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Q1净亏损38亿刀盘后重挫10%#【红筹国企/窝轮】订单充裕中集安瑞科可

足智高升得俊之 2022-05-03 23:55

#亚马逊Q1净亏损38亿刀 盘后重挫10%# 

【红筹国企/窝轮】订单充裕 中集安瑞科可吼

香港文汇报

11小时前   香港文汇报官方账号

张 怡

中央连番出招,对A股及港股均有正面的支持作用。受惠於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确定氢能和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指出氢能是国家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集安瑞科(3899)可望受惠。由於中集安瑞科早前公布的业绩对办,该股上周出现4连升,即使仍受制於多条重要平均线,但国策有利行业发展,其后市反弹的空间仍不妨看高一线。

力拓氢能业务 前景乐观

中集安瑞科去年收入按年增长49.9% 至184.2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清洁能源、化工环境及液体食品业务分别按年增长38.8%、87.2% 及25.4%,净利润上升52.4% 至8.8亿元,目前集团在手的清洁能源订单约79.8亿元,其中氢能相关订单约佔1.3 亿元,虽然氢能业务去年收入只有1.7亿元,按年升37%,但受惠市场的氢能储运装备和加氢站设备及工程业务需求持续增长下,业务发展潜力看好。

事实上,管理层预计,今年氢能销售额将按年翻倍,并维持2025 年氢能销售额达到30亿元至40亿元目标。

另方面,公司正积极将柴油发动机动力罐船改造成天然气发动机船,目前有112 艘船舶油改气订单,订单金额逾4亿元,今年目标300 艘。最新的营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止三个月,集团收益共计41.57亿,按年增加24.9%。季内,新签订单48.03亿元,增加23.2%。3月止,在手订单154.99亿元,增加33.9%。

业务进展方面,集团承接广东省绿色航运「气化珠江」首批示范项目的首批两艘改造船已完成全部调试工作,成功交付予船东。

据悉,集团已获得112艘船舶油改气订单,订单金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预期将在今年底之前陆续交付。此外,集团与中集合斯康和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签订投资入驻协议,会於今年第二季於石家庄开建氢气瓶生产线,产品组合将包括用於公路车辆、铁路和船舶应用的氢气瓶及供氢系统。

