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综合学派

简要概述
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cs),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经济学殿堂。
产生背景
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背景
1929年爆发了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追随者纷纷根据经济现状发展凯恩斯主义,试图解决凯恩斯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不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而且他的政策主张也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经济政策付诸实施。 [1]有鉴于此,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学派把传统的庸俗经济学当作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凯恩斯主义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它宣称: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于同一体系之中,自由放任国家干预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与此同时,该学派还把现代资本主义说成是“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个部分所组成。前者的作用可以由微观经济学来分析,后者的必要性则可以由凯恩斯主义来论证。
概念的由来
新古典综合派是在二次大战后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在诠释、扩展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融合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
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其大加推崇。为了使凯恩斯主义更易为经济学界所接受,较好地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不少被成为“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发表研究、解释《通论》的论著,对它进行修订和理论扩展工作。对《通论》的拓展研究因二次开发大战后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得日益迫切。
新古典综合派正是战后经济发展变化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是在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但是,对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说的综合起始于战前。
基本涵义
1.新古典综合就是把"总收入"决定理论的要素与传统的相对价格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相结合
过去人们认为收入分析与价格理论两者是对立的,而萨缪尔森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因为充分就业目标是古典经济学的立论前提,而一旦在一个管理完善的体系中,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可以实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即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实现充分就业
2.自由放任政策与国家干预政策的两者综合。
萨缪尔森认为:"我们的经济不是纯粹的价格经济,而是混合经济;在其中,政府控制的成分和市场的成分交织在一起来组织生产和消费。"根据此观点,混合经济包括两个部门: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部门。
发展历程
新古典综合学派tp://a3.att.hudong.com/83/12/01300000246163122340128482480_s.jpg">新古典综合学派
⒈理论渊源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版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借助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著作,并且关系到我们自己时代的新问题,本书打算对旧的学说加以新的解释。”“新的学说补充旧的学说,并扩大和发展,有时还修正旧的学说,而且因着重点的不同往往使旧的学说具有新的解释,却很少推翻旧的常说。”他在这里所指的旧的常说实际上就是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经济学,而所借助的新的著作则是杰文斯、杜能、古诺等边际效用学派的有关著作。也就是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在对古典学派进行继承的同时,又吸收了边际效用学派等其他学派的东西,从而形成了一个折衷调和体系。

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学说在英美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经济学说主要体现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主要思想渊源是约·斯·穆靳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之后,其学生庇古与罗宾逊、张伯伦对他的理论作了重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庇古提出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成为西方“福利经济学之父”。罗宾逊和张伯伦则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理论,发展了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

庇古对马歇尔推崇备至,宣称“所有的理论均包含在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中”,认为谁要在理论上走入迷途,必然是出于误解了马歇尔,或是忽略了他的“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部分。他长期从事马歇尔经济理论的宣传和讲解,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典型代表。他指责凯恩斯对“老恩师马歇尔缺乏支持”,严厉地批评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中的基本观点。他还发展了马歇尔的福利思想,在边际效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琼·罗宾逊早年受马歇尔经济学的熏陶,并受庇古的影响。他对马歇尔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对不完全市场竞争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把价格歧视纳入她的理论结构中,对之作了新的阐述和发挥,在分析方法上强调用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利润的最大化行为罗宾逊认为传统的完全竞争纯粹竞争市场假定是不现实的,现实是处在垄断和竞争之间,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

与琼·罗宾逊几乎同时,张伯伦则在提出“产品差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均衡状况,这区别于马歇尔以行业为对象的均衡分析。从而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另外,还有斯拉法、凯恩斯等人也各自发展了马歇尔的经济理论。斯拉法的贡献比较特殊,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在马歇尔体系的基础上作出新的贡献,而是对马歇尔体系的基础提出了疑问,进而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基础进行了重新检验。而凯恩斯则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货币理论。

人物和著作
新古典综合学派tp://a3.att.hudong.com/83/42/01300000057455119985429011116_s.jpg">新古典综合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莫迪里安尼,托宾和索洛,这几个人都先后获得过诺贝尔奖。而且他们都是属于涉猎广泛的经济学家。
(1)阿尔文.汉森

