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打独斗”不够,叮咚买菜还有助力

财经早餐 2023-03-09 08:05

民营企业历来就是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拥有高科技创新实力的民营企业。

今天,数字经济领域的民营企业正向着新业态发展方向不断进取。

据国家统计局,新业态是指顺应多元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依托技术创新,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生态,具体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等。

当前,电商的发展进入到了“存量”时代,野蛮增长一去不复返,更加精细化科技创新、更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新业态终于迎来舞台。

在这个大背景下,生鲜电商近年来成为了一个新风口。其中的头部企业叮咚买菜是一家从小微企业开始深耕互联网电商新业态多年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

从这家企业的发展过程看得出,创始团队拥有良好的商业嗅觉找准到生鲜电商“风口”确实是企业成功的第一步,但如何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靠的还得是“硬实力”——自身的降本增效和得到包括上海银行在内金融机构的普惠支持。

生鲜电商是数字经济新业态

生鲜电商的核心意义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足不出户(或者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最新鲜的食品饮料。

但除了消费者可以看到的部分,其实生鲜电商企业相对传统电商和线下零售实体店来说更加需要体现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能力——让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就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生鲜消费品。

生鲜电商是一个以冷链设施、数字化供应链创新为底座,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全链条整合能力为龙骨的数字经济新兴业态。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生鲜电商企业要具备极强的运筹能力,从货源、底层服务商、物流服务一直到第三方支付,都需要平台企业全程运营,才能将最好的货源准时快速地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去年疫情期间,隔壁老邢和很多人一样时不时依靠着生鲜电商送来的新鲜食品饮料熬过了一些艰难的日子。疫情也让各家头部生鲜电商巨头短时间内销量激增,增长了众多的流量。

据艾媒咨询报告,2022年生鲜电商企业数量是2017年的近3倍,与2021年相比,2022年65.4%的生鲜电商消费者的频次增加,51.6%的生鲜电商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增加,2023年中国生鲜市场规模将达4198.3亿元。

然而虽然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和其它互联网细分赛道一样,生鲜电商也是一门非常“烧钱”的生意,企业如果得不到较有力的资金支持就会比较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当前我国生鲜电商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前店后仓和前置货仓两种。前店后仓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既开了类似超市卖场的门店又以这个门店作为基础开展附近居民的送货上门服务。

而前置货仓则属于一类即时配送模式,主要通过建立城市中心仓和覆盖离用户居住社区距离非常近的前置仓网络,完成冷链粮油、食品的存储、分拣和即时配送。

相较于前店后仓模式,前置货仓以仓库为主而不涉及零售门店,将仓库建立在更加贴近社区的范围内(一般3公里左右),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由总仓配送至前置仓。消费者下单后,通过即时配送业务将预定的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指定地点,一般可以做到用30分钟将货品送至消费者家门口。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让购买者快速获得新鲜的商品,但弊端也比较明显——需要更多更密集的较小的靠前仓库以及人力资本去支撑运营。东北证券研报就指出,前置仓模式的履约成本要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和社区团购。

叮咚买菜就是一家典型的以前置货仓模式经营的生鲜电商,前期的扩张步伐也和行业内头部企业一样主要以建立更加密集的仓储网络和聘请更多运送人员为主。

而和行业内一些竞争对手不同的是,不断堆积的投资成本并没有让叮咚买菜陷入到烧钱铺大饼直到难以为继的怪圈之中。

多年亏损之后终盈利

据叮咚买菜公布的2022年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四季度叮咚买菜总交易额达到6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3%。

当季实现了6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3.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1.15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10.34亿元,据媒体报道,这是叮咚买菜成立近六年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同时,叮咚买菜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6.8亿元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1.86亿元,并实现了2022年全年的正经营性现金流。

企业强劲的现金流让创始人梁昌霖相信叮咚买菜具备了在逆境中的应变能力。他在电话会议透露,叮咚买菜将继续维持目前的战略,一是以食品方面的创新作为发力点,获得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客源;二是继续深化对现有市场的渗透,不断挖掘用户的新需求。

去年四季度,叮咚买菜的毛利率为32.9%,相对去年同季度增长了5.2个百分点;履约费用达到14.94亿元,同比下降16.4%。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2021年同季度的32.6%下降到24.1%,主要是由于平均订单价值的增加和一线履职劳动效率的提高。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9110万元,同比骤降74.5%。季度报告里称这是主要是因为叮咚买菜的产品开发能力有所提高,品牌形象更加确立,使得每笔新交易的获客成本大幅降低。

产品研发费用为2.59亿元,同比减少9.0%。主要投资于产品研发能力、农业技术、数据算法和其它技术基础设施。

此外,去年四季度的行政开支大约为1.5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5%,但占总收入的比例依然稳定在2.4%。

从上述这些明细不难看出,叮咚买菜得以历史首次季度盈利的关键其实在于两个字——降本。

降本增效确实是企业快速扭转亏损局面的最好措施,但这也往往伴随着缩小规模、裁撤人员和减少对未来创新力的投入。叮咚买菜四季度财报中预计,2023年一季度以及2023年全年将获得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收支平衡。

如何才能平衡好缩减成本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仅仅依靠叮咚本身的“节约”肯定还不够。

银企合作助力企业平稳发展

最新中央精神表明,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我们都知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不容易。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受限于融资能力天然的不足,明明拥有具备优势的商业模式和创新能力,但无法进一步“施展拳脚”。

这就需要银行业发挥出“定海神针”作用,发挥出普惠金融的稳增长定力。

纵观叮咚买菜的发展历程,上海银行对其能克服低谷周期、顺利实现盈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成为了我国银行业支持民营数字经济新业态的一个很好的模板。

图片来源:上海银行官网

“我们有两千多家供应商,今年春节一半的商家都面临资金压力。疫情期间,时间特别紧张,交通特别不便。这时就需要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上海银行在最紧急时助了一臂之力,是我们创业公司的好伙伴”,梁昌霖疫情期间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候说道。

疫情期间,超市、菜场等各种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客流量骤减,很多农业合作社甚至面临倒闭的境遇。

据上海银行官微,当时上海银行依托叮咚买菜“数据流、资金流、物流”协同管理的“泛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以供应商与叮咚买菜历史交易履约情况为评价维度进行客户遴选,以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构建贷款三查风控模型,通过“非接触式”的服务方式,为叮咚买菜全国范围内的供应商提供订单生产备货环节的融资服务。

截至2022年3月,上海银行已为叮咚买菜上游超过700家涉农小企业成功发放贷款,累计放款金额88亿元,创造了涉农领域银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据悉,上海银行正依托“泛核心企业”供应链创新模式,惠及更多产业客群;依托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型新业态企业更好成长。

另一方面,上海银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突破,整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科技含量更高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来服务数字经济领域的新业态。

据一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上海银行普惠业务规模已从2018年末的170亿元上升至1000多亿元,复合增长率近60%;服务客户也从2018年末的1.1万户涨至20多万户;与上海市担保基金合作业务投放规模排名同业第一。

看得出,上海银行已经从体制机制着手,将普惠金融纳入全行战略,并且更多地以客户角度思考融资问题,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和供应链金融创新,打造“接地气”的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帮助类似叮咚买菜这样的数字经济新业态从弱做强,从小做大,赋能企业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结语

银行对民营经济的作用其实就是体现在利用合理的信贷支持,为民营企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像上海银行这样的大型骨干国有银行已经在稳民营经济增长、支持企业履行保障社会需求功能上发挥出了头雁作用,叮咚买菜未来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继续得益于此。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延伸阅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