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


定义
  平价指证券的售价与其面值相等。
  

pic-info">平价

平价即商品供求大体平衡时的商品价格。一般是指国家规定的人民生活必需品的零售价格。"高价"的对称。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家往往选择商品供求大体平衡时的价格作为商品零售价格,在较长的时期内执行。尽管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仍然保持基本稳定。这样,它就和供求规律要求的高价形成了对称,故称之为平价。沿革
  在中国,1961~1964年在部分商品出现高价的同时相应地形成了平价。从那时起,一些农产品收购价格长期低于议价和市场价格。60年代以后,国家收购和限量供应的农产品价格提高较缓慢,与议价和市价差距进一步拉大。80年代,一部分工业品的国家定价也出现了以供应对象不同或以计划调拨基数为依据的价格上的差别,即对在同地销售的同种商品,国家规定了两个以上高低不同的价格。从而又出现了工业品平价。优缺点
  其优点是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对于商品严重供不应求时,安定人民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其缺点是不能及时地反映商品价值量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释义
  1、平抑上涨的物价
  2、平抑了货物价格:平价米 | 平价收购
  3、普通的价格;公平的价格
  4、指一国本位货币规定的含金量。也指两个金本位(或银本位)国家间本位货币法定含金量(或含银量)的比值。核心观点
  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这个理论又分两部分: 1.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今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d和Pi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为: Ra=Pa/Pb或Pa=Pb×Ra Ra:代表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汇率 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 Pb:代表外国物价指数 它说明的是在某一时点汇率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因素即为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2.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相对购买力平价表示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并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银行券,导致了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促使经济学家对绝对购买力平价进行修正。他们认为,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购买力。因此,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即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