就估值而言,该股往绩市盈率15.2倍,市账率1.67倍,仍处合理水平。趁股价走势转稳跟进,上望目标为10元(港元,下同),惟失守8元支持则止蚀。

2022-05-03 19:52:54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星期四)与投资者进行了一场线上路演活动。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的重大信息。本公司首先就公司2022年一季度的经营回顾、财务回顾、行业现状与未来战略发展进行介绍,其后与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沟通。路演活动的互动问答内容如下:1.中集车辆一季度海外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及亮点?公司如何看待海外市场发展?在海外市场,公司相较于其他海外品牌的经营优势有哪些?答:2022年一季度,国际与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在全球地缘冲突影响下,全球通胀与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本集团毛利承压。2022年一季度,受益于海外零售消费额,公路货运价格保持高位的影响,海外市场销量与收入呈现反弹、稳健增长态势。本公司海外业务在全球地缘冲突下,危中有机,积极捕捉新的增长机会。北美市场方面,本公司凭借跨洋经营优势,积极落实北美业务的战略举措,发挥全球资源整合优势,通过集中采购以及数字化全球供应链管理,把控全球物流配送成本,优化本地生产制造布局,积极捕捉业务增长契机。报告期内,北美市场的半挂车需求持续释放,北美业务获得亮眼增长,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08.8%。欧洲市场方面,主要半挂车市场经济持续回暖,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但在全球地缘冲突影响下,本集团欧洲业务发展危中有机,销量与收入稳步提升,欧洲半挂车需求释放。本公司践行欧洲业务战略计划,积极把握市场先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海外半挂车市场的需求复苏明显。美国半挂车和物流运输装备市场复苏,2022年北美市场的半挂车需求向好。进入2022年,随着欧洲各国对抗通胀,加之疫情反复,多种宏观因素或将持续影响全球供应链,市场供需矛盾将持续存在,欧洲市场半挂车的供应链与生产制造能力面临新的挑战,行业将加速洗牌,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2.目前,中集车辆的新能源方向及探索情况如何?公司有哪些创新与核心技术,在数字化转型、自动化生产、在研项目等方面有哪些技术优势?如何搭建公司的护城河,并刺激公司未来毛利率的提升?答: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国内新能源重卡打开了新局面,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新能源与轻量化的专用车产品迎来发展契机。中国的主机厂正在新能源底盘研发方面快速前行,本公司积极与主机厂联合发展推进新能源在专用车整车上的研发与应用。借助高端制造体系铸造的护城河优势,大力经营轻量化、智能化、新能源、环保型的专用车上装,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赢得确定性发展。(1)新能源产品布局方面:本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与轻量化的绿色产品。旗下凌宇汽车开启“天启”项目二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产线升级,全面推动“油改电”重点项目,成功联合研发出新一代直联泵智能化电控搅拌车,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罐体从“变转速”到“恒转速”的功能,对比同类燃油车,做到碳排放为“零”。新能源专用车产品方面,成功开发了充电式、充换电一体式等多款电动搅拌车。在绿色能源的研发和使用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城市渣土车业务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新能源纯电动渣土车业务,成功研发纯电动渣土车上装、纯电动矿用车上装、纯电动砂石料运输车上装、纯电动运煤车上装等,新能源产品订单提升,有效占据市场先机。(2)新能源车型的适配方面:冷藏厢式车厢体方面,公司已经制定了新能源冷机的适配研发、智能互联模块研发和厢体产品模块研发等三个方面的数字化升级项目。拟针对冷藏厢式车,在新能源冷机适配应用、智能互联模块、厢体产品模块方面开展系列的研发工作。包括基于锂电池及太阳能板的新能源冷机及其控制系统的适配应用,实现冷机性能升级;研发车联网平台,打通与主机厂的智能互联壁垒,解决主机厂家与厢体厂家数据不能互通的现状;研发基于厢板模块化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3)绿色制造方面:本公司经过近七年的高端制造升级,已经建成了半挂车和专用车行业规模最大的“灯塔”工厂体系,截至目前,本公司已经建成22家灯塔工厂。相比传统工厂,灯塔工厂在单车成本、人员需求、能耗等方面下降显著,同时在原材料、产能利用率、环保方面提升明显。目前,本公司拥有4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以及2家省级绿色工厂。(4)环保与能源使用方面:本公司绿色生产工厂利用屋顶资源,铺设光伏电板,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下属部分公司屋顶光伏项目已投入使用;在产品生产方面,本公司致力于提供环境友好型产品,从轻量化、模块化、新能源产品角度进行充分考量,最终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排放。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项目研发进程的加快,新能源的加持有望进一步提高本公司在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竞争优势。3.请问中国半挂车市场份额集中的情况,半挂车小厂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以及未来中国半挂车需求展望如何?答:202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35万亿,同比增长9.2%,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过1000亿件,物流快递量迈上新的台阶。2022年一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中国物流运输需求稳健,驱动中国半挂车市场需求。第二代半挂车国标全面实施,在国内各项“治超治限”法规的实施下,低端半挂车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运载效率更高、货损率更低的厢式半挂车性价比提升,行业迎来结构化的变革,不合规车型加速淘汰,国内半挂车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在行业变革的格局之下,本公司组建成立的灯塔先锋业务,聚焦于中国半挂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从2019年至2021年,中集车辆中国半挂车的市占率依次为7.12%,10.22%和12.09%,连续3年提升,位列全国第一。据中国专用车分会统计,2021年实现销售的企业约为900多家,一半以上企业的产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预计不足60%。本公司依靠“高端制造体系”及“灯塔”工厂的绿色制造优势,全年综合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的水平,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在中国政府鼓励挂车共享租赁、甩挂运输等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的背景下,“挂车帮”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近期,“挂车帮”公司成功完成了A轮超1亿元的融资。展望未来,在国内大循环经济中,中国半挂车业务的发展确定性提升。随着新国标的生效与执行趋严,中国半挂车的五大核心车型正在经历全面的转型,升级换代机会明显。叠加“双碳”战略的实施,中国半挂车制造业将会持续出现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供给侧改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的挂车租赁处于起步阶段,多式联运所推动的甩挂模式及挂车租赁行业发展,将会对标准化高质量挂车产生更大的增量需求。在国家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当下,中国半挂车将深度融入内外双循环发展模式,朝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向甩挂与多式联运方向迈进。4.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冷链业务的发展,在冷链及相关业务方面是否有领先优势或技术壁垒?未来冷链及相关业务是否能为公司的成长性带来积极影响?答: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推动冷链物流发展,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规划对于中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有了重要支持。据中物联冷链委预计,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500亿元。冷藏厢式车厢体方面,随着中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冷链物流行业将维持快速发展,冷藏车的需求维持强劲;干货城配车厢体方面,城市配送车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合规干货厢体将迎来发展契机。随着2022年3月1日轻型卡车“大吨小标”的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叠加“乡村振兴”、“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战略政策实施,轻型厢式车处于一个市场需求蓄势待发的窗口期。2021年,本公司成立太字节业务集团,旨在抢抓合规城市配送厢式运输机遇。太字节业务集团聚焦轻型厢式车厢体领域,生产与销售干货城配车厢体与冷藏厢式车厢体产品。以中国华东、华南为生产根基,销售网络逐步实现海外扩张。太字节业务集团以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一代双模发泡技术,为中国冷链运输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冷藏厢体主要聚焦于“6 1”重点品类(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2021年,本公司太字节业务集团收入达人民币465.2百万元,占本公司营收比例为1.7%,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太字节业务集团正处于一个市场需求蓄势待发的窗口期,年轻的高管团队和一线运营团队将先进的高端制造装备转化成高效生产力,抵御同业低价竞争,捕捉业绩增长的契机。

