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


目录

1、 什么是经济资本治理

2、 经济资本治理体系的应用

3、 实施经济资本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4、 实施经济资本治理对我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影响




经济资本治理(Economic Capital Management)



什么是经济资本治理

......


  经济资本治理基于资本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治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中的预算治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从长远看,推行经济资本治理将对商业银行银行监管当局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


经济资本治理体系的应用

  经济资本治理基于资本的两个特征而建立:资本是稀缺的,因此必须将有限的资本有效地配置到最能增加银行价值的环节;资本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须强调对资本的回报,也即对股东实现价值创造,并充分考虑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实现收益风险成本的统一。经济资本治理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经济资本计量,二是经济资本预算分配制度,三是以经济增加值(eva)和经风险因素调整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

  1.经济资本计量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衡量,非预期损失是指银行实际损失超过平均损失以上的损失,是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标准偏离。经济资本从数量上等同于非预期损失,应覆盖商业银行的全部风险

  普华永道对全球银行业的调查表明,信用风险占到商业银行风险总量的65%,除此之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和关注的主要风险,《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资本必须覆盖上述三类风险的规定即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虽然经济资本应覆盖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在实践中主要是对此三类风险计量

  (1)信用风险计量计量信用风险时,主要考虑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和期限(m)等风险因子。此外,还应考虑信用资产相关性以及风险集中度。目前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有creditmetrics信贷组合模型、穆迪kmvedfs信贷组合模型、csfp creditrisk模型、麦肯锡cpv信贷组合模型,以及《新资本协议》规定的irb(内部评级法)模型等。

  银监会国有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是在参照《办法》规定的基础上,以资本充足率8%为基准,根据各类业务的历史风险状况和本行的经营发展战略,采取内部系数法计量信用风险。比如,《办法》规定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是50%,有的行对此类贷款经济资本系数则设定为4%(即为资本充足率8%的50%,等同于50%的风险权重);对某些属于鼓励发展类业务,商业银行则设定较低的经济资本系数,使之相对应的风险权重低于《办法》规定的风险权重,比如《办法》规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权重为100%,而有的行对银行承兑汇票经济资本系数为3%,相当于风险权重为 37.5%,充分地体现出了商业银行对此类业务的鼓励导向。

  (2)市场风险计量。var(风险价值)是计量市场风险最常用的技术,它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因利率汇率市场要素发生变化而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目前常用的var模型技术主要有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法。

  市场风险经济资本=var*乘数因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计量市场风险的常用技术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少数商业银行(如建行)运用var计量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计量。相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更为困难,这是因为一是现有的数据不足,二是模型构造存在技术困难,三是在计量操作风险时极易因难以与其他风险区分而重复计算。目前,对操作风险一般采取简单的系数法,即根据历史年度发生的损失数据,将商业银行的业务按照操作风险的程度分配不同的风险权重,乘以该类业务的余额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的常用模式是:

  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前三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设定系数

  2.经济资本预算分配

  经济资本的配置区分为对存量风险资产经济资本配置和对增量风险资产经济资本配置,前者考虑的是对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未预期风险的抵御,后者则是通过对不同的产品、部门和区域设定不同的经济资本系数来传导总行的经营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在制定经济资本预算计划时,重点是对增量经济资本的配置。

  从我国目前实施经济资本治理的经验看,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年初根据资金交易风险控制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计算并分配。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建行采用增量配置法,通过三个环节完成:首先,由总行年初根据全行发展规划和资本补充计划,明确资本充足率目标,提出全行的经济资本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对分行进行初次分配;其次,总行根据各分行反馈的情况,在总行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分配;最后,总行根据战略性经营目标,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增量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战略性分配

  3.以eva和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

  以eva和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引入了资本成本概念,更真实地反映了商业银行利润,克服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考核以利润的绝对额为指标的缺陷,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者更清醒地权衡经营风险及其回报,从而做出更符合商业银行实际利益的决策。

  绝对量指标:eva=经风险调整后税后利润-经济资本*资本期望回报率=(经济资本回报率-资本期望回报率)*经济资本

  相对比率指标:raroc=经风险调整后税后利润/经济资本=(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运营成本-预期损失预备支出-税项)

  我国实施经济资本治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考核已逐步采用eva和raroc概念,只是对具体参数的设置(比如对经济资本期望回报率)各行略有不同。建行等在经济资本治理实施方面走得更快的商业银行,已尝试将raroc技术应用到具体产品定价决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治理能力的提升,经济资本治理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治理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经济资本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强化资本约束意识

