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盛商业的增长“三部曲”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3月30日,上市仅两个月有余的星盛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6668.HK,以下简称“星盛商业”)发布首份年报。
公告显示,2020年,星盛商业实现收入约4.42亿元,同比增长约14.1%;毛利约2.49亿元,同比增长约23.9%;归母净利润约1.27亿元,同比增长约50%。总体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定位、建筑咨询及租户招揽服务、筹备项目开业收入的增长。
作为港股第一家纯商业运营服务公司,星盛商业在过去一年新签约项目15个,合计面积约43.7万平方米。其中,独立第三方项目有9个。2017年~2020年,公司签约项目年复合增长率达26.4%。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星河控股的项目仅占比38%,第三方拓展表现突出。
2021年3月31日,星盛商业举行面向投资者的业绩会。《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一位参会投资人士处获悉,星盛商业方面对未来有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引,即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净利润实现五年5倍增长。
星盛商业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通过拓规模、强运营、壮组织三个方向提升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据上述参会投资人士透露,具体而言,星盛商业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拓展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总合约面积不低于550万平方米,开业面积不低于450万平方米,非关联占比不低于60%,平均出租率不低于95%。
深耕大湾区
财报显示,2020年,星盛商业各项核心业绩指标取得大幅增长。公司ROA约为34.6%,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ROE约为128.3%,同比上升53.1个百分点。
2017年~2020年,星盛商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6.7%、毛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1.5%、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3.5%;来源于第三方项目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7.4%。
截至2020年末,星盛商业总合约面积约328万平方米,布局全国20个城市,共计53个项目。从区域分布来看,公司持续深耕大湾区,同时在长三角发力。其中,在大湾区已布局32个项目,项目数占比约为60.4%。
过去一年,星盛商业分别位于深圳、中山的4家购物中心如期开业,合计面积约21.6万平方米。
外拓方面,星盛商业在报告期内新增项目总面积达43.7万平方米,新签约15个项目,包括关联项目6个、独立第三方项目9个。
截至报告期末,星盛商业累计合约项目53个,合约面积达328万平方米(其中有61.6%由独立第三方开发或拥有);累计已开业项目22个,合约面积达157万平方米。
从收入结构上看,2020年,星盛商业在大湾区(包括深圳、广州、中山、惠州、佛山及东莞)的收入占比为82.7%,达3.65亿元;合约建筑面积为133.6万平方米,占比40.7%。
上述参会投资人士透露,业绩会上,星盛商业管理层表示,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因素之一为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大湾区,特别是来自深圳的收入占比为76%,且大部分项目处于核心商圈,盈利能力较强。
记者注意到,2020年,星盛商业的综合毛利率由2019年的51.8%上升至56.3%。星盛商业管理层补充称,其以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公司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管理输出业务约75%的毛利率也拉高了公司整体水平。“未来,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会保持在50%~55%区间。”星盛商业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
星盛商业在财报中表示,2021年,将继续在大湾区投入优势资源,通过“巩固发展大湾区,加大发展长三角,趁势进入西南市场,择机进入优质城市”的拓展策略多路并举,实现高质量拓展。同时,还将继续积极推进委托管理、品牌管理及输出、整体租赁等三种运营模式以获取更多商业物业,并寻求战略并购机会,适时扩大市场份额。
发力数字化运营
据上述参会投资人士透露,在提及公司高毛利率时,星盛商业管理层表示,公司过去一年推进了信息化建设,使得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管控及优化。
在星盛商业的“三部曲”发展战略中,数字化运营成为“强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注意到,2020年,星盛商业全面建设客户端数字化生态,实现以线上商城、智慧社群、小程序、直播构建的全渠道、全时域营销阵地,实现从引流、转化、裂变到沉淀的消费闭环,以数字化运营改善服务及客户体验,打造24小时在线的全新购物空间;并与阿里本地生活签署战略合作,打造“智慧商圈”。
另外,在公司自身的运营中,星盛商业建立起内部数据运营中心。从2019年起自主研发数据中台,并不断升级,真正实现经营可视化、巡场数字化,提升商业数据应用、驱动运营、终端赋能。
财报显示,2020年,星盛商业的销售开支为570万元,行政开支同比减少17.8%至5680万元。另外,公司的服务成本由2019年的1.87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93亿元,主要归因于报告期内公司扩充业务,受疫情轻微影响。截至2020年末,星盛商业的毛利同比增加23.9%至2.49亿元。
星盛商业方面表示,2021年,公司将继续强化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打造区域标杆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通过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支撑全国布局。同时,公司将强化量身定制的研策能力。具体而言,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竞争格局、商用物业的特质及目标客群实现精准定位,实现“一店一策”;同时通过庞大并不断增长的租户品牌库,以及品牌战略联发的实质性落地,不断提升租户招揽能力,保持较高水平的出租率。
另一方面,星盛商业将致力于通过全面运用数字化及智能化、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服务,升级优化数据运营中心,建设数据中台和数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精细化、数字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实现数据驱动运营,建设客户数字化平台和营销数字化平台,构建全渠道流量体系,沉淀会员数据,挖掘会员价值,实现精准营销,探索流量变现新模式。
优化组织架构
记者注意到,根据星盛商业的发展战略,公司将做实区域,强化华南区域,夯实华东区域、东部区域,并着手组建新的区域公司,如西南区域和华中区域等,以匹配本集团多路并举的拓展策略,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如此一来,为符合未来业务扩张需求,星盛商业计划继续制订及推行多梯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绩效评估体系、制订中长期激励措施,并提供长期晋升机会,借此进一步吸引、培育及挽留人才,打造“能打仗、会打仗、打硬仗”的高品质商业运营管理团队。
截至目前,星盛商业的管理层分别有董事会主席、星河控股董事副总裁黄德林,执行董事兼总裁陶慕明,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牛林,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文艺,副总经理凌云等。
值得一提的是,星盛商业方面透露,未来公司的雇员如符合资格将可以参与股份奖励计划及购股权计划。
记者注意到,星盛商业的前身是曾在新三板挂牌的深圳市星河商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商置”)。从新三板转战港股市场,星盛商业实际控制人黄楚龙为此施行了一系列资产腾挪,包括推动业务及股本结构重组,而星河商置则成为星盛商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在此次重组中,黄楚龙设立了一家“股权激励平台”——德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瑞投资”),并将股份奖励计划延至上市后,尚没有具体的激励对象,交由黄德林代持这20%股权。上市后,黄楚龙家族信托持有的股权稀释为60%,黄德林通过德瑞投资持有的股权被稀释为15%,剩余25%由公众持有。
如今,随着星盛商业发展战略的落地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一轮的激励对象或将呼之欲出。
(编辑:赵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