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制

银行体制概述


  银行体制是指决定金融机构本身及其管理机构的组成设置和职能的制度。又称银行体系、银行系统。

  一国银行体制的建立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历史条件与经济的发展。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渗透及模仿等因素影响,各国银行体制也有基本相同之处。一般来说,较为完善的银行体制由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加上各种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组成。上述各金融机构受立法的保护与约束,并由金融管理当局(中央银行或由政府单设的管理机构)管理和监督,在经济活动中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英国银行体制和模式较为典型,具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金融管理制度,其金融管理机构集中,银行设置为分支行制,金融市场管理严格且很发达,成为许多国家模仿的传统模式。


银行体制的构成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银行体制的核心,是从商业银行转变而成的特殊的政府金融机构。在许多国家,它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是代表政府管理其他金融机构的行政机关。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信用,干预经济。具有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的职能,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银行

  中央银行组织形式大体分为三类:①国有化中央银行,如法国、英国、荷兰等大部分国家;②合营中央银行,如日本、墨西哥等;③银行持有股份和有私股的中央银行,如意大利、瑞士等。但不论何种形式的中央银行都由国家控制,行长或总裁由政府任命。


商业银行


  银行体制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它通过吸收存款集资金,对工商企业提供信用。它以经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所以在有些国家称其为存款银行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有私人银行(独资或合伙)和股份银行两种。在资本主义前期,私人银行是主要形式。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银行取代了私人银行而成为主要的形式。由于商业银行体系在存贷款业务中占有主要份额,大的商业银行有庞大的国内外分支机构网,与企业有密切关系,业务范围广泛,因此商业银行资本主义银行体制中占主体地位。


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指政府为了干预经济,有重点、有计划地扶植发展某种经济而设立的各类专业银行,如出口银行、发展银行储蓄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农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中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金融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等。


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体制


一、美国银行体制


  1、体系

  (1)美联储体系(核心);

  (2)商业银行(主体);

  (3)专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

  (4)银行金融机构;

  (5)外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

  2、演变的历史(初创 双线管理体制 美联储诞生)

  (1)州级银行注册、管理制度;

  (2)联邦管理银行体制的产生;

  (3)双线管理体制诞生(浓厚的美国特色)

  ①国民银行制度建立(1863《国民银行法》:中央银行制度的尝试);

  ②1913年《联邦储备法》:1914美联储正式建立。

  (4)美国银行体制的调整

  ①自由银行制度终结;

  ②单一州原则和单一银行制度瓦解;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3、当代美国银行制度的最新发展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

  ②金融自由化。

  (2)内容

  ①彻底解除单一州原则;

  ②改革双线多头银行监管体制;

   ③银行业步入混业经营时代。

  4、美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双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2)商业银行数量众多;

  (3)迂回曲折的银行集中垄断

  (4)银行全球化气势逼人。


二、英国银行体制


  1、体系

  (1)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

  (2)“英国的银行

  ①零售银行

  ②商人银行

  ③海外银行

  ④国际财团银行

  ⑤贴现行。

  2、演变的历史

  (1)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

  (2)中央银行的形式;

  (3)英国银行体制的完善

  ①零售银行调整与扩张(“四大金刚”);

  ②海外银行快速发展(伦敦国际金融中心);

  ③国际财团银行

  ④英国银行管理步入立法时代。

  3、当代英国银行体制的新发展

  (1)1986年伦敦金融“大震”;

  (2)1987年新《银行法》颁布执行;

  (3)2000年《金融服务市场法》。

  4、英国银行体制的特征

  (1)中央银行产生最早,独立性较高、发展缓慢;

  (2)自然、直接、充分的银行集中垄断

  (3)银行全球化由来已久,实力雄厚。


三、日本银行体制


  1、银行体系

  (1)日本银行中央银行);

  (2)民间金融机构(普通银行长期金融机构);

  (3)政策性金融机构(“两行九库”)。

  2、演变的历史

  (1)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

  ①汇兑公司的兴衰(初具银行性质);

  ②商业银行的建立;

  ③中央银行的确立;

  ④专业银行产生。

  (2)日本银行制度的完善

  ①“一战”后日本银行制度的调整

  ②“二战”后的再调整(大规模的行为构造);

  ③日本银行窗口指导政策形成。

  (3)当代日本银行体制的最新变革

  ①银行证券业的积极参与;

  ②银行业国际化步伐迅速;

  ③日本金融“大爆炸。”

  3、日本银行体制的特征

  (1)政府鼓励的银行业集中垄断

  (2)分工严密的专业化银行制度;

