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

什么是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是指管理者实施领导行为所采取的各具特色的基本方式与风格。

  人性假设决定领导方式。人性假设,作为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的认识基础,直接决定着管理者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权变观。有效的管理者,应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采取更为适宜的领导方式。


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阶段。

中外人性假设综述


  在人类的管理活动中。管理的要素主要有人、物、财、信息等等。由于人的特殊性,对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自身的素质得到了空前提高,人们对自身的价值和自身存在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因此,“人”这个要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组织中的“人”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则离不开对人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对人性的探讨和理解,有的是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范畴,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性假设理论。而有的人性假设理论则超出这些范畴。和伦理学、社会学相联系,可以看成是广义上的人性假设理论。这些对人性的深入分析所形成的人性假设理论,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学史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理论,经济学上则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着的新变化正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深化,人性假设理论在2l世纪有了新的进展。从时间跨度和中西方地理因素考虑,我们可以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西方人性假设观、中国古代人性论和2l世纪的当代人性假设新观点。下文就从这种分类角度对至目前为止形成的人性假设理论加以综述,使读者对这一理论体系及其作者简介:李 晖,2003级教育经济管理研究生新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1、“工具人”假设。这是西方最早的人性假设理论。产生于古代中世纪奴隶社会的管理实践之中。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奴隶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和他们的私人财产。在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家则把雇佣工人看成是活的机器或是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这些劳动者就象工具一样。任由管理者使唤。自身价值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体现,他们是在暴力、强迫之下劳动着的。

  2、经济人”假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和发展,到了l8世纪,西方享乐主义哲学者和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这个假设。他们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管理中强调用物质上和经济上的利益来刺激工人的努力工作。“经济人”思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它的提出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

  3、“社会人”假设。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实验的意外结果使他们观察到了人性的另一个重要侧面—— 人不仅仅是关心自己个人的物质利益,还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和集体归属感。实验的结论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管理者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促进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是管理学的重要转折点,开创了“行为科学”学派。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们有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才能的需要,希望能够有机会获得自身发展与成熟,“自我实现”是工作的最大动力。组织给予挑战I生的任务才能激发出员工的强烈工作热情。

  5、“复杂人”假设。60年代,美国学者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在综合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三种西方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在愿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境遇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应当说,沙因的观点弥补了前几种人性假设的缺失,是比较全面的。

  6、“文化人”假设。8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在他的《z理论——美国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从社会和组织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分析日美两国企业的不同和利弊,强调要重视人的问题,对员工要信任、亲密以及一致的组织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

  文中虽未直接提出“文化人”这一名词,但其文化、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就蕴涵了这个名词的实质性内容。

  此外,还有理性人”假设、“情感人”假设、“决策人”假设等等,这些人性假设理论,在西方管理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人性善”假设和“人性恶”假设。

  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是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的本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始祖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后天所处的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可塑性,才使得善良的面目改变了。因此,要恢复人的善良本性、造福社会,就必须进行道德教化。在具体方法上,他提出了构建“仁、义、智、信”道德规范体系,用于规范人的行为。而后来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性中的善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是表面的伪装。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对人的管理,防止社会混乱。基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性假设观,导致了孔子和苟子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国家的方法。

  三、当代人性假设新进展。

  1、“利己利他”本性假设。这一人性假设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只不过由于文化、教育、情景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表现会有所差异。利己性是人们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动机和本能,它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群体发展的前提之一。利他性是人们为他人和人类群体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动机和本能,它是人类整体得以共同进步的另一个前提。

  利他性使得人类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越来越美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管理者来说,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都是激励管理者的驱动力,通过得当的方法,总是可以把被管理者的行为引导到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目标上来。而片面夸大两者中的一面都会严重影响管理的效果。

  2、“创新人”假设。早在上世纪30年代,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Faickney Osborn)就把“创新”正式引人管理学理论之中,中国学者(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吴昊)较为完整的论证这一假设。他认为组织发展有六个阶段论,其中最高阶段是组织创新阶段。这一阶段中组织上下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为此,组织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包括组织结构、激励体制、决策体制、评估体系等。与组织创新阶段想适应,组织需要“创新人” ,“创新人”也离不开组织。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创新是人的本质需要。组织中的成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鲜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产生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身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是人生意义的最佳显现。创新为人突破种种条件限制,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条最佳途径。因此,组织能够提供组织成员创新所需要的条件,可以改变他们对外在激励因素的依赖性,从满足创新欲的内在需要中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获得持久的工作动力。

