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控能电价上涨,电力股迎来新机遇
距离国庆还有三四天的时间,但很多上市公司却提前放起了假,一大批公司披露限电限产公告,如西大门、天原股份、上峰水泥等等。
限电控能之下,港股电力股出现集体暴涨。9月23日,华润电力盘中一度涨超24%,龙源电力盘中均涨近20%,中国电力涨超16%,华能国际电力涨超13%,大唐发电、中广核电力等涨超7%,整个港股电力板块上涨超6%。
随着全国限产消息越来越多,在从长期关注新能源的角度分析市场,目前正是政策的博弈。为何大力提倡制造强国,制造业疯狂捞金的风口突然限制生产呢?未来电力股又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
1
限产控能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何在当下大谈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却又开始从各方面来限制生产呢?想要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将格局打开,同样从国家的角度看待当下的市场。
当下国内各大企业都接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从根本上导致了供需变化,进一步反映在原材料的涨价上,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看到的,上游企业疯狂赚钱。而如今下游企业之所以可以容忍上游原材料的涨价,是因为海外的需求仍然存在且强劲,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是不会看的那么长远的。
但是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制造业正处于盲目扩张的阶段,海外疫情带来订单激增,这部分需求是不可持续的。
国内为了解决短期激增的订单而增加的产能,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从根源上限制产能,才能抑制下游企业的无序扩张,等未来订单危机来临时真正保护下游企业,这也很好理解发改委出台的一系列配合能耗管控的政策。
上游逐步降温,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开始下降,出口数据必然下降,出口数据飙升对于国家来说并非好事。这也只有在疫情期间经济恢复最快的中国才能做好平衡,懂得其中的取舍。欲速则不达,控能耗不能是国家对碳中和的要求,同时也深藏保护制造业的良苦用心。
2
电力股仍有估值优势
限电、控能的本质是缺电;缺电的原因是中国在全球疫情下恢复最好,大量订单涌入;更深层次的逻辑是,国家通过对电力供应的宏观调控,控制上游产能,从而限制下游盲目扩张;最终目的是保护国内制造业过度投资、盲目扩产。
了解这一底层逻辑后,问题在于电力股还能不能追,是否会是一日游,业绩预期如何,估值是否合理?
首先,暴力拉涨后的大阳线必然存在追高的风险,更多应该考虑回踩机会;其次,按照近期A股热点节奏来看,强度最多不超过三天;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有没有业绩预期,这可以说是对企业的灵魂拷问!
根据历史经验的总结,大多数的电力企业都属于现金流企业,机构买入这一类企业一般都是为了分红。例如长江电力,可谓是机构的宠儿,同时也一直是分红大户。但是结合目前特殊时期来看,显然当下电力股的行情不能完全以此前的规律来看待。
我们可以把对电力股的预期分成两部分来看:
1、长期处于低估值的修复,也是市场对板块的合理轮动。判断电力股的估值是否合理,建议大家尽量以PB(市净率)为准,PB波幅一般小于PE(市盈率),波动越小更有利于做估值的参照物,同时电力作为周期性行业,也更适合使用PB衡量估值。
目前电力股经历了一轮上涨后,很多个股PB仍然处于1.5以下,而估值修复预计在2.5左右。因此,PB在1.5以下甚至1以下的电力股,后市很大可能存在轮动上涨的机会。
2、电力未来涨价的预期,也可以说是电力股的溢价。这里类似题材的炒作,时间相对敏感,一旦发改委明牌调价,则时间窗口落地,可能出现获利了结的空头抛压,知道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清楚在什么时候跑路最佳。
目前电力股的上涨,无非是对估值的修复,和对电力涨价的预期。而伴随各地能控力度加大,一刀切可能会导致电力加剧紧张,毕竟政策的传导必有轻重。上有其好,下必甚焉。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属于国企,国企一般没有减持。毕竟不管股价涨的再高,减持最终也是国家所有,因此没有动力去做。并且这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减持必然会引起股民的怨声载道。
综合来看,这波电力股上涨,不仅是政治正确,同时没有减持,对游资的吸引也极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短期股价的暴涨可能带来的风险。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利好,毕竟工业用电确实该涨了,德国的电价比我国贵的多,但并不影响德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有实力的企业电价不会成为负担,相反电价上涨或许可以间接淘汰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对整个行业同样是利好。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均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END
苹果13升级降价,竟是苹果的一场阳谋!
超小酒馆2倍创收,谭仔国际如何靠一碗米线上市?
“煤超疯”行情来袭,如何投资煤炭股?
供应吃紧股价却回调,铝业股还能再涨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