中集一季度营收356亿归母净利17亿 创年度开局最佳业绩

读创

2022-04-28 18:06深圳商报官方帐号

关注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4月27日晚,中集集团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1-3月,中集营业收入355.5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19%;实现归母净利润17.06亿元,同比上升13.20%。中集2022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均创年度开局最佳业绩。


各项主业稳健发展:集装箱业务仍保持高质量盈利


2022年第一季度,中集集团的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营收及净利润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35.39万TEU,较过往三年一季度均值提升约25.62%。


集装箱市场有望仍保持积极态势

克拉克森等多家航运服务机构认为,2022年集运业景气程度仍将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上。疫情下海外供应链拥堵、中断造成集运业的有效运力损耗或将持续存在,叠加较大体量的超龄服役旧箱待淘汰置换需求,预计后期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集装箱市场有望仍保持积极态势。


此外,一季度中集在物流行业领域的道路运输车辆,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物流服务,循环载具等业务都有亮眼表现。


中集车辆海外半挂车的销量与收入持续高涨,分别同比增长44.65%及55.56%。其中,中集车辆持续发展半挂车共享租赁业务,大力发展国家鼓励的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模式。昨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望给中集车辆国内业务未来发展带来更大潜力。


一季度,中集集团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的飞机地面空调机组已成功进驻内地多个机场,电动风管机也首次规模入驻国内民航机场,并已取得海内外机场数十台订单,获得业界广泛的认可。


受益于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上升和自身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完善等因素,中集物流服务业务在2022年一季度业务量和营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3月,中集循环载具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投入。该业务新规划的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一期生产基地有望在二季度实现投产,将大幅增加产能和产值。


清洁能源发展提速:氢能业务同比增长80% 海上风电在手订单超8亿美元


2022年第一季度,中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的主要经营主体,即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营收实现整体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4.9%。


在中集安瑞科的清洁能源业务中,氢能业务增速最令人瞩目,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5%。此外,中集安瑞科的化工环境业务和液态食品业务的当季营收和新签订单均大幅度增长。截至2022年3月底,中集安瑞科整体在手订单约人民币155亿元,同比增长34%,一季度新签订单48亿元,同比增长23.2%。


在海上清洁能源领域,2022年第一季度,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和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导致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进一步加速了全球能源消费清洁化转型,也增加了海上移动生产平台的需求,中集海洋工程业务板块尤其是海上风电装备与服务业务因此受益。


