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替代法

什么是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应用连环替代法的前提条件:经济指标与它的构成因素之间有着因果关系,能够构成一种代数式。注意这个代数式不一定是乘积关系,加减乘除都可以。


连环替代法的特点


  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运用时应注意它的如下特点:

  1、连环替代的顺序性。

  2、替代因素的连环性。连环替代法是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除第一次替换外,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个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的。

  3、计算结果的假设性。运用这一方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影响是,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


连环替代法的分析程序


  1、找到与经济指标有因果关系的构成因素。

  2、给它们排列顺序,意即要确定在以后的计算中因素替换的顺序。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替换的顺序不一样则计算结果就不一样。一般来说,这个替换的顺序题目会给出来的,或者是人所共知的公式,不用我们去确定。

  替换的顺序的确定有一个原则:先换量的因素,再换质的因素,并按照影响指标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各因素的替换顺序,先换主要的因素,后换次要的因素。(实际上,用这个原则去确定各因素的替换顺序仍然是比较困难的)

  3、在基期的水平上进行连续替换,每次只替换一个因素,而且这个过程要严格地按照刚才已经确定好的替换顺序依次进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在整个替换的过程中,当替换某个因素时,排在它前面的因素要保持实际期的水平,排在它后面的因素要保持基期水平。

  4、计算每个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注意每一次替换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经济指标和新的代数式。在计算每个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时,这个新的代数式要去与它前面的紧邻的代数式相减,比较差额,而不是去减基期的代数式。

  5、将各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数汇总相加以后,将相加以后的合计数去与“实际期-基期”的差额进行验证,若相等则结束工作。


连环替代法的计算步骤


  1.将基准值代入反映指标及影响因素关系的算式,基准值即为比较标准的数据,如计划值、上期值等;

  2.依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值替代基准值,计算出每次替代后指标数值,直到所有的因素都以实际值替代为止;

  3.把相邻两次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测算每一个替代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4.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与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的差额相等。


连环替代法的应用


  用代数式来描述连环替代法的应用过程:

  1、基期N=abc (abc之间也可以是加减乘除关系)

  实际期N'=a'b'c' 差额=N'-N

  2、我们假定替换的顺序是:先换a,再换b,最后换c

  3、替换a因素,得到N1=a'bc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1,它是在基期水平上由于a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现在计算a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a=N1-N

  4、替换b因素,得到N2=a'b'c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2,它是在N1水平上由于b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现在计算b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b=N2-N1

  5、替换C因素,得到N3=N'=a'b'c'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3,它是在N2水平上由于C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现在计算C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c=N3-N2

  差额=N'-N=Na+Nb+Nc ,结束工作。

  例:根据甲产品的下列资料,分析该产品90年销售利润的完成情况,计算各因素单独变动对指标的影响数。

90年实际


90年计划
销量 100台 80台
单价 2000元 2200元
产品税率 10% 15%
单位成本 1500 1450

  解:销售利润的公式是:销售利润=销量*[单价*(1-税率)-单位成本]因素替换的顺序是先换销量,再换成本,再换单价,最后换税率。这也是按照企业控制性来排列的。一般来说,企业要扩大利润,首先就是要扩大销量,其次才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价,而税率则是不可控的。


计划期销售利润=100*[2000*(1-10%)-1500]=30000=N
实际期销售利润=80*[2200*(1-15%)-1450]=33600=N’
差额=33600-30000=3600元

  1)先换销量:N1=80*[2000*(1-10%)-1500]=24000 ,注意销量为实际期数据,其他三者为基期数据。

      N销量=N1-N=24000-30000=-6000元

  2)再换成本:注意销量和成本均为实际期数据,其他二者为基期数据。


N2=80*[2000*(1-10%)-1450]=28000
N成本=N2-N1=28000-24000=4000元

  3)再换单价:注意销量成本单价均为实际期数据,税率基期数据。


N3=80*[2200*(1-10%)-1450]=42400
N单价=N3-N2=42400-28000=14400元

  4)最后换税率:N4=N'=33600 ,N税率=33600-42400=-8800元

  差额=N'-N=N销量+N成本+N单价+N税率=-6000+4000+14400-8800=3600元

  不管经济指标的表达式是一个什么样的代数式,只要给出了替代的顺序,就能够应用连环替代法去进行财务分析了。注意,所有替换的因素的前面的因素都要保持实际水平,而排在它后面的因素都要保持基期水平。一些高校编写的财务管理学教材、中级会计师职称的财务管理学教材和CPA财管教材,在介绍连环替代法时表达式都用的是N=abc这种乘积关系,致使有的人未能搞懂连环替代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以为就只有乘积关系才能用连环替代法,因素之间是加减的关系,括号套括号的关系就不会用连环替代法了。


连环替代法的举例


  例:某企业2004年9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值是9240元,而其计划值是8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124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用量和材料单价3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可以将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3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现假定这3个因素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材料费用的影响因素及数值情况表


项目单位计划值实际值

产品产量 100 11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8 7
材料单价 10 12
材料费用总额 8000 9240

  解 根据上表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值较计划值增加了1240元。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如下:

  计划值 100×8×10=8000(元)(1)

  第一次替代(产品产量因素) 110×8×10=8800(元)(2)

  第二次替代(单位材料消耗量因素) 110×7×10=7700(元)(3)

  第三次替代(材料单价因素) 110×7×12=9240(元)(4)

  由于产品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2)-(1)=8800-8000=800(元)

  由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3)-(2)=7700-8800=-1100(元)

  由于材料单价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

  (4)-(3)=9240-7700=1540(元)

  综合这3个因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

  800-1100+1540=12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