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 alt="国际收支逆差" src="http://a2.att.hudong.com/15/02/01300000164586122533027477718_s.jpg">国际收支逆差
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 alt="国际收支逆差" src="http://a4.att.hudong.com/74/03/01300000164586122533031428025_s.jpg">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币,买进本币,政府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贬值。政府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从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来看,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经常项目的逆差所引起的,那么必然导致与出口有关的部门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经济下滑。如果国际收支的逆差是由资本项目逆差所引起的,那么意味着大量资本外流,国内资金供应紧张,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失业增加,经济下滑。

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引起本国外汇市场外汇供应增加,本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本币升值,又会增加出口的压力。

如果政府出面干预,会造成本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当国内物价上升时,必然导致本国商品出口的困难。

由大量贸易收支顺差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必然要受到贸易伙伴的报复,引起贸易摩擦。同时经济资源是有限的,本国资源的大量外流必然导致本国经济增长乏力。  

产生原因
国际收支逆差" alt="国际收支逆差" src="http://a0.att.hudong.com/48/03/01300000164586122533034133071_s.jpg">国际收支逆差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1、货币主义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就业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2、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产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出口产品的不利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很低,价格弹性也很低。实际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一直在不断恶化。二是不利的销售市场市场经济的缓慢增长幅度制约了初级产品出口增长。三是低效率造成的过高出口成本,影响了出口利润

3、国内吸收论

国内吸收论(Domestic Absorption)认为凯恩斯收入支出公式解释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闭经济中,超额需求将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开放经济中,则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上述理论对逆差原因的解释相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货币主义和吸收理论并不冲突;结构因素可以解释产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论;货币主义只是强调国内信贷水平,并把它作为外生变量,而并未解释产生超额国内信贷发行的原因,而结构主义和吸收理论对此进行了补充;超发行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满足名义需求增长而又不引起国际收支问题的经济能力将根据结构因素发生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外因;外因包括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内因包括部分由国内信贷超发行支持的财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采取贬值措施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起货币升值。

弥补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 alt="国际收支逆差" src="http://a3.att.hudong.com/62/03/01300000164586122533036285112_s.jpg">国际收支逆差
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可以分为资助和调整两大类。

1、资助政策

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 基础货币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采用资助政策时,金融当局一方面卖外币,买本币,使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基础货币减少;另一方面尽量买本币资产,放本币,使国内信贷水平提高, 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这样,在弥补逆差过程中,基础货币的减少和增加互相补偿。简而言之,资助政策通过提高国内信贷水平的补偿过程,平衡基础货币的增减量,使货币供给利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因此,它并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倡。但在具备外汇储备能力和国际借款可能性的条件下,资助政策的执行更加简易,代价和阻力更小。

采用资助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适于长期逆差的解决。首先,它要求在并未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的情况下,持续干预汇率。这样在外汇储备有限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助政策就不一定可行,有可能导致丧失外忙支付能力。其次,国际借款要考虑在高利率下还本付息能力问题。第三,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准确判断逆差存在期限的长短。如果按暂时性逆差进行资助,而逆差长期存在,则会出现耗尽储备外汇或难以偿还外债的局面。

(2)如果外币资产本币资产不能互相完全代替,则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置本币资产时,对本币资产需求增加,使利率下降,社会总需求上升,进而使进口需求增加,引起国际收支恶化。

(3)政策执行的效果受政策的信任的影响。通常在国内、国外利息比率固定时,资本不发生流动。但是当外债增加时,投机活动有可能加剧,导致对本币信心下降,甚至本币外逃 所以,资助政策的成功取决于人们对市场中央银行政策的预期。

国际收支逆差" alt="国际收支逆差" src="http://a3.att.hudong.com/13/03/01300000164586122533039151134_s.jpg">国际收支逆差
2、调整政策

对于长期根本性国际收支逆差,一般要联合采取资助政策和调整政策。调整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支出转移政策(包括贬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限额、多重汇率补贴等措施)。

支出下降政策本身可以弥补逆差。它通过降低国内收入和国内贸易品、非贸易品的总支出,首先减少了进口需求,其次降低了国内价格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需求支出下降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降低国内总支出而产生的剩余资源用于满足对国内超额产出需求

支出转移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应产出比价,减少进口需求,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需求 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 由国内产出价格下降引起的对出口进口替代的超额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不采取控制资源以满足这种超额需求支出转移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

发展中国家采用调整政策受一定条件制约:

(1)发展中国家短期调整能力小于发达国家,而调整成本则大于发达国家。如果社会边际资源生产率更高,或者即期支出偏好比未来支出偏好更强烈,则发展中国家倾向于资助而非调整

(2)调整政策存在时滞,而且在外贸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等情况下不一定有效。

(3)调整所带来的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收入分配等社会代价可否为政治、社会上被接受

因此,选择调整政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具备政策生效的条件,如贸易条件可以改善,可贸易产出可以增加。具体地说,货币贬值前要考虑外贸弹性是否足够大,贬值将要引致的通货膨胀是否足够小。采用支出下降政策时总需求必须达到足以克服逆差的一定水平;同时假定出口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与国内需求不成正比例变动,而且进口可以压缩,否则紧绾政策会导致更低的国内产出和吸收,导致出口降低,国际收支恶化。

(2)最小的社会代价,对减少失业,提高产出等其它政策目标妨碍最小。为了在较高经济活动水平上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一般倾向于贬值而不是紧绾,同时辅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贬值或紧缩的抉择取决于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

(3)有效利用资源进口管制可以促进经常项目的改善,但通过刺激低耗高教出口而资助更多进口品,有可能比进口管制更有效。

(4)改善逆差产生的环境。对于因初级产品引起的逆差,为使重新配置的资源转入贸易部门,促使出口多样化,宜采用贬值而不是紧缩信贷政策,信贷水平在不同部门、企业间应有所区别。对于因财政赤字引起的逆差,采用紧缩需求政策更适宜,而不必进行结构调整。对于多重因素引致的逆差,因为紧缩需求政策可能阻碍结构调整,有些结构调整政策可能提高财政赤字,所以仅采取单方面偏重总供给或总需求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相关词条

ing="1" cellpadding="1" align="left" bgcolor="#ffffff" border="1">

品牌联合

福特主义

货币替代

资本逃避

机会成本

市场预测

企业边界

实体经济

溢出效应

规模效应

品牌效应

财务分析

商品流通

外汇汇率

补偿贸易

财务控制

项目融资

阿罗悖论

破窗理论

服务蓝图

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工会财务会计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