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体系
国际储备体系,是指在一种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与集合的法律制度安排。这种安排的根本问题是中心储备货币或资产的确定及其与其他货币或资产的相互关系。国际储备体系的演变
国际储备体系的演变,实际上就是中心货币或资产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延伸与扩大。整个演变是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从单元的储备体系逐步向多元的储备体系发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单元化的储备体系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世界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币。因此,国际储备体系单元化,其特点就是国际储备受单一货币支配。
由于金本位制度率先在英国实行(1816年),各国只是后来仿效,于是逐渐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和被广泛储备的现象。因此,在这个制度下的储备体系,又称黄金──英镑储备体系。在这个储备体系中,黄金是国际结算的主要手段,也是最主要的储备资产。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过渡性的储备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典型的金本位制崩溃,各国建立起来的货币制度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美国仍推行金本位制)。国际储备中外汇储备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非典型性的多元化储备体系,不完全受单一货币统治。但由于该体系不系统、不健全,因此,严格地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储备体系。当时,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有英镑、美元、法郎等,以英镑为主,但美元有逐步取代英镑地位之势。
三、二战后至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储备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建立了起来。美元取得了与黄金等同的地位,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这时的储备体系称为美元──黄金储备体系,其特点是储备受美元统治。
在这个体系中,黄金仍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但随着国际经济交易的恢复与迅速发展,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世界黄金产量增加缓慢,产生了经济的多样化需要与黄金单方面似不应求的矛盾;另一方面,黄金储备在各国的持有量比例失衡,美国持有了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其他国家的持有比例则相小。因此,在各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逐渐下降,而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比例却逐渐超过了黄金而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如在1970 年,世界储备中外汇储备占47.8%,而美元储备又占外汇储备的90%以上。因此,从总体上看,这时期各国的外汇僻备仍是美元独尊的一元化体系。
必须注意,二战后的美元──黄金储备体系与金本位制下的黄金──英镑储备体系是有区别的:
(1)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货币直接同黄金挂钩,黄金是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要中心货币,并且由于黄金具有稳定的内在价值,因此,不存在信用和汇率危机等问题。
(2)在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并不直接与黄金挂钩,而是直接同美元联系,然后再通过美元兑换黄金,美元成为最主要的中心货币。由于美元是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美元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并流通,是因为当时美国具有以下条件:①大量的黄金储备,②强大的经济实力,③政府的信用保证,由此保证了美元作为中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一旦美国经济衰退,国际收支恶化、美国政府信用保证下降以及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这个中心储备货币也就随之动摇了。
四、70年代后至今的多元化储备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国际储备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这表现在储备体系完成了从长期的国际储备单元化向国际储备多元化的过渡,最终打破了某一货币如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20多年来,形成了以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以及欧洲货币单位(ECU)等多种国际储备资产混合构成的一种典型性的国际储备体系。其特点是国际储备受多种硬货币支配。多种硬货币互补互衡,共同充当国际间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特里芬难题”的出现 “特里芬难题”的出现及其补救措施的失败,是促使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保证美元的中心储备地位须有三个条件,但自60年代开始,这些条件均不同程度地丧失或被破坏。
1、美国自60年代开始,持有的黄金储备逐年降低,从战后初期的245亿美元降至1967年的121亿美元,再降至1971年美元第一次贬值时的 102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其他国家官方美元储备向美国兑换黄金的需要;
2、由于只存在单元的中心储备货币,因此,随着各国持有的美元储备的增长,对美元的需求压力也会增大,美国国际收支必然逆差。美国从50年代开始,国际收支就连年出现逆差,至1970年,其逆差累计高达492亿美元。从1971年开始,曾连续80年之久的贸易顺差也转变为逆差,从而加剧了美元外流。 1977年和1978年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两年都在140亿美元以上。
3、黄金大量外流,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导致了美元信用下降进而导致人们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硬货币,最后导致美元危机爆发。
