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形成原因
世界市场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厂,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市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⑶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⑷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形成途径
世界市场形成途径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

具体表现为:

第一阶段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和财富为主要手段的阶段。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揭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通过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葡萄牙垄断亚欧贸易达百年之久。西班牙屠杀印第安人,建立庄园等在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17世纪的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并在政府支持下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凭借政治上的优势,通过一系列商业战争,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到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依赖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第二阶段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化;列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密切了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这些因素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包括欧洲内部,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间的贸易。欧洲的工业品大量销往美洲和亚洲,而亚洲和美洲向欧洲工业国提供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从非洲海岸、北美大西洋沿岸、印度海岸、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深入到这些地区的内地,世界商品行销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殖民扩张,使世界上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连为一体,成为列强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

这一时期,大约有数千万人口从欧洲移居到世界各地,这些移民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先进制造业技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三阶段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变革,使远程运输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便利了人们的联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为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列强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采取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手段,把世界各地生产,流通消费紧紧结合在一起。世界市场流通内涵构成日益丰富,大规模流通以特产、财富、黑奴、工业制成品和原料为主,发展到资本流通金融服务技术交流等为主。

在殖民扩张和掠夺过程中,武力威逼成为列强的惯用手段。凭借船坚炮利打败对方,签定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取了大量特权。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投资场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欧美工业国从世界范围内获得原材料初级产品,并进行倾销投资;欧美的经济命运休戚相关,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传播了先进技术生产方式,冲击和瓦解着传统社会结构,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加强了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使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充满着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形成特点
世界市场的特点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的地位,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世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这种扩大再生产的压力驱使资产阶级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去寻找新市场。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市场来容纳这个新的生产力。事实表明,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每一次新的工业快速增长,都是与国外新市场的开辟,即世界市场的扩大同时发生的。

2、大机器工业既需要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其原材料供应来源。大机器工业成为吸纳各种农产品和矿产品原料的巨大市场。英国等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迅速增长,使它们越来越多地到世界市场,特别是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地购买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样,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原料来源卷入到世界市场上来了。

3、产业革命以后,工厂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许多大工业中心城市。这些工业中心城市所需的大量食品及其他消费品,已不可能单靠国内生产来供应,因而需要不断从世界市场去采购输入。

4、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人们对荒芜原野的开发。19世纪国际间的移民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数以百万计的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洋洲及其他地方。中国、印度等国的大批劳动力也以各种形式移往世界各地。这种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5、大机器工业为加强国内之间以及国际间的经常性经济联系所需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大工业需要把大量原材料产品作远距离的运输。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铁路的大发展;轮船取代了帆船;电报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世界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商品生产和交换越来越具有世界的规模,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历史作用

它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市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市场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市场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既具有十分广泛而又深远的联动效应,又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市场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制订相应的市场发展对策,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从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视野出发,论述当代世界市场跨世纪发展的若干大趋势,从而进一步探索当代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趋势,为中国企业家制订市场发展大战略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思路。

一、市场的科技化

市场的科技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造成相应的产业革命,从而造成相应的市场革命和消费革命。在二十世纪,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浪潮,市场面貌日新月异,各种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新观念、新技术、新工具、新组织等新的市场要素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市场流通市场配置,造成了科技的市场化,包括科技发展目标的市场化、科技人员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投入的市场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如此等等。而科技的市场化,必将造成市场的科技化,包括市场主体的科技化、市场客体的科技化、市场关系的科技化,如此等等。  

二、市场国际化
世界市场自古有之,例如古代东西方各国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交易,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瓷之路”便是明证。然而,那只是一种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交易行为,仅仅只是少数几种商品的跨国流通。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包括市场主体的国际化市场客体的国际化市场关系的国际化等。当代市场国际化,不仅表现为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国际化,而且表现为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商品消费国际化

