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盈 | 我的净值为什么一眨眼就变了?
我们买的基金,有时候会遇到令人费解的情况:
估值显示今天是红的,一天心情都很好,晚上一看叒叒叒跌了;
又或者是估值显示自己亏了0.5%,结果晚上一看,自己亏了1%……
这是为什么呢?谁在暗中“偷吃”?
今天小君就来和大家盘一盘,估值与净值数据显示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
01 委屈巴巴的基金经理
由于估值经常和净值存在出入,一旦净值相比于估值少了,“不明真相”的群众经常认为是基金经理偷走了,也就是网友们常说的“偷吃”。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证监会早有了规定:将基金资产的管理与保管分开。
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运作和管理,而基金托管人(托管银行)负责保管基金资产以及资金的进出。整个过程,基金经理摸不到一分钱。
所以,并不是一些基民想象的,我们把钱打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拿去买股票,赚回来100块钱,自己藏起来20块钱,然后告诉大家只赚了80块钱。既然不是基金经理的锅,会不会是基金公司的问题?
网友在问,数据会造假吗?把估值数据做得光鲜,就可以吸引买入。
这一点监管机构也想到了。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基金的净值数据会与托管行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才会向投资者展示。经过这个立场独立的第三方把关,我们就无需担忧数据的真实性。
这里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基金净值的生产流程。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总份额,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净值的生产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得到基金净值,要先知道基金总资产。总资产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要收集这些资产的当日价值。而这些数据要等登记结算公司、交易所、第三方估值机构等收市后发给基金公司才能知晓。
第二步:基金公司收到数据后,对当日的净值和涨跌幅进行统计,并与托管行计算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完成后会报送给监管机构备案,并呈现在各大基金销售网站上,所以投资者只能在晚上才能查看基金的净值变动。
可以看出,基金公司没有任何修饰数据的空间和可能。
既然上述猜想都不对,那么为什么估值和净值还会出现差异?
02“与时俱进”的净值 vs“原地踏步”的估值
要分析两者的差异,就不得不先聊聊净值估算的原理。
“净值估算”是一种实时估值工具,是根据基金上一次定期报告(季报/半年报/年报)中公布的持仓,对基金的实时涨跌幅进行估算。这个工具的目的,是方便大家在盘中的时候对基金表现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参考。净值估算出来的结果,为什么和晚上更新的净值实际涨跌不一样呢?如我们上面所说,净值估算是建立在以往的持仓之上的。这个持仓情况仅代表了「定期报告披露」这个时点的情况,不能反映出当下产品的实际持仓情况。如果市场风格发生改变,产品的持仓就可能随之切换,从原本配置的ABC股换成DEF股;或者把A多买一些,C少买一些。基金经理调仓后,实际的净值已经跟随最新的持仓情况发生了变化,“与时俱进”,而“原地踏步”的净值估算用的还是“老一套”持仓,因此它的估算结果就会和实际净值结果有出入。另外,基金的净值估算也与销售平台有关。不同的销售平台,也可能有不同的估值方式。下图以蚂蚁基金与天天基金平台为例,针对同一产品的同一日估值,两个平台就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各自的计算、调整标准不同导致的。
总结来说,基金的净值和估值误差是因为基金经理进行了调仓造成的,与各个平台的估值计算方式也有关,基金经理与公司没有任何“偷梁换柱”,损害基民利益的可能。
03 既然如此,如何投资才既能赚到钱,又让自己舒服?
即使可以理解估值与净值的差异性是怎么来的,看到估值较高、净值却较低时,还是会感到不舒服。小君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可耻但有效”的处理方式——买了不看。
虽然这个方式看起来“鸵鸟”,但有可能帮助自己保持好心情,有助于避免频繁操作带来的“失手”
如果操作较为频繁,容易追涨杀跌,手续费就是一笔支出。而且拉长时间来看,市场始终在震荡,想要每天都能赚取到正收益,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如果过于关注微小的震荡,可能导致忽略市场更长期的走势。比如当下的市场正处于复苏期,如果因为一天的赚钱或者亏损就抛掉,可能会错失后续参与市场上行的机会[1],从而“因小失大”。
[1]注:市场短期走势不可预测,这一表达仅作为举例说明,不代表后市观点。
相信不少朋友们肯定也看过相关内容。长期投资看上去很笨,要忍受市场下跌的过程,为什么不仅仅在市场上涨时买入呢?这背后是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人能够始终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
因此,为了不错过市场上涨的风口,更简单却有用的方式,就是一直待在市场之中,等待风口的来临。既然要长期待在市场之中,那么每日查看单日的估值与净值,让自己心神不宁,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如放平心态,理性投资,等待时间发酵带来的力量。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