1-3月,中集海洋工程业务新增生效订单4.94亿美元,同比增长54.4%,其中海上风电及清洁能源1.88亿美元,滚装船2.49亿美元;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其中海上风电订单占比39%,约8.5亿美元。


创新业务亮点不断:冷链、集装箱 形势喜人


2022年第一季度,中集冷链装备受北美冷藏车市场需求旺盛影响,冷藏车业务订单饱满,产能稳步提升,3月冷藏车发运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冷链物流服务领域,中集继续拓展医药和生鲜领域的专业服务。在生鲜冷链方面,中集已具备东南亚冷链端到端服务能力,正式开启出口冷链业务,与进口冷链业务形成双向互流。一季度,中集已打通深圳——泰国磨憨通道,开通大湾区跨境冷链海铁联运新线路,同时搭载循环载具包装、自研榴莲包装箱及椰青包装箱,有效降低水果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医药冷链方面,中集冷云与齐鲁制药达成新的合作,将为其提供物流服务。


在集装箱集成装备方面,第一季度,中集集装箱集成装备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重点拓展能源和环保两大领域,能源领域业务主要聚焦电化学储能装备、风电装备、发电装备和新能源装备等方面;环保领域业务主要聚焦水处理装备、垃圾处理装备等方面,并逐渐向生态养殖领域延伸。


在模块化建筑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中集先后承接和建造了河南信阳、香港、广东江门等地多个医疗配套设施、隔离点扩建项目。


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对多地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中集旗下多家企业纷纷发挥自身业务和产品优势,以各种形式助力各地抗击疫情。


如在香港及深圳疫情期间,中集及时向深圳等地供应集装箱等物流装备,用于保障深港物流运输和物资供应,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彰显中集的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同时,方舱医院和隔离设施的建设让香港短时间之内产生了庞大的钢材需求缺口,而中集世联达(中集物流服务板块)利用自身完善的全球物流服务网络,紧急承接了1.4万吨热卷材运输保供任务。


审读:喻方华

04-30 05:44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读创公司调研|迈向世界500强!中集集团营收首破千亿,集装箱今年仍维持高盈利

读创

2022-03-31 14:54深圳商报官方帐号

关注

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3月29日中集集团(000039)接受35家机构调研,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麦伯良,中集集团总裁高翔等高管参加业绩说明会,从公司经营业绩、优势业务、海工和新兴业务,以及股价表现等方面,回答了调研机构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2021年营收首破千亿


3月28日晚间,中集集团发布了一则高增长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36.96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73.85%,营收首次破千亿;营业利润134.72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81.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66.65亿元,同比增长24.59%。


年报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对海运干货集装箱的需求大幅提升。


火爆的集运市场,带动了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增长。年报披露公司主营业务集装箱继续维持高增长,2021年营收增长近2倍至659.67亿元,占总营收40%,实现净利润113.27亿元,同比增长469.94%。而2020年,集装箱制造业务额还次于道路运输车辆业务额,排名第二,占总营收的比例只有23.54%。


年报报告期内,中集集团实现每股收益1.81元,基于高成长的业绩,中集集团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1股现金人民币0.69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4.81亿元,股息支付率约38%,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中集集团官网


预测今年集装箱仍维持高盈利


3月29日,在中集集团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麦伯良表示,2021年为不平凡的一年,步入2022年,集装箱干箱的销量及价格都有所回调,在去年集装箱业务高位水平上,今年数量和价格都会有所回调,但预计还是会超过行业正常水平。


目前全球供应链紧张并未出现根本性好转,年初时,行业内权威的咨询机构预计集装箱制造业全年产量会超过400万TEU,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目前到二季度,订单整体(含未排产的)比较饱满。剔除2021年的特殊情况,预测今年集装箱盈利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海工板块持续减亏,息税前利润(EBIT)同比扭亏为盈,未来将积极转型海上清洁能源。


麦伯良:中集成为世界500强没有悬念


在中集集团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麦伯良就全球化趋势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全球化是受到障碍,但掉不了头,只不过现在历程比较艰辛。从战略来看,中集目前在国内业务占比48%,未来国内业务计划占比60%。此前中集在中国市场布局相对较弱一些,未来海外波动比较大的背景下,聚焦国内会更好的发展。


在谈到中集在做大的同时如何做强,针对投资者关心的中集和500强的关系时,麦伯良表示:中集迈向世界500强是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一定要为排名及规模去做,中集追求的是更有质量的发展。相比之前,集团的战略更聚焦,会聚焦在行业有短板、中集有优势的业务方面,比如冷链、清洁能源等。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是营业收入240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552亿元,参考国际经济环境,以中集集团2021年营收1636.96亿元的标准,中集集团很大概率进入500强。


以下为业绩发布会主要内容:


一、整体经营类问题


1. 2022-2023年中集集团业绩增长策略及主要看点在哪里?


