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翻脸“放鹰”?不,这只是铺垫!

价值先生2020 2021-12-01 23:48

在昨晚的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两位举足轻重的官员都到场参加,一位是美联储的一把手鲍威尔,另一位是美联储前任一把手、现任财政部一把手耶伦。这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印钱,一个负责花钱,美国经济的命运,很大程度就是掌握在这两个部门手上。

两位一把手昨晚都在听证会上发表了市场预料之外的讲话,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轨迹很可能发生改变,从而给我国经济也带来扰动。

其中鲍威尔发话要把通胀前面的“暂时性”去掉,并且加速Taper。这两点吸引了大部分的市场目光,鲍威尔翻脸“放鹰”的标题也充斥着财媒头条。这很好地既掩盖了耶伦同样大有亮点的发话,也掩盖了鲍威尔自身发话细节里透露的另一些重要线索。

鲍威尔发话里存在明显的矛盾

由于耶伦是民主党的,所以特朗普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提名鲍威尔,让“自己人”来当美联储的一把手。没想到鲍威尔连“自己人”都坑,上任之后继续加息,一年加了4次,硬生生把特朗普的支持率降低了一大截。后面对利率的调整也是该升升,该降降,特朗普虽然经常批评指责,但拿他没办法,因为总统对美联储一把手只有一次提名权,没有罢免权。

拜登的政治资历比特朗普高出N个档次,低级错误是不可能犯的。“自己人”都坑的人,聪明的领导是不会要的。而提名鲍威尔连任的理由是“欣赏他立场坚定,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这理由咱们听听就算,没有一个总统不希望自己能事半功倍,如果一个掌握着全国金融闸门的部门不配合,那“事半功倍”就不用指望。

所以说鲍威尔“刚获提名就翻脸”,这很可能是“错怪”鲍威尔了。

回过头仔细看看鲍威尔昨晚发话的细节,你就会发现他这次“转鹰”转得很生硬,甚至发话细节里存在明显的矛盾。如果说他真的是“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鹰派思路才是他原本态度的话,这些生硬矛盾是不应该出现的。

下半年以来,鲍威尔一直顶着压力,强调通胀只是“暂时”的。昨晚听证会上,他突然要把“暂时”去掉。尽管摆了七绕八绕的解释,还说市场对“暂时”这个词理解得不对,但这个转变依然很不自然,很生硬

根据他的发话内容,导致他态度转变的唯一理由,是最近突发的奥密克戎。而奥密克戎带来的冲击有两方面:一是经济下行,一是通胀延续。

经济下行是需要货币宽松来实现逆周期调节的;而通胀,理论上需要货币紧缩来遏制。这是第一对矛盾。为什么选择边际紧缩呢?针对这个矛盾,鲍威尔的发话里并没有给出像样的解释。

谈及通胀形成的时候,鲍威尔承认美国通胀的根本原因是疫情带来的供需失衡。为了配合现在奥密克戎来了,通胀就变得不再是“暂时”的说法,这没有问题。

但问题是,供需失衡型的通胀,靠货币收紧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从供给端去解决(例如增加替代性供给)。

例如两年前咱们的“猪通胀”,决策层就没有傻傻去加息压通胀,因为母猪不会因为你加息就生多点、生快点;养殖户更不会因为加息去扩产。

鲍威尔既承认通胀是来自供需失衡,而奥密克戎将冲击供应链,让这种供需失衡型通胀的“暂时”一词要拿掉;但同时又用这种通胀来作为加快Taper的理由,这是第二对矛盾

为了证明加快Taper的可行性,鲍威尔还讲到“美国经济表现强劲”。

上图是09年以来美国实际GDP的季度走势。我们就直观看这趋势,最后3个点是代表今年的前三个季度。强劲吗?

如果只是以去年疫情为起点,就看最后一小段,说“强劲”也说得过去。但把视角拉远一点,这更像是强弩之末。

11月中旬的时候,对美国今年GDP的预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出现了一次下调,从原本集中在的6~7%预期,跌到只有5~6%的预期。那还是发生在我们知道奥密克戎之前。所以现在还说美国经济强劲,就太别扭了。

如果把加息比作刹车,那么Taper(边际收紧)就相当于高速行驶中放松油门。放松油门不意味着后面就要踩刹车,只是让车速慢一点,降到一个合理的车速。奥密克戎带来的是经济下行的风险,就相当于前方有逆风,车速本身就要慢下来。而且以目前对奥密克戎的未知程度,就相当于只知道前方有逆风区,而对风速一无所知。

以未知的逆风区,作为先行减速的理由,这是第三对矛盾

更重要的是,如果未来进入逆风区,风速较大,一下子就会降到低于那个合理车速,那时候又得重新踩油门……所以,与其说这是武断,不如说这更可能是一次铺垫

耶伦的真正动机

美国财政部的职能是花钱,而钱的来源,除了收税,就只能向美联储要。

奥密克戎带来的冲击,毫无疑问,一定会减少美国财政部的税收收入。作为美国财长的耶伦,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没钱花。

