本身的性质由此而发生了变化,由边缘转向了中心;知识的发展日益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先导,也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战略源泉与动力。
而且,贝尔对自己的“后工业社会”概念有这样的一些概说,即:
(1)它是用于表征着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一个过渡。在他看来,后工业社会之“后”并不是指称某种新的社会形态,而是象征着一种过渡。
(2)它是用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和中轴原理;
(3)它是用于描述和说明社会转型中的一种“范式”变迁。在他那里,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并不是一幅完整的社会秩序的图画。
(4)它是用于理解和把握转特征及价值挑战的知识社会型中社会结构复杂性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就是使西方社会结构的复杂变化更易理解的这样一种方法。
可见,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说明既是一种社会特征的描述,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和路标。
2.彼得·德鲁克,美国当代资深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他主要是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阐述了他对知识社会的看法。德鲁克认为,西方历史表明,每隔几百年社会就会发生急剧变化。自二战以来,我们现在又一次处于这样的变化时期,但这次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西方的地域,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当然,这个“世界”也首先是“西方化”了的。这个处于变化与转型中的新社会就是现已存在的“后资本主义社会”。
对于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德鲁克认为,这个社会的“主要资源将是知识”,“基本经济资源——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经济学家的‘土地’)或‘劳动力’,它现在是并且将来也是知识。”“主要社会团体将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是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的知识经济人员、知识专业人员、知识雇员。”因此,德鲁克预测,后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将是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即工作效率问题,其所面对的“社会挑战,则将是该社会中的第二阶级的尊严:服务工作者”,因为他们缺乏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必要教育程度,因而可能成为社会的反抗者。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在“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之间“将用一种价值观和美学概念的新的两分法来划分”,所以如何调和并“用一种新的综合法来超越这种两分法,将是一次哲学上和教育上对后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挑战。”(德鲁克,1998:4、8-9)。
由于知识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资源,它根本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即不仅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而且创造了新的政治模式与动力。因而,德鲁克认为,它也必然引起整个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的根本性革命,即“知识正被应用于知识”。“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管理部门是知识社会的通用机构”(德鲁克,1998:45-46)。它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将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于是,与贝尔的观点相似,知识在德鲁克这里,在知识社会中,也进入了核心地位。
3.尼科·斯特尔,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从其《知识社会》一书就可看出他对未来知识社会的直接关注。斯特尔认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之所以被称为“知识社会”,是因为它的发展是受着“知识”驱动的。当然,这种社会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革命性的突发。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经济领域是首发的敏感区。
对于知识社会所具有的特征,斯特尔在考察了包括贝尔、德鲁克等学者对未来知识社会特征的论述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1)在科学和技术的帮助下,“社会作用于它自身、作用于它的各种机构和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行为能力”的提高;
(2)充分就业成为历史,“恢复充分就业……在知识社会是不再可行的了”;
(3)“知识社会的主要特性是知识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赞同贝尔的观点);
(4)知识社会是一个可以控制的社会,因为“一旦社会按照知识而被组织起来时,它就成了可以控制的了”;
(5)社会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即“社会结构和人类建构物的脆弱程度在知识社会中普遍上升”;
(6)伴随着社会自制力的增强,自毁性也增大,“知识社会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是以当然包括摧毁其自身的能力在内的自制的社会关系和自制的未来为特征的”;
(7)未来知识社会将是更难预测的,即由于“存在着(a)知识本身的偶然性和(b)作为知识向社会的日益渗透之结果的社会关系的更大的偶然性。……未来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来都更加难以想象”(斯特尔,1998)。因此,在斯特尔看来,可以用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来概括知识社会的总体特征。
可见,知识在未来知识社会之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这些学者不争的共识,只是他们对知识社会之特征的预测性描述略有差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是对现实社会的特征的概括都尚存歧义,更何况是对一个未来社会的概括。
">编辑] 知识社会的价值挑战
那么,未来知识社会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尽管对未来知识社会的预测是抽象的和模糊的,但以上学者所提出的和我们在他们的描述中所预感到的种种问题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这些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具有价值性的挑战:
1.如何把握知识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的。当人们认识到知识具有“组织”和“创造”一个社会的至高“权力”时,人们难免又要为这种“权力”的绝对性而担心,对可能出现的“知识异化”而顾虑。于是,对知识的管理(亦称“知识管理”)问题就彰显出来,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了。在此,我们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社会,虽然是一个“人”的自主性更高体现的时期,但是,未来知识社会的发展状态已经取决于我们对知识之创新的把握和驾驭。而这种把握和驾驭实质上既是一个价值活动问题,也是人类应该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来驾驭这一价值活动,以对自己未来之发展前程的终极关怀的问题。
2.人该如何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知识固然是知识社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然而,人在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怎样呢?知识社会中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否会出现“人”被知识化,即“人”成为被知识“造就”、“训练”的存在“物”?是否会出现“人的异化”和新形式下的人的被奴役?于是,在知识社会里,人该如何生存与发展、该如何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等问题就成为人类必须思考的又一价值挑战。
3.关于社会的本质、建构与发展的挑战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和变革。”(贝尔,1997:21)然而,由此导致的社会的不确定性也产生了,而德鲁克把社会的创造“权”赋予了知识这个偶然因素。斯特尔则认为,社会将成为一个实验厂,它将按照知识而组织起来,因而将成为可以控制的了。种种言说都在喻示和表明,知识社会可能将更加脆弱、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将是:首先,该如何消解这种脆弱和不稳定,增加其稳固性呢?这或许又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即倘若人类能够有一种普遍一致的和最根本的价值观,社会的稳固性必将会大大加强。
其次,一旦社会被知识所“组织”、“创造”和“控制”,哪怕这些是掌握在“有知识的人”手中,是否还有社会规律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实质上也是人的活动规律,但其中总有超越人的活动意志之外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力”存在。在知识社会中,是否还有这种必然性和“合力”存在呢?当前国外有些学者从科学技术对社会基础的“深刻干预”中提出了“或许是‘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老概念不再有效了”(贝尔,1997:119)的说法,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其实,无论知识社会中人对知识有多高或多大的组织、创造和控制能力,它依然是人类共同“合力”的结果,而且这种“合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社会的规律性依然并且更加体现出人的活动规律。然而,以怎样的价值观渗透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组织、创造和控制的“合力”中,这倒是人类应该认真思考的有关人类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
