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x模型

REDUX模型
概述
REDUX模型
奥布茨弗尔德和罗格夫(1995) 著名的 Redux模型融入了微观基础的分析,它代替了多恩布什模型成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起点,并考虑了政策的福利分析。福利分析的结果依赖于价格粘性和偏好,而多恩布什模型由于缺乏福利标准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政策安排。OR汇率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完全预期的、垄断竞争市场的跨期两国模型。OR模型在进行跨期研究时将价格刚性引入经常帐户,并能根据福利分析对汇率和生产政策予以恰当的评估。它将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垄断” 的重要影响)扩展到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0R(1995)建立的两国动态的包含微观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到名义价格的刚性、不完全竞争、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生产唯一的不同的产品,所有的厂商有同样的偏好,表现在跨时效用函数中是跨时效用消费、实际货币余额相关,和劳动负相关,劳动和产量相关汇率是外国货币的国内价格,两国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因为模型假定没有贸易壁垒.每单个产品一价定律是存在的,对国际上同样的消费篮子而言,购买力平价是存在的。如果价格固定,短期产量将由需求决定。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定价必须高于边际成本

均衡分析
REDUX模型
汇率理论的动态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的分析,把最优的增长理论应用到开放经济中。在80年代早期,许多研究者建立了经常账户的跨时模型,其中储蓄投资表示前瞻性的最优决策。在凯恩斯的分析方法中,净出口主要有当期的相对收入水平和对外净利息支付决定,在跨时方法中,忽略了这些因素。该模型不同于早期的开放经济的增长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分析短期的动态问题,如贸易条件冲击的短期长期的动态效果,也能够用这种方法分析一国的跨时预算约束和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的一个基本区别在于,一个开放经济能够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进或输出资源。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出现短期波动时,能够借助国外贷款避免消费投资的急剧萎缩。类似地,一个国家如果储蓄充足,就能够参与国外的生产性投资项目或对外放款。这种资源的跨时交易就是跨时贸易(IntertemporalTrade)。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的宏观经济行为都与其跨时贸易有关,而跨时贸易通常可以用经常账户的收支平衡状况来反映。模型通过考察影响消费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世界利率的决定,能够分析经常账户变量跨时均衡的变化。另外还有叠代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该模型允许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之间存在异质性。根据该模型,可做出如下推论:人口变化趋势税收的代际影响也是决定国民收入经常账户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根据叠代模型分析框架,导致美国储蓄率、高经常账户赤字的部分原因是其在80年代的巨额预算赤字以及随之而来的庞大养老金开支。另一方面,日本储蓄率和高经常账户盈余可部分归结为其相对年轻的劳动力的储蓄行为。果真如此的话,随着大批劳动力在21世纪初的同时退休,日本经常账户盈余将会急剧下降。

在经典的国际金融文献中,没有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问题,而微观基础问题又是保证经济政策之间内在联系所不可或缺的;经典的国际金融文献,不能用统一的框架对动态的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对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分析也是非常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许多经典文献没有也不可能对许多当前的重大经济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例如:经常账户问题,政府的预算赤字问题,投机货币冲击问题,以及金融市场全球化证券衍生产品的影响等等。

跨时分析方法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能够分析重要的外部均衡的相互关联的政策问题,外部的持续性和均衡的实际汇率,所有这些都是和一国经济所面临的跨时均衡相联系得到。跨时方法能够分析开放经济下政策的福利效果。这种方法从自动的调节机制和动态的稳定分析转向跨时预算约束和最大化的横截面条件。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一样,80年代建立起来的经常账户的跨时分析通常假定价格是完全弹性的,因此它忽略了短期价格刚性和商品要素市场同时不均衡的存在。货币和跨时模型通常也假定经济的高度一体化,这样国际商品套利存在导致价格调整弹性大。融入粘性价格的分析,开辟了新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名义价格
REDUX模型
关于名义价格刚性,REDUX模型假定价格是提前一期确定的,在一期后调整均衡点。如果价格刚性是由于固定的菜单成本所确定的,厂商希望在冲击后立即调整价格(如果冲击非常大导致边际成本超过价格),因此REDUX模型的分析只有在一定的冲击范围内可能是合理的。

Hau(2000)研究要素价格刚性和非贸易品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首先模型考虑了要素市场和名义价格刚性。第二,假定本国货币汇率弹性价格的,但不存在国际商品套利。尽管由于最优的垄断价格一价定律还是存在的,但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非贸易品导致偏离购买力平价。第三,和REDUX模型不同的是Hau也考虑了非贸易品,其主要结论是要素价格刚性对国内生产价格的刚性有类似的含义,在要素价格刚性的市场结构中证实了REDUX模型的分析。但是非贸易品改变了传导机制,较大的非贸易品份额意味着放大了汇率变化,由于货币市场均衡依赖于短期价格调整,能够解释名义汇率相对于产品价格的高波动性。