答:今年派息金额24.8亿,高于过去的水平。一方面,中集集团2021年经营收入突破千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集集团未来会处于更高的平台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对此,管理层充满信心。


未来两年,除了持续稳固现有优势装备业务,中集集团也将加速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产品领导力,打造“冷链物流”、“清洁能源”、“绿水青山”、“乡村振兴”新兴业务组合,助力国家战略、解决行业短板,构建十四五时期成长新动能。


2. 2022年经营主基调是:“拓展新兴业务,聚力高质增长”,公司对于新兴业务具体有哪些规划?


答:本集团的新兴业务主要为冷链物流、清洁能源、青山绿水及乡村振兴。


第一,冷链物流业务。中集集团与冷链物流有强关联的业务约为8个,例如海运冷藏箱、特种冷藏箱、冷藏车、冷藏箱式车、移动冷库、冷云(医疗冷链运输装备及服务)、冷链循环包装等。因而,中集可以充分发挥集团业务整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服务。比如,云南鲜花、水果、药材、松茸等,需要全程冷链,主要是最前一公里,中集集团会从集团层面整体聚焦于利用现有的冷藏箱、移动冷库、冷藏车装备优势串联业务,冷链行业的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绿水青山。2021年,我们以西江作为标杆案例,西江地区的水泥产量约24万吨,包括水泥有关的物料运输量有100万吨,散装船运污染严重,目前散装船以柴油为主要动力,未来将改变为天然气。该业务涉及到中集至少4个板块的业务,例如中集安瑞科(船舶动力系统油改气及加气站设备等),物流板块(水泥运输),物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车辆板块(水泥搅拌车等),中集集团将利用各项业务的综合优势,在水泥行业打造助力双碳目标及环保清洁目标的优秀案例。第三,清洁能源。主要是氢能、甲醇、储能、海上风电方面,涉及到中集的安瑞科、海工、物流等领域,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


氢能方面:中集安瑞科已经成为第三代氢储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且与世界一流的4型(“T4”)氢气瓶及系统技术和设计供应商HEXAGON共同成立合营公司,将为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提供三型和四型储氢瓶的生产和储运解决方案,以及供氢系统的生产。公司将围绕整个氢能产业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联合行业优质伙伴,以储运加环节为重点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储能方面:得益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发电并网需求提升,储能行业迎来快速成长期。本集团储能相关业务以箱式储能系统为主,区别于传统储能电站需要建设专用厂房、施工周期长且固定无法移动的特点,箱式储能系统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具备环境适应性强、安装简便、可扩展性高的特点,市场渗透率正在提升。


海上风电方面:中集海工顺应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海上风电相关装备在全球能源消费转型浪潮和双碳政策目标的双重利好下快速发展。1)装备制造:中集海工自主设计并建造满足下一代20MW风机安装的海上风电安装船“3060系列”。此外,中集海工已改装3台海上油气装备为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亦具备优质码头资源可以提供升压站、导管架等装备。2)海上风电运维服务: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自2017年起进入全面加速阶段,预计5年质保期过期后,海上风电运维市场将迎来巨大潜力,中集海工具有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以及码头资源等,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区域一体化海上风电运维模式。第四,乡村振兴。中集集团践行国家战略。以楠竹产业为例,我们将主旨发挥至极致,例如将楠竹高品质的部分制作成为高端板材,例如集装箱、车辆板材,对于低品质的部分造纸。此外,LPG微管网也推动了乡村的能源结构改善。分布式污水处理的集成装备也帮助了乡村实现了环保升级。


3.对于未来集团股价方面有哪些期望?