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被誉为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建筑设计师。
在理论上,汉森原始研究经济周期和危机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奉者,对凯恩斯理论曾持有异议。1937年起,他到哈佛大学任教后转向信奉凯恩斯理论,并在美国积极鼓吹和传播凯恩斯主义。他的宣传凯恩斯注意著作,使凯恩斯理论“通俗化”、“美国化”。代表著作有《充分复苏,还是停滞》、《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凯恩斯学说指南》、《美国经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

(2)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希克斯197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一生发表的论著甚多,所设计的理论范围也较为广阔。希克斯引进一般均衡和序数效用分析构成其价值理论,从而使英美正统经济学大为改观。他在评论凯恩斯《通论》时所提出的IS—LM模型,在现代经济学中广泛运用。

希克斯的代表著作有:《价值资本》、《消费者剩余理论的重建》、《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需求理论的修正》、《资本与成长》。

(3)保罗.A.萨缪尔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1970年因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科学的定量分析水平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几乎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补充、精炼或发展。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经济学》、与多夫曼和索洛合著《线性规划经济分析》。主要论文有:《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国际贸易和生产价格均衡》、《资本理论的寓言和现实性:代用的生产函数》、《处于困境的自由主义者》等等。 萨缪尔森研究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等。而且他是把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引入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成员。也是最早进行动态分析经济学家之一。而且他对于资本论的理解也是令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叹为观止的。据说,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论理解最深刻的就是萨缪尔森,他完成了所谓的价值转型问题。只不过他是认为价格转化为价值。他的弟子当中最出名的三个人应该就是斯蒂格里茨,默顿和迪克西特三人了。

(4)詹姆士.托宾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8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托宾的研究比较侧重在货币方面,究其根源是金融市场及有关问题。较突出的成就是资产选择理论和货币经济成长理论。资产选择理论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代表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政策》、《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十年来的经济学》、《经济学论文集:消费经济计量学》等。

(5)罗伯特.M.索洛

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直接在萨缪尔森指导下培养起来的经济学家,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资本理论和经济成长理论方面。他与多尔夫曼等合著的线性规划一书是有名的著作。他的代表著作有:《线性规划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美国的失败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说明》;论文《经济增长理论》等。 索洛是AK增长理论的开创者。后来人又在AK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可以说,索洛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创者。而且索洛也可以说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之一。他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经济学进行拓展。索洛他似乎对于经验比逻辑更信服。他认为不能过多的依靠逻辑推导,而应该通过经验归纳。他不太信服理性预期,也不相信NAIRU。效率工资理论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6)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公司财务定理。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国民收入国际贸易》;1980年出版三卷集的论文集:《宏观经济学论》(第一卷)、《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第二卷)和《财政理论和其他论文集》(第三卷) 。莫迪里安尼(意大利后裔)不仅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而且也是MM定理的创始人之一。MM定理至今为止仍然是新古典金融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莫迪里安尼认为,公司经营目标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而托宾的两基金分离原理也是CAPM理论的雏形,而且托宾也拓展了货币需求理论。

(7)阿瑟.奥肯

195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经是肯尼迪与约翰逊总统两任总统的经济顾问。他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平等与效率的替换关系,提出了估算“可能产出额”的“奥肯定理”。其代表著作为:《繁荣政治经济学》、《平等与效率》。
理论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的收入决定论

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的宏观收入决定论和新古典的均衡价格论综合为一体,力图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并据以提出新的政策主张。
收入决定论是关于社会总产量从而总就业量、总收入水平有那些因素决定、怎样决定的理论。

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1937年,希克斯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
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

1.IS—LM一般均衡模型

商品时常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
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利息率的各种组合。
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2.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变动

IS—LM曲线的交点所确定的收入利息均衡组合,会随着两条曲线中任意一条的变动或两条曲线同时变动而改变的。
IS曲线的移动源于需求的变动,特别是投资需求的改变。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的IS曲线LM曲线在较高的均衡点表示一个较高的收入和较高的利率组合。反之,就相反。
LM曲线的移动主要源自于货币供给的变动。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的LM曲线IS曲线在较高的均衡点表示一个较高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组合。反之,相反。
IS曲线LM曲线同时移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动,收入增加,利率提高。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向右移动,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如果IS曲线LM曲线同时向右移动,只要两者配合适当,结果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理论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的整个理论由其基本理论体系、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论等构成。基本理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供给曲线;二是从IS—LM模型到处的需求曲线;三是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的结合。

