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

广义的农业现代化不仅指农业生产过程、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现代化,而且包括与农业相关农业生产者观念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农业制度与农村社会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广义的农业现代化除了狭义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外,还应涉及许多农村现代化的内容。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必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它是从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农业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土壤改良等。其中,尤以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化最为重要,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正是由这两者奠定的。

  第二,它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具体说,它要经历农民商品意识的提高、商品农业的初步形成、无序市场向有序市场的转变,以及商品农业大发展等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农业市场发展的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承担着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重任,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有限,甚至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农业中虽然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但发展非常缓慢。只有当国家的工业化基本实现以后,国家由负保护的农业政策转变为正保护的农业政策,农业具备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并且国家出于整个社会利益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过程,就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农业保护程度不断提高完善并走向科学化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第一,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第三,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四,农业服务社会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门服务

第五,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各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和环境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六,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第七,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生态环境变得更优更美。

第八,农业劳动者现代化。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劳动者熟悉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第九,农民生活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 农用土地制度。
  • 农业劳动力。
  • 农业劳动组织
  • 农业生产企业规模。
  • 农业产业结构。
  • 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
  • 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国家农业政策。
  • 农业科技进步。
  • 农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