答:作为管理层,中集集团希望希望股价反应公司内在价值。但股价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例如周期、情绪、黑天鹅、地缘政治等。管理层会持续做好经营工作,大力提升集团整体盈利能力,以优异的业绩持续回报股东。此外,公司的投关团队也将积极和投资者保持沟通,持续传递中集的价值。


4.中集集团在价值创造和其他控股公司类型有什么不同?本年,集团加大现金派息力度的考虑是什么?


答:价值创造差异:中集集团跟其他投资型控股公司是不一样的,中集集团是实业上市公司发展起来的集团,具有5S管控体系及内部合规管控的能力,与纯投资类的集团差别很大。中集集团在顶层业务获取方面具有强协同效应,通过加强与政府、客户等的合作,落地“气化西江”、“一罐到底”等重大项目,推动内外部资源协同、模式创新,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气化西江项目,本集团与肇庆市政府签订“气化西江”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控股子公司中集安瑞科、中集车辆、中集物流等为西江水泥运输提供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创新政企合作模式,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未来在氢能领域,中集集团也将是整体性的布局赛道,业务内部协同、运作一体化。


加大现金派息力度:基于去年优异业绩,本集团加大派息力度回馈投资者,感谢这么多年来对中集集团的认可和支持。本年度公布高送转方案,也传递了管理层对于未来成长的信心。


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本集团也公布了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这是与此前高管薪酬差异最大的地方,充分体现了管理层维护公司利益长期发展和与公司长期绑定的举措,我们也在积极研究公司回购。未来管理层的激励很大一部分来源股票,从二级市场购买,锁定12月以上,希望公司的成长和管理层绑定地更加密切。


5.在双循环格局下,中集集团的收入策略重心是否从海外转为国内市场?


答:中集集团会策略性的将市场重心转移至国内。2021年,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占比达48%,我们的目标是国内占比60%、国外占比40%。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会放弃全球化。因为国内市场很大,经过几年努力,成效明显。希望内循环战略将进一步助力中集实现稳健增长。


二、优势业务类问题


6.2022初,集装箱订单量和价格处于什么水平?对于今年集团整体的集装箱有什么展望?


答:2021年为不平凡的一年,步入2022年,集装箱干箱的销量及价格都有所回调,但是预期整体处于平均水平以上,年初时,行业内权威的咨询机构预计集装箱制造业全年产量会超过400万TEU,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目前到二季度,订单整体(含未排产的)处于比较饱满。剔除2021年的特殊情况,预测今年集装箱盈利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


7.中集车辆是集团第二大业务板块,2021年增收不增利,2022年,中集车辆盈利是否改善?


答:2021年,车辆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1)美国对集装箱骨架车的双反制裁;2)重卡国五切国六在7月份生效,国五库存较高,需要时间消化,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才逐步缓解;3)疫情下,原材料大幅涨价;4)海运运费大幅上涨对利润造成影响。


中集集团对车辆业务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车辆板块成立了六大业务或集团,从不同品类发力全球化。2022年,美国双反制裁已经从经营调整上应对完毕。从全球半挂车市场来看,车辆的全球市场份额在10%左右,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占到40%,中集车辆的产品、产线是全世界最好的。也积极推进与重卡公司的合作,例如一汽、上汽等。同时中集车辆积极构建灯塔制造网络,将更加灵活快捷地去支持跨洋运营和跨地区运营。


8.国际冲突加剧,能源价格飙升,欧洲等地区LNG紧张需求能否给公司带来什么机会?另外LNG价格升高终端需求变弱,是否对公司能化板块带来影响?