  3、“目标人”假设。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关专家从心理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有机的重新思考有关人性的问题。本世纪初,天津商学院企管系的孙蕾在她发表的文章《“目标人”的人性假设与成就激励》之中,总结了“目标人”假设的理论要点和运用策略。“目标人”假设的论点主要有这几点: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一定的目标,在完成目标之中实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并且进一步形成更高级的目标;这些目标分别与生活、社会关系和发展有关,形成一个三个层次的有机目标体系,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在不同的情景下分别成为行为的动力模式;个体的心理目标主要形成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交往之中,受到实践的成功与否和他人态度的影响;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体现着个人的价值观,激励着个人的行为。基于目标人的假设,作者提出通过培养员工的成就感、教育员工认同组织目标、采用具有亲和力的领导方式、以及建立组织文化等策略来激励员工

  4、“理性生态人”假设。由于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人们总是以经济的发展为重点,认为人的生存必须要依赖一定的产品,形成了不断追求经济增长、鼓励消费、发展科技的生存模式。但是,短短的几十年之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现象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善,按我们目前的模式进行经济扩张的话,其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外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理性生态人”假设,并且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这一假设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统一发展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可。理性的生态人有以下几点特征: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把生态安全置于首位考虑经济发展问题,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多个层面效益;追求与竞争者、外部环境共赢的竞争方式。与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相对应形成的管理学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而“生态人”假设的人性假设的提出,以及在管理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推动管理学理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陈述了至目前为止的中外各种人性假设理论,但是人性假设理论不会就此结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存状况、思想观念会有新的变化,为了反映和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必将产生新的人性假设理论,推动着管理理论进一步向前发展。


企业管理中的几种人性假设



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获得劳动报酬。也可概括成X理论。基本要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不关心,只关心个人,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2、只有少数人是勤奋、有抱负、富有献身精神,他们能自己激励自己、约束自己,这些人应当负起管理的责任。著名的泰勒制就是经济人”假设---X理论的具体体现。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以“时间--动作”分析为出发点,只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无视工人的情感,主张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工人参与管理

我国至今仍有不少企业沿用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加工贸易型的三资企业


  • “社会人”的假设

这种假设起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结论是:工人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因此把重视社会需要与自我尊重需要而轻视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人称为“社会人”。


  • “自动人”的假设

“自动人”又称“自我实现人”。Y理论。基本理论:人生来就是勤奋的。如果没有不良条件的限制,运用体力和脑力从事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在达到自己所承诺的目标过程中,是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

如果给以机会,职工会自愿地把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成一体。职工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够接受责任,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和强调安全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许多职工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勤奋精神。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职工的智慧潜能只被用了很少一部分。


  • “复杂人”的假设

应变理论,也称超Y理论。强调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基本要点:人有着层次和水平不同的、多种多样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是复杂的,而且随着人的发展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每个人的多种需要不是并列,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有的人经济上的需要居于中心位置,有的人社会性需要占主导地位,有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各个人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个人此时此地的需要是他原有需要与当今社会存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工作性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能力不同、与周围人的关系不同,其需要与动机模式也不同。不存在对任何时代、任何组织或任何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X理论强调管制,在机构上突出监工,在制度上强调重赏重罚,主张集权控制。Y理论强调协调,重视教育和培训,制度上突出参与,提倡给人创造机会。超Y理论主张二者结合,通达权变,因地制宜,灵活应变。


不同人性假设对提高管理绩效的意义


  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人性的正确认识而采取适宜的组织行为以提高组织绩效。个体的人是构成组织的核心要素,人是影响管理绩效的决定性因素。而“正式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依存于人的选择、动机、价值观、态度、效用评价、行为准则、理想。”因而,要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就必须对管理活动中人的观念和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人性假设正是管理者关于被管理者需要的观念。所以,人性假设就成为研究管理绩效的人性论基础,不同人性假设对提高管理绩效具有不同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分别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角度探讨不同人性假设对提高管理绩效的意义。