最后,一旦社会被普遍的知识所“组织”、“创造”和“控制”,在知识的一致性和趋同化中,各国各民族独特的价值性还会存在吗?换言之,社会的发展是否将全球化?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化首先是以经济的形式出现的。随着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其背后隐藏的知识也逐渐被人承认,并逐渐掩盖民族的价值观和知识。换句话说,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整体趋同、整体价值性将可能遮蔽民族的个体价值性。
可见,一旦知识一体化,则距离社会的全体化就不远了,这是一个用民族主义和民族情感所不能阻止与反抗的趋势。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民族性的差异。早在一百多年前,面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马克思就说过,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1995:114)那么,在知识社会,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诸如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普遍交往,就必然会出现马克思所说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济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1995:86、87)当然,地域性的国家与社会比地域性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现更需要历史过程和历史时间,只是该历史呈加速度趋势而已。
知识社会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因而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也是很多的。知识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是否也将面临着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如吉登斯所说的:“全球化不仅产生向上的拉力,而且也产生向下的推力,给地方独立带来新的压力。”“全球化并不以公平的方式发展,而且它所带来的结果绝对不是完全良性的。”(吉登斯,2001:8、10)因而,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失控的世界”。对此,我们不敢肯定未来的知识社会必然就是全球化的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未来所面临的将是类似的价值挑战,这些挑战完全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面对。否则我们就会在新的压力中向下沉沦,在结果的良性化中继续承受着非良性的结果。
">编辑] 知识社会的社会形态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奠定了知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新的上层建筑也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1.劳动者知识化,创新人才成为社会中坚
工业社会初期和中期,产业工人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知识分子则处于次要的地位。而知识社会中,社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公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较发达的知识社会,成人中大学教育程度者将达到80%以上,甚至大学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大大减少,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为“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知识劳动者又可进一步分成知识拥有者、知识应用者、知识创新者。
然而,知识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尽相同。其中,正如前所述,各类创新型人才,包括知识和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创新人才、政府管理创新人才、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创新人才,将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领导和中坚力量。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拥有创新人才,就能创造更多财富,赢得更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这些人在劳动者中占的比例虽小,但其决定性作用无法替代。因此,社会的许多活动、社会制度的设计往往都是以他们的意志为主。而创新性人才,又将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竞争的焦点。但是,社会的发展必须体现绝大多少人的根本利益,如何在激励和发挥创新人才积极性的同时,又实现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知识社会必须解决的矛盾之一。因此,那些思想境界高远、品德高尚,胸怀天下,以人民利益为己任、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必将赢得社会的领导地位。
2.健康和文化精神生活成为人们主要需求
进入知识社会后,物质财富相对工业社会更加丰富,基本解决了物质短缺的矛盾。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恩格尔系数(食品和服装占总消费比例)一般将下降到20%以下;较舒适的现代化住宅、汽车、家电及家庭信息设备等基本拥有。因此,关注健康和较高水平精神文化生活,将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的主要需求。
——健康。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原来一些危害人们健康的疑难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艾滋病等有了治愈的更有效方法;对疾病早期诊断能力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更加发达、设施更加完善。最关键的是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将进一步提高,保健设备和技术更加先进,保健产业将更加发达。人们更注意科学营养,更多地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随着人们的健康长寿,老龄化将成为世界的共性问题,这一新社会特点将影响许多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
——旅游。今后的工作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和富有弹性化。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物质条件去旅游休闲。借助于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全球化必然成为大趋势。旅游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而且,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与知识社会相伴随,旅游的文化和知识含量将提高。人们不仅把旅游当作休息的一种形式,更作为增长知识的一种手段,当作陶冶情操、精神休息的活动。这要求旅游设施要更加完善,功能多样化,导游等旅游服务也将成为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
——文化娱乐。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一是家庭娱乐设施的多功能和便捷的娱乐方式,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终端可使人们的娱乐有更多的选择。二是社会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完善和多元化。三是各种形式的媒体更加发达,及时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除了欣赏外,亲身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这必将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品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丰富知识社会的文化内涵。
——社交。知识社会发达的信息设施和技术,可以使远隔万里的人们通过网络召开远程会议,“促膝交谈”。然而,现代化的手段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随着工作之余时间的增多,加之交通的快捷便利和公共设施的发达,各种频繁的社交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快各种社区组织、不同群体的组织和协会等机构的快速发展。
3.更加个性化和民主化的社会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个性化将进一步突现。知识社会必然是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首先,社会的组织结构将有重大改变,从工业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和社会化大生产中形成的庞大的、等级性组织结构,变成更具灵活性、多样性、扁平式、网络化的社会组织结构。每个组织具有充分的自主灵活性,不同组织间又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柔性十分强。组织间不是一种等级式的从属,而是平等地位上的合作。很多组织将成为虚拟型组织,为了某一项工作进行联系合作。无论是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还是社团等民间组织都将体现这一特征。因此,社会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甚至高效的运转,的确是需要深切关注的问题。凝结社会网络将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规则,人们必须在规则框架下运行社会方可有序;二是利益,虽然是利益的多元化,但共同的利益往往是联系和合作的最好纽带,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将是社会有序、高效运转的最有效机制;三是信息,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
