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准基金
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Intervention Fund),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
金。它对证券市场进行逆向操作,熨平非理性的剧烈波动。主要是为了防止股市暴涨暴跌,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平准基金的分类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 平准基金的来源
平准基金的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以法定的渠道为主,其基本组成多为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根据上述定义,平准基金有以下特点:
是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暴涨暴跌。为此,其组建、操作、评价、管理的全过程都受政策的影响或直接接受政府的指令,为证券监管部门服务,成为有效的证券市场直接监管手段之一。2、平准基金是非盈利性基金,这使她区别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因为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组建的目的是为投资者获取最大限度的基金增值。平准基金应有足够大的盘子。如果基金的数量不充分大,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作用就很小,不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3、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4、平准基金的操作和管理有特别的规定和程序,以保证“三公”的原则,不至于损害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平准基金的基本功能是平抑股市的非理性波动。这一方面是指对大盘(指数)的非理性波动,另一方面也应包括个股的暴涨暴跌。按照美国股市理论,从高点连续下跌20%即可称为熊市,而单日跌幅超过5%可谓股灾。例如1999年上证指数在“5.19”行情中达到1756点的高点后,绵绵阴跌至1350点,跌幅近25%,明显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背景不符,因而是非理性的;1999年10月28日,“基金湘证”上市首日,开盘价 2.45元,最高价达创基金交易记录的10元,且收盘价6.2元远高于其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1.137元,迫使管理层采用提早扩募的方式(11月3日即宣布以1:1.65的比例扩募)来打击投机者,带累了许多投资者,造成不良影响。在类似的情形下,都应予干预。除了“平准”的功能外,笔者认为,可以参照美国SIPC所起的作用,赋予平准基金保险的职能,即为投资者(包括券商、机构和一般投资者)提供风险赔偿或担保。例如,在某个券商陷入财务危机时,平准基金可以按一定的程序介入该券商内部,或提供管理方面的建议,或提供资金支持,乃至帮助其清算并负担一定的清偿保险费。
除了美国大萧条那次,近几十年发生的这几次案例和中国情况都非常相像。诸如本币升值、传统产业出现倒闭和外移引发产业空洞化趋势,以及本币升值前后均出现股市暴涨暴跌等等。那么资本市场暴涨暴跌所引发的那些恶果到底会否在我国重演呢?我认为不会。理由主要有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利率和汇率也没有市场化、没有融资融券机制和股市下跌没有引起房地产市场全面下跌等。但是外汇迟早要取消管制,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也是大势所趋,融资融券也即将推出,到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我建议管理层应该紧紧扭住股票市场这个龙头。只要股市稳定了,其他的期货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也就稳定了,其他的次生灾害也会随之消除。而要扭住股市这个龙头,建立股市平准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平准基金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行之有效。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股票市值只跌去了不足20%,中国只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基本面未出大的问题,何以出现"10连阴"?何以跌去60%?这固然与中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股指涨幅过大有关,但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市场还不成熟,包括市场机制的不成熟和投资者的不成熟,是非理性、恐慌性抛盘所致。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而现实却与此完全背离。那么,有无办法解决或抑制股市的大幅波动,是任其暴涨暴跌,还是有所作为?为此,我们必须再次深入研究和思考"平准基金"。"平准基金"的通俗用语即平抑基金。"平准"一词出自古代"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整治的经济三大措施之一(另两项措施是统一货币、盐铁专营)。桑弘羊下设均输官和平准官,"开委府(商品仓库)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即卖",合理安排货物运输,调节市场物价。"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平准一词即含有平抑归准之意。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兴起,曾有专家、学者提出设立"平准基金"的构想,但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很难深入讨论。到了2004年和2005年,证券市场较长时期萎靡不振,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严重受损,人们又热议一阵"平准基金"问题,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质疑的。后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市场转暧,这件事被放下了。去年"5.30"以后,尤其是今年以来,股市极不稳定,惨跌不止,投资者又提起"平准基金"这个倍受争议的话题。
凯恩斯的贡献就在于发明了"国家干预",用有形的手纠正和补充无形的手,从而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大减少和减缓了经济危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传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早已被证明光靠市场机制调节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正常运行。美国一向标榜实行市场经济,但在1929年股灾发生后,罗斯福总统亲自出马,进行了旨在恢复人们信心的"炉边谈话"。"9.11"事件后,美国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急休市、允许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连续降息、推出1000亿美元财政刺激方案等措施干预股市。今年3月,当美国次贷危机引起恐慌后,联邦政府对金融市场紧急注资。这都是政府干预的表现。相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和拉美)受新自由主义影响,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放弃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和控制,结果对本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曾导致股市大幅震荡甚至崩盘。
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主导的市场经济,全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应该有高效的计划指导、严格的监管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这样易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办大事。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和行动,已经充分彰显了这种优越性。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关注和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创造
近几年,由于外贸顺差和汇率变动等原因,大量外资(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国内,在不断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外资的进入还会增多,这就给股市带来很大的风险。引起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或者是宏观经济出现了问题",基本面"恶化;或者是大笔资金撤出(如外资),卷钱而走;或者是投资者心理不成熟,恐慌性抛盘。如果是基本面出现了问题(经济衰退),政府想救也救不了,只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只能因势利导,不能逆经济规律而动。如果是上述后两种原因所致,那么,政府的出手干预则十分必要且大有作为,不违反经济规律。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外资和国际炒家时刻都在觊觎这块肥肉。他们的惯用手法是在股市低迷时入场抄底,狂敛筹码,在股指高位时清仓而归,赚得盆满钵满。如果我们手中没有一支可以随时出击的力量和武器,没有"杀手锏",后果不堪设想。
平准基金的定位和资金来源,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的方式,慰平股市的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虽然不能将其说成是定海神针,但是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稳定市场的作用。
界定平准基金的性质和定位十分重要。必须明确这类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以稳定市场为目标。在股指运行区间相对比较正常时,该基金按兵不动,不能轻易入市。只有在非常时期和突发情况下,在股市狂涨或暴跌,大幅偏离价值中枢,可能出大问题、大风险、大动荡时,它才出手入市,向上平抑疯狂追高和上涨,防止大的泡沫,向下平抑恐慌性抛盘和暴跌,防止一泻千里。当然从量上看
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参与市场的相关主体征收一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末,中国上市公司总股本1.7万亿元;证券公司净资本3千亿元,总资产近2万亿元;基金总规模2万亿元,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超过3万亿元;期货公司总股本数百亿元。如果按一定比例从这些相关主体征收一部分(类似央行征收的准备金),就可筹集到1500亿元-2000亿元。二是,国家财政出一部分。最简便的办法是把一个年度征收的2千亿证券交易印花税转化为平准基金。这样,平准基金初始就能形成4千亿的盘子。在目前情况下,4000亿不是个小数字,可对股市发挥相当的平抑和稳定作用。无论是从相关主体征收还是印花税回吐,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都是为了市场的稳定和所有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合乎于情,顺乎于理。此外,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79万亿美元,购买美元产品损失重大,何不拿出一小部分投入平准基金,既能稳定市场,又是合理投资。还可以考虑从大量的国有股中减持和变现一小部分,用于补充平准基金。只要认同平准基金的必要性和意义,资金来源不成问题。
2、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080708/180350689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