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度国际储备量


  最适度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黄金外汇储备量。最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影响因素
  由于决定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极其复杂,国家要真正保持最适度国际储备量困难重重。即使一国储备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储备供应的变化也会影响一国对储备的需求,从而使国家储备持有额难以同适度储备需求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理论上就存在着表示国际储备波动的四种储备量: 1)最低国际储备量。
  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而货币当局不愿通过储备来缓冲,而完全采取调节政策和向国外借款融资政策来缓解逆差的话,那么,国际储备的持有额可以降为零。
  2)最高国际储备量。
  它是指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汇率发生剧烈波动时,货币当局通过放弃调节政策和融资政策,而完全依赖国际储备来消除逆差和维持汇率稳定所需要的储备量。
  3)保险国际储备量。
  它是指既能满足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
  4)经常国际储备量。
  它是指为保证正常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咐的储备量。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最低国际储备量和最高国际储备量纯粹是理论上的假设,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常常是以最适度储备需求水平为中心,在其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因为要使储备持有量恰好等于适度储备量,不仅概率极小,而且实际操作也非常困难。所以,人们通常以保险储备量作为一国国际储备的上限,而以经常储备量作为一国国际储备的下限。这个上下限构成了一国国际储备的区间值。只要一国的储备持有额能保证在这个区间值范围内,就可以认为储备需求具有适度性。最适度储备需求区间值的存在,为货币当局更加灵活地管理储备提供了可能。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测算方法
  由于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变动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准确衡量适度储备量比较困难,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 比率分析法。
  l947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以储备需求贸易增长而增加为根据,提出用储备量与进口额的比率,来测算国际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但这种测算方法是根据可观察到的和已实现的结果,而不是根据预测或潜在的结果来推算储备需求。这一方法,虽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批评,但它仍可以为储备需求水平的适度性提供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而且简易可行。这一方法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采用,并且认为,能应付3个月进口额的国际储备水平,就可以算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水平。总之,它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一国不能完全依靠这种测算作为一国适度储备水平的依据,必须还要结合其他定量方法进行测算。
  2)成本收益分析法。
  这种方法重点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适度储备量,它以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经济条件为理论前提。这些条件是:
  ①由于进口价格上升和出口量下降等原因经常存在外汇紧缺;
  ②因生产性进口商品受到限制而存在不能使用的闲置资源
  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有限;
  ④在不能为国际收支逆差提供融资时,往往通过削减进口来调节。
  在上述理论前提下,计算一国持有一定量储备所需花费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收益,然后计算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储备量,便是适度储备量。在这里,机会成本是指,如果将外汇用于进口必须的生产性商品所可能产生的那部分国内总产量。储备收益是指,通过运用国际储备,避免在国际收支逆差时过度的紧缩所损失的国内总产量。机会成本和储备收益相等的储备量便是最适度储备量。总之,这一方法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寻找实证来证明理论上的一些因素比较困难。因此,真正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3)临界点分析法。
  这是以临界点为计算方法,即根据历年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找出最高储备量和最低储备量两个临界点,两个临界点之间作为适度储备区,其中的某一动点,便是适度储备量。这种方法认为,经济高速增长,进口量急剧增大,年份所需要的最高储备量,称为保险储备量,这是上限临界点。而经济发展缓慢,进口量锐减,年份所需要的最低储备量,称为经常储备量,这是下限的临界点。在上限和下限之间便是适度储备区,中间的某一动点便是最适度储备量。
  4)回归分析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数研究人员利用回归技术并根据进口和储备对进I21的目标比率来估计对储备的需求而得出最适度国际储备量。这一方法克服了比率分析法存在的周期性的困难,在分析问题时涉及更多的独立变量。这些变量包括:
  ①国际收支变动量;
  ②国内货币供应量;
  ③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④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最主要的是与长期利率的关系;
  ⑤进口水平和进口边际倾向。总之,这一分析法使对国际储备适度性的贝算从静态分析发展为对各种变量动态分析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研究重点转向汇率灵活性对国际储备需求的影响,得出汇率灵活性的增强,可期望抵消国际贸易的增长量对中央银行储备需求的影响。有的研究表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工业国的储备持有量因汇率变得更加灵活而下降,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储备持有量倾向于高出固定汇率制度时期。由于它们的本国货币钉住一种或几种浮动的货币,因而使国际收支容易遭受较大程度的变动。
  上述各种分析方法表明,国际储备需求及其适度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或变量很多,并且储备适度性的测算也比较困难,各种分析方法虽各有其一定的根据,但各有长短,很难达到测算的准确性。因此,测算最适度国际储备水平,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而应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测算出储备最适度水平的一个幅度,而不是某~个具体数字。这个幅度可用上限和下限来表明。上下限的幅度就是适度性水平的范围,若超出上限则表明国际储备过多,若低于下限则表明国际储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