还由于知识获取和拥有的公平性和社会信息的透明性,更增加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意识。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将更加注重其自身价值的社会体现,更加追求社会认同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具有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知识社会是更加民主的社会。若使公共利益与个性化、多元化的利益基本一致,各种决策更需要民主、透明,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量的丰富,大大提高了公众的民主素质,也提供了更加通畅的民主渠道。这种基础上的社会治理,需要更高超的智慧和政策工具。政府的结构也将变的更加精简和灵活,政府的职能需要大的转变。通过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协调社会的有序运转,将是政府的主要使命。
政府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作为知识社会的政府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人物,更是需要知识、智慧超群的创新型人才。
然而,知识社会绝非太平世界。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仍旧长期存在。知识是一个典型的双刃剑。此情况下,社会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并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很多社会矛盾仍会演化成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网络信息的广泛高速传播性,信息的公开透明,自然会对个人信息的秘密性带来新的挑战。“人肉搜索”即对个人信息的挖取曝光的伦理问题更加突显。利用网络造谣生非、泄私愤、搞诽谤等不道德行为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利用网络信息制造动乱和恐怖尤其要重点防范。知识型犯罪、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一个大毒瘤。越是高知识水平的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对此更难防范。社会各阶层的相对平等,知识文明的进步,绝对不可能消除甚至缓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冲突一旦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就有酿成人类悲剧的危险。
4.终身学习型社会
知识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新知识增长得快、更新得快。真正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学习必将成为人们谋生的基本需求。
知识社会,就业岗位变化的将更快。一些传统的行业的就业岗位逐步减少,新兴的知识型岗位逐步增加,人们更加期望自己具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再之,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无论是就业、报酬还是社会地位,竞争的优势必然向知识占有多、创新能力强者倾斜,这必将激励和驱使人们终身学习。
除了谋生的需要外,另一动机是,学习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当然,学校的教育是学习的重要渠道。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所用到的大部分知识需要继续学习。知识社会中人们的基本能力是学习和更新知识。既要不断更新专门知识,又要广揽博学其他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善于科学的学习和高效掌握自己所需的知识,善于从实践中、从书本中、从众多的信息渠道、从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习新知识。既然学习知识占有如此重要地位,作为一个科技单位、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就必须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善于组织学习的机构,必将成为最具创造力、活力和竞争力的组织。整个社会将成为学习型的社会。
知识社会与创新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下一代创新推动了创新民主化,知识社会是一个以创新为社会主要驱动力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成为常态的社会?。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一个形象而不准确的比喻:农业社会发展,像牛拉木轮车,在漫长曲折的历史之途缓慢地前行;工业社会发展,象蒸汽机、后来又更换为内燃机的列车,沿着历史轨道不断加速前进;知识社会发展,则好比是磁悬浮高速列车或航天飞机,在疾驰,在腾飞。而资源、知识就好似燃料,而创新则是发动机。知识社会经济和社会特征都清晰地告诉我们,知识社会的最鲜明的特点和最具主导性的因素是创新。创新是产生知识、创造财富的源泉,是知识社会之灵魂。
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他说,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再也不能自行创造财富了,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即知识的生产率以及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创新的能力。 在推崇知识精英培育的同时,业界也注意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所带来的更深刻的社会形态、创新形态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Web 2.0“全民织网”、“草根创新”的理念带入了大众视野。Web 2.0正是知识社会下创新2.0理念在互联网领域的生动体现。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强调公众的参与,倡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工业社会环境下的创新1.0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则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在这种视角下,Web 2.0实际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案例。创新2.0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欧盟Living Lab等。
创新——知识社会的灵魂
在知识社会中,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为生产力发展变革的太快,存量财富不能持久,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就失去拥有财富的资格。即便一时没有多少资本,所在地没有所需的资源,但只要拥有知识、新技术成果,特别是有创新才能,就可能获得财富和事业的成功。
资本、资源都将向创新能力强的地方集中,围绕着创新人才而配置。全球化的知识流动和资源配置,没有国界的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加速的创新相互促进,将导致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犹如人类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其创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知识创造作为原始创新,是一切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将由此产生。然而,创新并非仅仅限于知识的创造和技术发明,它贯穿于从一个新思路或新思想产生到实现市场价值的整个价值链、遍布整个相关系统。作为企业,无论其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如何变化,它都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接受新知识需要创新,应用新知识需要创新;改进、开发新产品要创新,改进工艺和生产方法要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要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要创新;采购、销售和服务都要创新;组织形式、管理要创新,与外界合作要创新。民用技术快速创新,军事技术和装备也必将加速创新。
大学、科研机构、其他社会机构、政府等都将围绕着企业的创新而互动,进行着有效的合作。无论是可导致重大革命性变化的创新,还是带来微小改进的创新,都是庞大社会机器上的部件、零件,共同驱动着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前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生产力的创新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创新必须要求制度创新作为重要保证。适应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是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是融经济、科技、教育、政府管理等体制为一体,从国家层次上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主要功能是保证从知识创新到知识扩散、技术创新、市场价值实现整个链条的连续,实现系统中各要素的互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集成,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效创新。为保证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都必须不断创新,真正成为柔性、开放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更应适应创新的要求,为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平台。
制度创新决定了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成效。制度创新的优势,比任何资源都更加重要。创新人才在全球流动,基本趋势是向创新软硬环境优势的地方集中。有了制度的优越性,就能聚集创新人才,就有了创新和发展的优势,有了创造财富的一切资本。
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离不开文化创新。
特别是理论与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前提,这更要求始终把思想与时俱进、领先潮流,善于吸取和创造一切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生产关系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论,敢于打破各种旧的束缚和固有模式。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提倡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以创新促进文化繁荣,生产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