1.需求曲线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r)=S(Y),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r,Y),将以上两式联立,把Y和r作为未知数,可得出总需求Y和价格P的关系式:Y=F(P)该式即为凯恩斯模型的需求曲线的公式。
需求曲线AD表明,在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总收入(或总产量)的变动方向相反。需求曲线是从IS—LM模型推倒出来的,而该模型又是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结合,所以,需求曲线体现了两种理论的综合。

2.供给曲线 

为了简化起见,有些新古典综合派的学者,将达到充分就业之前的曲线以一条水平线来近似代表它。这样,供给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平线,它表示在尚未到达充分就业产量以前的价格产量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垂直线,它描述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以后的价格产量的关系。由于供给曲线形如反写的“L”,所以,又将它称为反“L”形供给曲线。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说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综合。 [2]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特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tp://a3.att.hudong.com/54/44/01300000057455119985447582064_s.jpg">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一,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他们与英国剑桥学派凯恩斯的解释不同,他们认为,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立足点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利润率递减和灵活偏好)和工资刚性,而不是剑桥学派强调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他们吸收了菲利浦斯提出的工资(从而物价)与失业率成反比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所表明的观 点,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对立起来,并用凯恩斯创立的”总收入一总支出模型”来阐述所谓的”需求决定论”;在阐述需求决定论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了希克斯创立的”IS-LM模型”,从而更明确地阐述了凯恩斯关于货币并非实际经济上复盖的一层”面纱”,而是对总需求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状态的思想。

第二,新古典综合派吸收了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增加了动态的和长期研究。后来,经济增长理论成为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直到现在仍然是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动态的和长期宏观经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经济周期问题。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中,萨缪尔森的”乘数一加速数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从60年代末开始,国际经济学的一些内容,如国际收支汇率的分析,国际间价格汇率的比较关系等也一度被收入宏观经济学。到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学则逐渐独立出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留给宏观经济学一个”开放的模型”来解释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较著名的有“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第四,新古典综合派还对总需求进行了专门研究,包括对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的研究消费函数的研究增加了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投资需求理论则重点对预期收入的分析和投资成本的分析作了更深人的研究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也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他们继承了凯恩斯理财思想,强调赤字财政对消除失业的积极作用,并将政府借新债还老债看作一种基本无害的游戏。在货币政策方面,他们强调利息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强调货币供给量对利息率的控制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用以调节总需求。这就是所谓需求决定论指导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政策
新古典综合学派tp://a3.att.hudong.com/56/12/01300000246163122340129762955_s.jpg">新古典综合学派
一、两个方面的创新
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思想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主张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减少经济周期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世纪50年代,汉森提出了以“反经济周期”为目的的“补偿性财政政策”(compensatory fiscalp olicy)和“补偿性货币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不追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只求在经济周期的整个期间实现收支平衡。在经济萧条时,主张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同时中央银行放宽信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可以变萧条为繁荣;在达到充分就业、出现通货膨胀时,实施相反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同时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以求得萧条与繁荣时期的相互补偿,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是主张在经济上升期实行赤字预算、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快速增长。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海勒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他将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增长率作为测算财政赤字的基准,认为只要连续两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推算出来的潜在的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可以将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不断的实行,从而挖掘生产潜力,减少产量缺口。汉森和新古典综合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都非常赞成这个办法,并称之为“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政府通常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来使用,以求同时实现上述几项宏观调控目标。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场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调整收入支出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为: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税率

2.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主要工具有三:公开市场业务,调整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率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提出的政策主张是针对30年代萧条的,当时,有效需求不足,失业严重。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放松银根,减少税收,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投资消费,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
新古典综合派指出,二次大战后的经济状况与30年代萧条时期迥异。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也应该多样化,政策组合方法应有所改变。在50年代,汉森等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60年代前期,托宾、海勒等人主张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60年代后期以后进入政策多样化时期。

基本主张
新古典综合学派tp://a3.att.hudong.com/30/15/01300000029584119408151357858_s.jpg">新古典综合学派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有两个基本主张:

