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紧缩

什么是经济紧缩
  经济紧缩也称经济收缩。指在出现经济过热时,为抑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压缩投资规模。它是宏观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我国历次经济的大调整都同时对经济实行了必要的收缩。
">编辑]经济紧缩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增长趋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8年、1999年进一步降低,分别为7.8%和7.6%,2000~2002年维持在8%~9%之间。1997~2002年的6年间,经济年均增长8.4%,而1978~1996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前者比后者低1.7个百分点,处于改革以来较慢的一个时期(如下表所示)。
tp://wiki.mbalib.com/w/images/b/bb/1997%7E2002%E5%B9%B4GDP%E5%A2%9E%E9%95%BF%E5%92%8C%E7%89%A9%E4%BB%B7%E5%8F%98%E5%8A%A8%E6%83%85%E5%86%B5.jpg" alt="Image:1997~2002年GDP增长和物价变动情况.jpg" width="558" height="250" longdesc="/wiki/Image:1997%7E2002%E5%B9%B4GDP%E5%A2%9E%E9%95%BF%E5%92%8C%E7%89%A9%E4%BB%B7%E5%8F%98%E5%8A%A8%E6%83%85%E5%86%B5.jpg">
  (二)商品大量积压,产能力过剩,并引致资金过剩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市场严重疲软。1998~2002年间,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平均仅97%,而中小企业的供求矛盾问题就更为突出。根据原经贸委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0种大类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1996年供大于求的商品占9.1%,以后逐年上升,1997年为31.8%,1998年为33.8%,2000年达到80%,到了2002年下半年,竟攀升至88%。供求差率持续扩大,商品过剩的范围迅速蔓延。20世纪90年代前期只是一般消费品过剩和积压,可如今一些原本长期供应紧张的生产资料行业也出现了供给过剩,甚至在电力、钢材、煤炭、有色金属等基础产业领域,企业也普遍存在开工不足的状况。开工不足或产能力过剩是商品严重过剩、积压的必然产物。根据1999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对90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能力利用率统计,开工率高于70%的不到60%;其中在加工工业中,产能力利用比较充分的占36%,利用不足、闲置1/5~1/3的占27%,利用严重不足、闲置一半的占19%,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占18%。至2002年,900多种工业产品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在宏观层次上,1998~2002年,每年形成的积压商品均在3600亿元以上,到2002年底,几年形成的、连同历史上累积下来的积压商品总额已达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0%。
  商品需求萎缩和产能力过剩不断扩展,还进一步引发了资金需求不足,导致资金过剩。这在市场上集中表现为银行存贷差迅速增长,1997年底为7476亿元,此后5年间以年均6500多亿的规模增长,至2002年底已扩大为近40000亿元,比1997年底扩大了4.3倍,相当当年居民储蓄存款的近40%。我国经济运行长期面对的是资金紧缺,可如今却连续出现了庞大的资金过剩,这更凸显出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不景气
  (三)物价水平持续走低,造成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构成强大的市场力量,迫使价格总水平不断走低。1997年通胀率(当时一般以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率表示)为0.8%,已经大大低于政府年初的预期(6%),而且在当年第四季度历史性地出现了负增长,这也成为物价波动的转折点。1998年通胀率为一2.6%,与政府年初预期(3%)比较,相差5.6%;1999年通胀率为一3%,与政府年初预期(2%)比较,相差5%;此后3年,商品零售物价继续下跌,分别下降1.5个、0.8个、1.3个百分点,至此连续5年负增长,总降幅达8.9%。居民消费价格在1998年、1999年、2002年分别下降0.8个、1.4个、0.8个百分点,只是在2000年、2001年分别轻微上涨0.4个、0.7个百分点。
  (四)下岗人员增多,失业率上升“软着陆”后由于经济增长趋缓,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滑,不但登记失业率上升,而且未列入失业群体的下岗职工也与日俱增。1996年以前城镇失业率一直低于3%,1997年后开始上升,2001年为3.6%,2002年已达到4%。1997~1999年每年下岗人数超过1000万,虽然其中有部分实现了再就业,但几年间再就业率逐年走低,从1998年的50%降低到2001年的30%,至2001年底等待就业的下岗职工仍近2000万之众。除此之外,在农村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农民迫切要求进城打工,但由于城市经济增长乏力和需求有限,相当大部分富余劳动力不能实现就业。如此看来,中国的劳动力过剩量是异常庞大的。
  综上,中国经济软着陆”后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生产过剩、物价持续走低、失业率上升的局面。其问题的核心是需求不足、商品过剩,市场容量趋于相对萎缩,经济运行则被迫陷入困境。
经济紧缩效应
