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抱大腿”的君乐宝,“摆脱”蒙牛后还能逆袭吗?

于见财经 2024-08-27 07:49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资本市场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2024年以来,频繁传出IPO消息的君乐宝,显然没有赶上上市的最佳时机。

君乐宝的“发家史”,甚至可以追溯至10余年前的三鹿奶粉“时代”。此后,君乐宝还经历了与乳业巨头蒙牛之间的分分合合。

只是,回过头来看,君乐宝从被蒙牛收购,到后面成长壮大后开始摆脱蒙牛,很难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在蒙牛的“庇护”下,君乐宝的营收规模早已突破百亿规模,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足以独立发展。不幸的是,兜兜转转之间,君乐宝并没有赶上乳业企业在资本市场施展拳脚的黄金期,且至今没有闯入行业头部阵营。

实际上,早在2022年7月,君乐宝就宣布正式启动IPO,并表示争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且销售额达到500亿。但是目前看来,君乐宝要实现其“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下,国内A股上市门槛不断抬高,监管日渐趋严,君乐宝此番征战IPO,恐怕也是前途未卜。

激进投资收购的君乐宝,负重前行

君乐宝善于抱大腿,几乎是业界的共识。无论是此前借助三鹿的影响力,吃尽了酸奶行业发展的红利,在成立短短两年后便做到了1000万元销售额,还是后面与蒙牛“牵手”,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营收破百亿,都充分说明了君乐宝善于“借力”背后的资源整合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蒙牛“分手”后,君乐宝的腰杆也挺得越来越直,并开始疯狂投资并购,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戏码。不过,为了加快其并购步伐,君乐宝也提前做足了准备。

例如,2020年,君乐宝引进了珠海高领远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宁波探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它们分别代表着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


紧接着,君乐宝开始以非常激进的姿态,开始一路“买买买”。包括2021年君乐宝战略投资了奶酪产品供应商思克奇;次年1月又收购了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各20%的股权;2022年9月,君乐宝又收购了银桥乳业。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2023年,君乐宝的收购步伐不仅没有“消停”,还在进一步加快。包括在当年1月,君乐宝与中国劲酒联手投资了奶酪初创公司酪神世家;6月,君乐宝再次收购来思尔智能化和来思尔乳业各32.8996%的股份,自此君乐宝也成为这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

随后的7月,君乐宝收购了乳制品厂商银桥科技。11月-12月,君乐宝又分别投资了酸奶品牌茉酸奶;以及研发益生菌乳酸菌产品的一然生物。

只是,十分激进的收购,也让君乐宝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据此前君乐宝首次收购来思尔部分股权时的相关公告显示,2020年君乐宝资产总额为134.56亿元,负债总额却达到了118.69亿元,净资产仅为15.87亿元,负债率高达88.21%。

此后,随着君乐宝的并购变得越来越激进,其负债率同样居高不下。据君乐宝财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资产负债率达到77.63%。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伊利、蒙牛、飞鹤的资产负债率则分别仅为57.09%、53.53%、32.26%。由此可见,君乐宝的负债水平,远高于同行,可谓压力山大。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500亿目标或高不可攀

据观察,君乐宝在脱离蒙牛单独发展后,业绩仍在继续攀升。

据2022年7月,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仲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君乐宝2021年销售收入203亿元,排名紧随Top3的蒙牛、伊利与飞鹤。

令人吃惊的是,君乐宝除了定下2025年以前完成上市的目标外,还定下了力争2025年实现年销500亿元的目标。

但是要知道,此前君乐宝从0实现百亿营收,花了20余年。而从100亿翻倍至200亿,也用了整整4年时间。因此,即使是按其历史最快增速,君乐宝要达标,也并非易事。

更让人担心的是,目前国内乳业市场,行业格局已定,市场也趋于饱和,增量空间越来越有限。

而且,随着君乐宝业务的不断扩大,其产品品类、产品与行业头部品牌也高度重叠。因此,因为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据公开资料显示,君乐宝乳业最初的主要产品是酸奶,此后逐步将业务拓展至低温鲜奶、婴幼儿奶粉、常温液态奶及奶牛育种、牧业、草业等领域。