在这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两难其全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储备货币发行国即美国要满足世界各国对储备货币的需求,其国际收支就会发生逆差,而国际收支逆差又会降低该储备货币的信誉,导致储备货币危机;另一方面,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要维持储备货币信誉,则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而国际收支顺差又会断绝储备货币的供给,导致他国国际储备的短缺,最后影响国际清偿力。由于最初揭开这个矛盾现象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因此称为“特里芬难题”。为解开这个难题,国际货币基金还于1969年10月创设了特别提款权,试图以此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补充,减轻不断增长的国际储备需求对美元的压力,缓和美元危机,并最终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中心储备货币。但由于特别提款权的“纸黄金”性质以及其他局限性,这一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美元危机仍不断产生。据统计,从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至1973年2月美元战后第二次贬值为止,先后共发生了l0次美元危机。美元危机又反过来削弱了美元的信用,且进一步加剧人们对美元储备的心理预期,只要外汇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抛售美元,去寻找新的国际储备来源。
二、日元、马克等货币地位的上升
随着战后日本、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相应地,这些国家的货币也被人们不同程度地看好而成为硬通货。当美元信用逐渐削弱而使美元危机迭生时,这些硬货币也就成了人们作为中心储备货币的最佳选择。因此,许多国家在预期到美元贬值时,就纷纷将美元储备兑换成日元、马克、瑞士法郎等硬货币,甚至还抢购黄金,从而使国际储备资产分散化和多元化。1979年11月,美国对伊朗资产的冻结,又加速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进程。石油输出国为避免储备美元的风险,将大量的石油美元从美国调往日本和欧洲,并兑换成日元、马克和其他硬货币。这样储备货币中美元的比重就不断下降,而其他硬货币的比重则不断增加。据统计,至 1979年底,美元在诸多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从1973年的84.6%降为1979年的65.1%,而其他货币所占比重则由1973年的15.4%上升为34.9%。到70年代末期,国际储备构成已包括美元、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日元和欧洲货币单位以及黄金等,一个新的、系统的、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国际储备体系建立起来了。
三、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储备意识的变化
一个储备体系的建立,除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这个主观条件,主要是指各国对国际储备的意识。多元化国际储备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这一意识的变化推动的,表现在:
(1)美国愿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战后美国一直坚持维护美元在储备体系中的垄断地位,这样,美国可借助于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这个优势,用直接对外支付美元的方式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还可以用美元大量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获取高额利息,甚至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但70年代以来,因美元危机对内外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迫使美国改变意识,表示愿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同各国分享储备中心货币的利益。
(2)前联邦德国、日本等硬货币国家愿意把本国货币作为中心储备货币。
这些国家最初是不愿本国货币成为中心储备货币的。因为一旦成为中心储备货币,就成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它虽然可获得一定的好处,但必须对外完全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对资本输出入也不加任何限制,这样就会影响国内的货币政策乃至经济发展。同时任何一国货币作为储备货币都会遇到“特里芬难题”,即随着储备货币发行量的增长,其信用保证必然下降,进而影响货币汇率。但自1979年遭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冲击后,这些国家改变了态度,放松了对资金的管制,鼓励外资内流以及外国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货币的增加,加速了这些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进程。
四、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的价值
从1973年开始,浮动汇率制成了国际汇率制度的主体,随之而来的是汇率剧烈波动,且波幅很大。为了防止外汇风险,保持储备货币的价值,各国就有意识地把储备货币分散化,以此分散风险,减少损失。这种主观保值行为也推动了国际储备体系走向多元化。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特征
一、国际储备多元化,但美元仍居主导地位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形成直接导源于美元在70年代的两次贬值,引起美元信誉下降。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发展变化也基本上由美元地位与信誉的沉浮而引起。美元在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始终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美元信誉下降,多元化储备体系发展进程快;美元信誉提高,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发展进程就缓慢。在 80年代初,多元化储备体系还有回归到原来的美元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单元化储备体系之势。这是因为:
(1)70年代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减轻了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特里芬效应”,从而有利于美国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币值保持稳定,进而再度提高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2)1981年里根上台后,美国采取了高利率的政策,促使美元回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又再度扩大,信誉提高,汇率复升,因此,增加了许多国家扩大美元储备的要求。
