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今年超400家房企宣布破产!

鲁召辉论财富 2019-11-05 19:52

文|凯风

今年前11个月,全国已有超400家房企宣布破产。

据人民法院网站公告,截至10月底,全国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08家。

其中,广东地区破产房企家数最多,达63家,其后依次为浙江和江苏,分别为40家、37家。

这些破产的房企,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房企,且多数集中于三四线城市。当然,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度较高甚至跻身百强的知名房企。

房地产历来被看做是最赚钱行业,一年几百家企业破产,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其一,房企破产并非新鲜事,与全国9万多家房地产企业相比,400多家破产,只是九牛一毛。

全国到底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共有9.6万家房企,从业人数高达283.1万人。其中,广东(8203家)、河南(7205家)、山东(7126家)位居前三。

房企数量虽然如此庞大,但大多数只是曾经有过涉房地产业务,许多中小房企可能只是一个空壳,甚至只是项目公司,很多早已没了实际开发业务,申请破产倒闭并不令人意外。

事实上,从今年破产的房企名单也可看出,绝大多数房企都是名不见经传,闻所未闻,既未听过其名,更未见过开发楼盘和项目,这样的企业破产倒闭,影响相对有限。

其二,相比于小房企破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过去经营良好的大中型房企频频“爆雷”,这背后的市场信号不容忽视。

近日,知名房企三盛宏业被曝拖欠员工理财资金,且被法院列为“老赖”。就在一个月前,该房企刚刚跻身百强名单,其控制人位列第胡润富豪榜第398位。

与三盛宏业一样,今年以来,包括五洲国际、新光集团、银亿集团在内的大中型房企陷入资金链危机。这其中,银亿集团还曾位列中国民企500强,如今却陷入申请破产的困境。

这背后的市场信号显而易见。房地产是典型的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行业,对资金环境和融资环境极其敏感。

一旦融资链条收紧,大型房企就不得不借助降价促销回笼资金,而中小房企则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

这种模式,过去曾经让无数房企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大水漫灌的环境不复存在,高杠杆和高负债,转瞬成为压在大多数企业头上的重担。

其三,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楼市步入下半场,房地产行业大洗牌刚刚开始。

房地产行业,龙头效应极其突出。包括恒大、碧桂园、万科、融创在内的前十大房企市场占有率高达30%,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超过60%,剩下的9万家房企只能瓜分剩余30%的市场。

可见,原本中小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就极其有限,一旦资金收紧、市场不再高增长,那么房地产行业的存量博弈就随之而来。

存量博弈,向来是刺刀见红,行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一众中小房企命运叵测。

可以料见,房地产中的国企具有融资优势,大型企业则拥有市场优势,中小房企则会在融资收紧和市场收缩的双重挤压之下,逐渐失去生存机会。

其四,这再次提醒我们:小开发商的房子尽量不要买。

一方面,一旦大环境变化,小开发商跑路风险更高。

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多,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面临调控高压,通过降价促销回笼现金流的操作空间大,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与之相比,中小开发商的开发商的现金流、资金链都十分堪忧,难以承受楼市调控的持续冲击,更无法应对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

另一方面,大开发商固然存在质量问题,小开发商的问题同样不会少,且维权更难。

在限价政策、高周转模式的刺激之下,开发商普遍都有偷工减料的动力,房屋质量难以保障。这方面,大开发商的问题不少,但小开发商只会更加泛滥。

之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开发商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只是因为舆论紧盯大开发商,小开发商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曝光。

所以,万科、碧桂园甚至美的,一旦出了安全事故或维权事件,迅速就能在社交网络蔓延开来。

这也带来另一重提醒:与小开发商相比,大开发商认知度更高也会更顾及名声。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更容易组织维权,维权的声音更能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声援,小开发商根本就没人认识,维权再声嘶力竭,恐怕都难得到关注。

所以,楼市下半场,一切都要审慎安全为第一原则,一切都要看到长远。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