不过,无论是其自有品牌的液态奶、酸奶,还是其投资的酸奶品牌,都曾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爆发品牌信任危机。

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关于君乐宝简醇变质有结块、奶粉中有异物等相关的投诉屡见不鲜。


而从行业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君乐宝也因为奶源供给问题而频遭质疑。例如,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君乐宝奶源自给率仅为50%,远低于飞鹤100%的奶源自给率。

除此以外,君乐宝此前投资的酸奶品牌茉酸奶,也因为存在原材料过期等食品安全问题“翻车”。

例如,2024年5月底,据未来网报道,媒体曝光北京多家茉酸奶门店“使用过期原料,闻出馊味才废弃”“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等食品安全问题。

随后,茉酸奶公开致歉并于当日关闭涉事门店,由此也引发很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最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通报披露,北京市海淀区有10家茉酸奶门店被查处。

彼时,因君乐宝是茉酸奶的唯一外部投资机构,无疑也将因此受到“牵连”。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自有品牌与投资的品牌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信任危机一触即发之时,君乐宝依然激进地定下了年销500亿元、快速完成上市的目标,其挑战或许十分巨大。

液态奶难成护城河,君乐宝恐难突围

最初的君乐宝,产品定位是以酸奶为代表的液态奶。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也让其在当时并不拥挤的液态奶赛道,抢占了一席之地,并在巨头林立的乳业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不过,自1999年开始,乳业巨头们也纷纷盯上了这块蛋糕。彼时,伊利来势汹汹,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2010年9月,伊利更是花了5亿元在河北建立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而此前以奶粉为主业的三鹿集团,也在同一年宣布进军液态奶市场。

此后,随着君乐宝与蒙牛“联姻”,君乐宝在液态奶中的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也水涨船高,而君乐宝也从一家区域性的液态奶企业,成长为一家集液态奶、奶粉于一体的全国综合性乳企,在河北、吉林、河南、江苏等地均建有工厂。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入局液态奶的品牌越来越多,君乐宝的液态奶产品也丧失了独家优势,而在奶粉等赛道,同样面临着与各大巨头之间的竞争。

以此前炙手可热的酸奶为例。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很多报道称,低温酸奶市场陷入低迷,销售额和销售量连续多月下滑,形势堪忧。尤其是在 2024 年春节期间,酸奶类目销售额降幅竟高达 21.01% 。

据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一方面,近年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居民的消费者大不如前,很多网友将其称之为“”,这种变化其实不只是出现在酸奶行业,在消费最为高频的奶茶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近年酸奶品牌如雨后春笋,甚至也搭上了新消费的快车。因此,各大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在所难免。

具体来看,一些叫得出名字的酸奶品牌,都曾在上半年出现过各种变相降价的促销活动。例如,包括天友、简爱、卡士等在内的品牌,都曾下调了旗下热销产品的价格,或者通过买一送一等方式打折出售。

导致这类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乳制品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产能过剩、需求降低的阶段。而由于供需失衡,受到保质期限制的液态奶降价销售,也是必然。

因此,随着“酸奶”等传统液态奶产品越来越卷不动了,也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通过巴氏杀菌法制成的低温奶,也就是鲜牛奶,将会短暂地成为乳制品市场的主流。

只是,低温奶目前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潜力,可能也是因为各大玩家扎堆入局、差异化定位在推波助澜,主要还是基于供应端的营销驱动,而非真正的消费市场需求驱动。

因此,消费市场的教育、消费者消费观念与习惯培养,还需要很长时间。而未来谁能分得一杯羹,也尚未可知。

因此,对于君乐宝而言,其当前的处境是四面受敌,短期恐怕难以突出重围。

结语

作为乳业赛道几经沉浮的品牌之一,君乐宝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足以说明其艰难发展背后,也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乳业品牌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之下,君乐宝试图通过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继续扩张并抢占更多市场版图,也并非易事。

而在君乐宝原本更具优势的液态奶、酸奶等细分赛道,君乐宝也同样因为强敌环伺,而难以突围。

因此,君乐宝冲击二级资本市场、以及“闯关”500亿营收的目标,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我们期待,这个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资深玩家,未来依然能够充满“激情”,能够在跌宕起伏的乳业市场,给人们带来惊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