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功序列工资制

什么是年功序列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日本企业的传统工资制度;是一种简单而传统的工资制度,其主要内涵是员工的基本工资员工本人的年龄和企业工龄的增长而每年增加,而且增加工资有一定的序列,按各企业自行规定的年功工资表次序增加,故称年功序列工资制。
  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基本思路是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与员工本人年功和企业工龄成正比,本人年龄越大,企业工龄越长,对企业的贡献也愈大,功劳也愈高,因此,员工工资也要逐年增加;同时考虑到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生活开支也会有所增加,所以员工工资和生活补贴在一定的年龄段也要每年增加。
  年功的含义就是年龄愈大,在企业内的工龄愈长,功劳就愈大,熟练程度也就愈高。序列就是等级的意思。只要在企业内的工龄长,对企业忠诚,能力不高也可以提高工资,提升职位。实行年功序列工资制的企业员工入厂的年限对员工分层,入厂在2年内的叫新人层,3-5年的叫一般层,6-9年的叫中坚层,10-14 年的叫核心层,15年以上的叫监督层。日本没有全国统一的工资等级标准。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其员工1978年的标准月工资为156710日元员工工资收入中除按年功序列确定的基本部分(约占49%)以外,其余一半以上仍由活的因素,如效率、成绩等决定。
年功序列工资制的特点
  年功序列工资制以劳动等价报酬和生活补偿为原则。它的特点有四:
  1、基本工资按年龄企业工龄和学历等因素决定,工资标准由各企业自定,并随员工生活费用、物价、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而每年变动。
  2、多等级、小级差,每年定期增加工资,也就是随着员工年龄增长、家庭负担的增加而增加工资
  3、年功序列工资制考虑到员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除基本工资外,还有优厚的奖金和各种各样的津贴补贴,非但考虑员工本人的生活需要,还适当考虑员工家属的生活需要,以尽可能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4、员工退休金奖金的计算,也与员工的年龄、企业工龄有一定的关系。
  年功序列工资制实施的结果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对同等学历和能力的人来讲,无论贡献大小,工资变动只能决定于企业工龄的累加;对学历和能力不相同的人来讲,工龄也会成为掩盖其他劳动差别的主要因素。因此,这种工资制度容易造成雇员工资与劳动质量和数量的脱节,并形成起点工资低、工资差别大的工资结构,不利于工资激励功能的发挥。
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发展趋势
  年功序列工资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广为流行。年功序列工资制在日本最初实施的时候,效益比较显著。对一些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工资制度显著优点就是最大限度的稳定了企业雇员,增强雇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战后日本经济复苏和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主要是工资收入不能反映雇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也不能充分反映职务或岗位的特点,使雇员之间缺乏竞争力。近年来,日本许多企业也开始对年功序列工资制实行全面改革,主要做法是:一方面是提高职务工资和能力工资在基本工资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削弱年功因素,把无限期凭年功提薪改为一定年龄内凭年功提薪,实际上,也就是把单一的年功工资改变为多元的结构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制的优缺点
  1、年功序列工资制的优点
  1)年功序列工资制可防止过度竞争,保证秩序。不同年龄层职工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同年龄层之间的工资差别很小,有利于维护团队精神
  2)在起点工资确定之后,工资便随着年龄逐渐上升,以保障生活费用为原则,从而使职工有一种稳定感,工作的心理压力不大,能力能正常发挥。
  3)企业内进行人事调动时,年功序列工资制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工资体系,因而它有利于企业内人才的相互流动。
  2、年功序列工资制的缺点
  1)年功序列工资制取决于年龄与工龄等要素,而不太讲求能力或职能要素,不利于人才潜能的发挥,缺乏激励性。
  2)工资决定的基础过于模糊,不利于职工对工资体系的了解。
  3)提升工资时,无法确切把握能力要素。
  4)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包含要素过于庞杂,它不仅是推动职工工作的一种代价,还要照顾职工的住宅与家属方面的收入要求,因而在工资体系中往往设定种种名义的津贴或间接性给付,这就造成家庭与工作不分的局面,忽略了工资的本质定义。
五种基本薪酬模式的比较
相关条目岗位工资制技能/能力工资绩效工资市场工资年功序列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技能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