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政
什么是电子邮政
电子邮政(E-POST)泛指通过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广大邮政客户提供的新型邮政服务,它是中国邮政崭新的服务品牌,体现中国邮政致力于改革创新,为广大邮政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思想理念,是现有邮政服务业务的延伸与扩展。
电子邮政是一个涵盖面很广、具有鲜明邮政特色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它是邮政电子信息业务的总称,是中国邮政新型品牌;从具体内容来看,电子邮政的核心是开展邮政电子商务,但它有别与目前市场上炒作的电子商务概念:它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从市场要求和中国特点出发建设的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它既包含现实条件下初级的电子商务,也包含理想条件下完善的电子商务。“从初步到完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过程,电子邮政涵盖了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
电子邮政的基础是邮政实物投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储汇网。发展“电子邮政”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邮政发展创造更好的商机,丰富和拓宽邮政的信息传递,物品运送,资主流通三项基本功能。
电子邮政的基本框架
电子邮政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接入平台、基础网络、安全认证体系、支付体系、业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电子邮政的特点
方便的接入平台:183电子邮政网站、邮政185客户服务中心电话语音、邮政电子化网点合邮政多媒体终端等接入平台。
覆盖全国的基础网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网、邮政实物投递网。
安全的认证体系:电子邮政交易CA证书的返发放、治理、合法性的确认等。
快捷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网关在内的各种支付系统,实现绿卡以及各种银行的联网支付和清算。
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邮政业务和增值业务等多项业务功能的应用系统。
电子邮政的业务
典型电子邮政业务大概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电子化邮局: 以电子化手段,向公众提供传统邮政业务及不断开发的新业务,如:邮购、鲜花礼仪、混合邮件、电子邮票、特快专递揽收等,形成电子邮局。
2、邮政电子商务网站:在传统的邮政业务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网上商城。并依托邮政"三流"的优势,开展新型的邮政业务,以电子化手段及在线支付方式实现商品交易或服务,如:开展网上数码照片冲印、网上收发邮件、寄发贺卡、网上汇款、网上订阅报刊杂志、网上揽收特快邮件、网上增值信息服务、网上接收物流定单、网上邮品订购、网上订票、酒店预定、网上订花、网上订购蛋糕,网上拍卖、网上商城、网上书店等。
3、邮政电子银行: 以电子化手段实现银行各种交易,例如:邮政电话银行、邮政网上银行、邮政代收代缴等业务。
4、现代邮政物流: 依靠现代物流网络、物流生产应用平台及传统邮运网络,开展一体化物流、供给链物流、营销物流、终端服务物流。
5、邮政信息服务:以电子化手段及现代通信技术实现邮政信息服务,例如:邮政185客户服务呼叫、邮件业务查询、编码查询、邮政业务咨询、企事业单位名址信息查询,用户信息服务、邮政受理投诉和建议、广告业务等信息服务。
电子邮政发展三步曲
电子邮政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实施初期的邮政电子商务系统,并实现现有邮政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在这一阶段,实施电子邮政中的网上邮局、网上邮市、网络信息服务等几个基本业务;实施初步的安全认证;实现绿卡的网上支付(有条件的省实现跨行的银行卡网上支付);建设物品配送及信息调度试点系统。这阶段是以网上购物网下支付为主,并辅以部分网上支付的混合型电子商务系统。这阶段的目标是建立初步的电子邮政示范系统并进行试点,力争打出中国邮政的电子邮政(E-POST)闻名品牌。
第二步,进行电子邮政业务的大力拓展,是电子邮政的不断发展、扩充和完善阶段。在这阶段里要开展市场所需要的各类电子邮政业务;建立完善的电子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包括电子现金、电子钱包、银行卡等各种电子支付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联网物品递送及调度系统。这阶段的目标是建立较完善的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系统,实现规范的邮政电子商务。
第三步,全面实现邮政服务、生产、治理的高效率、低成本、在线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实现电子邮政的全球化,这是电子邮政的中长期目标。
随着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绿卡网及其业务应用系统的逐步建成与运行,邮政现有业务电子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电子邮政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电子邮政的指导思想
1、坚持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2、坚持在国家邮政局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拓展新业务。
4、从邮政实际出发,分步实施。
5、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经济性。
6、在国家邮政局统筹安排下,发挥国家邮政局和省邮政局上下两个积极性。
7、加强合作,联合发展。
8、加强对电子邮政市场、业务、标准、规范、法规的研究。
9、以人为本,建立一支电子商务的人才队伍。
整合“三流” 开发电子邮政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INTERNET使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新经济电子商务模式正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都面临重新洗牌,都在考虑如何开发新市场、新业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传统的邮政业务也受到了基于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业务的巨大冲击--私人信函业务逐年下滑,大有被电子邮件、电话、手机、传真等通讯方式取代之势。邮政汇兑及邮政储蓄面临众多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汇兑及转帐系统,在硬件设施及网络平台的建设上不断升级更新,进行资源的无缝整合,在"资金流"平台建设上,一些银行的"网上银行"平台建设更是大大领先于邮政储蓄。在现代物流市场和EMS特快业务市场,更面临着国内外各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因而,电子邮政的开发就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与必然性,以便实现由传统的机械化邮政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邮政运营平台的平滑升级。
所谓"电子邮政",就是利用当今流行的 INTERNET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结合相关开发工具,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传统邮政业务及新经济业务针对INTERNET进行优化与整合,目的是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一种更为先进、方便、高效的服务,进而带动整个邮政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邮政具备自成体系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优势。在信息流方面,邮政目前有全国性的综合计算机网、183邮政电子商务网、185客户服务电话网,拥有上至中心下至地方的邮政科学信息研究院所;在资金流方面,邮政拥有全国性的邮政金融储蓄系统、完善中的邮政CA认证体系和金融支付网关;在物流方面,邮政有全国性的专业物流公司(中邮物流公司 CNPL)及各地方性的专业物流公司(如广东邮政的YCC)以及传统领域中的各邮政营业网点和专业的递送部门。一、二级干线邮路总长为310万公里,拥有各类邮政汽车3.9万台,飞机3架,火车车厢73辆。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潜在优势,并针对电子商务进行优化整合,就能极大地拓展邮政的业务空间,获得邮政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历史性突破。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可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所谓信息流,是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业单证的转移、技术支持等多项内容;资金流主要指付款、转帐等资金的转移过程;物流则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如商品的储存、保管、配送、运输、装卸、信息治理等活动。