  (3)独特的“铁三角”关系。


发达国家银行体制比较


一、发达国家银行体制的总体特征


  1、同质、同构的现代银行体系

  (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2)以商业银行体系为主体;

  (3)专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补充;

  (4)跨国金融银行机构的参与。

  2、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银行体制

  (1)英国的选择:首先完成革命,银行循序渐进的发展;

  (2)日德的选择:资产阶级革命不完全,是双方妥协的产物,为了追赶而选择人为推动的战略;

  (3)美国的选择:美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生产力分布状况特别,一向崇尚自由 双线我头管理

  3、协调运转的银行机制

  (1)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2)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相互渗透。

  4、银行业发展趋势步调一致

  (1)各国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各国银行业国际化越来越快;

  (3)各国银行业管制越来越松。


二、发达国家银行体制运转环境比较


  1、运转环境的主要内容

  (1)经济环境;

  (2)社会环境;

  (3)金融环境。

  2、比较

  (1)英美比较

  ①相同之处:建立在工业革命完成、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②不同之处: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地域狭小形成典型的金融机构总分行制;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区差别大,形成双线管理体制。

  (2)日德比较

  ①相同之处:资产阶级革命均不彻底,均推行金融超前发展战略,形成企业银行—政府的独特“铁三角”关系。

  ②不同之处:日本形成了专业化银行制度,分工严密;德国形成了综合化银行制度,央行独立性高。

  (3)美日比较

  ①美国: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崇尚自由、平等,反对干预,接受“自然的才是和谐的”原则;

  ②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是革命斗争妥协的产物,形成既推崇自由、平等、民主又慑服于国家强权,政府人为干预严重。


三、发达国家银行体制构造方式比较


  1、自然构造和人为构造

  (1)自然构造:指国家不直接干预银行体制的产生、设立等,只是伴随着经济的自然演进而形成、发展银行体制。

  (2)人为构造:政府采用人为的办法,强制建立、合并或撤销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立法方式强制建立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银行体制。

  2、(英国)自然构造的具体表现

  (1)银行业自然繁衍;

  (2)各类商业银行机构能够长期共存;

  (3)商业银行高度集中、垄断

  (4)英格兰银行管理宽松、间接。

  3、(日本)人为构造的主要特点

  (1)国家直接出资设立各种专业性银行

  (2)国家不断颁布和修订银行条例和法规,对银行的设立、合并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3)积极改造、淘汰中小银行,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银行并购


四、发达国家银行业务制度比较


  1、日本的专业化银行制度

  (1)日本的二重经济结构要求有一种二重的多层次专业分工的金融制度。

  (2)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

  (3)专业化银行制度的利弊。

  2、德国的综合化银行制度

  (1)综合化:混业经营制度→对银行业务性质、经营范围不加限制。

  (2)德国银行所从事的业务有:传统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投资等。

  (3)产生背景:形成于19世纪70-80年代,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短暂而不充分,民间积蓄又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大力干预,极力提倡银行综合化经营

  (4)综合化经营的优缺点。

  3、当前综合化银行业务制度的发展趋势

  (1)美国: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间的界限。

  (2)日本:1981年《银行法》→银行可以涉足证券

  (3)英国:1980年“金融大震”→允许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


中、日银行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上世纪日本经济开始萧条前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经济表现出了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房地产市场出现发展过热以及股票外汇市场出现巨大泡沫等几个方面。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日本当局的政策环境有联系,如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是很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同时,另一方面也与日本主要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系统没有控制流动性,造成产能的过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热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展从体制角度出发的对中日两国银行体制的比较研究无疑很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中、日银行体制的异同比

  上世纪日本出现经济萧条前,积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这也为其稍后拉动资产价格上涨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不难看出,经济泡沫的生成自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金融机构供给大量的资金泡沫经济就缺乏了最起码的血液。为此,笔者主要考察日本和中国的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

  1.日本银行体制

  (1)主银行制的由来

  关于主银行制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日本东京大学河合正红教授认为,在给特定企业贷款银行中,总计贷款额最高且又是大股东银行,称为那个企业的主银行。1994年日本通产省委托富士综合研究所作的关于主银行制的研究报告中,对主银行的定义作了如下的描述:“在主银行制度下,银行不是单纯作为提供资金金融机构,而是与作为其主银行企业结成很深的、几乎成为一体的关系。同时,从全社会筹措资金的方法来看,实行主银行制的企业银行采用‘间接金融?相对型’(即企业主要从特定的银行融资)的比重很高也是主银行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有的学者从分析银企关系的角度认为,主银行是指对某企业来说,在资金筹措和运用等方面容量最大的银行,并拥有与企业持股、人员派遣等综合性、长期性、固定性的交易关系,从而对企业经营活动发挥着相当程度的主导作用。多数日本学者普遍将主银行定义为:“把该企业长期地、不断地接受融资银行称之为主银行”。

