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表格背后,藏着许多不安
一季一度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两天刚出炉。
如果用一个较为简单的线性思维来看,招商、蚂蚁、天天基金这三家公司依然是三家独大,好像还是以前的味道。
但如果稍微用一个多元视角上看,其实会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那就是券商系基金销售的数据竟然腰间盘突出,在不咋好的四季度,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出现了可观的增长。
从数据上来看,券商系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同比增长40.15%,相比之下银行系、互联网系都有大概10%左右的下滑。
那么,券商系保有规模的增长是不是因为市场整体的存量增加了?
并不是。
基金协会定期公布市场公募基金保有量前100家销售机构的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2Q4,市场前100家销售机构保有规模整体的同比增速是-3.82%。
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在总量微降的前提下,券商何以卷到银行渠道与互联网渠道?
财富内部的来回拉扯
居民整体财富的增长是相对线性的,但是在具体的资产配置上,却有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跷跷板效应。
跷跷板的左边是高风险资产,包括股票、期货、房地产等等,而另一端则是低风险资产,包括储蓄、理财、高等级的债券基金等。
这几个月,大家一直在热议超额储蓄的问题。
刚刚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增6.2万亿。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很多人归结于疫情的因素,可从华创证券的这张图可以看到,国内家庭储蓄增长的斜率早在2019年就变得更加陡峭, 疫情只是加剧了这种趋势, 因而家庭储蓄增长也不能完全归因于疫情的影响。
这些年,一直听到权益新时代的到来。
权益市场的规模的确增长不少,可并不如口号那样响亮,反而存款的增长更加可观。
这背后是投资者在被P2P、股市、楼市、债市一轮又一轮虐后,风险偏好下降,出现了啥都不敢投的“资产荒”。
而2022Q4基金销售机构的保有量数据,或许是另一种印证。
风险偏好降,买基下台阶
从分项上看,券商系保有规模的增量主要依靠权益基金(股票+混合)。
2022Q4,券商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9.84%,贡献了主要的增量,而债券基金产品的保有量则出现了环比下滑。
很多朋友会觉得,权益市场下跌,而券商的权益基金销售不降反增,怎么能说是风险偏好下降。
其实不然,因为券商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其实是股票投资,从风险的角度上说,股票资产的波动整体大于基金产品的波动,选择基金,正是风险偏好下降的表现。
而这个风险偏好的下降也很有意思,它只下降了一级,实际上,风险偏好更低的债券基金,券商系保有量的环比数据还是下滑的。(里面可能还有参公规范的券商大集合产品扰动)
这个特点也同样适用于银行系。
银行客户对于理财收益率的预期普遍为4%-6%,能获得这个收益水平意味着底层的资产配置基本上是以债券为主,股票等资产为辅,可以脑补固收+产品的配置思路。
而银行系客户的风险偏好的降级则会体现为对权益资产的抛售,转而增加债券资产的配置。
比如2022Q4银行系权益基金的保有量环比-5.15%,债券基金的保有量环比+19.55%。
互联网渠道的数据同样如此。
互联网基民整体的风险偏好更低,虽然一定会有部分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基民依然是通过余额宝这个产品认识了基金行业。
他们的配置思路往往是货币基金+其他,对于收益的期望低于银行系客户。
所以,在债券市场去年年末的一波下跌中,他们的风险偏好被进一步压缩至无风险收益,即降低了债券基金的配置,如2022Q4互联网系债券基金保有规模环比-22.42%。
而这部分资金也没有流入到权益市场,2022Q4互联网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1.87%。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我们大概能想到,这些钱大概率跑去了货币基金,甚至去了银行存款。
三大渠道,都呈现风险偏好下台阶的现象。
便宜货好(三声)买不好(四声)买
我们发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更倾向于向下兼容。
在市场出现风险时,大家还是更愿意向下去寻找安全感,而不是向上想着抄一波底。
特别是近几年,P2P暴雷、股市大起大落、银行理财净值化、楼市萎靡造富效应不再,又把居民的整体风险偏好吹地摇摇欲坠。
这种行为很本能。
但本能的反面则是缺乏理性的归因与判断。
高毅资产邱国鹭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写到,权益投资中,买的便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只有买的便宜,才能以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卖给别人。
而如果买贵了,则要想方设法以一个更贵的价格卖给别人。
做投资需要逆向思维,虽然便宜后面可能还有更便宜,但从长期视角上看,这种选择却能屡被验证。
#万科公布A股定增募资150亿#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