对于同时拥有这三大要素优势的邮政企业来说,信息流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贯穿商品交易过程始终,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记录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是分析物流、导向资金流、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流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信息流的科学规划与现代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而产生的各种信息就无法向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进行传播,邮政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邮政企业必须发展先进的、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并通过Internet把商务网站、银行、信用卡公司、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无缝地链接在一起,并提供信息的增值服务,使邮政成为电子商务中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因此,信息流在电子邮政中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
资金流也非常重要。它是指用户确认购买商品后,将自己的资金转移到商家账户上的过程。作为电子商务三流中最非凡的一种,资金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电子商务中,顾客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选购商品或服务,在选购完成后邮政在线支付。顾客支付的款项能否安全、及时、方便地到达商家,关系到交易的最后成败。因此,在线支付不论是对于顾客,还是对于商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线支付的要害就是资金流平台的建设。没有资金流平台的参与,电子邮政业务将最终无法圆满完成,而沦为一般的传统商务。
物流是开展电子邮政的基础和保证。对于B TO C(企业对消费者)模式的电子商务而言,这种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衔,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但试想,假如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抑或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那么消费者就会放弃电子商务。所以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回到他们认为更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对于基于B TO 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电子商务来说,现代物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无论在传统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商品流通都是再生产的前提。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给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商品生产完成后还需物流活动来完成商品实体的销售配送。可见,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电子商务将是无米之炊。
那么,应如何整合三流呢?首先是整合信息流。发展电子邮政的首要前提就是推进邮政企业信息化、数字化,以高科技改造传统邮政产业,形成全国邮政网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与共享,提高治理与服务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邮政信息化改造是发展电子邮政的必由之路,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综合性工程,需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熟悉。
邮政信息流的整合分为对内的信息流整合和对外的信息流整合。
1、对内应首先建设全国统一的业务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其中业务平台是电子邮政业务的交易服务平台,其功能是进行邮件查询、邮资结算、投递确认、地址查询和更改、数据库治理、维护、统计分析等;业务应用系统是在平台基础上开发的具体电子邮政业务应用软件系统。还应制订统一的信息数字化标准,严格杜绝地方标准,如条形码识别系统应在全国统一采用标准的128 码,淘汰落后的35码;又如各电子化支局、各邮区中心局的生产作业系统,应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技术和邮件信息数字化标准,为将来向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互连网的邮件查询服务和提供邮件信息的增值服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物流部门的运输线路选择、运输车辆综合调度治理,应使用全国联网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及 GPS全球卫星适时跟踪系统,来进行高效合理分配和调度资源。物流部门的进出货的治理应使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数据库规范。以上这些应用,都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数字化标准来保证,而目前在建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中心局两支系统和电子化支局将在这次信息化改造的进程中首当其冲,因此建设好这些系统对发展电子邮政意义十分重大。
2、对外应打统一牌,建立全国性的邮政门户网站,再在这个门户网站之下建立层次结构。集各行政所属区域内的本地化邮政网站,形成一个强大的邮政集团网站,统一品牌和形象标志,成为能与新浪、网易等国内知名网站叫板的知名站点。改变现在邮政网站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缺乏统一形象和标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具体方案是:由国家邮政总局牵头,联合各地方邮政信息局和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上至中心下至地方的邮政综合性网站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发展战略,建设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赢利模式的以国家级网站为龙头的、全国各地方网站为龙身的大型集团网站,名称可取为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简称中邮网。各地方性邮政网站就在中邮二字后冠以地方名称,如上海邮政的网站就叫中邮上海网,重庆的就叫中邮重庆网,籍此形成统一的网站品牌形象,以便于网站的推广和发展。并相互链接,以方便各地区的本地用户访问和开发本地的电子商务市场。
3、在邮政业务平台建设上,中邮网首先应该提供在线的实时邮件查询、投递确认、名址库查询和更改等服务。建设邮件查询平台,应在国家级的中邮网首页上建立全国联网的邮件实时跟踪查询信息系统,这就要求与邮政内部信息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中心局两支系统网络和电子化支局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地中邮网分站可在网页上嵌入查询代码和交互页面,方便社会公众的查询,建立类似搜索引擎的查询方式。用户通过WEB浏览器登录到中邮网或各地中邮网分站进行查询,得到邮件和物流业务的全程运递信息和当前状态。邮件查询包括国内邮件全程信息查询、国际邮件全程信息查询。建立全国联网的邮件实时跟踪查询系统,可大大提高邮政的企业形象、扩大中邮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带来可观的访问量,解决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商流"难题。通过这一平台,还可以使商家及消费者在因特网上寄递信件、贺卡、订阅报刊杂志等各种现代电子邮政业务,并可以通过邮政绿卡进行在线支付帐款。
