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低估
什么是汇率低估
汇率低估是指低估本币价值,有意识地使本国货币对外币贬值。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势必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用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用外国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因此,汇价低估,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类似于对进口产品征收了相应的关税,起着限制进口的作用。
在一国的进口需求弹性较大而国外的出口供给弹性较小的情况下,汇价低估对一国外汇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也起到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作用。但是,汇价低估对进口的限制是隐蔽的和无选择性的,它在限制了本国需要限制的产品(如高档消费品等最终产品)进口的同时,也限制了本国急需进口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妨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汇价低估还会形成对民族工业的过度保护,使本国产品失去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国际竞争刺激。如果本国某些产品(如技术设备、原材料等)的进口具有刚性,那就更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价格上升,这不仅将导致本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还会诱发本国的通货膨胀。为了保证必要的进口,在采取汇价低估政策的同时,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产品实施进口补贴,以保证本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需的重要产品的进口。
汇率低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开放的经济格局中,汇率水平对一国产业结构有巨大的影响,显然,在汇率低估状态下,长期采取盯住汇率制度,必然导致对贸易出口的刺激,使我国大量的优质资源向外向型经济部门聚集,而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与改造的第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行业,则处于相对的资源缺乏状态,使部门间、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差距拉大。
l、汇率低估导致国内资源配置严重失调
我国进出口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O世纪9O年代表现得尤其突出。2O世纪8O年代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只有O.5%,到9O年代则达到7.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产品中7O.3%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受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特性的驱使,那些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而那些非出口企业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向外贸产品的投资和生产过渡。
由于国内的储蓄率较高、在劳动力供给上又具有天然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中国作为其加工和出口基地,使得出口保持了年均增长15%的高速度,对外贸易成为推动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然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人均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过度鼓励低水平的外贸出口,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输出。我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而只有极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众所周知,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集中最多优质资源的地区(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政策资源),而优质资源大量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浪费,这是造成我国目前有的地区人才和资金过剩,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出现人才和资金极度缺乏状况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我国开放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可贸易品生产部门和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期看,优质资源被占用,不利于高新技术行业吸收资源以获得长足发展,使我国本来就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更加固化。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借鉴90年代日本在亚洲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雁行模式”,即将夕阳行业转移到亚洲其他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的国家,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另外一个国家继续延续,从而使亚洲出现大雁排列的模式。而幅员辽阔,产业结构多样化的中国,可以在自己国内形成这样的发展模式,即东部地区作为领头雁,需要将已经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进行生产,而集中东部资源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进行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同时调整我国的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使优质经济资源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上来,同时将出口制造行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2、汇率低估不利于扩大内需
汇率低估虽然能刺激贸易出口的增长,但也使我国经济形成了对外部经济较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在我国加入WTO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之后将更加明显。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7.7亿美元, 外贸依存度达44%,分别是1990年的4.4倍和1.47倍,甚至高于美国、日本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所发布的2004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2004年中国进出口高达11547.4亿美元,这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一般较低,为了争夺外部市场,出口企业通常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价格战。过度打压价格,不但是对国家资源和利益的一种浪费,而且还带来了出口竞争性国家和逆差国家的指责。
据统计,仅2003年的一年内,中国出口企业的71%、出口产品的39%遭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约l70亿美元,其中食品和土畜产品出口有90%的企业受损,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轻工、机电类产品在“入世”后受技术壁垒限制加大,损失分别约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在对我进行技术壁垒限制的国家中,欧、日、美三大经济体总共占到95%,分别是41%、30%和24%。近20年来,我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近100亿美元。然而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们为了获得出口对GDP的支持,仍然不得不坚持以低估的汇率政策以及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来鼓励贸易出口,这对我国的整体利益而言得不偿失。
