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帮我们止盈、止损?

一念理财 2021-04-01 01:53

基金公司的朋友告诉我,再次市场下跌中,很多投资者来咨询一个问题——为什么基金下跌的时候,基金经理不降仓,帮我们止盈/止损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反应了一个典型问题,即基民的认知预期,与基金经理实际操作不匹配,很值得跟大家探讨一下。

在投资者朋友眼里,有个很重要的预期,就是希望基金经理帮我们做择时(仓位的调整),进行止盈或止损。多数时候,我们对于基金经理择时的期望是远大于择股期望的。

而实际上,在多数基金经理的自我定位中,他们只负责选择好股票,不负责择时。这句话基金经理当然不会明说,但是他们在传达投资理念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只需要我们翻译一下。

比如,张坤在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季报中说自己没有判断市场(即择时)的能力:

回顾过去,在每个时间点市场演绎得都很有逻辑,然而站在当时看未来,却感觉无比模糊。回顾过去,并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或者风格,而是再次提醒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判断市场、进行择时的能力)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期差呢?即为什么投资者希望基金经理择时,而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做择时,只择股。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希望择时

投资者期望基金经理做择时的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01符合盈利常识

首先,通过择时(低买高买)去盈利是最符合我们常识的盈利方式,即低买高卖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意(盈利)模式。

比如,产地的水果比较便宜,低价收购后,拿到城市去高价销售,就是典型的低买高卖;比如,投资房子,等过几年升值了再卖掉,也是一种低买高卖;将原材料买进,通过加工之后,将成品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定程度上也是低买高卖。

这种常识性认知,也会很自然地被我们沿用到股票和基金投资上面。

有个词很不好,叫“炒股票”,而不是买股票。“炒”从一开始就定义了,在我们心里,股票是通过交易来获利的,而不是通过它产生的价值来获利的。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的投资者朋友都喜欢去做择时操作,希望通过交易博弈去获利。(注:而这恰恰也是散户和专业投资者最大的区别)

02不想要波动

其次,择时符合我们不想要波动的期望。

多数基金投资者朋友,要不是投资上的小白,刚刚接触投资,别说对涨跌波动不适应,其实对自己买的是什么东西都不清楚(请在评论区扣1)。

要不就是一直以投资银行类稳健产品为主的投资者,他们对于收益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不能承受大的波动(请在评论区扣2)。

而真正能承受波动的老股民,又往往不屑于买基金这种笨的投资方式,喜欢自己上手(请在评论区扣3)。

所以,新基民朋友希望基金经理通过择时,在高点卖出以回避收益回落,并在低点买入,享受后续的上涨。这种躲避净值或收益的波动的诉求,是其低风险承受能力的直观映射。

03期望线性收益

最后,希望择时也是投资者对线性收益的期望。因为,通过择时去获取收益,是可以不受大环境影响的,收益可以做到相对线性。

追求确定性,是我们的人性,我们天然喜欢确定的线性收益(如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不喜欢随机的非线性收益。

A股向来是牛短熊长或者很长时间都是震荡市场,多数投资者很难接受,投资5年,其中3-4年都是不赚钱的震荡震荡市,他们更希望基金是每年能够赚钱的。

持有一只基金或股票,等待其股价的上涨,往往需要依赖于趋势性的牛市行情配合,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等待。

通过择时去获取收益,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小,即便是熊市和震荡市也能赚钱,而且震荡越大,盈利的可能性和幅度都越高。

所以,只要A股还是存在漫长的震荡市中,投资者就会期望于通过做波段交易,去赚对别人的钱,实现每年有收益。而当多数人在择时,又会让A股难以实现慢牛、长牛,进入了恶性循环。

二、为什么不择时

既然择时有这么多好处,也迎合投资者,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做择时呢,也有三个方面原因:

01择时难度大

基金经理之所以不择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择时是一件难度非常大,成功率非常低的事件。

在之前的文章《为什么定投是最好的投资方式》中,已经详细地讲了不择时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简单来说,因为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和信息的无穷性,择时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通过择时盈利需要精准的预测能力,而预测精度的要求越高,测准的成功率就越低,需要的知识也越多(同时高知识维度的人将站上金字塔塔尖,通吃其他玩家)。

实际上,即便是专业的机构,也没有办法保证择时的成功率。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单账户年化收益统计报告,从数据上证实了,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择时上都是亏损的。