4、中邮网应提供开放的信息平台,使电子商务的各参加方--商家和消费者享受到最方便的电子商务服务。国家级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应以建设具有全国性的、跨地区的B TO B、B TO C电子商务模式的平台为主。可借鉴8848网站的B TO B 商务模式,在线提供社会各行业的供求及商贸信息,通过在价值链中的重新定位,做一体化专业信息提供商和增值化信息服务提供商,并利用邮政的信誉优势、中邮网的品牌优势及庞大的实物递送网络优势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撮合买方和卖方,推动交易实现,并最终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网下实物配送的电子商务一揽子解决方案。还可建设全国联网的网上机票、旅店预订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订票方式。还可建设类似易趣网的C TO C电子商务模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商品网上拍卖交易的信息平台。地方性的中邮网站则以建设本地化的B TO B 及B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的信息平台为主,并为国家级的中邮网收集整理本地的企业会员及个人会员信息资料,为中邮网的整体定向营销、许可营销和名址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开发本地的网上鲜花、礼品、蛋糕预订等大众化服务的信息平台;可为适合网上营销的本地土特产制作发布商业信息,并可申请直接链接到国家级的中邮网网站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营销。地方性的中邮网站还应义务向国家级的中邮网提供本地机票、旅店等的最新信息数据资料及本地区的商品物资的供求信息,以便中邮网实时更新全国联网的数据库信息,提高中邮网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无论是国家级的中邮网还是地方性的中邮网,都应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开发新型电子邮政业务,并在全国中邮网站上建设相应的平台,从而通过全新的网上业务受理方式提供面向信息时代的用邮服务。
其次是资金流的整合。邮政储蓄金融网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资金流的重要支撑平台。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4月恢复开办,已建成了联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00余个县市、30000多个邮政储蓄网点的邮政储蓄计算机实时处理网络,网点覆盖至全国各乡镇,覆盖率远远超过全国其它金融机构,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邮政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取,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服务。至今,存款余额已突破8000亿元,跃居全国金融系统前列。
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中,支付过程是整个商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电子商务中准确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业务过程。因此,电子支付系统是电子商务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能否利用电子支付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在线支付和结算,这点对于顾客和商家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假如金融系统不支持在线支付,也就不能称为电子商务。从目前邮政金融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正处于向金融数字化、网络化经营的转型时期,各种基于网络的金融业务开发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绿卡对网络商贸的在线支付。这使得用户即便是购买了网上的商品,还不得不亲自跑邮局通过传统的汇款方式或第三方的信用卡来完成购物后的在线支付。这与邮政的整体形象完全不符,同时也打击了用户网上交易的积极性。而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用户已可以通过信用卡在线支付。这严重制约了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进程。
也许这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迟迟未能成立邮政银行的经营体制上的问题。尽快成立邮政银行,进而开展网上金融业务是关系到邮政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网上银行的安全和治理问题以及我国金融法律制度问题,也非常重要。对于前者,邮政可以引用发达国家网上银行的经验,如采用安全系统层SSL、安全电子交易标准SET、身份认证CA等措施来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至于后者,也不能坐等国家金融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而是应放眼未来,有的放矢地研究和规划网上银行的各项交易制度,以便在电子支付时代来临时占得先机。
在资金流平台的建设和整合上,邮政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现有邮政储蓄金融系统进行针对电子商务的优化和改造。一是改革邮政储蓄金融系统体制,二是邮政储蓄金融系统软硬件平台建设,主要包括CA认证中心建设、支付网关建设两大系统。
1、邮政CA认证中心建设。认证中心是指承担网上安全电子交易的认证服务,能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而数字证书是网络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它提供了在Internet 上验证通信各方身份的方法。认证中心机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注册服务器(RS)、注册治理机构(RA)和证书治理机构(CA)。其中,注册治理机构(RA)负责证书申请的审批,是持卡人的发行卡或商户的收单行,因此,认证中心离不开银行的参与。而在邮政开展的电子商务中邮政储蓄就扮演着RA这个角色,因此建议邮政储蓄部门应深入研究用户申请与审批程序及相关制度。在CA的建设上,建议在国家局统筹安排下建立一个邮政品牌CA,统一进行对外的机构数字证书和个人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治理,使用户相信在邮政的网站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是安全可靠的,邮政的CA认证中心是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
2、邮政支付网关的建设。支付网关是商店与金融机构的接口,实现身份验证、支付审核、协议转换、交易记录和清算,又称为支付处理软件或支付处理商等。当支付网关收到商店转发来的信用卡资料后,首先会将它们传送到发卡银行进行有效性验证,甚至估计潜在的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验证完毕后,发卡银行将资金转入支付网关,然后再由后者转移到网上商店拥有的商务帐户中,完成整个交易。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建的中国邮政支付网关是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分为全国网关系统和省网关系统两层,以邮政储蓄金融系统为基础,以全国中心为根结点向全国各地辐射,支撑网上跨省交易和资金统一结算。目前,大约已开通15个省市邮政网站的在线支付业务,这是邮政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但在目前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做表面文章、走形式主义等问题,如目前一些邮政网站宣传说支持绿卡的在线支付,但在实际交易中却无法使用。此外,用户对邮政的支付网关熟悉不够、缺乏宣传力度、用户申请十分不便,最为要害的一点,即国内大多数购物网站不支持用户对邮政绿卡的在线支付业务,构成邮政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应尽快加强与国内第三方网站的合作,使其支持用户使用邮政绿卡网上购物。
第三是物流的优化与整合。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石。消费者通过上网一站式购物,但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结。这里,物流实际上是以信息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中国邮政开展物流业务,本意是要充分发挥邮政全程全网的优势,再加上信息流、资金流,通过整合后的"三流合一"整体优势的发挥,在物流业务发展中抢占领先地位。然而,目前开展的物流业务远远没有达到初衷。加快现有资源整合步伐已迫在眉睫。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熟悉;二是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对物流发展进行整体运筹,改变目前物流各自为政,业务分散的状况;三是加快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现代化建设。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熟悉。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不仅仅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现代物流的特点就是物流生产作业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而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而在目前的邮政物流部门中,相当多的人对物流的熟悉还停留在"物流就是运输"这种低层次的熟悉观点上,以至于在开发物流市场上,思维观念僵化落后、缺乏对现代物流市场的一体化营销策略。如,一些基层单位在发展邮政物流时,还只是利用原有富余运能、调整邮运班次、挤占邮运车辆来开展,也就是搞"直递业务 "。从实际来看,这和公司自己运输没有什么两样,是一种低层次的物流发展模式。而现代物流则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为根本。