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审计

审计目标
负债审计组工作人员
1.真实性
2.完整性
3.所有权
4.计价
5.分类
6.截止日
7.帐务正确性
8.揭示充分性
9.合法性
内容
1.流动负债审计
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各种付款项及预收款项和短期借款。其中应付帐款审计应付票据审计预收帐款审计要点如下:

(1)应付帐款
真实性:审查确认有无虚列应付帐款,调节成本费用和虚减资产的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函证

完整性:审查确认有无漏列应付帐款,虚减负债余额的情况,必要时进行零余额函证,即向明细帐余额为零的经常性供货单位进行函证

所有权:查明发票已收但没入帐的情况。

计价:确定企业选用总额法还是净值法,再查明方法运用及计算的正确性。

帐务正确性:查明应付帐款明细帐与总帐余额一致性

合法性:审查确认有无利用应付帐款挂帐进行违规违法活动的情况,如截留收入等。

(2)应付票据
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审核原始凭证函证查明有无虚列和漏列情况。

计价:查明应付票据是否按面值入帐;如有贴现,确定贴现正确性和应付票据减除贴现净值正确性。

分类:查明逾期应付票据本金利息转入应付帐款的情况。

充分揭示:查明逾期未付票据票据贴现会计报表中的揭示情况。

(3)预收帐款
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查是否存在利用虚列、漏列、挂帐等手段进行违规违法活动的情况;查明所有预收帐款是否均以合同为依据;抽查收款收据,对疑点进行函证

充分揭示:对预收帐款在应收帐款贷方核算的应注意帐务处理的正确性,并查明会计报表列示时将两者进行了正确地划分。

(4)其他流动负债
审查其他流动负债时应特别注意合法性目标。例如,应注意有无利用其他应付款调节本期损益问题;有无擅自扩大应付福利费开支范围;以及偷漏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金问题;有无利用预提费用调节本期损益问题等。

2.长期负债审计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1)长期借款
合法性:审查确认借款是否有计划,有合同借款用途是否符合计划和合同的规定;借款本金利息的归还是否按计划进行;借款抵押品实物是否确实存在。

计价:查明长期借款帐户到期余额是否等于本金加逐年应计利息之和。

分类:审查确认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的分类正确性,应分别查明筹建期费用是否计入开办费,生产期费用是否计入期间损益,购建期费用是否在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成本,之后计入期间费用

截止日:审查确认企业是否正确地确定了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始点和终点。

充分揭示:查明企业会计报表上正确揭示了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借款抵押等情况。

(2)应付债券
合法性:查明企业发行债券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发行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备,票面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票面利息是否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水平等。

计价:审查确认应付债券帐面价值是否等于应付债券面值加减溢折价,并查明溢折价摊销的正确性。

充分揭示:查明会计报表债券种类、抵押、年内到期等情况是否做了必要说明。

此外,也要注意费用资本化核算时分类和截止日的正确性以及应付利息核算的正确性。
特点
资产审计相比较,负债审计具有不同的特点:
(1)如果要使所有者权益利润高估,则资产就应高估,而负债要低估。所以,如果估计被审计单位有动机高估利润,那么对资产审计重点应放在资产真实性(存在性)上,而对负债审计重点则放在完整性上;

(2)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现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从而虚增了所有者权益盈利能力现象。
审查要点
(一)审查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应付利润、其他付款以及预提费用等)真实性、合规性;有无将以实现的营业、劳务等收入隐匿在应付账户,不计入当月损益;预提费用有无以多提或少提来调节利润的情况。

(二)审查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付款项)真实性、合法性,归还本息是否合规,长期负债利息支出外币的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列入固定资产构建成本或计入成本,并列入当期损益

(三)审查潜在负债真实性。潜在负债是指单位没有纳入年度损益决算而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和流动资产损失。主要包括:少转少摊的各种费用和材料价格差异,少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库存材料购入尚未付款的、借入的财产物资未入帐的,发出商品价格折让损失,库存产成品商品成本价格倒挂等。
被审单位
审计单位审计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根据审计通知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种存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鉴定和评估。

2、填报财产盘点盘亏表、债权债务明细表,对时间长、数额较大的债权债务单位须提供审计时间的双方对帐单

3、对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束,以《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形式下达,审计过程如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经单位主要领导人同意后,内部审计依法交有关部门处理。
指标体系
衡量企业偿还长期负债能力指标的误区
(一)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及负债权比率不是衡量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而是全部负债偿债能力指标

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科书都把资产负债率列为长期负债偿还能力指标。但从它的计算公式"总负债,总资产"上看,分子是全部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在内,不只甚长期负债。所以它实际上是全部负债偿债能力指标,而不是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笔者曾在一家造纸厂兼任三年总会计师,该厂的所有负债都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为零。该厂的资产负债率与其说是衡量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不如说是衡量短期负债偿还能力的指标商业企业,特别是批发企业,其负债大部分(有的是全部)为流动负债;其资产负债率主要反映的是流动负债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是如此,与之密切相关权益比率、负债权比率也都是衡量全部负债偿债能力指标,而不是衡量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指标

(二)己获利息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全部借款利息能力的指标,不能把它用作评价长期负债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评价偿还本金能力的: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二是评价支付利息能力的,如已获利息倍数。偿还本金资产,支付利息税前利润,它们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已获利息倍数,第一,它不能用来衡量企业偿还长期负债本金的能力。第二,利息费用中包括流动借款利息,对许多企业来说大部分是流动借款利息,因此不能用它衡量企业支付长期负债利息的能力。

衡量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新指标体系
旧的指标不适用,那么采用什么指标评价企业对其长期负债偿债能力呢?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六个指标,并把它们归为两类。

第一类,比率指标。即从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长期资金长期资产的比重上,分析评价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所以又可以称之为"结构分析"。对照现行的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和负债权比率,现提出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权比率长期债权比率三个指标

1.长期资产负债率。它是指长期负债占能偿债的长期资产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
除了流动资产之外,其余的都是长期资产,但一般来说递延资产、其它资产不能用来偿债,所以"能够偿债的长期资产"只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如果企业没有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则这个指标可以改为:
固定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固定资产净值
这个比例多大合适?因为长期资产占用资金时间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一般应主要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部分一般应在30%-40%以下,以不超过三分之一为宜。最高不超过50%,如果这个指标超过50%,说明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国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如引进技术)所需资金三分之二来自银行借款,有的甚至百分之百靠借款。这样的企业长期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如果不能偿还到期长期负债,就得进行债务重整或破产清算财务风险极大。

2.长期权比率。它是所有者权益投资长期资产上这一部分占可偿债长期资产的比重。所有者权益一部分用在流动资产上,它也就是营运资金或流动资本。其余的占用在固定资产长期资产上(它也可能占用在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上,但这两部分资产偿债能力分析无关,将其排除在外),可把它称为长期主权资金长期资本,它可以用可偿债长期资产减除长期负债求得。所以这个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期权比率=长期主权资金/可偿债长期资产=(可偿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门可偿债长期资产
这个比例多大为好?一般认为,长期资产中用主权资金购置的至少应占三分之二,即这个比例在60%一70%以上比较合适,最低应在50%以上。如果低于50%,说明长期资产中用长期负债购置的超过一半,财务风险较大。
参考资料
[1] 摘自《负债审计技巧与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