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及服务税
商品及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简称GST?)是增值税的一种,也是销售税的一种,指政府为各种商品及服务所征收的税项。不同于一般的销售税(零售税),商品及服务税并非只由消费者承担,生产商及分销商亦需要缴交这种税项。目前全球有数个地区均征收商品及服务税,包括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及新加坡等。香港于2006年中亦开始研究征收商品及服务税的可行性。
新西兰
新西兰的GST于1986年10月1日推行,初时税率为10%,后于1989年6月30日提升至12.5%,一直维持至今。
新加坡的GST于1994年推行,初时税率为3%,后于2003年提升至4%,再于2004年提升至5%,2007年7月1日提高至7%并维持至今。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及2003年分别给予11.04亿新加坡元及8.25亿新加坡元补助低收入家庭。现在新加坡平均每年的商品及服务税收入约为40亿新加坡元。 另一方面,由于得到GST的补贴,新加坡政府得以把当地的利得税下调5%。
早在主权移交前,香港政府曾多次希望在香港推行商品及服务税,当中以夏鼎基担任财政司期间几乎正式实行。由于当时香港的通货膨涨非常炽烈,政府希望透过商品及服务税来压抑通涨。不过由于当时政府亦正在推行代议政制,为免打击殖民地政府在市民的管治威信,商品及服务税最终终止实行。香港主权移交后,经历了数年财赤,香港政府再有开征商品及服务税的构思。不过,因为当时还未有具体方案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所以其讨论又再押后。2006年7月18日,香港政府终于公布改革香港税制的咨询文件,研究通过开征商品及服务税以扩阔税基的可行性,但遭到社会大力反对。
根据咨询文件,香港政府提出开征5%的商品及服务税,库房收入增加300亿港元。其中72亿港元会用于宽免措施,包括领取香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人士的现金纾缓津贴、低收入家庭每年2000港元的津贴,以及所有家庭每年3500港元的水费及差饷扣减。政府亦会取消酒店房租税及名义资本额注册费,并调低汽车首次登记税及汽油、柴油之油税,收入将减少19亿港元。另一方面,收取商品及服务税的行政费用预计为5亿港元。因此,政府的净收入将会增加204亿港元。然而,政府承诺税项实施后首5年,将会将全数净收入回馈市民,考虑方式包括宽免薪俸税及利得税。 关于商品及服务税会议
目前香港多个政党均持保留态度,香港民主党、香港自由党及部份独立香港立法会议员已表明反对。很多市民也不支持商品及服务税。 2006年12月5日,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因市民对此税项未有共识,政府在余下的咨询期内,不再考虑推行商品及服务税。
编辑本段批评
对商品及服务税最主要的批评是加剧贫富悬殊。假设商品及服务税率为5%。一个每年收入$80,000的低收入人士,不用交薪俸税,每年消费 $70,000,便要额外缴交$3,500税款;至于一个每年收入$100,000,000的高收入人士,一年消费$10,000,000,假如政府减薪俸税5%,便可节省$5,000,000,同时要交 $500,000商品及服务税,一年合共节省了$4,500,000。
说明
原材料供给商 示例
(a) 原材料供给商以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25元的价格售卖棉花予布料生产商,因此布料生产商共须付款525元。在有关的商品及服务税课税期届满时,原材料供给商须申报所收取的25元商品及服务税(销项税),在扣除所支付的进项税(在这例子中是0元)后,须把税款净额25元交予税务当局。
布料生产商
(b) 布料生产商把棉花制成西装布料后,以1,0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50元的价格售予裁缝。因此,裁缝须付款1,050元给布料生产商。在布料生产商递交商品及服务税报税表时,他须申报向裁缝所收取的50元销项税,在扣除先前购买棉花时所支付的25元进项税后,他须向税务当局缴交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为25元(在递交商品及服务税报税表时一并缴交)。
裁缝
(c) 裁缝把缝制成的西装,以1,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75元,即1,575元的价格售予零售商。裁缝售卖西装时收取了75元销项税,在扣除购买布料时所支付的50元进项税后,他须付予税务当局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为25元。
零售商
(d) 零售商在店内展示该套西装,然后以2,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125元的价格售予消费者。零售商向消费者收取2,625元。在商品及服务税课税期届满时,零售商须把净差额50元(即销项税125元减进项税75元)付予税务当局,以履行其课税责任。
消费者