一是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重要。

萨缪尔森指出“由于现代政府的巨大规模,没有财政政策就等于宣布死亡”。汉森认为货币政策具有非对称性,他说,“货币武器确实可以有效地用来制止经济过热”,但“恢复经济增长仅仅靠廉价的货币扩张是不够的”。所以,他主张以财政政策为主刺激经济的增长。新古典综合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托宾也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同,可相互补充,应配合使用,但运用扩大预算支出赤字理财财政政策比起实施操纵利息率的货币政策更能迅速直接地刺激经济扩张。新古典综合派的

第二个主张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特点,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哪一项政策时,或者对不同的政策手段搭配使用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决定。

挑战与影响

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涨”,即失业通货膨胀的并存,给予新古典综合派一次严重的打击 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当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如果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那末,不但不存在通货膨胀,价格水平反而会下降。只有当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这就是说,失业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共存的。这一结论显然新古典综合派不但无法解释滞涨的存在,而且也提不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违背存在于西方的滞涨的事实。在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条件下,政策的选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剑桥学派的抨击
 以罗宾逊夫人为首的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抨击主要在于后者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与此有关的收入分配理论,具体的论点分述如下:①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论涉及总量生产函数,而总量生产函数中的变量之一便是资本。按照剑桥学派的说法,资本的概念包括一切生产设备和与生产有关的东西,即包括差别很大的不同事物。如何衡量资本的概念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的事物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既然不能衡量资本,那末,总量生产函数也就难以成立,从而,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是错误的。②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在一定的资本与劳动之比的情况下,只能存在着一个均衡数值的利息率。然而,剑桥学派举出事例说明:在一定的资本与劳动之比的情况下,可以存在着两种利息率的均衡数值,这一现象被称为“再转辙”。再转辙的现象也可以说明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的错误。③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稳步发展的关键是储蓄储蓄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投资,从而把生产推向前进。剑桥学派认为情况恰恰相反,投资才是推动生产稳步发展的关键,投资的增加通过工资利润之间的比例的变化可以使储蓄与之相适应。
对上述第一和第二个论点,虽然新古典综合派的人物如萨缪尔森等已经承认错误,但这些问题的暴露并未能从根本上动摇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2.货币主义者的责难
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抨击在1965年后由于西方世界通货膨胀日益加剧而引起更大的注意。前者对后者的非难主要是:①货币主义者声称:经过改良以后的传统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表明货币数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后者的波动可以用前者的变化加以解释,不必使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说。②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说法,资本主义市场的自发力量可以使它在大体上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额决定该制度的就业数量。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业量就大于充分就业状态;反之,则小于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在长时期中,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会逐渐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相等,所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此,人为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提高或降低实际通货膨胀率虽然可以暂时使就业量大于或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但在长时期中,这种提高或降低就业量的办法必然以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为代价。③货币主义者认为,根据他们的理论,财政政策在熨平资本主义经济波动上是无效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但由于政策的效果不能及时发生作用,不能使用“微调”的方法。唯一可行的政策是:使货币数量按一定的比例增长,以便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新古典综合派把上述第一和第三点纳入它自己体系中的需求方面,把货币主义当作为它自己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特例。关于第二点,新古典综合派也部分地加以赞同。例如,承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线的说法。这样,货币学派也未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动摇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3.合理预期派的批评  
从基本理论的方面来看,在货币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合理预期学派在目前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打击比较严重。前者对后者的攻击出自两个方面:①合理预期学派宣称:为了寻求最大的利益、合乎理性的人必然会利用一切信息来对未来作出正确的估计,因此,在长时期中,整个社会的人们将会正确地或趋于正确地估计到将来的价格水平。既然就业量大于或小于充分就业量的多少,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或小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程度,那末,只有当政府的货币政策能造成预期和实际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时,政策才能有效。由于合乎理性的人能够在长时期中正确地或趋于正确地估计到将来的价格水平,即趋于使实际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相等,所以不仅是财政政策,即使是货币政策在长期中也是无效的。这样,合理预期学派便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所提出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②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中,预期被当作是一个外生变量,或者假设预期仅仅是根据过去的情况而形成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就等于说:合乎理性的人并不利用一切信息去寻求最大的利益。这显然违背了合乎理性的人这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由于宏观经济数量都是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所以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筑在不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前提之上,从而,它的宏观理论体系是错误的。
受到合理预期学派的抨击,新古典综合派的一部分人物已经在修改他们的理论,把预期纳入它自己的体系之中。关于前者对后者的其他的非难之处,双方仍在继续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