汇率政策的适当调整,不仅能够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企业寻找更大的市场,还能使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国内市场自身的需求,将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内部需求的扩张。我国从1997年“软着陆”之后就进入了长达六年的经济紧缩时期,内需增长不足已成为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一大经济难题。我国外向型经济部门所生产制造的产品多数集中在轻工、机电、电器、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的需求基本已经达到饱和,国外市场也同样趋于饱和,进一步的生产不利于增加行业利润,拉动需求;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则对这些行业的商品存在有效需求,如果能顺利地实现产业的跨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收入,另一方面也开发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3、汇率低估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对一个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来说,汇率制度安排的变动或多或少会改变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近些年来,在强劲的外贸出口态势下,我国一直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态。这种情况使我们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稳定币值,要投放大量货币到外汇市场,使得央行不得不紧缩银根,压缩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冲销操作。其结果是将由外向型经济部门带来的损失转嫁给了内向型经济部门。很显然,这种单一盯住美元制度的“分配效应”所产生的利益格局造成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使外经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表现相对内向型企业和地区处于优势地位。
4、在汇率低估下产业结构升级
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难题实物期权模型理论认为在需求达到一定限度之后,需求水平的少量变动不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尽管传统的出口部门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难题,然而出口制造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进一步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问题了。由于原有的出口部门的市场需求已经趋向饱和,因此对劳动力雇佣的需求增加将非常有限。原有的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已经不能再解决更多的就业量;然而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却存在缺乏和浪费两种现象,这非常需要正确的产业政策进行引导调整。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革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才是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根本方法。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国家能够使需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将会带来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倾向性政策将会作用于这些行业,从而带动它们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型发展是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取胜于市场,并不需要汇率过度偏离均衡水平来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
参考文献 程是东,祝金甫.汇率低估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4期
汇率低估是指低估本币价值,有意识地使本国货币对外币贬值。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势必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用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用外国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因此,汇价低估,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类似于对进口产品征收了相应的关税,起着限制进口的作用。
在一国的进口需求弹性较大而国外的出口供给弹性较小的情况下,汇价低估对一国外汇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也起到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作用。但是,汇价低估对进口的限制是隐蔽的和无选择性的,它在限制了本国需要限制的产品(如高档消费品等最终产品)进口的同时,也限制了本国急需进口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妨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汇价低估还会形成对民族工业的过度保护,使本国产品失去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国际竞争刺激。如果本国某些产品(如技术设备、原材料等)的进口具有刚性,那就更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价格上升,这不仅将导致本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还会诱发本国的通货膨胀。为了保证必要的进口,在采取汇价低估政策的同时,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产品实施进口补贴,以保证本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需的重要产品的进口。
汇率低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开放的经济格局中,汇率水平对一国产业结构有巨大的影响,显然,在汇率低估状态下,长期采取盯住汇率制度,必然导致对贸易出口的刺激,使我国大量的优质资源向外向型经济部门聚集,而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与改造的第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行业,则处于相对的资源缺乏状态,使部门间、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差距拉大。
l、汇率低估导致国内资源配置严重失调
我国进出口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O世纪9O年代表现得尤其突出。2O世纪8O年代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只有O.5%,到9O年代则达到7.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产品中7O.3%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受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特性的驱使,那些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而那些非出口企业也开始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向外贸产品的投资和生产过渡。
由于国内的储蓄率较高、在劳动力供给上又具有天然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中国作为其加工和出口基地,使得出口保持了年均增长15%的高速度,对外贸易成为推动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然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人均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过度鼓励低水平的外贸出口,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输出。我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而只有极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众所周知,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集中最多优质资源的地区(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政策资源),而优质资源大量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浪费,这是造成我国目前有的地区人才和资金过剩,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出现人才和资金极度缺乏状况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我国开放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可贸易品生产部门和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期看,优质资源被占用,不利于高新技术行业吸收资源以获得长足发展,使我国本来就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更加固化。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借鉴90年代日本在亚洲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雁行模式”,即将夕阳行业转移到亚洲其他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的国家,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另外一个国家继续延续,从而使亚洲出现大雁排列的模式。而幅员辽阔,产业结构多样化的中国,可以在自己国内形成这样的发展模式,即东部地区作为领头雁,需要将已经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进行生产,而集中东部资源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进行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同时调整我国的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使优质经济资源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上来,同时将出口制造行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2、汇率低估不利于扩大内需