(e) 消费者以2,625元(包括商品及服务税125元)从零售商购买该套西装。在他付予零售商的价格中,他实际上完全承担了125元的商品及服务税。由于他并非登记人士,而且不会以西装作为一项商业货品,因此他必须全数承担税项。
税务当局
(f) 原材料供给商、布料生产商及裁缝各向税务当局缴付25元商品及服务税,而零售商则缴付50元。税务当局就该套西装所征收的商品及服务税总额为125元(相等于消费者所缴付的商品及服务税)。这笔税款是在西装生产和分销过程中逐步征收的。
简介
产销商就其供给的商品和服务所收取的商品及服务税,称为销项税,而就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所缴纳的税项,则称为进项税。根据商品及服务税的税收抵免机制,产销商可把应缴的销项税与进项税进行对消,从而计算出应缴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如对消后的款额是正数)或可发还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如对消后的款额是负数)。产销商须按照既定程序,向税务当局(在香港是税务局)缴付对消后的应缴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税款;同样地,产销商亦可根据既定的退款规则,向税务当局申请退还可发还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税款。 在各地的推行状况
加拿大的GST于1991年1月1日由当时加拿大总理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推行。税项备受争议,更成为他领导的加拿大进步保守党于1993年大选中落败的导火线之一。1993年大选获胜的加拿大自由党在当时的竞选纲领中承诺取消该税项,但是执政期间并没有兑现承诺。 加拿大的GST由2006年7月1日起由7%降至6%,而多项生活必需品也获得豁免,包括食物、房租、医疗服务及金融服务等。2008年1月1日起,GST再降至5%。澳大利亚的GST于2000年7月1日由当时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推行,取代在此之前政府所推行的销售税税制,并计划取消当地印花税及地税等税项。 澳大利亚的商品及服务税率为10%,适用于绝大部份商品及服务,包括交通费用。所以,在推行初时,曾导致悉尼跨海大桥大塞车,因为不少人都忘记了要路费从未含税的两澳元增加至包含GST的2.2元,而需要在缴费窗即时找20分硬币。 新西兰
新西兰的GST于1986年10月1日推行,初时税率为10%,后于1989年6月30日提升至12.5%,一直维持至今。
新加坡的GST于1994年推行,初时税率为3%,后于2003年提升至4%,再于2004年提升至5%,2007年7月1日提高至7%并维持至今。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及2003年分别给予11.04亿新加坡元及8.25亿新加坡元补助低收入家庭。现在新加坡平均每年的商品及服务税收入约为40亿新加坡元。 另一方面,由于得到GST的补贴,新加坡政府得以把当地的利得税下调5%。
早在主权移交前,香港政府曾多次希望在香港推行商品及服务税,当中以夏鼎基担任财政司期间几乎正式实行。由于当时香港的通货膨涨非常炽烈,政府希望透过商品及服务税来压抑通涨。不过由于当时政府亦正在推行代议政制,为免打击殖民地政府在市民的管治威信,商品及服务税最终终止实行。香港主权移交后,经历了数年财赤,香港政府再有开征商品及服务税的构思。不过,因为当时还未有具体方案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所以其讨论又再押后。2006年7月18日,香港政府终于公布改革香港税制的咨询文件,研究通过开征商品及服务税以扩阔税基的可行性,但遭到社会大力反对。
根据咨询文件,香港政府提出开征5%的商品及服务税,库房收入增加300亿港元。其中72亿港元会用于宽免措施,包括领取香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人士的现金纾缓津贴、低收入家庭每年2000港元的津贴,以及所有家庭每年3500港元的水费及差饷扣减。政府亦会取消酒店房租税及名义资本额注册费,并调低汽车首次登记税及汽油、柴油之油税,收入将减少19亿港元。另一方面,收取商品及服务税的行政费用预计为5亿港元。因此,政府的净收入将会增加204亿港元。然而,政府承诺税项实施后首5年,将会将全数净收入回馈市民,考虑方式包括宽免薪俸税及利得税。 关于商品及服务税会议
目前香港多个政党均持保留态度,香港民主党、香港自由党及部份独立香港立法会议员已表明反对。很多市民也不支持商品及服务税。 2006年12月5日,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因市民对此税项未有共识,政府在余下的咨询期内,不再考虑推行商品及服务税。
编辑本段批评
对商品及服务税最主要的批评是加剧贫富悬殊。假设商品及服务税率为5%。一个每年收入$80,000的低收入人士,不用交薪俸税,每年消费 $70,000,便要额外缴交$3,500税款;至于一个每年收入$100,000,000的高收入人士,一年消费$10,000,000,假如政府减薪俸税5%,便可节省$5,000,000,同时要交 $500,000商品及服务税,一年合共节省了$4,500,000。
运作