  1.货币供应量下降。银行危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与存款人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在银行危机中,存款人有三种选择:存款转移、存款变现投资存款变现持有。第一种选择往往发生于银行危机的前期,风险银行数量有限,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充满信任,存款的转移只是完成了对风险银行的甄别,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没有影响。对于风险银行来说,将面临资金困境,通常它会通过银行市场或变现部分资产补充流动性,这种情况对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有限的。第二种存款行为说明存款人对银行体系已失去信心,开始变现存款投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出售者可能将存款重新存入银行,因而对银行的影响有限。但是这种行为还是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过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会带来金融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利率的下降。同时,导致社会的存款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可能深化银行危机。第三种存款行为危害性最大,存款银行体系外流,将导致银行不得不折价变现资产金融服务出现中断,并可能使流动性问题变成银行的清偿能力不足问题。同时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这会引发多倍的货币信用紧缩。存款人的“羊群行为”会加重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冲击,并且随着银行危机进程的深入,存款人的行为将逐步向第三种类型靠拢,因而由银行体系功能的丧失而引起的货币供应量萎缩的影响也逐渐加大。
  2.筹资成本上升。银行危机往往带来利率的上升,从而加大筹资成本。Kaminsky和Reinhart(1996)对1970--1995年26起银行危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数据可以得到的20起银行危机中,都存在实际利率上升的现象。银行危机带来的利差扩大、利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银行危机期间,存款人对银行风险的关注程度和对其他存款行为的模仿程度有所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通常会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同时,银行在危机期间的评级较差,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其次,在贷款市场方面,银行流动性的减弱和金融中介职能的部分丧失,导致银行信贷减少,贷款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是银行危机期间的典型特征。
  3.信贷紧缩。从监管的要求上来看,银行危机期间,为了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监管当局往往采取较为严厉的监管措施,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目前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巴塞尔委员会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政策。为了满足监管当局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的选择只有或增加资本,或减少风险资产。这都会对信贷产生紧缩作用。
  4.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货币供给减少、筹资成本的上升以及过度收缩信贷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首先,Friedman和Schw—artz(1963)提出,银行系统性危机会引起货币存量紧缩或由货币量紧缩引起,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其次,如果部分银行破产、其他银行资本缩减,则信贷供给会大幅减少,这会迫使企业和家庭部门调整资产负债表,减少支出,至少在短期内会导致产出减少(Bernanke,1983)。此外,如果银行融资渠道受损影响了投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减少,从而经济产出长期受到负面影响。银行倒闭或银行资本管制制约都将限制银行发放新贷款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减少其他资产来增加放贷能力,但范围有限。银行信贷缺口经济的损害能否通过其他渠道弥补呢?对于某些借款人来讲,对银行中介功能的需求是其他融资途径无法替代的(Leland和Pyle,1977;Fama,1985)。通过对借款人信息的长期收集,银行能够区分“好客户”和“坏客户”,银行倒闭导致这些信息积累的损失,从而增加经济活动的信息成本。此外,在绝大多数国家,至少家庭和小企业是不愿意或不能够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的。银行系统性危机还会影响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转,如果客户对存在银行资金缺乏信心的话,银行之间也可能相互缺乏信任,支付体系的危机将会损害交易,带来严重成本(Freixas,2001)。实证研究文献中,只有少数文献进行了产出损失的跨国比较(如IMF,1998;Bordo,2001),这些文献所用的方法和样本范围相似,结论基本认为单一银行危机的平均产出损失在年GDP的6%一8%,双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产出损失平均超过GDP的10%。其他文献主要是对个别国家(主要是美国)系统性危机成本的实证研究。Be。rnanke(1983)、Bernanke和James(1991)、Bemanke(1996)证明了萧条时期的“信用危难”;Kashyap、Stein和Wilcox(1993)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证明了美国贷款供给投资的影响;Hall(2000)证明了英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中也存在贷款供给投资的影响;Morgan和Rohatgi证明了如果放贷标准越高、贷款增长速度越慢,则产出增长也越慢。
参考文献
  1. ↑ 韩卫刚著.第五章 我国投资消费均衡:1992~2006 中国投资消费均衡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0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