  一

  在组织当中,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绩效,而要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和其他管理活动不一样,激励可能不直接对组织绩效有所贡献,但它却是组织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可靠保障。在管理工作中,可将“激励”定义为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以此角度探讨人性,所回答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目的是什么,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又是什么?目的的合理性和手段的合理性共同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围绕此问题出现过两种流传甚广的人性观点: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在不同假设前提下,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手段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经济人”思想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就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立论前提的。在经济人”假设中,雇员和雇主的活动目的都被设定得极为单纯和明确,即经济上充分利己。与此相应,达到目的的手段则被设定为在工资利润上斤斤计较。这集中体现在“计件工资率”问题上,工人往往用磨洋工、限制产量的方法使计件工资率不降低,以便在不提高劳动强度的条件下获得最高工资,而雇主则会采取各种手段使计件工资率下降,以便在不增加工资份额的条件下获得最多利润

  应当说,对人性的这种假设并非毫无根据。然而,霍桑试验的否证性结果表明“,经济人”假设有着重大缺陷。由此,梅约提出了被称之为“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思想。其要点为:人并不只是为经济利己而行动,维护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样是重要的活动目的;选择行为方式的手段也不只是经济理性和效率逻辑,为改善人际关系而进行感情投入往往被使用。因而得出的逻辑结论是:经济理性并不代表活动的全部合理性,调节人际关系的情感沟通必不可少;经济关系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全部关系,与经济关系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同样影响人的行为

  继“经济人”、“社会人”假设之后,马斯洛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点的“自我实现人”假设,沙因从“权变”角度阐发的“复杂人”假设,在管理学界也有一定影响,但它们只是对“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理论上的一种延伸,并未开创出独立的管理学派。

  可以看出,上述人性假设,着眼于阐明人的活动目的是什么以及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是什么,即主要阐明人们的工作动机,可以统称为“动机人”假设。它提示管理者应重视人在工作中的各种利己之心的动机和需要,从而可以之为依据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但这类人性假设也有明显的理论缺陷。其一,它们都认为人的需要是“天生”的,完全忽视了社会活动诱发和触动人类需要的作用。这种看法不符合事实。抽象、纯粹的人性并不存在,抽象的发展也没有根据,需要的每一次满足和升格都只能在特定社会关系、社会交往中实现。正是由于回避了个人需要的社会联系,因而它们无法回答实现个人目标与实现组织目标关系如何这一关键问题。其二,如何将个人需求变成现实的工作动力?有工作积极性是一回事,社会组织能否通过各种手段将其释放出来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实质上涉及个人与社会组织方方面面的关系,涉及组织管理者如何设置调动个人积极性的“诱发系统”。失去组织背景就无从理解激励过程。

  二

  调动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固然为管理绩效的提高奠定了前提条件,但这并不能保证管理绩效的必然提高。当然,在工作任务简单、经济关系单一的条件下,单靠调动劳动积极性是可能获得良好管理绩效的。但在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日益强化以及组织对个人行为的调控更加多样的条件下,只凭借工作积极性来提高管理绩效的做法就不现实了。必须充分激发工作者的工作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实际上,20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正是工作环境的趋于复杂和组织行为对个人影响的日益强化。首先,市场经济在其发育过程中迅速超越行业、地域乃至国家界限,出现了跨国性以至世界性的市场;其次,市场经济运作中的不尽人意使凯恩斯主义登台亮相。这样,组织面对的生存环境,不仅有经济上的竞争对手,而且有各类行政性组织及相应法规;再次,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组织内部的技术结构日益复杂,仅靠规章约束、经济奖惩、诱因激励等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收效甚微。

  考虑到这些经验事实,巴纳德率先在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被称之为“决策人”的人性假设,尔后由西蒙加以完善并集大成。“决策人”假设包括如下要点:其一,每个人都是自主决策的行为主体,而决策本身并非“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而应“视为由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决策前提包括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其二,决策前提的引入既与决策者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决策者所处的环境有关,其三,组织并不代替个人作决策,但是组织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以影响个人决策。

  “决策人”假设把人的行为放在特定的组织背景下,并充分考虑人的工作能动性来进行分析。它不对人的活动目的及相应手段作永恒不变的先验设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节的变量。它的着眼点不是单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而是群体合理决策中的行为协调,强调了激发工作能动性的重要意义和可能途径。一方面,它提示组织要充分关注组织的生存环境并努力寻找使适应环境的组织决策与组织中个人决策相协调的管理模式,以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另一方面,它提示组织要充分关注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在采集、存储、加工、使用信息方面为劳动者提供适当信息以促使其发挥工作能动性。这种人性假定较之只关注劳动积极性的“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言,它强调了创造条件(特别是信息条件)以激发工作能动性,其丰满性和现实性有目共睹。