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邮政的物流成功的要害之一就是能否在适应这种现代化的"产销模式",并针对这种模式来重组物流运作流程和现代物流网络。那种依靠传统邮运网和在传统邮件处理流程基础上修修改改的物流运作流程的落后模式,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建立邮政物流实物传递专网,加强对邮政物流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引进专业化的物流人才是邮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上要迈出的第一步。目前,我们在中邮物流已建立了北方、南方、华东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了辐射各自区域的物流传递网络,西南、西北物流集散中心也在筹划建设中。当然,我们也要熟悉到,邮政物流专网与传统邮运网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2、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对物流发展进行整体运筹,改变目前物流各自为政,业务分散的现状。邮政物流业的发展需要自主权,应该从体制上确立邮政物流的主体地位。而目前在邮政系统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流部门。上有国家局的中邮物流(CNPL),下有地方性的物流机构,如一些邮政运输、递送部门成立的物流公司。表面上看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却缺乏整体运筹、机构重复、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相互间缺乏横向的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各自为政、业务分散。如,一些物流部门的返空车辆很难揽到对端局的物流业务,无形中使物流成本的升高;虽然各省局都建立了治理物流业务的机构,但具体到基层的业务治理,不论是同城配送、一体化物流、货运代理,还是分销物流与邮购业务,基本上是分散在几个部门独自进行,即使有交叉,也是各自为政。各地的物流部门之间也缺乏横向的联系和沟通,彼此之间很少有业务往来,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协调地区间的物流业务,以至物流治理职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邮政物流的整体功效难以发挥。因此,应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尽早实现专业化垂直治理。以便从国家局到省局、市局以及县局,真正形成高效运作的治理体系,加强对物流业务的领导,并对全国邮政物流实行划片经营治理,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发展合力,较好地运用大片区域的富余运能。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核算体系。对承担不同物流环节的邮政部门进行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实现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邮政全程全网优势。
3、加快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的,没有先进的作业平台,就不能保证现代物流的高效运行。
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建设包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 B/S体系的物流业务信息处理平台,对物流定单实行预告。物流业务信息处理平台,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处理物流生产作业的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系统,有统一的物流生产作业标准、物流信息数字化标准以及信息传递标准,包括物流信息的数字化、规范化和信息的传输、加密解密标准;装卸、运输、储运作业的集装单元化标准,高层货架、托盘集装箱、卡车车厢尺寸标准等,并依靠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来进行物流的生产作业。物流业务应用处理平台涵盖了物流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存档和应用处理。二、建立强大的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科学进行对物流业务的宏观运筹和决策。首先将全国各地的物流业务处理应用系统接入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以实现对各地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然后,中心将各地物流业务的客户订单汇总,再编制出"一笔画"式的路径最佳化"组配拣选单",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安排和调度,并降低成本。其次,通过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实现对全国物流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同时用户还可实时查询货物的全程运递情况等信息。通过对物流业务应用处理平台的现代化建设,使邮政物流对业务的处理效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电子邮政业务必将带来更多方便、高效的新业务,如混合电子函件。"混合电子函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花很多时间精力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但有一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收到传统意义上的实物型的邮件。于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计划出来了,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用户可以在本地上网电脑上用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发送普通电子邮件到目的地邮局的邮件服务器中,然后由目的地邮局的专用设备将收到的普通电子邮件进行保密打印并封装,最后由投递人员负责将封装好的实物型邮件准确的投递到用户指定的收件人手中。这就是新型"电子函件"业务,它大大的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和邮件的处理时限、节约了成本。为了更具体地比较两种业务的优劣,通过下面的处理流程来具体说明:
传统函件处理流程:
用户亲自到邮局交信->邮局封发装袋->运输->分拣->运输->投递局投递
新型电子函件处理流程:
用户在家通过网络发信->目的地邮局邮件服务器接收并打印->分拣->运输->投递局投递
可以看出,传统函件在流程上比新型电子函件多出了两个流程,即多出了用户到邮局交信到分拣当中的那两个环节。可以想象,少了这两个流程,无疑对控制生产成本大有裨益,还提高了邮件处理效率和处理时限,大大方便了用户。
由于信函业务是邮政专营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因此,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可以垄断经营。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统计的数据,到2003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突破6000万,假如开展 "电子函件"业务,以每个网民每年发1封邮件(暂不包括集团用户的大量商业电子函件),每封邮件平均收费3元,那么,保守估计私人电子信函市场价值也有1.8亿元。而集团用户的"电子商业信函"业务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因为"电子函件"业务可为它们提供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商业函件寄递方式,其与传统方式比较见下表:
处理时限
处理效率
成本费用
传统商函
慢
低(用户需大量手工处理,如手工封装信封、贴邮票、跑邮局寄递等)
高
商业电子信函
快
高(不需用户大量手工处理,只需点击几下鼠标)
低
据了解,现中国邮政系统中已出现了这种新型的业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端软件要用户买,一套要大约400多元;市场营销、推广效果不好;费用支付不便等。
总之,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现代化建设,邮政组织体制的改革及资源的优化整合,完全可实现邮政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发展,并确立邮政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电子商务中可资信赖的第三方。
电子邮政(E-POST)泛指通过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广大邮政客户提供的新型邮政服务,它是中国邮政崭新的服务品牌,体现中国邮政致力于改革创新,为广大邮政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思想理念,是现有邮政服务业务的延伸与扩展。