(3)70年代末,日本、西欧等国虽表示愿意把本国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但这是被动性的甚至是被迫的。因为它们都不愿看到“特里芬难题 ”在本国出现,既影响国内的货币政策,也对本国经济造成影响。因此在80年代初,日本、前联邦德国均想法阻止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迫使日本开放日元市场,促使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目的之一就是增强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地位,增强这些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由于日本、前联邦德国等国家在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方面呈被动性,因此美元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发展进程中仍居主导地位,不同的只是日元、马克及其他硬货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有所增强而已。如1975年初,日元和马克在世界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分别为0.5%和6.3%,到1990年分别升至 6.7%和11.1%,美元虽减少,但仍占57.8%。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其间(1993一1995年)美元发生了新的危机,美元兑日元曾跌至l美元兑80日元以下,美元的关键货币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但美元并未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言的“江河日下”。目前,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逾6成。可见,美元迄今为止仍是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二、国际储备总额迅速增长
二次大战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国际储备总额迅速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50年世界国际储备总额(不包括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仅为183.25亿美元,但至1970年增长为932.43亿美元,1983年底(包括中国)更增为4 154.6亿美元(合3 968,29亿特别提款权,黄金储备按每盎司35个特别提款权计算),约增长了23倍,平均每年增长68%还多。1985年国际储备总额升至4 368.66亿特别提款权。1994年国际储备总额更高达8 445.52亿特别提款权,又比1985年增长了93,32%。
三、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相当比重,但非黄金储备显著增长
在国际储备中,外汇占绝大比重,但黄金亦占相当比重。由于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散后,黄金逐渐非货币化,1978年基金组织还宣布取消黄金条款,切断黄金与货币的直接联系,9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出现了抛售黄金的现象或计划抛售黄金,所以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总资产中的比重呈快速下降趋,金价也一跌再跌,目前1盎司仅为255美元左右尽管如此,由于黄金仍是财富的象征或价值实体,所以仍在各国国际储备中占重要地位。所不同的是当人们要动用黄金来清偿债务或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时,得先把黄金出售,换回外汇再进行支付而已。
四、国际储备分布不均衡
国际储备的数量及其分布始终是不均衡的,即发达国家拥有了绝大部分的黄金储备和大部分的非黄金储备,经济实力雄厚,国际清偿力充足。相反,发展中国家黄金储备极少,非黄金储备也不及发达国家,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薄弱,国际清偿力不足。由此也引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而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还须国际社会作长期的努力。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建立的深远影响
一、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建立的积极影响 1、缓和了国际储备资产供不应求的矛盾。在美元一黄金储备体系或以美元为中心的储备体系下,美元是单一的储备货币,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元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无法满足,造成了国际储备资产供不应求的矛盾,这显然不利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下,同时以几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硬货币为中心储备货币,使各国可使用的储备资产增加,为各国提供了满足多样化需求和灵活调节储备货币的余地。
2、打破丁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在美元一黄金储备体系下,美国可利用其特殊地位,推行对外扩张的经济政策,操纵国际金融局势,控制他国经济。多元化体系的建立,使美国独霸国际金融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各国经济不再过分依赖美国。同时因国际储备货币多样化,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弱一国利用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而强行转嫁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此外,多元化储备货币的付诸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为了维持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健康发展和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各国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干预与管理。这些都有利于各国加强在国际间的金融合作,改善相互间的经济关系。
3、有利于各国调节国际收支。一方面,各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种硬货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逆差,这比起只有单一美元储备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方便得多;另一方面,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处于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环境中,在此制度下,各国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国际收支,但在单一储备体系下,各国为调节国际收支而需变更汇率时,须征得IMF同意后才可进行。