市场化的本质便是社会化,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又促进了市场化,使商品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商品交换范围日益扩大,国际化生产与营销方式日益发达。作为国际化市场主体,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资产和年销售额已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据世界银行1993年的统计资料,大约只有6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超过了100亿美元;而美国《幸运》杂志1993年7月26日列出的“全球500家工业公司”中,就有139个跨国公司在1992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此外,《幸运》杂志在1993年5月31日还公布,有7家服务公司、56家银行、30家金融公司、5家储蓄机构、32家人寿保险公司、13家零售商、4家运输公司和27家公用事业公司仅在美国资产就都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些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和跨国营销,大大地推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   

三、市场的软化
市场的软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这是我个人的一种认识和看法。所谓市场的软化,是指市场的知识化、市场的信息化、市场的无形化等,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市场的软化,既导致了生产的软化,也造成了营销的软化。

在现代商品价值中,商品的知识价值商品的美学价值商品信息价值商品商标价值商品的形象价值商品服务价值商品的心理功能价值商品无形价值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商品价值的软化,就要求企业也采取相应的市场发展战略。举例来说,在我国比较“疲软”的手表市场上,一些价值几十元一只的国产手表大量积压,而一些价值几千上万元的进口手表却很有市场;有些国产手表机芯被外商买去稍加重新设计之后又高价返销国内市场,可见,不是手表的“硬件”不可靠,而是手表的“软件”不适应市场需要。另外,在“国水”与“洋水”之间展开的一场饮品大战之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七喜等洋可乐、饮料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而国产饮料则节节败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产饮品中软价值含量太低。

四、市场的绿化
市场的绿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市场与环境的看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新问题,市场的绿化也就成为当代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所谓市场绿化,也就是要实现商品生产及其市场营销的无污染化、无害化、清洁化等,包括清洁生产、清洁包装、清洁销售、清洁运输、清洁消费等。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绿化问题,大力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消费者也非常重视绿色消费,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绿化。 

五、市场的标准化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要正确处理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市场行为规范和标准。随着当代世界市场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范围日益扩大,市场客体日益丰富,市场关系日益复杂,市场环境更加变动不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规范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和市场冲突也更加激烈。为了维护世界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建立起新的世界市场秩序,规范和约束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制订必要的市场标准。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就必须了解并适应各种市场标准,例如,产品设计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产品责任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税收标准,计量标准,包装标准,标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合同标准,交易方式标准,如此等等。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六、市场的差别化
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造成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市场的科技化、市场国际化市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造成了市场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市场的文化、市场区域化、市场的个性化等又造成了市场的差异性。这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市场差别化战略,包括产品差别化、价格差别化、顾客差别化、服务差别化、营销差别化,如此等等。例如,在日本家电行业中,东芝公司主要强调产品差别化,松下公司价格差别化为主,而三洋公司则主要实行服务的差别化战略。

七、市场的替代化
任何一种产品市场都会逐渐变得饱和与成熟,并且逐渐会变得衰老或死亡,被一种新的产品及其市场所替代。有些传统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比较长,而现代产品市场寿命周期则日益缩短。一种产品上市后,迅速进入成长成熟期,然后进入市场饱和期,最后变得衰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使市场的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例如,二战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和石油代替煤,国外石油代替国内石油,卡车货运代替铁路和轮船,地下输油管代替油罐和驳船运输石油及石油产品,私人汽车代替公共交通,喷气式飞机代替活塞式飞机,露天采矿代替地下采矿,连续浇铸代替不连续浇铸,焊接代替铆接,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农业化学化等等。 

八、市场的高级化
市场的高级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和更新换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动了消费革命和市场革命。生产的高级化,必将造成消费的高级化和市场的高级化。市场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面镜子;它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反映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条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转移落后产业,限制低级市场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六十年代国家曾经用以农产品为原料、每斤几元钱的“高级糖果”、“高级点心”等来回笼货币;七十年代单一机械、中低技术为主要特征、单价百元左右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成为供不应求的“三大件”;八十年代以机电一体化为其主要特征、价格千元以上的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等产品又盛行一时;九十年代国家又推出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并加速住房制度改革,万元级、几十万元级的汽车、住宅等市场正迅速发展起来。 

参考资料

[1] 价值中国网 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172003&cid=16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