电子邮政是一个涵盖面很广、具有鲜明邮政特色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它是邮政电子信息业务的总称,是中国邮政新型品牌;从具体内容来看,电子邮政的核心是开展邮政电子商务,但它有别与目前市场上炒作的电子商务概念:它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从市场要求和中国特点出发建设的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它既包含现实条件下初级的电子商务,也包含理想条件下完善的电子商务。“从初步到完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过程,电子邮政涵盖了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
电子邮政的基础是邮政实物投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储汇网。发展“电子邮政”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邮政发展创造更好的商机,丰富和拓宽邮政的信息传递,物品运送,资主流通三项基本功能。
电子邮政的基本框架
电子邮政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接入平台、基础网络、安全认证体系、支付体系、业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电子邮政的特点
方便的接入平台:183电子邮政网站、邮政185客户服务中心电话语音、邮政电子化网点合邮政多媒体终端等接入平台。
覆盖全国的基础网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网、邮政实物投递网。
安全的认证体系:电子邮政交易CA证书的返发放、治理、合法性的确认等。
快捷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网关在内的各种支付系统,实现绿卡以及各种银行的联网支付和清算。
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邮政业务和增值业务等多项业务功能的应用系统。
电子邮政的业务
典型电子邮政业务大概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电子化邮局: 以电子化手段,向公众提供传统邮政业务及不断开发的新业务,如:邮购、鲜花礼仪、混合邮件、电子邮票、特快专递揽收等,形成电子邮局。
2、邮政电子商务网站:在传统的邮政业务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网上商城。并依托邮政"三流"的优势,开展新型的邮政业务,以电子化手段及在线支付方式实现商品交易或服务,如:开展网上数码照片冲印、网上收发邮件、寄发贺卡、网上汇款、网上订阅报刊杂志、网上揽收特快邮件、网上增值信息服务、网上接收物流定单、网上邮品订购、网上订票、酒店预定、网上订花、网上订购蛋糕,网上拍卖、网上商城、网上书店等。
3、邮政电子银行: 以电子化手段实现银行各种交易,例如:邮政电话银行、邮政网上银行、邮政代收代缴等业务。
4、现代邮政物流: 依靠现代物流网络、物流生产应用平台及传统邮运网络,开展一体化物流、供给链物流、营销物流、终端服务物流。
5、邮政信息服务:以电子化手段及现代通信技术实现邮政信息服务,例如:邮政185客户服务呼叫、邮件业务查询、编码查询、邮政业务咨询、企事业单位名址信息查询,用户信息服务、邮政受理投诉和建议、广告业务等信息服务。
电子邮政发展三步曲
电子邮政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实施初期的邮政电子商务系统,并实现现有邮政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在这一阶段,实施电子邮政中的网上邮局、网上邮市、网络信息服务等几个基本业务;实施初步的安全认证;实现绿卡的网上支付(有条件的省实现跨行的银行卡网上支付);建设物品配送及信息调度试点系统。这阶段是以网上购物网下支付为主,并辅以部分网上支付的混合型电子商务系统。这阶段的目标是建立初步的电子邮政示范系统并进行试点,力争打出中国邮政的电子邮政(E-POST)闻名品牌。
第二步,进行电子邮政业务的大力拓展,是电子邮政的不断发展、扩充和完善阶段。在这阶段里要开展市场所需要的各类电子邮政业务;建立完善的电子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包括电子现金、电子钱包、银行卡等各种电子支付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联网物品递送及调度系统。这阶段的目标是建立较完善的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系统,实现规范的邮政电子商务。
第三步,全面实现邮政服务、生产、治理的高效率、低成本、在线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实现电子邮政的全球化,这是电子邮政的中长期目标。
随着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绿卡网及其业务应用系统的逐步建成与运行,邮政现有业务电子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电子邮政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电子邮政的指导思想
1、坚持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2、坚持在国家邮政局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拓展新业务。
4、从邮政实际出发,分步实施。
5、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经济性。
6、在国家邮政局统筹安排下,发挥国家邮政局和省邮政局上下两个积极性。
7、加强合作,联合发展。
8、加强对电子邮政市场、业务、标准、规范、法规的研究。
9、以人为本,建立一支电子商务的人才队伍。
整合“三流” 开发电子邮政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INTERNET使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新经济电子商务模式正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都面临重新洗牌,都在考虑如何开发新市场、新业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传统的邮政业务也受到了基于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业务的巨大冲击--私人信函业务逐年下滑,大有被电子邮件、电话、手机、传真等通讯方式取代之势。邮政汇兑及邮政储蓄面临众多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汇兑及转帐系统,在硬件设施及网络平台的建设上不断升级更新,进行资源的无缝整合,在"资金流"平台建设上,一些银行的"网上银行"平台建设更是大大领先于邮政储蓄。在现代物流市场和EMS特快业务市场,更面临着国内外各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因而,电子邮政的开发就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与必然性,以便实现由传统的机械化邮政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邮政运营平台的平滑升级。
所谓"电子邮政",就是利用当今流行的 INTERNET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结合相关开发工具,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传统邮政业务及新经济业务针对INTERNET进行优化与整合,目的是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一种更为先进、方便、高效的服务,进而带动整个邮政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邮政具备自成体系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优势。在信息流方面,邮政目前有全国性的综合计算机网、183邮政电子商务网、185客户服务电话网,拥有上至中心下至地方的邮政科学信息研究院所;在资金流方面,邮政拥有全国性的邮政金融储蓄系统、完善中的邮政CA认证体系和金融支付网关;在物流方面,邮政有全国性的专业物流公司(中邮物流公司 CNPL)及各地方性的专业物流公司(如广东邮政的YCC)以及传统领域中的各邮政营业网点和专业的递送部门。一、二级干线邮路总长为310万公里,拥有各类邮政汽车3.9万台,飞机3架,火车车厢73辆。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潜在优势,并针对电子商务进行优化整合,就能极大地拓展邮政的业务空间,获得邮政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历史性突破。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可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所谓信息流,是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业单证的转移、技术支持等多项内容;资金流主要指付款、转帐等资金的转移过程;物流则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如商品的储存、保管、配送、运输、装卸、信息治理等活动。