“美国的联邦政府债务已经突破前所未有的10万亿美元”,早在2009年,市场就开始非常担忧美国违约。一直担忧到2017年,人家已一再突破到“前所未有”的20万亿美元,后面每一年都还继续扩张。

就没有违约过。

之所以一直没有违约,靠的是不断提高政府债务上限。

大家都知道,庞氏骗局之所以最后都会暴雷,就是因为傻瓜的数量是有上限的,当傻瓜用完之后,庞氏骗局就没有后续资金支付前面的利息,就只能暴雷。但只要一天不暴雷,只要一天傻瓜还没用完,这个骗局里一切都还是美好的。

白宫不断扩张债务的玩法,本质上,跟庞骗没多大区别,只是做得特别好看而已,因为美国有很强的软生产力,看上去有实体支撑,大家更心甘情愿受骗。而这玩法之所以一直不暴雷,一切都还挺美好,最重要的就是能不断提高债务上限

达到傻瓜的上限,庞氏骗局会暴雷。同样,达到债务上限,白宫也会关门停摆。这种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不得不”一再提高债务上限。如果不提高,白宫就会一直关门下去,实质上就是债务违约,就是暴雷了。

只要提高了债务上限,白宫就能继续发债,就能继续以新债还旧债,财政部才继续有钱花。而这些天文数字级别的新债,当然不是靠美国人民去买,也不能指望国外去买,大部分只能由美联储印钱去买。

前面几个月,虽然同样是“呼吁”国会通过提高债务上限,但那时候的耶伦还是道貌岸然的,拿出来的理由都是担心白宫要违约

再看她昨晚的表述,她先是保证“这些投资将在长期内导致GDP增长,而不会增加1美元的国债或赤字”。学过西方经济学的都知道,这是很正统的理论,没有毛病。

但紧接着,耶伦开始要挟国会,“在现状之下度过12月15日,但那之后的现金余额不确定,美国人关键的军饷、社会保障付款可能无法到账,然后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说得好听就是“连哄带吓,软硬兼施”,但细嚼一下就能发现明显的矛盾——既然还有半个月就连社保、军饷都没钱发了,那谈何把新债的钱都用于“长期投资”呢?所谓“长期投资”,可是很长时间之后,才有回报的。

矛盾的理由、露骨的要挟,反映了耶伦大妈这次真被逼急了。

关于债务上限的问题,纵观美国的经济史,每一次,无论是多么的戏剧性、无论多么的一波三折,最后都必然能通过的。这次的剧情有点新颖,但漏洞也有点多,所以结果也不会例外。

从耶伦大妈这里,我们还得到一个细节:既然提高债务上限,已经接近到了最后不得不做的地步,那么这上限提上去了意味着什么?当然是要大规模发新债,而且是马上发。

一方面,Taper,也即减少旧债的购买规模,而且要加快!(这是做给市场看的)

另一方面,发新债!(一般人还看不出来)

要知道,Taper还不是缩表的操作,而发新债则是实打实的扩表操作。

为什么延后到12月15日?

债务上限问题的最后期限原本是12月3日,昨晚耶伦同意再次延后到12月15日,作为最后底线。除了12月15日正好是下一次FOMC会议,还有两重含义:

1、如果这边才“转鹰”,喊话要加快Taper,那边就马上扩表,吃相就未免难看。所以延后一下,过两周让市场消化了,那边再卖一下可怜,就很容易糊弄过去。

2、世卫称,要了解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严重程度,还“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的时间”。这态度其实比较敷衍,或者说水平还不够强。昨天港大刚宣布成功分离和培养奥密克戎毒株(这是研发疫苗的基础),号称亚洲首个团队。这么推测,美国的进度会快一点。

要评估奥密克戎对现有的社会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张文宏做的预计比世卫精确得多,预计要两周左右。美国可能会快一点,但不会相差太多,这里需要的时间,正好就到12月中。

对我国货币政策节奏的影响

对于一些反映缓慢的投资者来说,可能还在担忧美国的货币收紧对我国形成压力。但是善于观察、有点记忆力的投资者都已经发现,我国不但在重要会议上强调“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强调“以我为主”,实际操作甚至更明显。

所以短期来看,没必要担心我国会跟着美国搞边际收紧;中期来看,美国到时上调了债务上限,继续扩表了,也不意味着我国要跟随大幅宽松。

上个月刚刚把“大水漫灌”去掉,但整个11月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出来,一方面是要观察一下市场的隐藏流动性,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奥密克戎的原因。因为理论上,新的疫情来了,鲍威尔的“常规操作”应该是撤销Taper。

所以相反,美联储表态要加速Taper之后、美债上限问题解决之前,这反而,可能是我国表态宽松的一个不错的窗口。

今晚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