其实基金经理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弃择时的,而是基金经理在,在做业绩归因的时候发现,收益的大部分来源择股,极少部分来源于择时,甚至择时是亏损的。

02排名机制

基金经理不做择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基金经理是采用排名制进行考核。

每年的业绩评价,并不看基金经理业绩管理的基金涨了多少,每年的行情都不一样,没法定一个具体的值来衡量,所以就看在整体基金经理中的业绩排名。

这也很好理解,就像我们高考,实际上也是对考生进行排名,择优录取。同样,比起我们每次考多少分,爸妈更关注我们在排班级中第几名。

做择时,在排名机制之下有两个极大的弊端,第一,个体犯错的代价太大,第二,从本质上否定的排名的价值,整体共输

在排名机制之下,最稳妥的做法就是从大流,虽然不能能名列前茅,但也保证你不会特别差,至少说得过去。

而做择时,想要赚别人的钱,或比别人赚更多的钱,就要做少数派、逆行者,投资决策就必须和多数人不一样。这意味着,一旦你做错选择,你将排在多数人的后面,即做错的代价极大。

另一方面,高强度的择时就是一种赌博,既然是赌博,就符合十赌九输定律。

想想,4个人打麻将,结局只有三种情况,1人输3人赢、2人输2人赢、3人输1人赢,不存在4人都赢的情况。除去2输2赢这种平局,你觉得出现3输1赢的概率大,还是3赢1输的概率大?

无需怀疑,赌博往往是赢家通吃的(此处不展开,自行论证)。这种只有少数人获益的玩法,从本质上否定了排名机制的优点——实现更多数人获益。

换而言之,排名机制下,100个基金经理中,有50个人可以是赢家,而如果大家都选择择时,可能只有10个人是赢家(能获得正收益)。

03价值观选择

最后基金经理不择时,是投资价值观上的取舍。

摆在基金经理面前有两个盈利工具,一个是择时,一个是择股。基金经理自己过往的实践证明了——择股能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择时,显然择股是比择时更好的盈利工具。

从博弈的角度来说,基金经理择股的成功率更高,因为他们有比散户更丰富和专业的知识,在选股上天然可以吊打散户,也就更容易赚钱。

而在择时上,因为市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基金经理对比散户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也就是说,择时更难赚到钱,是一种低效盈利工具。

既然如此,择时和择股就变成了一道选择题。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与其用在择时这种低胜率策略上,不如用在企业研究和牛股发掘这种高胜率的方向上。

另一方面,观察好公司的股价,可以发现,因为通货膨胀和企业稳定盈利,其股价一定是长期向上。越好的企业越不回头,这种情况下,其实完全没必要做做择时去折腾。

因此,基金经理经常会说一句话,自己是价值投资,会通过精选个股,长期持有来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如兴全趋势的董承非、南方天元的蒋秋洁。

三、该这么做

既然有这种预期上的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我们作为散户,没有办法改变基金经理(也没有必要),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适应。这种适应也有三个维度:

首先,在心理上,我们一定要认可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做择时,认可他们的自我定位,即只负责帮我们排除错误答案(坏股票),选出正确答案(好股票)。

同时,也要学习基金经理,在我们自己的投资中也少做择时,只选好基金经理。

第二,要能够承受短期波动。正面的做法是提升自己的波动承受能力,多去做研究。如果你对这个公司对这个基金经理有信心,那么盈利的回归是迟早的事情,所谓的波动,对你来说就不再是风险,只是一种扰动。

侧面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些风险更低,波动更小的产品,即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此外,找理财经理、投资顾问、大V来做投资上的心理按摩,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能帮您度过磨人的震荡市和熊市。

第三,做一个长期持有者。在选对基金的基础上,买入之后或选择定投之后,完全不去把眼睛闭起来,忘记它,不去看短期,三年后再来看收益。

《往期文章》

为什么定投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最强女神基金经理,业绩优异,颜值能打!
为什么不应该全仓一只基金
近5年业绩最好的基金,竟然有这个共性
最顶级的基金经理年终奖多少?
张坤限购了,两位可比肩的价值大佬值得关注
牛市结束了吗?拐点到了吗?没有!!!
看完周应波、刘彦春、傅鹏博的季报,我割裂了。
这可能是最凡尔赛的基金季报
港股的投资逻辑和港股基金推荐

相关证券:
  •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005827)
  • 兴全趋势(163402)
  • 南方天元(160133)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