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意愿

什么是投资意愿
  投资意愿是指企业决策者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对待安全投资的态度,即决策者是否有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自愿合理地加大安全投资的意愿。
">编辑]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的原因
  1.我国长期存在的实业部门利润率过低的问题,在当前经济环境偏紧、市场开放、竞争加剧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首先,实业部门资本利润率低与我国产业整体素质低下、科技含量小、竞争能力差关系密切。从总体上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现代化过渡时期,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和支配地位,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基础薄弱,加上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不多,使我国多数产业部门投人多而产出少,产品附加值低,收益水平低。其次,长期以来地方及部门热衷于追逐自身利益的实现,同时通过手中的行政权力,实行相互封闭,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经济发展中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种类型的产品投资热一浪高过一浪,造成社会资本过分集中投向少数在短期内价高利大的产业产品,造成某些产业的过度膨胀和恶性竞争,一方面形成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产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社会平均收益水平。再次,与前两点相联系.由于资本配置的不合理以及缺乏流动性,形成企业规模不经济而缺乏成本优势;企业产品服务缺少特色,千人一面;某些市场领域中,企业过分集中,人满为患,另一些有市场需求的领域,或由于技术要求高,或由于市场风险大,或由于创新能力弱,而被企业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因此,企业投资经营方面的缺陷也是造成实业部门收益水平低的重要因索。另外,与此同时,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回报率畸高,致使大量社会资金流人资本市场上捕投机,造成了整个社会投机心理的恶性膨胀和资本价格的暴涨,证券投机回报大大高于实业投资圆报,形成泡沫经济,弱化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上的功效,也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投人生产领域,形成有效的产能力。

  2.与国有经济相比,集体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外部融资困难,在融资方式选择、融资机构的建立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加大了非国有企业融资成本,限制了企业规模扩大和经济技术含量提高,削弱了企业获利能力,影响了这些企业投资意愿。这种根据所有制不同行政性分配资金的做法,不仅广泛存在于间接金融领域,也逐步延伸到了直接融资之中。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企业占70—80%左右,在全社会投资国内贷款中,国有单位占60%以上,而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却只占50%左右。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在股票的发行和上市等环节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部分效益不佳的国有企业得到了包装上市的优先权,而资信程度较高、业绩显著的非国有企业却得不到上市机会。因而降低了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和效率,也使证券市场成为某些国有企业圈钱的工具。另外,由于适于非国有企业融资金融机构过少,规模较小,难以满足这些企业资金需求,迫使这些企业或以高于官方利率许多的市场利率金融机构非法拆借资金,或通过高息集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形成了金融领域的权钱交易,造成了金融秩序的幌乱。

  3.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仍占居主导地位,投资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其他所有制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产权界定不清晰,所有权制约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经营机制僵化,竞争能力很弱。尽管有政府的长期、全面的资金援助和政策支持,但其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却十分低下。目前,约5o%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明亏或潜亏状态之中,产成品积压严重,负债率畸高;国有企业盈利率只有3—5%,大大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占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15—20%的不良资产,基本上都是由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贷款无法收回形成的。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占有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资本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却仅能维持低下的投资经营效率,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加剧了资金的紧缺,无形中增加了社会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则降低了整个社会资本的运营效率收益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投资能力,弱化了企业投资欲望。

  4.目前,我国的通信、交通、电力等行业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性垄断。这些行业属于公益性、基础性行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机制逐步完善,这些行业盈利水平大大提高,具备了吸引其他投资主体进人、促进行业内部竞争的条件。

  但是由于部门利益驱使,为保证所属企业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获取垄断高利,行业的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严格限制其他企业的进人,为新企业的加入设置障碍。这种排它性的行业投资垄断,阻碍了社会资本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剥夺了其他投资主体行业选择的权利,限制了其他社会资本的获利可能,压抑了其他企业可能的投资意愿,同时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编辑]提高企业投资意愿的措施
  1.要提高实业资本的回报率。企业要在产业选择上下功夫,要根据自身优势及发展潜力确立产业进入方向;在合理产业选择的基础上,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深人研究企业市场定位,选择有特色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技术服务类别;企业要在产品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建立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产品链条;企业要积极发展规模经营资产重组产业联合,不可盲目追求企业的大型化,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并不是大多散企业的发展道路,企业需要在社会化专业分工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生产和投资规模。

  2.要规范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限制银行资金国有企业生产性资金流人证券市场参与炒作;扩大股票债券的发行量,促进国有股法人股尽快上市流通,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证券投资基金,解决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矛盾,削弱资本市场投机性;抑制房地产的炒买炒卖和盲目扩张,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促使资本流回产业投资领域。

  3.必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融资制度。根据效率原则,根据企业资信程度和经营业绩确定资本的流动方向,在银行信贷证券直接融资方面给予非国有企业更多的融资便利,促进其投资意愿的提高。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国有金融机构的保护,对有条件的其他所有制金融机构开放更多的经营领域,形成国有与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竞争环境;在分业经营有效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和相互融合,通过金融业务的多元化,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广阔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为非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降低其融资成本

  4.国有企业应大量地从竞争性及部分基础性行业中退出,政府应集中投资公益性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与环境。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退出将有利于削弱行业的进入障碍,有利于其他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有利于体制完善、机制灵活的非国有企业效率营运社会资本。尚未从竞争性和基础性行业退出的国有企业,则需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多元化实现体制转换,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实现结构优化,进而改善经营业绩,促进自身效益的提高。

  5.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不是保护少数部门和集团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行业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其他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进人原来的垄断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改善经营质量,提高经济效率。随着行政性垄断行业的逐步开放,可以形成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和发展的机会、盈利的可能,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企业投资意愿。从这一点出发,国家应尽快制定《反垄断及保护公平竞争法》,从法律上限制政府部门权力的恶性膨胀。

  6.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资本收益资本成本,从而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例如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都有利于降低企业资本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投资意愿。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政策性融资活动有利于提高某些产业的吸引力和收益水平,降低产业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投人。
参考文献
  1. ↑ 1.0 1.1 曹欣.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上海改革.199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