对于同时拥有这三大要素优势的邮政企业来说,信息流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贯穿商品交易过程始终,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记录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是分析物流、导向资金流、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流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信息流的科学规划与现代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而产生的各种信息就无法向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进行传播,邮政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邮政企业必须发展先进的、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并通过Internet把商务网站、银行、信用卡公司、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无缝地链接在一起,并提供信息的增值服务,使邮政成为电子商务中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因此,信息流在电子邮政中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
资金流也非常重要。它是指用户确认购买商品后,将自己的资金转移到商家账户上的过程。作为电子商务三流中最非凡的一种,资金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电子商务中,顾客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选购商品或服务,在选购完成后邮政在线支付。顾客支付的款项能否安全、及时、方便地到达商家,关系到交易的最后成败。因此,在线支付不论是对于顾客,还是对于商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线支付的要害就是资金流平台的建设。没有资金流平台的参与,电子邮政业务将最终无法圆满完成,而沦为一般的传统商务。
物流是开展电子邮政的基础和保证。对于B TO C(企业对消费者)模式的电子商务而言,这种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衔,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但试想,假如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抑或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那么消费者就会放弃电子商务。所以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回到他们认为更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对于基于B TO 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电子商务来说,现代物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无论在传统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商品流通都是再生产的前提。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给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商品生产完成后还需物流活动来完成商品实体的销售配送。可见,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电子商务将是无米之炊。
那么,应如何整合三流呢?首先是整合信息流。发展电子邮政的首要前提就是推进邮政企业信息化、数字化,以高科技改造传统邮政产业,形成全国邮政网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与共享,提高治理与服务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邮政信息化改造是发展电子邮政的必由之路,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综合性工程,需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熟悉。
邮政信息流的整合分为对内的信息流整合和对外的信息流整合。
1、对内应首先建设全国统一的业务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其中业务平台是电子邮政业务的交易服务平台,其功能是进行邮件查询、邮资结算、投递确认、地址查询和更改、数据库治理、维护、统计分析等;业务应用系统是在平台基础上开发的具体电子邮政业务应用软件系统。还应制订统一的信息数字化标准,严格杜绝地方标准,如条形码识别系统应在全国统一采用标准的128 码,淘汰落后的35码;又如各电子化支局、各邮区中心局的生产作业系统,应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技术和邮件信息数字化标准,为将来向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互连网的邮件查询服务和提供邮件信息的增值服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物流部门的运输线路选择、运输车辆综合调度治理,应使用全国联网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及 GPS全球卫星适时跟踪系统,来进行高效合理分配和调度资源。物流部门的进出货的治理应使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数据库规范。以上这些应用,都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数字化标准来保证,而目前在建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中心局两支系统和电子化支局将在这次信息化改造的进程中首当其冲,因此建设好这些系统对发展电子邮政意义十分重大。
2、对外应打统一牌,建立全国性的邮政门户网站,再在这个门户网站之下建立层次结构。集各行政所属区域内的本地化邮政网站,形成一个强大的邮政集团网站,统一品牌和形象标志,成为能与新浪、网易等国内知名网站叫板的知名站点。改变现在邮政网站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缺乏统一形象和标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具体方案是:由国家邮政总局牵头,联合各地方邮政信息局和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上至中心下至地方的邮政综合性网站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发展战略,建设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赢利模式的以国家级网站为龙头的、全国各地方网站为龙身的大型集团网站,名称可取为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简称中邮网。各地方性邮政网站就在中邮二字后冠以地方名称,如上海邮政的网站就叫中邮上海网,重庆的就叫中邮重庆网,籍此形成统一的网站品牌形象,以便于网站的推广和发展。并相互链接,以方便各地区的本地用户访问和开发本地的电子商务市场。
3、在邮政业务平台建设上,中邮网首先应该提供在线的实时邮件查询、投递确认、名址库查询和更改等服务。建设邮件查询平台,应在国家级的中邮网首页上建立全国联网的邮件实时跟踪查询信息系统,这就要求与邮政内部信息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中心局两支系统网络和电子化支局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地中邮网分站可在网页上嵌入查询代码和交互页面,方便社会公众的查询,建立类似搜索引擎的查询方式。用户通过WEB浏览器登录到中邮网或各地中邮网分站进行查询,得到邮件和物流业务的全程运递信息和当前状态。邮件查询包括国内邮件全程信息查询、国际邮件全程信息查询。建立全国联网的邮件实时跟踪查询系统,可大大提高邮政的企业形象、扩大中邮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带来可观的访问量,解决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商流"难题。通过这一平台,还可以使商家及消费者在因特网上寄递信件、贺卡、订阅报刊杂志等各种现代电子邮政业务,并可以通过邮政绿卡进行在线支付帐款。
4、中邮网应提供开放的信息平台,使电子商务的各参加方--商家和消费者享受到最方便的电子商务服务。国家级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应以建设具有全国性的、跨地区的B TO B、B TO C电子商务模式的平台为主。可借鉴8848网站的B TO B 商务模式,在线提供社会各行业的供求及商贸信息,通过在价值链中的重新定位,做一体化专业信息提供商和增值化信息服务提供商,并利用邮政的信誉优势、中邮网的品牌优势及庞大的实物递送网络优势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撮合买方和卖方,推动交易实现,并最终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网下实物配送的电子商务一揽子解决方案。还可建设全国联网的网上机票、旅店预订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订票方式。还可建设类似易趣网的C TO C电子商务模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商品网上拍卖交易的信息平台。地方性的中邮网站则以建设本地化的B TO B 及B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的信息平台为主,并为国家级的中邮网收集整理本地的企业会员及个人会员信息资料,为中邮网的整体定向营销、许可营销和名址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开发本地的网上鲜花、礼品、蛋糕预订等大众化服务的信息平台;可为适合网上营销的本地土特产制作发布商业信息,并可申请直接链接到国家级的中邮网网站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营销。地方性的中邮网站还应义务向国家级的中邮网提供本地机票、旅店等的最新信息数据资料及本地区的商品物资的供求信息,以便中邮网实时更新全国联网的数据库信息,提高中邮网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无论是国家级的中邮网还是地方性的中邮网,都应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开发新型电子邮政业务,并在全国中邮网站上建设相应的平台,从而通过全新的网上业务受理方式提供面向信息时代的用邮服务。