  经济资本治理强调了资本的有限性和高成本性,随着外部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股东资本回报要求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资产扩张的速度、业务发展的规模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还要充分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及其资本占用,将收益风险成本相统一。资本约束意识的增强将有力地扭转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重规模轻治理的经营思想,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的重心放在转变经营治理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之上。

  2.培养全面风险治理意识,提高风险治理水平

  作为经营风险企业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合理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经济资本强调的是对银行所承担的所有风险(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信用风险)所可能带来的非预期损失的抵御和弥补,实施经济资本治理可以强化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治理意识。同时,经济资本治理要求对各类风险进行精确的计量,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自己的风险计量技术和模型,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水平的提高。

  3.准确计量各项业务的成本,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突出的制度性缺陷:

  一是以利润资产规模的绝对量考核为主,忽视资本占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片面追求账面利润资产规模而漠视潜在风险短期行为

  二是现行的绩效考核评级体系未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经营收益未经风险调整

  三是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横向为主,无法具体量化具体产品和业务条线的经营绩效,难以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经济资本治理克服了上述缺陷:eva强调了资本占用的成本,有助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其分支机构树立成本意识;raroc强调的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并扣除了为预期风险计提的专项预备金,更真实地反映了利润资本回报率;同时,raroc技术还可以衡量具体的交易账户,有助于真实反映各项业务给银行所创造的价值

  4.提高商业银行科学决策和产品定价能力

  raroc技术通过对具体产品、业务和区域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量化,为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提供支持。比如,根据历史数据判定某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较高,商业银行在编制经营计划和经济资本预算时,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系数设定等方式,向全行传达总行对于此类业务的倾斜支持导向。

  同时,raroc技术强调了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在为产品定价时,可以通过raroc技术推算出该项产品在什么价格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率,从而促进商业银行自主风险定价水平的提升。

  5.推进金融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增强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

  经济资本治理强化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意识和成本意识,使过去因具有国家信用而忽视资本充足的国有商业银行深刻地熟悉到,资本是稀缺的和有成本的。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着监管当局越来越严格的资本约束和市场越来越高的资本回报要求,这将督促国有商业银行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增强独立市场主体意识,推动股份制改革深入开展,真正将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6.经济资本具有风险约束和效益约束的双效应,有助于激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治理

  经济资本不仅要抵御非预期损失,而且还在经营治理和资源配置中居于核心地位:不仅可以衡量一家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而且还可以成为评价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或业务条线经营绩效的标尺;将收益风险成本结合起来,有助于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承担的风险产品合理定价;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改进风险治理技术,积极开发内部计量模型,完善资本治理,从而更科学地保持合适的资本持有量,激励商业银行改进资本治理。


实施经济资本治理对我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影响

  1.促进监管当局对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区别的熟悉

  在实施经济资本治理的过程中,银行监管当局有必要,并且会逐步熟悉到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之间的不同:

  (1)经济资本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承担的实际风险计算出来的资本,是一种应有“虚拟资本”,在数量上等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额;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持有的最低资本,属于“法定资本”,是一种实有的资本。从风险的角度说,经济资本代表的是风险,越小越好;监管资本则是抵御风险的屏障,越多越好。经济资本是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看资本,而监管资本则是从监管当局的视角看资本

  (2)经济资本具有更好的风险敏感性。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基于整个银行业风险状况而划定的粗线条的最低资本充足要求,在统一的资本充足要求下,既可能出现资本充足率达到法定要求而仍不足以覆盖风险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对资产状况良好的银行的过高的资本充足约束。与监管资本相比较,经济资本更好地反映了特定商业银行的实际风险状况及资本真实需求,因而对商业银行风险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3)经济资本覆盖的风险范围更广。根据《新资本协议》规定,监管资本主要是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我国《办法》规定监管资本主要是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由此可见,监管资本覆盖的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而非全部风险。普华永道研究表明,经济资本治理覆盖的风险范围更为宽广,不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还包括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2.推动监管当局加强在风险计量资本充足监管等方面能力建设

  《办法》是我国监管当局根据商业银行资本治理能力和监管水平的实际情况,全面借鉴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即将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制定而成,但是在风险敏感度、资本标准及计量等方面与《新资本协议》仍有一定的差距,对商业银行的分类也是粗线条的。与《办法》规定相比,经济资本治理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自己的风险资本计量模型,从长远看,与《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的发展方向趋同。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及监管当局资本治理和监管水平的提高,经济资本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就对监管当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监管当局加强对资本计量资本充足监管技术等方面的跟踪、学习,提升相应的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