4、有利于各国调整储备政策,防范、分散因储备货币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这是因为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可为各国提供有效组合储备资产、规避风险的条件,即各国可根据金融市场具体的变化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储备资产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的搭配组合,从而避免或减少因单一储备资产发生危机而遭受的损失,保持储备价值的相对稳定,并尽力获取升值的好处。
二、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带来的难题
多元化储备体系的积极作用,使该体系多年来经受住了多事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如两次石油危机、两次严重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国际债务危机等。但该体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
第一,国际储备资产分散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导因是国际储备货币总额的过分增长,而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恰好能“制造”出更多的储备货币,促使国际储备总额成倍增长。如国际储备在1969年底才397.93亿特别提款权,至1980年底却增长了7.4倍,达2 931亿特别提款权,每年平均增长逾20%,大大超过60年代平均增长7.5%的水平。而1985年更达到4 368.66亿特别提款权,从而使西方国家的通膨胀率,由60年代的平均2%~3%增加到70年代的两位数以上(平均),直至80年代中后期,才使通货膨胀率回落至4%左右。
第二,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国际储备资产分散化以后,储备资产的稳定如何,就成了国际性问题。因此,一国在管理国际储备时,必须要密切关注诸多储备货币国家的政治经济动态,密切关注外汇市场上这些货币汇率的变化,根据各种储备货币的外汇风险和利息收益,不断调整储备资产的货币构成,而这需要极发达的通信系统、灵敏的判断力以及过硬的操作技术,因此增加了储备货币管理的难度。
第三,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尚无法彻底平抑外汇市场投机,甚至有时还会刺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扩大了储备供给,同时增加了世界储备总额,但与此同时,市场短期资本或游资也在成倍增长。国际游资天生有两个特性--趋利性与投机性,且“光速般”地流动。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表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储蓄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有7.2万亿美元,约等于全世界经济产出的20%。此外,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而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又对短期资本的流动起了乘数作用,使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各国国际储备尽管也一直在增长,但仍然有限,因此就一国来说,是无法抵御庞大游资的冲击的。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社会在1985年成立了联合干预机制,以期通过联合的力量来捍卫主要货币。但从现实来看,货币汇率危机仍不断出现。90年代以来发生的重大货币危机,都与国际游资在全球的“游击”密切相关。
由于国际游资的存在和制造机会赚取高额利润的投机家处处可见,因此就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来说,一旦该体系中某个储备货币因某种原因日益坚挺时,就会在市场出现竞相抛售其他货币而抢购此硬货币的行为,其结果就会导致储备中的相对软货币去“追逐”硬货币的现象,导致储备货币的汇率大起大落,当市场投机力量过大时,就会刺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此外,这种资金的流动又会给各国经济政策的运用带来负效应。如一国为控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信用的措施,提高利率,使大量游资流入,并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一国经济的增长,但很显然,大量游资的流入,又抵消了紧缩的经济政策效力,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可见,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管理上的困难。因此,如何利用这些优点,克服它的缺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储备政策与管理体制,是摆在各国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热门专栏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金融危机
资本成本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汇率
资产
经济
美元
单向定单
租赁期
外汇通
外汇佣金
服务
SME
ISO
认可
增量成本
什一税
CFO
MIT
加工
MG金融集团
销售
股价反弹
抽签偿还
股利收入
技术
空头陷阱
资本
REF
市场
中国股市
中小企业
备付金率
美国
两会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调至市价
pt
清算
电子汇兑
税粮
下降三角形
外汇
FDI
投资
Writer
银行
阴烛
管理
MACD
width
企业
冲账
黄金
短期同业拆借
Theta
peg
货币
外汇交易法
金融中介理论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消费发展战略
产品
巴塞尔资本协议
贴现现金流
计期汇票
联系汇率制度
拔档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延期付款汇票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Exposure
集中竞价
标准普尔(S&P)
金融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公司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指标
资金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单位
非农就业人口
股票
交易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持平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