其次是资金流的整合。邮政储蓄金融网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资金流的重要支撑平台。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4月恢复开办,已建成了联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00余个县市、30000多个邮政储蓄网点的邮政储蓄计算机实时处理网络,网点覆盖至全国各乡镇,覆盖率远远超过全国其它金融机构,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邮政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取,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服务。至今,存款余额已突破8000亿元,跃居全国金融系统前列。
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中,支付过程是整个商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电子商务中准确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业务过程。因此,电子支付系统是电子商务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能否利用电子支付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在线支付和结算,这点对于顾客和商家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假如金融系统不支持在线支付,也就不能称为电子商务。从目前邮政金融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正处于向金融数字化、网络化经营的转型时期,各种基于网络的金融业务开发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绿卡对网络商贸的在线支付。这使得用户即便是购买了网上的商品,还不得不亲自跑邮局通过传统的汇款方式或第三方的信用卡来完成购物后的在线支付。这与邮政的整体形象完全不符,同时也打击了用户网上交易的积极性。而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用户已可以通过信用卡在线支付。这严重制约了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进程。
也许这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迟迟未能成立邮政银行的经营体制上的问题。尽快成立邮政银行,进而开展网上金融业务是关系到邮政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网上银行的安全和治理问题以及我国金融法律制度问题,也非常重要。对于前者,邮政可以引用发达国家网上银行的经验,如采用安全系统层SSL、安全电子交易标准SET、身份认证CA等措施来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至于后者,也不能坐等国家金融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而是应放眼未来,有的放矢地研究和规划网上银行的各项交易制度,以便在电子支付时代来临时占得先机。
在资金流平台的建设和整合上,邮政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现有邮政储蓄金融系统进行针对电子商务的优化和改造。一是改革邮政储蓄金融系统体制,二是邮政储蓄金融系统软硬件平台建设,主要包括CA认证中心建设、支付网关建设两大系统。
1、邮政CA认证中心建设。认证中心是指承担网上安全电子交易的认证服务,能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而数字证书是网络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它提供了在Internet 上验证通信各方身份的方法。认证中心机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注册服务器(RS)、注册治理机构(RA)和证书治理机构(CA)。其中,注册治理机构(RA)负责证书申请的审批,是持卡人的发行卡或商户的收单行,因此,认证中心离不开银行的参与。而在邮政开展的电子商务中邮政储蓄就扮演着RA这个角色,因此建议邮政储蓄部门应深入研究用户申请与审批程序及相关制度。在CA的建设上,建议在国家局统筹安排下建立一个邮政品牌CA,统一进行对外的机构数字证书和个人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治理,使用户相信在邮政的网站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是安全可靠的,邮政的CA认证中心是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
2、邮政支付网关的建设。支付网关是商店与金融机构的接口,实现身份验证、支付审核、协议转换、交易记录和清算,又称为支付处理软件或支付处理商等。当支付网关收到商店转发来的信用卡资料后,首先会将它们传送到发卡银行进行有效性验证,甚至估计潜在的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验证完毕后,发卡银行将资金转入支付网关,然后再由后者转移到网上商店拥有的商务帐户中,完成整个交易。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建的中国邮政支付网关是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分为全国网关系统和省网关系统两层,以邮政储蓄金融系统为基础,以全国中心为根结点向全国各地辐射,支撑网上跨省交易和资金统一结算。目前,大约已开通15个省市邮政网站的在线支付业务,这是邮政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但在目前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做表面文章、走形式主义等问题,如目前一些邮政网站宣传说支持绿卡的在线支付,但在实际交易中却无法使用。此外,用户对邮政的支付网关熟悉不够、缺乏宣传力度、用户申请十分不便,最为要害的一点,即国内大多数购物网站不支持用户对邮政绿卡的在线支付业务,构成邮政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应尽快加强与国内第三方网站的合作,使其支持用户使用邮政绿卡网上购物。
第三是物流的优化与整合。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石。消费者通过上网一站式购物,但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结。这里,物流实际上是以信息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中国邮政开展物流业务,本意是要充分发挥邮政全程全网的优势,再加上信息流、资金流,通过整合后的"三流合一"整体优势的发挥,在物流业务发展中抢占领先地位。然而,目前开展的物流业务远远没有达到初衷。加快现有资源整合步伐已迫在眉睫。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熟悉;二是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对物流发展进行整体运筹,改变目前物流各自为政,业务分散的状况;三是加快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现代化建设。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熟悉。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不仅仅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现代物流的特点就是物流生产作业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而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而在目前的邮政物流部门中,相当多的人对物流的熟悉还停留在"物流就是运输"这种低层次的熟悉观点上,以至于在开发物流市场上,思维观念僵化落后、缺乏对现代物流市场的一体化营销策略。如,一些基层单位在发展邮政物流时,还只是利用原有富余运能、调整邮运班次、挤占邮运车辆来开展,也就是搞"直递业务 "。从实际来看,这和公司自己运输没有什么两样,是一种低层次的物流发展模式。而现代物流则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为根本。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邮政的物流成功的要害之一就是能否在适应这种现代化的"产销模式",并针对这种模式来重组物流运作流程和现代物流网络。那种依靠传统邮运网和在传统邮件处理流程基础上修修改改的物流运作流程的落后模式,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建立邮政物流实物传递专网,加强对邮政物流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引进专业化的物流人才是邮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上要迈出的第一步。