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到“干”再到“成”,恒大的造车方法论
“跨界造车”仅三年时间,恒大汽车就完成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智能网联全产业链的破局,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上,创造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记录。
无论是资本市场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三年来,恒大汽车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这背后,是许家印的初心、造车战略的抉择、坚定落地执行的结果,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些共同构成了恒大汽车的造车方法论,也是恒大汽车独一无二的护城河。
从“想”到“干”,恒大汽车硬趟出一条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恒大汽车成长为今天的体量,一定有一个原点,即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恒大汽车?这与创始人许家印的发心有关,许家印为什么非要造车?在企业层面,就是恒大汽车给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
5年前,踩准行业周期的恒大集团,在地产主业上已经位居整个行业头部,以许家印为代表的管理层向远处和未来看,寻求集团的多元化发展。为此,恒大组织了大量专业人力对可能性的产业进行了调研,涉及行业包括光伏、石油、钢铁、化工、汽车等。最终许家印锁定了新能源汽车为赛道。
许家印之所以做这样的抉择,有三个方向的考虑。
一是国家战略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产业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是朝阳产业,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汽车向新能源转变是大势所趋。
三是商业价值巨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超万亿,有巨大的机遇与商机,与恒大的体量及规模相匹配。
“打造享誉全球的民族汽车品牌,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强国战略,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作出应有贡献。”这成为恒大汽车的使命之一。
有了造车决心,但如何迈出第一步?路在哪里?当时的形势是,传统车企上,国外老牌车企占优,新造车势力上,特斯拉一家独大,国内蔚来、小鹏、理想崭露头角。
论先发优势和历史积累,恒大可以说“一穷二白”。经过全球的各种调研后,许家印洞察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往往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都没有完成汽车全产业链最先进技术的整合。
那恒大有没有可能集众人之所长呢?
依托恒大集团强大实力的现实基础,许家印决定让全球造车资源为恒大所用,走一条“换道超车”的路。这很符合许家印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思路明确,说干就干。为此,许家印带领高管团队走访了23个国家、47个城市,拜访了58家汽车产业龙头,大到全球汽车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小到大师的个人工作室,瞄准一切有利于打造世界一流产品的国际顶级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推进国际人才引进、国际并购及国际合作。
汽车产业观察人士说,恒大这样的造车路径前所未见,可以说是硬生生在产业变局期趟出了一条路。
从“干”到“成”,恒大汽车“真刀真枪”
造车并不是画上一张蓝图那么简单,恒大汽车之所以在还未量产时即有6000亿港元市值,核心就在于从“想”到“干”的这一路,大家看到许家印雷厉风行,真金白银和真刀真枪地投入来夯实造车核心环节。
从2019年成立公司主体造车伊始,其实恒大汽车和许家印就想清楚了至少5到10年,恒大汽车应该有什么目标,恒大的汽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许家印给恒大汽车立下了一个目标,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无论是100万辆还是500万辆,这样的目标毫无疑问是非常艰巨的,要实现它没有捷径可走,对于车这样的消费品而言,最佳的捷径就是成为消费者喜欢的。
站在现在看未来,许家印和恒大汽车有一个判断,那就是未来消费者喜欢的车,一定是造型优美的、技术核心的、制造品质过硬的以及智能化的。
为了打造消费者发自内心喜欢的车,造车至今,围绕这些核心环节,恒大真金白银地投入了474亿元。
事后来看,恒大的巨量投入,核心是围绕“人才”和“硬核”科技。
在人才上,恒大汽车一开始就成立了全球研究总院和智能科学院,以推进自主研发工作,增强研发实力。
目前恒大汽车已拥有8796名专业人才,其中科研团队超3500人,国际顶尖专家22人,包括原广汽丰田公司副总经理高景深、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原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方驰、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原特斯拉资深质量总监Alex James Hamade、原宝马集团造型设计副总裁Benoit Jacob等。
在“硬核”科技技术上,研发投入高达249亿元,已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一系列动作包括,从德国BENTELER集团收购唯一可以买到、世界顶级且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与德国hofer成立合资公司,拥有动力总成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及最顶尖研发制造团队,共同开发应用全球领先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还通过收购日本卡耐、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掌握了世界顶级的动力电池、轮毂电机核心技术。
有了人才和硬核技术,造车速度自然也快了起来。
恒大与德国EDAG、奥地利AVL、加拿大MAGNA等全球汽车工程技术龙头开展合作,同步研发14款知识产权归恒大所有的车。目前,恒驰9款车已全球发布。
在建立供应链体系上,恒大与博世、采埃孚、大陆等世界前14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庞大的世界级供应链体系,并全部要求在中国设立基地进行生产制造。
在看得见的产品端,恒驰1已经路跑;今年2月份,恒驰汽车在中汽研牙克石测试基地进行冬季测试;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预计三季度量产;天津、上海、广州生产基地已启动试生产调试,全面达产后一分钟能生产一台车。
不久前,恒大汽车联手腾讯与百度发布了历时1年11个月研发的H-SMART 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这标志着恒驰汽车的智能网联系统将与上述关键环节形成造车的完整闭环。恒大汽车离“成”越来越近。
所有这一切的积淀,让恒大汽车在今年年底试产、明年量产水到渠成。预计随着恒大汽车量产销售,其在销量和资本市场回报上,会给外界继续带来惊喜。
从“想”到“干”再到“成”,恒大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而且拿到了结果,可谓“恒大式”造车方法论,这条路注定需要巨大的毅力和勇气。
而人类产业的进步和商业文明的向前推进,不就是靠这样的先行者和勇敢者一步步“拱”出来的吗?
- 恒大汽车(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