在商品和服务到达最终消费者之前,由登记产销商在生产和分销过程中代收取税项。在商品及服务税的架构下,各登记产销商在销售其商品和服务时会征收商品及服务税,并就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所缴税款申请抵免。各产销商在生产和分销过程中向税务当局缴交的商品及服务税总额,等于消费者最终承担的税额。下表以生产及销售一套西装为例,并假设商品及服务税税率为5%,以及各产销商都已在商品及服务税制度下登记,说明如何在生产和分销过程中征收商品及服务税。说明
原材料供给商 示例
(a) 原材料供给商以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25元的价格售卖棉花予布料生产商,因此布料生产商共须付款525元。在有关的商品及服务税课税期届满时,原材料供给商须申报所收取的25元商品及服务税(销项税),在扣除所支付的进项税(在这例子中是0元)后,须把税款净额25元交予税务当局。
布料生产商
(b) 布料生产商把棉花制成西装布料后,以1,0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50元的价格售予裁缝。因此,裁缝须付款1,050元给布料生产商。在布料生产商递交商品及服务税报税表时,他须申报向裁缝所收取的50元销项税,在扣除先前购买棉花时所支付的25元进项税后,他须向税务当局缴交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为25元(在递交商品及服务税报税表时一并缴交)。
裁缝
(c) 裁缝把缝制成的西装,以1,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75元,即1,575元的价格售予零售商。裁缝售卖西装时收取了75元销项税,在扣除购买布料时所支付的50元进项税后,他须付予税务当局的商品及服务税净额为25元。
零售商
(d) 零售商在店内展示该套西装,然后以2,500元另加商品及服务税125元的价格售予消费者。零售商向消费者收取2,625元。在商品及服务税课税期届满时,零售商须把净差额50元(即销项税125元减进项税75元)付予税务当局,以履行其课税责任。
消费者
(e) 消费者以2,625元(包括商品及服务税125元)从零售商购买该套西装。在他付予零售商的价格中,他实际上完全承担了125元的商品及服务税。由于他并非登记人士,而且不会以西装作为一项商业货品,因此他必须全数承担税项。
税务当局
(f) 原材料供给商、布料生产商及裁缝各向税务当局缴付25元商品及服务税,而零售商则缴付50元。税务当局就该套西装所征收的商品及服务税总额为125元(相等于消费者所缴付的商品及服务税)。这笔税款是在西装生产和分销过程中逐步征收的。
与零售税
在制成品最终销售时征收的单一阶段税项,有人或会认为这是对一般消费征税的较简单方法。不过,具体研究指出零售税有一些固有的问题,以致其成效或效率不及商品及服务税。 由于零售税只在生产和分销过程中的其中一个阶段征收,当局必须制订具体的规则,清楚界定卖家何时属于零售商,以及何时须登记缴纳零售税和就其销售的商品征收零售税。此外,也须订有明确规则去确定买家在生产过程中哪个阶段只属中介人,例如批发商或贸易商等,而获豁免缴纳零售税。 零售税税制除了涉及复杂的立法和行政工作外,事实也证实,由于零售税只在某个阶段一次过征收,这税制很轻易有被滥用或欺诈的情况出现。至于商品及服务税,则是以多阶段方式征收,征税机制本身有自我监察作用,出现漏税的机会较小。由于商品及服务税相对于零售税较为优胜,在过去20年,有不少地区已引入商品及服务税,取代其原有的零售税或相似的税制。全球已有超过135个地区实施商品及服务税。 热门专栏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金融危机
资本成本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汇率
资产
经济
美元
单向定单
租赁期
外汇通
服务
外汇佣金
SME
ISO
认可
增量成本
什一税
CFO
MIT
加工
销售
MG金融集团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股利收入
技术
空头陷阱
资本
REF
市场
中国股市
中小企业
备付金率
美国
两会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调至市价
pt
清算
电子汇兑
税粮
下降三角形
外汇
FDI
Writer
银行
投资
管理
阴烛
MACD
width
冲账
Theta
短期同业拆借
货币
peg
外汇交易法
金融中介理论
企业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消费发展战略
黄金
巴塞尔资本协议
贴现现金流
联系汇率制度
拔档
美国贝勒大学
产品
汇差清算率
延期付款汇票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Exposure
计期汇票
集中竞价
金融
标准普尔(S&P)
公司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资金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股票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持平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国际收支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