目前,我们在中邮物流已建立了北方、南方、华东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了辐射各自区域的物流传递网络,西南、西北物流集散中心也在筹划建设中。当然,我们也要熟悉到,邮政物流专网与传统邮运网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2、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对物流发展进行整体运筹,改变目前物流各自为政,业务分散的现状。邮政物流业的发展需要自主权,应该从体制上确立邮政物流的主体地位。而目前在邮政系统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流部门。上有国家局的中邮物流(CNPL),下有地方性的物流机构,如一些邮政运输、递送部门成立的物流公司。表面上看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却缺乏整体运筹、机构重复、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相互间缺乏横向的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各自为政、业务分散。如,一些物流部门的返空车辆很难揽到对端局的物流业务,无形中使物流成本的升高;虽然各省局都建立了治理物流业务的机构,但具体到基层的业务治理,不论是同城配送、一体化物流、货运代理,还是分销物流与邮购业务,基本上是分散在几个部门独自进行,即使有交叉,也是各自为政。各地的物流部门之间也缺乏横向的联系和沟通,彼此之间很少有业务往来,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协调地区间的物流业务,以至物流治理职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邮政物流的整体功效难以发挥。因此,应加快物流治理体制改革,尽早实现专业化垂直治理。以便从国家局到省局、市局以及县局,真正形成高效运作的治理体系,加强对物流业务的领导,并对全国邮政物流实行划片经营治理,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发展合力,较好地运用大片区域的富余运能。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核算体系。对承担不同物流环节的邮政部门进行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实现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邮政全程全网优势。
3、加快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的,没有先进的作业平台,就不能保证现代物流的高效运行。
物流生产作业平台的建设包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 B/S体系的物流业务信息处理平台,对物流定单实行预告。物流业务信息处理平台,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处理物流生产作业的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系统,有统一的物流生产作业标准、物流信息数字化标准以及信息传递标准,包括物流信息的数字化、规范化和信息的传输、加密解密标准;装卸、运输、储运作业的集装单元化标准,高层货架、托盘集装箱、卡车车厢尺寸标准等,并依靠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来进行物流的生产作业。物流业务应用处理平台涵盖了物流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存档和应用处理。二、建立强大的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科学进行对物流业务的宏观运筹和决策。首先将全国各地的物流业务处理应用系统接入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以实现对各地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然后,中心将各地物流业务的客户订单汇总,再编制出"一笔画"式的路径最佳化"组配拣选单",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安排和调度,并降低成本。其次,通过全国计算机处理中心实现对全国物流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同时用户还可实时查询货物的全程运递情况等信息。通过对物流业务应用处理平台的现代化建设,使邮政物流对业务的处理效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电子邮政业务必将带来更多方便、高效的新业务,如混合电子函件。"混合电子函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花很多时间精力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但有一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收到传统意义上的实物型的邮件。于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计划出来了,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用户可以在本地上网电脑上用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发送普通电子邮件到目的地邮局的邮件服务器中,然后由目的地邮局的专用设备将收到的普通电子邮件进行保密打印并封装,最后由投递人员负责将封装好的实物型邮件准确的投递到用户指定的收件人手中。这就是新型"电子函件"业务,它大大的提高了邮件的处理效率和邮件的处理时限、节约了成本。为了更具体地比较两种业务的优劣,通过下面的处理流程来具体说明:
传统函件处理流程:
用户亲自到邮局交信->邮局封发装袋->运输->分拣->运输->投递局投递
新型电子函件处理流程:
用户在家通过网络发信->目的地邮局邮件服务器接收并打印->分拣->运输->投递局投递
可以看出,传统函件在流程上比新型电子函件多出了两个流程,即多出了用户到邮局交信到分拣当中的那两个环节。可以想象,少了这两个流程,无疑对控制生产成本大有裨益,还提高了邮件处理效率和处理时限,大大方便了用户。
由于信函业务是邮政专营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因此,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可以垄断经营。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统计的数据,到2003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突破6000万,假如开展 "电子函件"业务,以每个网民每年发1封邮件(暂不包括集团用户的大量商业电子函件),每封邮件平均收费3元,那么,保守估计私人电子信函市场价值也有1.8亿元。而集团用户的"电子商业信函"业务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因为"电子函件"业务可为它们提供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商业函件寄递方式,其与传统方式比较见下表:
据了解,现中国邮政系统中已出现了这种新型的业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端软件要用户买,一套要大约400多元;市场营销、推广效果不好;费用支付不便等。
总之,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现代化建设,邮政组织体制的改革及资源的优化整合,完全可实现邮政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发展,并确立邮政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电子商务中可资信赖的第三方。
热门专栏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金融危机
资本成本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汇率
资产
经济
美元
单向定单
租赁期
外汇通
外汇佣金
服务
SME
ISO
认可
增量成本
什一税
CFO
MIT
加工
MG金融集团
销售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股利收入
技术
空头陷阱
资本
REF
市场
中国股市
中小企业
备付金率
美国
两会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调至市价
pt
清算
电子汇兑
税粮
下降三角形
外汇
FDI
投资
Writer
银行
阴烛
管理
MACD
width
企业
冲账
黄金
短期同业拆借
Theta
peg
货币
外汇交易法
金融中介理论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消费发展战略
产品
巴塞尔资本协议
贴现现金流
计期汇票
联系汇率制度
拔档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延期付款汇票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Exposure
集中竞价
标准普尔(S&P)
金融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公司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指标
资金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单位
非农就业人口
股票
交易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持平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