汇率低估虽然能刺激贸易出口的增长,但也使我国经济形成了对外部经济较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在我国加入WTO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之后将更加明显。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7.7亿美元, 外贸依存度达44%,分别是1990年的4.4倍和1.47倍,甚至高于美国、日本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所发布的2004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2004年中国进出口高达11547.4亿美元,这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一般较低,为了争夺外部市场,出口企业通常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价格战。过度打压价格,不但是对国家资源和利益的一种浪费,而且还带来了出口竞争性国家和逆差国家的指责。
据统计,仅2003年的一年内,中国出口企业的71%、出口产品的39%遭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约l70亿美元,其中食品和土畜产品出口有90%的企业受损,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轻工、机电类产品在“入世”后受技术壁垒限制加大,损失分别约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在对我进行技术壁垒限制的国家中,欧、日、美三大经济体总共占到95%,分别是41%、30%和24%。近20年来,我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近100亿美元。然而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们为了获得出口对GDP的支持,仍然不得不坚持以低估的汇率政策以及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来鼓励贸易出口,这对我国的整体利益而言得不偿失。
汇率政策的适当调整,不仅能够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企业寻找更大的市场,还能使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国内市场自身的需求,将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内部需求的扩张。我国从1997年“软着陆”之后就进入了长达六年的经济紧缩时期,内需增长不足已成为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一大经济难题。我国外向型经济部门所生产制造的产品多数集中在轻工、机电、电器、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的需求基本已经达到饱和,国外市场也同样趋于饱和,进一步的生产不利于增加行业利润,拉动需求;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则对这些行业的商品存在有效需求,如果能顺利地实现产业的跨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收入,另一方面也开发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3、汇率低估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对一个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来说,汇率制度安排的变动或多或少会改变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近些年来,在强劲的外贸出口态势下,我国一直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态。这种情况使我们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稳定币值,要投放大量货币到外汇市场,使得央行不得不紧缩银根,压缩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冲销操作。其结果是将由外向型经济部门带来的损失转嫁给了内向型经济部门。很显然,这种单一盯住美元制度的“分配效应”所产生的利益格局造成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使外经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表现相对内向型企业和地区处于优势地位。
4、在汇率低估下产业结构升级
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难题实物期权模型理论认为在需求达到一定限度之后,需求水平的少量变动不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尽管传统的出口部门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难题,然而出口制造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进一步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问题了。由于原有的出口部门的市场需求已经趋向饱和,因此对劳动力雇佣的需求增加将非常有限。原有的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已经不能再解决更多的就业量;然而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却存在缺乏和浪费两种现象,这非常需要正确的产业政策进行引导调整。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革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才是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根本方法。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国家能够使需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将会带来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倾向性政策将会作用于这些行业,从而带动它们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型发展是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取胜于市场,并不需要汇率过度偏离均衡水平来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
参考文献 程是东,祝金甫.汇率低估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4期
热门专栏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金融危机
资本成本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汇率
资产
经济
美元
单向定单
租赁期
外汇通
服务
外汇佣金
SME
ISO
认可
增量成本
什一税
CFO
MIT
加工
销售
MG金融集团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股利收入
技术
空头陷阱
资本
REF
市场
中国股市
中小企业
备付金率
美国
两会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调至市价
pt
清算
电子汇兑
税粮
下降三角形
FDI
Writer
外汇
银行
投资
管理
阴烛
MACD
width
冲账
Theta
短期同业拆借
货币
peg
外汇交易法
金融中介理论
企业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消费发展战略
黄金
巴塞尔资本协议
贴现现金流
联系汇率制度
拔档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延期付款汇票
产品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Exposure
集中竞价
计期汇票
金融
标准普尔(S&P)
公司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资金
选择权买方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股票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持平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国际收支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