总之,知识社会是企业、行业、部门、区域、个人竟相创新的社会,是各种创新要素联动、相互促进的社会,是迅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领导社会前进潮流的必是勇于并善于创新者,强盛的民族是创新占有优势的民族。
">编辑] 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
关于知识社会的认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具有深广的社会根源。早在1912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鲁普也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概念。他发现:美国在1947一1959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1982年,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认为,知识和信息“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进入90年代后,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优化作用更加巨大。对此,知识社会理论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人类正进入“知识社会”。他认为,知识社会是以高科技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一体化社会。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知识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二百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出现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巨大推动,知识社会的特性更加明显。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络也将成为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通过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络,人们可以直接跨越时空限制,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
从以上关于知识社会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种社会形态,其本质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积极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大力提高社会知识水平,合理配置社会知识资源,充分开发社会知识效能,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显著区别,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全方位开发利用知识价值的新认识,把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源泉,改变了传统社会形态主要依据一般劳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为最重要资源的运行模式,而是以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在知识社会中,无论是生产的自动控制还是金融信贷,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控,无论是重大疾病防治还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地球资源的深度开发还是宇宙空间的资源利用,无论是军事较量还是文化交流,等等,都无不强烈显示出知识的巨大能量和效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远程教育、终生学习等新型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主流。因此,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的程度,是衡定个人、组织、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能否积极参与竞争、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潜质。
知识社会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在知识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知识化特征。也就是说,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改变以自然资源、资金、一般劳力等有形资本投入为主的方式,而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本的投入为主。以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媒介与咨询产业等一系列知识产业为标志的新型产业在知识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当了知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桥梁。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为知识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先决条件。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高科技手段,为知识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力保障。二是知识普及大众化。在知识社会,知识的普及决不仅是少数专门机构的工作,而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知识的提高也决不是少数人追求的目标,而是人们普遍追求的愿望。
社会也为知识的普及提供必要的投入,不断建设和改善普及知识的设施和条件。知识的普及不仅在学校,同时也在机关、工厂、农村、社区、家庭等全面展开。同时,社会成员对科学的极大兴趣与探索精神,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自觉摒弃违反科学的愚昧观念与反对滥用科学的行为,也是知识普及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和积极成果。二是知识学习终身化。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知识学习的过程决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知识学习决不仅是社会成员某一阶段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的终身需要。把学习当做一项自觉的、持续不断的行为,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行为方式。
知识社会为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多种保障,不仅在学习内容卜具有r更大的自主性,而且在学习方式__七也具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四是知识创新加速化。由于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密切相关,因而直接导致了知识数量的成倍增长和知识创新速度日益加快。据专家测算,近5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干年的总和还要多。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每年批准的专利技术达120万件以上。伴随着知识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产品创新也呈日益加快态势,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才能赢得社会成员的青睐。
">编辑] 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
由于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因此,知识社会的生成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及条件。从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上看,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及条件,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重要方面:。
一是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知识社会得以生成的重要条件。知一识产业又称“头脑产业”,主要以信息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媒介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策划与咨询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知识产业的兴起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全方位进步的结果,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升华、知识物化的结晶,也是推动知识社会生成的极大动力。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知识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文化知识消费像日常生活品一样进入千家万户,精神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接受社会和公众的挑选。知识物态化、精神产品产业化促进知识全方位生长入经济领域,形成系列的信息商品、科技商品、文化商品以及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策划产业等。
此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审美文化的引导下,社会成员的生活品位不断提高,生活个性不断优化,形成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个性生活理念、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基本态势,这就促使经济不断地向文化时尚靠拢,不断地向文化艺术回归,促进商业文化提升、物质产品审美化,形成一系列新型的商品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也极大地推动了知识产业的快速兴起与持续发展。在知识社会,人们以充分展示知识价值为自豪,以大量消费知识产品为时尚,因此,人们对知识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大都抱以热烈拥护的态度,并积极投入知识产业化的行列。也就是说,广大劳动者不仅是知识产业的接受者,也是知识产业的创造者;不仅是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知识产品的消费者。特别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白领”、“金领”人员为代表的社会新兴阶层,更是知识产业的拥护者和创造者,是知识产业化的社会中坚力量。
