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过剩

什么是劳动力过剩
  劳动力过剩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又称劳动力过度供给
">编辑]过剩劳动力城乡间转移的障碍
  (1)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新的困难。2000年第三季度沈阳市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报告显示,第一产业需求人数只占市场需求总量0.38%,而供给人数却占市场供给总量6.73%,比例相差悬殊。面对城市劳动力大量过剩的局面,城镇能为农民就业提供的机会十分有限。
  (2)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格局阻挠着农民跨区域流动。在传统二元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散布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城乡不平等仍阻挠着农民跨区域流动。随着城市隐性失业的显性化,政府就靠阻止农民工就业来转嫁矛盾,更有些部门借有序流动之口额外收费创收,这种限制劳动力供给的做法在全国普遍存在。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需资金受到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以资金为主的生产要素同步流动的过程,增加就业的前提必须对转移产业增加投资。据测算,乡镇企业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就业投资0.8至1.2万元,集体和国有企业更高,个别行业达十几万元。按每个1万元计算,如果每年能为新增1000万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则需要投资1000多亿元。目前农业产出效益比较低,城镇相当数量的工商服务行业不大景气,乡镇企业又面临新的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巨大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编辑]劳动力过剩的解决
  1.以刺激需求的政策减少周期性失业人数。无论人们的认识差异多大,我国目前由总量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景气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期工人大量下岗与市场需求不足有密切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刺激需求。这种刺激需求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一定的通货膨脓反弹,但在多目标的政策决策中,总是以损失最小的目标作为最佳目标。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使过剩就业者向高效就业者过渡。这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出路。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大部分下岗工人需要进行新的岗位培训。且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适应这种由于产业结构转换而形成的对重新教育的要求,因此政府和大型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在这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意义。
  3.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轻过剩失业的压力。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的一个基本规模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是因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能够较大幅度的吸纳劳动力。由此观察,我国劳动力过剩压力较大的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化系数太低。因此推进农村大规模城镇化应成为我国解决过剩劳动力的一项长期国策。在城市中,第三产业又是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的“蓄水池”,发达国家之所以第三产业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一千重要的因素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由于服务业的消费是购买与消费一次性完成的,因此在消费过程中极易产生纠纷。这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障碍。为此必须完善城市服务管理的法律体系。
  4.积极调整国有企业就业结构。由于过剩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仍将在较长时期内以低效率的代价担负起吸纳过剩劳动力的使命,但同时又必须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调整国有企业就业结构。为了使国有企业更有活力,除了采取上述宏观政策外,应当使大部分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逐步减轻过剩劳动力的负担,使这些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迅速市场化。大部分过剩劳动力应当由政府垄断行业吸纳,这样将会在总体上提高社会福利
  5.正确处理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近期,大家对知识经济产生了法厚的兴趣,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经济繁荣使人们产生了美好的向往。发展高科技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一项战略决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根据我国国情,高科技的发展将受到过剩劳动力的制约。我们知道,技术进步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技术进步目标将与解决就业目标相冲突。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思想的提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增加的限定条件。因此,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应当继续实施高科技行业与劳动密集行业并行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 ↑ 付祥胜,刘怫翔.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的障碍及出路.农业经济,2003年5期
  2. ↑ 石良平.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企业制度改革.上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