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卖出基建指数基金!
这两天,吹基建的人多了起来。这行业居然还有人吹,让我百撕不得其姐。
拉了下走势,瞬间想明白了。主要还是涨得太好——近1年,基建收益率37%,大幅跑赢新能源指数的12%。
近1年新能源和基建指数走势
确实有点惊人。
但我不是来吹基建的,而是来提醒风险的。简单说3点:
第一,这不是一个好行业。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基建狂魔归狂魔,但行业归行业。真实情况是,这个行业的竞争极为激烈,利润极低。
很多人总喜欢拿ROE说事,基建确实有12%的ROE,比宽基指数还高。但这个ROE来自于高杠杆和高周转。净利润率极低,只有3%,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甚至没有之一。
这意味着该行业竞争极为激烈,利润微薄,几乎没有定价权。
表明这不是个好行业。虽然最近一年基建工程指数起飞,甚至碾压了新能源。但从10~20年的维度看,基建指数持续跑输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如下图)。
2005~2022年沪深300(上)和300基建(下)走势
17年时间,沪深300涨幅400%,年化收益率10.0%,考虑上每年1.5%股息,实际年化收益率11.5%。
同期,300基建(沪深300里的基建股组成)涨幅100%,年化收益率4.2%,考虑上每年2%股息,实际年化收益率6.2%。
远远跑输。
第二,估值不低了。
基建行业的周期性还是很强的,用PB来估值比较合理。下图是过去6年基建行业的估值。
过去6年基建行业指数的估值
现在基建的PB接近1,差不多处于历史中位数。
有朋友可能就说了,这个估值也不高呀。
那我们回想一下,有两种价值投资策略:
第一种是格雷厄姆的烟蒂股理论,讲的是我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垃圾公司。
基建可以算作垃圾公司,但价格远非极低。而且格雷厄姆的前提是可以买到控股,然后处置资产。很显然,我们并不能做到这点。
第二种是巴菲特的价投理念,讲的是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
现在的基建可以说是合理价格,但显然又不是好公司。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不应该买入基建。
最后一点,替代品很多。
除了不明真相的小白,现在来买基建的资金,肯定有他们的逻辑,最典型的就是这一条: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已经在搞地产基建;再加上成长股估值高和美联储加息,所以应该买入基建这类价值股,或者至少持有价值股作为平衡。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最典型的几个价值行业:
基建PB=0.9,股息率1.9%,估值百分位40%。
地产PB=0.95,股息率4.1%,估值百分位13%。
银行PB=0.6,股息率3.4%,估值百分位9%。
能源PB=1.0,股息率2.9%,估值百分位41%。
基建的PB绝对值高,略低于地产和能源;估值百分位几乎是最高的;而股息率又是最低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基建的性价比都不如另外三个价值股行业。
而且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虽然基建的估值和地产差不多,但股息率(也就是分红水平)却不到地产的一半。有人说地产赚的是假钱,那你说基建赚的是什么钱?
总之,想要持有价值股,无论是选择银行、地产还是能源,都要强于基建。
最最重要的是,大部分人持有基建这种价值股,大概率不是来处对象的,而是来的。他们无非是担心新能源女神太高冷,白酒萝莉太傲娇,不得已选择了基建大妈,但内心无时无刻不惦记前者的美貌
这帮资金显然没有一点忠诚度,一旦有点风吹草动,跑得比西门公子还快。你要是没跑掉,那就是喝药的大郎了
我只能喊一声:「大郎,快跑!」
好吧,本武松还是给个正经答案:鉴于基建还没有明确高估,因此我建议现在起每周止盈5%~10%。
上一次我提示基建风险,是21年9月上旬,还是非常精准的。
基建指数近3年走势
这一次,也许不一样,也许短期我会被打脸,但长期。。。呵呵,洒家行走江湖多年,早已看得风轻云淡。
。。。。。。。
1、北京2022年的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供18宗地,流拍1宗。
对比一下,2021年8月第二次集中供地,供43宗,流拍26宗。
202年1年底第三次,供12总,流拍2宗。再接下来就是这次了。
很显然,地产在回暖,但也仅限于京沪广深这样的有竞争力的一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还是在通过降首付的方式帮地产商卖房。
顺便说下,这也不是你买入地产基建的理由。因为股价已提前反映。
2、发改委等要求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商户服务费标准,美团大跌15%。
确实有点影响,但也没那么大。美团现在的外卖更像是一个吸流量工具,最后靠到店、酒旅等方式来变现。
至于这个政策本身,我不做评价,只列数据:根据2020年年报,美团一单外卖只赚3毛钱。
3、今天收盘后,格雷厄姆指数降为2。
希望你珍惜了格指大于2的时光,而不是被暴跌吓破了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