二是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知识社会的生成,与广泛、快速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密切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途径和许多先进手段。
以往的信息传输主要依靠作为交换手段的印刷、通信、广播、电视、邮件等技术来实现。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开辟了以视像为人机主要接口通信的最有效途径,使人类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手段。光纤通信已发展到第四代,已经实现频分多路、外差接收、500公里无中继通信,容量可达10吉拉/秒。目前,正在向2500公里以上无中继通信的第五代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卫星通信、激光通信、、超导通信、“蓝绿通信”、流星通信等信息传输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传输向数字化、综合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实现丫语音、数据、图像多种通信方式使用同一网络,为人们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利用、创造、共享知识,创造了更加便利、快捷、宽阔的信息通道,为知识社会的生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手段和条件。
三是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知识社会的生成,也是与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密不可分的。由于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出现r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的新趋势,因而形成厂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形态,知识和信息成为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技术已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日益显著,现代知识和信息必然在更加深广的层面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因此,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知识、技术和信息领域抢占制高点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创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放在十分显赫的地位,以保持或争夺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强化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此外,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新机制也开始被人们所认同。在现代社会,由于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知识成为了人们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因此,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机制才能更加合理地体现时代的必然需求。按知识贡献价值分配的新机制,就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使用为分配的核心要素,并以此衡定其所创造价值与所获相应回报的一种新型分配模式">编辑] 知识社会的创建途径
由于知识社会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更新,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要求和目标,因此,创建知识社会必须针对加快变革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新需求,提高认识,制订规划,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社会成员融入到创建知识社会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创建知识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创建知识社会的进程,不断取得创建知识社会的成果。为此,尤需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抓出实效。
其一,积极树立个人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理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表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如今,人类已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及其智能、知识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然而人才及其知识、智能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特别是学习而获得。正如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命运”〔“〕(P346一”47)。当代社会中那些具有优势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之所以能够快速、持续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能够保持高度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必须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树立“要发展,必重学”、“工作学习化,学习持续化”、“知识创新无限,继续教育终身”等新理念,充分认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利用知识对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把提高知识水平与开发知识效能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
其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由于不断接受教育既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新鲜知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对于满足人们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此,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拓宽教育层面,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要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教育机制,加快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要积极更新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相近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合并或重组,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填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鸿沟,突出科学本身的整体性,形成综合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以扩大学生学业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总之,要根据现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拓展教育层面和调整教育布局,并在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其三,积极普及信息网络和不断优化学习手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网络集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一体,它的合理和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展人们的学习渠道,而且也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学习手段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把积极普及信息网络的工作与努力创建知识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此,要进一步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高水平中央站,并与各地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加快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进一步扩大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网络教育手段,把网络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远程教育需求。要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向社会各行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持续学习的需要。要改变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远程教育软件开发制作状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竞争和市场运作机制,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同时注意引进国外先进远程教育软件和传输技术设备。