  回顾日本银行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日本银行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代。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保证现金流,纷纷组建自己的“银行”,截止到二战,日本的大小银行已发展到约2000家。并且,在二战时,政府出于军需的考虑,明确指定一些银行专门从事军需企业的存贷款业务。1942年,为了保证军需企业资金供应,当时的日本政府颁布了《军需公司指定银行法》,在法律上规定重要的军需企业资金需求由政府指定的银行保证提供。在战争期间,这样的银行由最初的100多家发展到近700家。

  到二战结束时,这种类型的银行便从军需企业延伸到其他行业企业。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银行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甚至能影响到企业的人员任免等。在日本经济复兴期间,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新旧账户的方式等,迅速摆脱困境,走出战争的创伤。1949年后,银行企业中的持股一度下降到不足10%,后来一直攀升,到1985年后一直保持在40%左右。从日本银行制的长期演变中,不难发现,该制度对日本经济的繁荣与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企业银行金融企业相互依托,并同时得到成长。

  (2)主银行制的特征

  日本银企之间的关系,最显著的表现是主办银行制度。银企双方在一定机制的作用下建立起来的比较固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建立起银企之间稳定的包括提供信贷信托担保、有关投资行业务、代理债券发行、咨询服务、提供管理技术、派遣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监督和治理等众多方面的关系。通过银行企业可以互相持有对方的股份,从而以资本为纽带将银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成为利益共同体。考察日本银行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日本企业通常将与自己从事最多存贷款业务的银行作为自己的主办银行,即主银行,该银行开立了企业的主要账户及从事企业主要的外汇业务;第二、主银行企业之间是综合性的关系,不仅限于融资方面,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长期的,比较固定的合作共赢关系。第三、主银行一般是企业的最大股东银行股权形式直接介入企业经营过程中,获得企业的内部信息,并进行日常管理,以其专业化规模优势指导企业保障银行利益。在企业出现危机,如现金流短缺或经营出现问题时给予企业资金和主导企业重组的帮助;第四、主银行或者其下属公司一般直接或间接承销企业股票或者债券;第五、主银行对关联企业的存贷款业务给予优惠。

  同时,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主银行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主银行制确立之初,主银行通常指的是一家银行。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银行业务拓展的需要,单一的主办银行日益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需要。这样,主办银行群便应运而生。主办银行群将企业融资过程中地位稍次一些的银行也包括进来了,形成了第一位主办银行外的“准主办银行”。随着主银行群的形成,日本银行制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对主银行制的评价

  对于日本的主银行制,学术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综观各种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日本的主银行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银行企业的相互持股,特别是主办银行作为的企业最大股东企业负有的责任,在便于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促进了主银行自身的发展,加速了银企一体化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逐步复兴,在政府当局放松管制的基础上,大企业以银行为中心结合起来,先后形成了三菱、三井等五大财团;同时,以日本银行中央银行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

  第二,主银行制的实行,使企业银行长期持续经营成为可能,银行企业长期稳定得到保证,促进了主银行企业的共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银行的职工,股东债权者等诸多主体的利益便紧紧地与企业银行联系起来,更能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

  第三,主办银行与其它的金融机构相比,对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监督机能表现得更充分,并已形成制度化,这种监督客观上起到了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效率不断提高的良好作用。银行无论是从放款的安全性、还是从入股盈利性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对企业实行监督和控制,尤其是在主银行制度下,银行成员往往以董事或其它身份,介入企业管理

  随着日本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主银行制在表现出巨大的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第一,主银行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容易形成对企业经营过分干预,主银行容易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转嫁给企业,对企业造成损失。

  第二,由于主银行较多地涉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容易产生大量违背经济规律的违规行为

  第三,不利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正当竞争。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之间的正当竞争需要建立在各自经营主体独立性的基础上。由于主银行对于企业功能的发挥,使主银行不能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它必须对企业的内部经营负责,并可以介入企业经营中,获取其它非主银行不能获取的信息,造成银行间的竞争不公平。

  第四、主银行制的存在及主银行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解决了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问题,企业过分依赖于主银行融资,缺乏自主融资的动力,也使股票市场的运作缺乏了活力。

  2.中国银行体制

  (1)中国银行体制的发展历程

  第一,中国银行体制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期间成立了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此后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组建,其于1948年12月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以此标志着中国国家银行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二,中国银行体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1953-1978年)。在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人民银行体制成为国家管理信贷资金的主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国家管理金融机构和货币发行的机关,同时又是全面经营行业务的国家银行

