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亿突然没了!今年互联网企业每天都在渡劫

硬核财经 2021-12-23 00:02

来源丨无相财经

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2021年很难熬,甚至可以说是分水岭的一年。

今年市值最大的五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腾讯跌了20%,阿里巴巴跌47%,美团跌17%,拼多多跌65%,京东跌11%。

如果你像股神专家那样“坚持看好科技板块”,并买入互联网科技基金,那么你2021年的投资收益大约是负40%。

Image

有人统计,今年的中概股总市值跌了近十万亿人民币,这与前几年互联网的高歌猛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爱奇艺裁员,阿里裁员,美团裁员……

一年河东,另一年就是河西了。

那么,互联网为何就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呢?

01

互联网行业的回调,和国内的政策以及百姓人心的动向,有很大关系。

今年的中国科技企业,出现两大分化:

一是大企业,特别是以软件或者算法为核心的企业,以及平台型企业,即“软科技”,正在遭到唾弃。

其背后的资本,都被群众打上了“作恶”的标签,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一切坏事儿都是这些公司干的。

早些时候,国民老公王思聪追求孙一宁不成,被孙一宁曝光,除了骂王思聪“油腻”之外,还加了一句“万恶的资本家”。

前阵子李子柒与东家闹纠纷,也是一句“资本真是好手段”。

还有现在的联想,也成了众矢之的。

二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新宠儿,逐步起飞。

假设你是一家半导体企业,有某一种技术特长或者核心IP,可以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替代,那么很容易拿到投资人的钱和地方的补贴。

大部分情况下,投资人会排队上门拜访请你收下他们的钱,地方也会主动提供免费办公室,企业税收减免,甚至包括买房优先在内的各种优惠。

在三十年前,科技的来源是全球化,手段是模仿,目的是吃饭。

三十年后的来源是内循环,手段是“自主创新”,目的则是斗争。

风向急转急停,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国家开始支持硬科技,而不是软科技。

02

互联网企业的回调,还与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共同富裕”和“数据安全”等政策的监管有关。



Image

国内没有放肆的环境,国外也不给好脸色。

2021年12月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有人解读,这份法案的出台,就是为了限制中概股在美国上市。

昨天,美国还把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等8家中企追加列入黑名单,同时也将升级对中芯国际的制裁。

美国投资者则被禁止持有已列入黑名单的60家中国企业的股份。

那么互联网真的要死吗?

我认为不是,首先,国内的监管已经释放友好。

最新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稳是2022最重要的名词。

并且批判了曾经用力过猛的调子。

Image

其次,虽然“资本家”遭人唾弃,但中国的资本规模和资本市场还是再稳步扩大。

根据商务部数据, 2021年的前十个月的外资流入(FDI)已经达到2020全年的水平,再创历史新高。

8月,监管部门批准了摩根大通在中国设立全资证券公司的申请,史上第一家外商全资证券公司正式落地,10月,高盛也紧随其后。

还有华尔街大鳄们在过去这两年,不断在中国捐钱、出书、演讲,乐此不疲。

虽然中国的很多红利都在消失,但还是高出全球水准的。

Image

03

怎样理解这波互联网行业的滑铁卢呢?

我认为2021年,不仅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分水岭。

Image

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劳动力,资本和科技。

2021年的中国,在这三个基本的要素上都出现了转折点式的变化。

年初公布的人口数据证实了人口拐点已经提前到来。

人口红利不再,老龄化将在未来陡增。

资本方面,最“重”的房地产行业随着恒大的违约,进入全面洗牌阶段。

Image

可想而知,资本在未来,很难在中国经济中扮演拉动增长的主角。

这一年内,我们对资本的引导和治理,是非常果敢的。

打击教培资本、房地产资本、互联网资本,本质是还是要促进中国社会更长远的发展。

在资本大幅流出互联网行业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资本又大幅流入了新能源、半导体和新基建领域。

一个数据对比是,今年的互联网平均暴跌了60%,但光伏平均涨幅超过了60%。

房地产平均暴跌了40%,但半导体平均涨幅超过了40%。

最近一个月,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就高达900亿,这是史无前例的。

这是一种此消彼长,而不是全面下落。

企业家应该明白,自己要跟对国家的步伐。

我们要看到,国家在全方位呵护科技企业,热钱大量涌入,政府大力扶持,以及新一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闪光。

风物长宜放眼量。

尽管这一年内,我们关注最多的是民生,呐喊最多的是松绑,担忧最多的是失业。

但对于暴风雨之后的彩虹,坚信不疑!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