其四,充分调动社会成员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社会成员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既是推动创建知识社会的重要动力,也是体现知识社会特征的重要标志,因而必须充分调动社会成员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成员保持热爱学习的精神和热情。对此,要大力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的社会风尚,引导创建知识社会从每个社会成员做起,树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工作、生活,在工作、生活中学习。要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良好环境,保障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都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校或学习组织,以切实满足人们主动、自觉、持续学习的需要。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教育力量,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积极打破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要积极通过社会号召、舆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并切实建立健全学习成果的社会考核、评估、认证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对学习成绩、成果、成就进行考核、评估、发证的权威机构,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学习的社会激励机制,如建立政府和社团的学习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评选优秀学习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要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有效手段,充分调动社会成员自觉持续学习的积极性,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五,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地积极塑造知识型组织,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知识型组织”既是知识型个人的成长环境,也是知识型社会的生成基础。积极塑造知识型组织,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个人的持续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群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提高群体知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创建知识社会的进程。因此,要在大力塑造“知识型个人”的同时,大力塑造“知识型组织”,积极创建知识型政府、知识型企业、知识型社区、知识型家庭。积极创建知识型政府,要针对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以大力提高公务员的理论政策和行政管理知识水平为目标,切实促进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企业,要针对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变化的需要,以大力提高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为目标,切实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社区,要针对适应改善和优化社区环境的需要,以建设学习氛围浓厚、文化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切实促进社区成员整体素质的大力提高。积极创建知识型家庭,要针对适应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以建设和睦相处、比学赶帮的新型家庭为目标,切实促进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大力提高。
知识社会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基于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变革
一、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和开放的复杂系统,是由种类繁多、数日庞大的企业与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因子相匀_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因子的多样性以及企业与生态因子之问广泛而大量的联系是导致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根源,系统中每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它因子的变化。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众多生态因子与企业之问的作用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相匀-作用必然会促使企业生态系统突现出许多新的特性。
1.进化特性
即企业生态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演化特性,这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具有生命特性的、典型的复杂系统就更会表现出它的进化特性。大约200多年以前,企业刚刚诞生之际,企业的数日还较少,企业之问根本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企业生态系统刚刚形成,相对来说整个系统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企业不断涌现,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成为行业的老大,都极力争取更高的企业生态位,甚至想独占市场。可是,企业的竞争策略由超低价格策略演变到产品创新策略,丙发展到营销组合策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所以,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向复杂进化。这种进化特性造就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2.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的参与
由于企业的核心是人,企业的一切活动是在人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在企业与生态因子相红作用、相红影响过程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制度的改革、功能特性的设计和经营战略的制定等,无不打上人理性与非理性的烙印。在竞争性口趋激烈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博弈者的理性必然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人的情感、偏好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企业生态系统中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和企业之问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3.企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和系统进化特性
在系统内部,企业与生物因子一样都处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但是他们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生物因子的进化是随机变异和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只能保留生物的变异特性,而不能引发生物的变异.因而不能形成强烈的正反馈过程所以.生物因子的进化过程是缓慢的。然而,企业的进化并不是随机的,是由于企业之问的竞争压力、市场选择与市场需求的诱导和反诱导,而产生的主动行为结果,最终形成强烈的正反馈循环过程(如下图)。在此过程中,企业之问的竞争必然导致企业与其它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生态因子之问的协同进化。由于系统内部各生态因子与企业之问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使企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自组织、自催化和系统进化的特征.最终形成自适应系统
tp://wiki.mbalib.com/w/images/9/9b/%E4%BC%81%E4%B8%9A%E8%BF%9B%E5%8C%96%E8%BF%87%E7%A8%8B.jpg" alt="企业进化过程" width="450" height="459" longdesc="/wiki/Image:%E4%BC%81%E4%B8%9A%E8%BF%9B%E5%8C%96%E8%BF%87%E7%A8%8B.jpg">
4.企业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首先,企业生态环境是由大量不同种类和处于不同层次的生态因子相红作用而构成的,而企业又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由许多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构成,所以,企业与生态环境构成的系统必然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其次,从宏观视角看,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各种战略联HJ}m,_,企业的上下游又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形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区域生态环境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匀_影响、相匀_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企业群落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便造就了企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5.遗传与变异