  以激发工作能动性的“决策人”假设,强调上级组织向下级作业人员提供决策前提对于提高管理绩效的重要意义。但“决策人”假设较为突出的缺陷是其过分强调组织应尽量、尽快将环境影响、决策前提的变化程序化、规范化,强调组织的稳定、有序,这就在事实上忽略了个人在工作中的知识创造性。个人的工作能动性是建立在被动接受信息基础上的。因而员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而“知识人”假设的提出则从激活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主动性方面为提高管理绩效拓展出新的思维空间。

  三

  “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然而在“人”与知识的关系上却有着基本一致的看法。它们都把人设定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简单使用者,组织只是既有知识的精心选择和定向灌输者。这里的“人”,既不主动追求知识,更不主动创造知识,特别是不主动创造可规范编码的知识,他们接受培训”获取知识仅仅是为了高工资、高诱因或更满意的目标。而组织向他们传递的知识也仅仅是能把工作过程组织得更有效的知识。即组织不过是信息加工厂,而人不过是信息存取站,知识与组织及其成员都是外在的、工具性的关系。对人与知识关系的这种设定虽然在工业经济中对提高管理绩效有其合理性,但却与从20世纪末叶以来知识在经济活动和组织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作用相去甚远。

  首先,在组织当中,知识对组织绩效的贡献率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和劳动而居于首要地位。正是知识生产决定着管理绩效组织生存前景,因而每个组织都可看成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其管理绩效取决于这种知识体系对用户的价值。简言之,组织不仅要利用知识更要创造知识,组织不只是信息加工厂更是知识生产地。

  其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其主要表现形式已不是规范化的公用符号系统,而是整合了公有知识、专用知识和体现专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因而主动投资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成为提高管理绩效的关键。这样,组织活动中的人就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更会主动去索取知识乃至创造知识。与此相应,人所具有的知识也不只是规范编码从而在公共信息通道中传播的知识,更有“沉默”和难言的意会知识。

  这些公有的和专有的知识决定了人工作中的实际地位和期望收益。正因为如此,在当今社会中社会投资个人投资的重点已向知识倾斜。

  再次,当代经济是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经济,这使得现代组织本身成为具有良好的数字神经系统的网络组织,知识优势成为组织最重要的优势。这种优势当然不存在于对公有知识的获取中,而出现在整合公有知识、专用知识、专有知识的创造中。那种能支撑特有复杂劳动过程的专有知识才和能够创造专有知识的能力成为提高绩效的根源。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这种知识化变革催生了以知识创新为特点的“知识人”假设,其理论要点如下:

  其一,人既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也是功利活动的主体。在知识经济中,认知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直接成为功利活动的资本,因而先行知识的获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创造将成为人的首选需要。其二,人是带着各类先行知识进行组织活动的。这些先行知识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其三,彼此差异的先行知识既制约着人的目的设置和手段选择,更制约着人的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人”与已往的人性假设有如下区别:其一,它不对人的动机和手段提出一成不变的先验预设,而把动机、目的、手段都看成了可调节的变量。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境况下其具体目的和采用手段也不会相同。引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就是他的人力资本存量,正是这种专有性的人力资本决定了其在工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创造性;其二,在人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它不把人简单看成知识的受体和使用者,而重视人在创造知识中的作用。外在的先行知识固然是生产新知识的必要条件,但它代替不了新知识的创造。人的知识活动目的最终在新知识生产中得到体现。这样,每个人所进行的劳动并不限于重复性劳动,还应当进行创造性劳动。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恰当结合,才是决定管理绩效最为核心的要素。

  “知识人”假设的提出,将我们提高管理绩效的可能途径转向以激发人的知识创造为核心,这既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日益知识化所带来的必然要求。以此角度设计具体的激励措施,通过激活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将会从根本上引导管理绩效的提高。

  总之,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人性,既重视个人心理动机对于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又能适时、适地提供恰当信息以满足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更要投资人力资本,提升员工的知识创造能力,从而激活工作创造性。只有从“动机人”、“决策人”和“知识人”三者结合的角度,将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管理绩效


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念。

  领导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领导者应当把适应和提高结合起来。

  对一线工人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