  第三,步入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时代(1979-1992年)。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银行制度。197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脱离财政部独立出来,1983年国务院又做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成立工商银行,承担由原来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储蓄业务的决定。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以国家银行为主导,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其他金融机构所组成的新的银行系统,改变了过去的“大一统”局面。

  第四,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阶段(1993年至今)。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等,从制度的层面对银行体制进行规范。中国人民银行的功能得到重新定位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宏观调控部门。这种职能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强化、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

  (2)中国银行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银行体制正在朝着逐步完善和健全的方向行进,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银行体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原有体制弊端难以克服。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没有人代表出资人对其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造成了出资人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对银行经营绩效负责,大量政策性的金融业务由此而生,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根据标准普尔的统计,截至2004年3月底,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为18900亿元,约占四大行全部贷款总额的19%。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银行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建立起了巨大的信任感,但这种信任感是源于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是政府长期干涉的结果,而并非银行经营的业绩显著或者资产优良。国有商业银行在政府的庇荫下,缺乏内生的动力,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

  第二,银企关系、政企关系复杂交错。

  中国的中央银行无论在人事安排上还是在政策制定上都受到政府财政部门的影响,成为中国银行体系过度依赖政府的源头。目前政府还是以各种变相方式干预银行国有企业经营活动,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对银行施加压力给企业贷款专业银行总行要负责给国家双保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提供资金,各省市分行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大中型国企贷款给予倾斜,利率上给予优惠,对拖欠贷款尽量不加罚息。专业银行发生困难,中央银行又要提供资金。如果金融业的这些政企不分、银企关系扭曲的情况不彻底解决,银行商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改革目标无法实现。

  第三,银行负担加重,经营环境恶化,长期积累下的体制性矛盾仍很突出,从而使银行体制改革步履艰难。

  目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处于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贷款风险加大,经营效益下降和经营环境恶化的状态,要改变这种局面绝非银行自身能力所及。现在,国有企业负债率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而财政无力解决国企的资金问题,财政本身的硬性支出缺口还由银行提供资金,这样就把国企和财政的困难都推到了银行身上。银行不得不向国企发放大量政策性贷款,应收未收利息不断增长,财政补贴和隐性财政赤字都由银行来填补,如由银行贷款垫付企业应补亏损、应付工资税金,在通胀严重时银行还要负担一部分保值贴息


  二、研究启示

  (1)研究结论

  通过对中日银行体制发展的回顾以及各自存在的优势及问题的探讨(对于中国的情况主要是从银行体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中日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

  日本的主银行制模式建立之初时源于军事的需要,但是却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更注重长远的发展,银行能深入企业,获取企业的第一手资料,能对企业进行监控、扶持和帮助,预防企业的短视行为。同时该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企业融资费用企业长期保持正常的经营收益,这为日本形成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超级企业提供了前提,为日本企业在国际上赢得竞争力提供了条件。但是,从经济社会的稳定角度来看,主银行制建立在企业银行间相互持股,影响了正当竞争,容易掩盖企业银行间的内部矛盾和财务危机。当这样的矛盾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酿成经济泡沫,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间日本经济出现的巨萧条已经暴露了这一点。

  反观中国的银行体制可以发现,中国模式银行体制在建立之初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计划经济时代里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银行系统的建立逐步得到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模式银行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正因为这一点,难免导致中国的银行体制先天发育不健全。因此,中国的银行体制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无法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弊端,银企关系与政企关系的复杂交错以及由于政策性贷款的盛行导致的银行坏账和负担沉重等。

  (2)意见和建议

  笔者在翻阅前人的研究文献过程中发现,有观点认为,中国可以并且有经济基础实行主银行制,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制。本研究认为,这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借鉴意义,但是一项制度的推行与实施更应当从经济行情况本身去考虑。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固定投资增长过快;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和货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股票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等都在逐步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考虑在中国推行主银行制,无疑会加大银行企业金融风险,出现类似上世纪日本经济萧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针对中国银行体制现在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的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第一,进行必要的产权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所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只有真正找到对商业银行绩效负责的对象,才有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运行的效率提高。目前,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由市场去监督,已经迈出了改革的一大步,但后续的一些改革措施还要跟上,逐步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

  第二,借鉴日本的主银行制,建立银行企业之间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使银行企业在共同合作中都得到发展。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保持了企业经济长期性和持续性,同时,也维持了银行稳定的主营义务收入来源。

  第三,中央银行逐步从政府的一个部门转变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中央银行只由真正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才能掌管和引导金融业务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金融的监督和管理只能限于必要的适度的范围。中央银行不具备独立性,意味着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杠杆作用将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制执行的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