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和自然生态中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生物的遗传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而变异是随机的,并且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但是,企业的遗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承的基质,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遗传因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企业的变异是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其生态环境,达到与生态因子协同进化之日的而主动采取的自适应行为。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企业创新,特别是1990年哈默提出企业丙造工程以来,企业变革与创新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主题内容。但是,企业的变革与创新始终受到企业遗传因子的控制与约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产品与服务的基质,也不可能彻底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在大力推进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同时又强调“共同经营主线”,这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自一日冒进的全新式企业创新,将使企业完全丧失原有的技术与产品优势、销售与服务优势以及原有的管理文化优势,这是绝刘一不可取的“创新”行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系统内部其它生态因子和企业一样都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因此,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在自组织、自催化、自适应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遗传与变异特性。
6.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扩张性
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企业生态环境刘一企业发展支持能力的阈值。如果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的发展,刘一企业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反作用超过其承载力,那么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导致企业生态链的断裂,就会有大批企业倒闭甚至暴发经济危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即在某一生态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生物童的闹值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不变。而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不丙局限于物质与能量,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生态系统进化的主要推动力。
所以,企业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利用,使得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迅速得以扩张。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
7.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环境是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受到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和生物因子同样对其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但是企业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更加强烈。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适应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主动改造其生态环境。企业在一个地域的发展,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并且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使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的生存竞争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种相红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生态环境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活动刘一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当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各种体制的改革等,都会促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
8.区域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
许多区域生态系统之问在进化程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例如,有些区域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主要依靠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和大量信息资源的迅速弓I人,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正反馈。而在另外一些区域,由于区域生态环境中的社会生态因子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以及劳动者素质极其低下等原因,必然造成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比较缓慢。随着交通、通讯等事业的飞速发展,区域之问的各种交流也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区域生态系统之问的不平衡性,必然使得各区域之问的交流表现得异常困难与复杂。
二、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新现象
1.边际收益递增与递减规律并存
在工业社会,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能量的输人,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相刘一有限性,技术进步的相刘一平稳性,市场容量的相刘一饱和性.在仟何企业中.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随着资源投人的继续增加而企业的边际收益会呈递减趋势。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在工业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一方面,由于知识和信息的可重复性利用,所以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且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企业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这就导致了企业边际收益递增现象的出现,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边际收益递增的出现并不是刘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否定,在许多领域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仍在起作用。所以,在知识社会中,这两种规律不仅并存,而且在交叉起作用。
2.企业进化向深度合作迈进
知识社会中企业的进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进化就是产品创新,即在一个已经确定的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创新,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这是一种产品知识的进化。例如,企业开发出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某种独特价值的新产品,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第二层次进化是过程创新,即进行生产工艺创新和营销策略创新等,不断改进与选择制造优质产品、提供满意服务的方法。这是一种刘一知识学习和传递过程的进化。日前,企业中实施的精益生产、企业重组等都是属于该层次的进化。
第三层次进化就是企业合作进化。
合作进化是一种知识共享、交流和优势互补的进化。合作进化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且对推动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发挥着巨大作用。当今,合作进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产生了多种深度合作的形式,诸如利益共同体、模块化企业、区域性创新网络和知识联盟等。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进化,必将产生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
3.企业生态环境中信息的识别成本逐渐增大
在知识社会中,虽然我们还离不开物质、能量、资本、土地的利用,但是推动企业及企业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已转向知识和信息,所以刘一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能增加企业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这就使得有限的生态区域内能够容纳更多的企业量(以该区域所有企业的净产值计算),或者说可供企业发展的生态空问扩大了。虽然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但是由于Internet的开通及其迅速扩展导致大量网l:的涌现以及大量虚假、过时、模糊、残缺的信息得以出现,这就迫使企业为识别和获取有用信息而增加成本。即使是正确有效的生态环境信息,也因为其数量之庞大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刘-信息的处理和浓缩的难度。
4.企业生态系统日益复杂化