价格水平刚性的情况下,确定价格水平粘性是考虑平缓的而不是间断的总的价格水平的调整。这类例子有Taylor(1980),Calvo(1983)等。Kollmann(1997)建立了一个包括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动态的开放经济的模型,探讨了在价格工资事先确定和Calvo型的名义刚性的条件下,货币冲击对汇率价格水平的影响。他的结论显示Calvo型的名义刚性和观察到的名义和实际汇率相关关系相当吻合。但是和产量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吻合。

Chari,Kehoe,andMcGrattan(1998,2000)建立了粘性价格和实际汇率之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他们观察到实际汇率大幅度、持续偏离购买力平价,可能主要是由于贸易品偏离一价定律。实际和名义汇率波动幅度比相对价格水平高6倍多,实际和名义汇率具有持续的相关性,一阶的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3。CKM在垄断价格歧视(导致贸易品偏离一价定律)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个粘性价格的模型,模型假定价格在三个月之前确定和单位货币需求消费弹性,但是这个模型并没有得出上面的名义和实际汇率的序列相关的特征。生产者在18个月之前确定价格水平,货币需求消费弹性为0.27,能够更好地得出实际和名义汇率的持续波动的特征。实际和名义汇率的序列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66,但汇率比名义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高三倍多。

Jeanne(1998)试图研究经济周期动态的一般均衡的模型中,汇率是否能导致持续的经济波动。Jeanne指出商品市场较小的名义摩擦能够被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工资刚性所放大,导致产量货币冲击的持续和大幅波动。他也指出在实际工资刚性的条件下,较小的名义刚性可解释货币冲击足以导致经济持续波动

OR(2000a)在粘性的名义工资垄断竞争和用出口商的货币定价的条件下,建立了随机的新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解决了工资水平确定的问题,有利于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政策福利含义和他们对预期产量贸易条件的影响。OR指出贸易条件和汇率之间所观察到的相关性和名义刚性的假设比在用当地货币定价的假设下更加一致。

Redux模型假定所有贸易品的一价定律是存在的,许多研究者对这个模型提出疑问,偏离一价定律超越了通过区域距离或运输成本所能解释的程度。所以一些学者结合了不完全竞争厂商的国际分割和当地货币定价(Pricingtomarket或PTM)扩展了Redux模型。Krugman(1987)用PTM来形容某些商品(如汽车和许多电子产品)的价格歧视,国际套利很难或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这可能由于不同的国家标准等。另一方面垄断厂商可能限制和阻止国际商品套利,如通过拒绝提供在另一个国家购买的商品的保证服务。根据价格不能够被套利的幅度,生产者可能在不同的国际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

考虑到PTM,研究指出PTM在汇率决定和国际宏观经济波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PTM限制了汇率变动对价格水平的移递,减少了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的作用,导致了汇率在不是PTM的条件下更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名义价格刚性和PTM相结合放大了汇率对宏观基本因素冲击的反应。进一步地由于偏离购买力平价,PTM模型也倾向于减少了不同国家消费的共同变动,而增加了产量的共同变动,这符合某些著名的经验研究(Backus,Kehoe,andKydland,1992)。最后,PTM的引入对货币冲击的国际传导有重要的福利含义。

市场结构
REDUX模型
Redux模型假定只有无风险的实际债券的国际交易,因此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CKM(1998)在PTM模型的框架内,比较了在完全市场的条件下和只有国内货币标价的名义债券交易的条件下,货币冲击的效应,其结论显示redux在这方面也颇有说服力。

Sutherland(1996)在跨时的一般均衡的模型框架内分析了交易摩擦――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购买债券涉及到凸的调整成本商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是Calvo型的缓慢调整市场。Sutherland指出价格惯性越大,金融一体化的障碍对产量的影响越大。价格惯性较大,产量调整缓慢,更多的厂商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煨平消费。Sutherland的模拟指出当冲击来源于货币市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增大了许多变量波动;当冲击来源于实际需求供给,减弱了大多数变量波动。在Sutherland的一般化的模型中(Senay,1998),这些结论也存在,例如,正的国内货币的冲击导致国内利率下降,所以和国外有一个负的利差,而负的利差导致较小的汇率贬值和国内消费相对更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国内产量比redux模型上升的小。

OR(1995)认为分析商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或惯性似乎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故假定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实际上,如果是完全的国际风险分担,价格工资刚性怎么可能与之共存?不过,完全的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假设是有争论的,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逐步增加,但是金融市场的摩擦阻力可能还是存在的。

相关词条

ing="1" cellpadding="1" align="left" bgcolor="#ffffff" border="1">

品牌联合

福特主义

货币替代

资本逃避

机会成本

市场预测

企业边界

实体经济

溢出效应

规模效应

品牌效应

财务分析

商品流通

外汇汇率

补偿贸易

财务控制

项目融资

阿罗悖论

破窗理论

服务蓝图

参考资料

(1)http://www.pinggu.org/

(2)http://www.ifsfd.org/downloads/llqy.doc

(3)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sf.376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