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总部外迁传闻背后:如何让企业家有恒产有恒心?
在农历新年期间,“马云在哪里过年”意外成为舆情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阿里传出在新加坡筹建全球总部的消息。
1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负责人对外明确表示,“相关消息不实,系误读。”该负责人介绍,2019年,阿里巴巴部分参与了当地合作伙伴开发建设新加坡某大厦,仅作为Lazada等集团部分东南亚业务的办公场所。
事实上,过去三个月来,围绕“阿里海外建全球总部、马云海外定居”的传闻偶有起伏。马云本人去年底曾出现在日本、泰国等地。
阿里方面解释称,春节前港媒曾报道,马云已抵达香港,在街头采买年货,似在为迎接传统农历新年做准备,让此前盛传的马云定居日本和移民新加坡的传闻不攻自破。
但是,马云和阿里系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他们的遭遇和举动是具有风向标作用。自然会引发国内外关注,尤其国内企业家的关注。
随着蚂蚁金服股权调整落地和滴滴整改重新上线,民营企业尤其是网络平台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过去三年的政策规范和业务整顿似乎告一段落。
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在国常会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新加坡躺枪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阿里巴巴出生在杭州,生长在杭州,发展在杭州,阿里全球总部始终在杭州,是自然也是必然。”
虽然阿里出面辟谣,然而,市场消息不会空穴来风,或者说传闻是一种试探。结合目前国内外政策和市场环境,阿里外迁的传闻说明,如果政策和经营环境不友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其他大型民企实质上外迁的可能性还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外迁传闻的地点是新加坡,恰恰又是近三年来中国富豪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
由于法律和税制优惠的原因,加上疫情封控政策的宽松,根据香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统计,过去一年大约有500家企业,将区域总部从香港迁移至新加坡。
其中包括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正泰国际(CHINT)、咨询公司凯捷(Capgemini),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狮子集团控股(Lion Group Holding)等跨国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500大公司中有三分之一都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比较有名的如全球第2大的飞机引擎制造商劳斯莱斯(Rolls-Royce)、婴儿奶粉公司美强生(Mead Johnsons Nutrition)、全球第3大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等。
目前,有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营运机构,其中有4200家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区域总部数量为亚洲城市之冠。许多亚洲企业也以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的平台,如日本运动服装和体育器材厂商亚瑟士(Asics)及美津浓(Mizuno)均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
此外,中国最大的水务公司北控水务集团也在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
众多富豪和企业青睐新加坡的原因不言而喻。
1月27日,《钱江晚报》近日报道,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项目历经十年持续建设,已正式进入收官阶段,将于2023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一消息似乎让相关传闻不攻自破。
香港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企业在境外设立区域或者功能性总部可以是形式上,也可以是实质上,从目前企业操作的空间和方式很多,设立多层公司架构、离岸信托架构等,一样可以将企业经营实体转移出来。
(二)阿里外迁影响多大?
事实上,民营企业的就业容纳能力和产业辐射能力更强。
阿里巴巴系国内第二大民企,全球500强,其对一地的影响力不能小看。
2022年9月7日,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2022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分别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营收分别达到9515.92 亿、8364.05 亿、7323.45 亿,
在纳税方面,2020年和2021年,仅阿里旗下的蚂蚁科技分别纳税101.22亿、174亿,接近美的集团的水平。
对于阿里总部所在的杭州而言,究竟有重要?
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曾经公开发布消息称,2018年,该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总计向国家纳税5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相当于2013年纳税规模的7.3倍。资料显示,杭州市2018年全市的税收规模额约3200亿元,阿里巴巴纳税占了杭州纳税规模的六分之一。
翻看资料,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市场监督总局考察已经强调要依法保护各类企业产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发挥促进就业和消费、衔接生产要素、助力创新等作用。
时隔不到一个月,农历新年过后第一个国常会,李总理再次强调民营企业和平台经济,反映政策面在继续回暖。
但是,地方和民企能否感受和理解这一政策信号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毕竟,马云目前依然身处境外。
(三)并不是所有企业可以设立国际总部
与阿里一样,有资格设立全球总部的至少得是业务国际化、规模国际化的集团,其中多为世界500强公司。那么,中国目前有哪些民企集团有这样的资格呢?
2022年8月3日,财富中文网公布了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含香港、台湾)公司上榜数量达到145家(其中中国大陆133家、台湾地区9家、香港地区3家)
中国大陆上榜企业133家,比去年增加1家。大陆上榜企业中,国有企业99家,比去年增加3家,民营企业34家,比去年减少2家。
民营企业方面,从上榜企业的排名来看,上升幅度较大的5家企业是山东魏桥、浙江荣盛、小米集团、盛虹控股和北京建龙重工,它们的排名分别上升了83位、75位、72位、70位和68位。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中国民企
华为投资、中国民生银行、海亮集团、万科企业、联想集团等5家企业的下降幅度较大,它们的排名分别下降了52位、49位、31位、18位和12位。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今年榜单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别位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121位。
去年上榜的中国恒大、苏宁易购、阳光龙净、雪松控股、融创中国、万洲国际6家企业则没有进入今年的榜单。
对于上榜的30家企业而言,进军海外或许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野心和能力,对于企业家而言,设立总部考量是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企业总部的确不会一成不变,目前北京、上海不少大型企业总部都是从中小等城市发迹之后才迁入。
其实,传闻背后应该更关注,如何提振民企信心,让有恒产者有恒心才是本质问题。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