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物种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不是因为它更强大、更机智,而是因为它更能适应环境的变迁。同理,一个企业能否在企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适应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适应度,持续不断地适应迅速变迁的企业生态环境,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便创造新市场和新需求。例如,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西门子、通用电器等国际知名企业,虽然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是仍具有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然而,也有许多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便进人了衰退阶段。当然。在强调企业刘一生态环境适应的同时,我们也肯定企业对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很显然,一个企业刘一另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企业与其生态环境的相匀_影响、相匀_作用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速度愈来愈快,反过来又要求企业持续不断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生态环境。这种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催化、自适应、自组织过程,使得处于知识社会的企业生态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化了。
5.随着菲利普斯理论的失效而诞生了新的规律
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A·E·菲利普斯根据前工业社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问存在着负线性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率与高通涨率相伴随;高失业率与低通涨率并存。如果用横、纵坐标分别表不失业率与通涨率,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可以用一条自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来表不。随着前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迈进,这一理论多次失效。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与高通涨并存的“滞涨”;而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持续增长,在1996年和1997年失业率为24年来最低点的同时,创造了通货膨胀率30年来的最低点。在菲利普斯理论处处碰壁的时候,产生了新规律和神奇现象。在前工业社会,总是“大鱼吃小鱼”。然而,在知识社会中,小资本最终“吞掉”原来的大资本却是屡见不鲜,当今国际上许多巨子过去均是无名小卒,而许多过去的巨无霸却成了昨口黄花。其原因就是知识社会中,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核心资源由过去的自然资源转向了掌握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智力资源,科学技术与创新人才已成为推动企业进化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小资本“吃掉”大资本的神杖。
6.萨依定律“东山再起”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否定了“生产创造需求”的萨依定律,提出市场需求推动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凯恩斯理论,随后几十年凯恩斯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等有关主张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进人知识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不断创造出新需求和新市场。当凯恩斯主义越来越远离知识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将清晰地日睹“创新生产创造出了新的市场需求”的新萨依定律在知识社会中渐渐“东山丙起”。
7.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边界条件极为敏感化
在知识社会中,企业与企业生态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导致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日趋复杂,最终,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表现出刘一边界条件十分敏感,微小的初始差异将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就系统中的某个企业而言,企业生态环境边界条件的细微差别将导致企业进化结果的巨大差异。例如,企业经营模式的确立,表现出极强的时间敏感性和空间敏感性,即企业对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处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如果不顾企业自身所处生态环境的边界条件而自日模仿其它生态环境中企业成功的经验.最终可能会遭到彻底失败。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宋刚,张楠.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 ↑ 2.0 2.1 吴永忠.知识社会的概念考辨与理论梳理.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3)
- ↑ Stehr,N.Knowledge and Economic Conduct:The Social oundations of the Modern Economy.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2
- ↑ 4.0 4.1 Lane,R.The decline of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a knowledgea blesocie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6,31(5):649-662
- ↑ Drucker,P.The Age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New York:Harper &Row,1968
- ↑ Bell,D.The measurement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Eleanor B.Sheldon,Wilbert E.Moore.Indicators of Social Change:Conceptsand Measurements. Hartford,CT: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8.145-246
- ↑ Bohme,G.,Stehr,N.The Knowledge Society:The Growing Impac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n Social Relations.Boston:D.Reidel PublishingCompany,1986
- ↑ 8.0 8.1 8.2 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 ↑ Leydes dorff,L.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The Self Organ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d Society.Parkland, FL:Universal Publishers,2003
- ↑ 10.0 10.1 10.2 陆晓艺.德鲁克知识社会观初探.科技信息,2008,(29)
- ↑ (日)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 ↑ 金吾伦.知识管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 ↑ 庞跃辉.从哲学视角透视知识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3):8-13
- ↑ 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UNCSTD).知识社会——信息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 ↑ 15.0 15.1 许斗斗.知识社会的特征及价值挑战.社会,2002,(5)
- ↑ 16.0 16.1 尚勇.论知识社会.中国软科学,2009,(8)
- ↑ 17.0 17.1 17.2 庞跃辉.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成环境与创建途径.河北学刊,2002,22(5)
- ↑ 18.0 18.1 18.2 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 ↑ 远见.巨人论谈知识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 ↑ 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 ↑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 ↑ 张成考.基于知识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变革.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2)
热门专栏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金融危机
资本成本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汇率
资产
经济
美元
单向定单
租赁期
外汇通
服务
外汇佣金
SME
ISO
认可
增量成本
什一税
CFO
MIT
加工
销售
MG金融集团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股利收入
技术
空头陷阱
资本
REF
市场
中国股市
中小企业
备付金率
美国
两会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调至市价
pt
清算
电子汇兑
税粮
下降三角形
FDI
Writer
外汇
银行
投资
管理
阴烛
MACD
width
冲账
Theta
短期同业拆借
货币
peg
金融中介理论
外汇交易法
企业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消费发展战略
黄金
巴塞尔资本协议
贴现现金流
联系汇率制度
拔档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延期付款汇票
产品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Exposure
集中竞价
计期汇票
金融
标准普尔(S&P)
公司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资金
选择权买方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股票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持平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国际收支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