答:2021年国内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达到了3726亿方,同比增长12.6%,2021年,天然气在全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升至9.1%(2020年为8.8%),距离政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


2021年前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也呈现分化趋势,对于我们而言,这正是恢复了市场的正常状态。前三季度,尤其是夏季,天然气消费市场呈现淡季不淡,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第一季度受寒冬、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城燃商提前储气,所以天然气的价格在第三季度依旧持续上升,到了第四季度呈现旺季不旺,需求下降。特别的,在2021年夏季,油气差缩窄,对终端需求有压制作用。


进入到2022年,一方面,市场不存在类似于2021年的过度储备,另一方面,俄乌局势使得油价、气价大幅同步攀升,油价差维持得相对较好,这对天然气的应用影响并不太负面。此外,在双碳目标下,天然气已由过去的替代煤炭为主转为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与替代高碳高污染并重,十四五期间,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减碳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能源手段,地位已经得到确认。在政策的推动下:


陆上装备方面:调峰储备与LNG接收站扩建持续利好LNG储罐需求,根据统计未来5年中国计划新投产29个接收站,扩建11座LNG接收站;公转铁政策升级及LNG罐箱调峰也为LNG罐箱带来新需求;


水上运输方面:LNG已成为船用燃料主流趋势,LNG动力船舶新造需求及改装需求增多。本集团清洁能源板块也布局LPG储运装备,PDH深加工的需求增长也带动了市场对LPG的储运需求。在LNG价格高企时,LPG燃烧也具备经济性,也能获取LPG相关订单。


此外,清洁能源业务2021年底累计在手订单约80亿,公司清洁能源板块年营收约97.2亿,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对2022业绩影响不大。


9.物流公司单独上市进度和时间表?物流业务当前利润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同时占用了比较多资源,请问物流业务在集团战略中的作用在哪里?未来如何提质增效?


答:第一,物流业务聚焦于多式联运,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供货用户端、到终端交货端,全程服务,包括水路海运,我们提供多式联运的解决方案。我们物流业务增速非常大,因为过去两年发展非常好,也处于历史新高。中集集团的物流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和合作。未来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第二,计划今年内申报上市。


第三,物流业务占用了很多资源的说法不准确,我们刚引入了优质战略投资者(上港集团、隐山资本)。物流服务的行业毛利率整体偏低:一方面,从物流业务本身,运营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物流服务和传统制造业有差别,物流从ROE角度,2021年ROE平均水平超过20%,回报率上来看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占用资源不多,投资回报率很好,今年有信心依旧取得比较大的增长。


三、海工及财务相关问题:


10.今年中集海工减值的具体情况?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大幅减值?


答:本集团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约人民币49亿,大部分是由于本年对海工业务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拨备所致。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国际油气行业波动以及能源行业加速转型的多重原因影响下,虽然近期油价有所回升,国际石油公司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投入依然保持审慎,本公司持有的部分海工平台资产租约水平、利用率不及预期而计提资产拨备。


公司每年都会对海工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减值测试结果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未来减值计提仍需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市场情况以及板块未来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11.2022年,海油价格持续上涨是否还会对海工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答:第一,油气还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核心能源存在,新能源还需要时间逐步来实现。海工平台订单和价格慢慢好起来,相信未来沿着应收增加、减亏的方向发展。


第二,我们会利用目前油价高位,可能考虑适当减少我们在手的存量平台。我们会分阶段逐步地根据平台状态、价格等综合判断来处置存量平台,现在的计划是先少量处置一点。


12.过去一年,海工业务重组消息不断,集团对海工引战和重组计划如何?目前进展如何?


答:烟台国资已经入股海工,现在还没有完全交割。我们还在继续引战,策略改变为“小步快跑”。2021年,与9大央企拟出资组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同期,中集集团也与深圳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总体来看,中集不会放弃海工,将在海洋工程领域不断拓展。


另外,油价往上走,对中集存量海工平台的租约询价增多。下一步,可以期待我们的在手平台争取100%有租约,争取机会处置一部分,减轻未来压力,但也要看整体形势发展。现在判断,油价高位还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海工存量平台的处置,现在出现一个比较好的机会。预计海工业务经营方面还会大幅减亏。


13.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充足,未来将如何使用?是否有重大的资本开支计划?未来公司在杠杆率是如何考虑的?


答:资本开支方面:中集集团每年都有自己的计划。过去两年,我们在年初都有100亿的计划,实际上是我们维持更新改造、外延式收购兼并、产能扩张。今年不确定性的,马士基项目如果通过审批,在今年资本支出上面会增加70亿左右。未来2-3年,公司杠杆率的安排:目前是在63%左右,公司的管控目标是希望在该基础方面更加稳健,管控目标是接近60%。如果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需要进行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的要求是最多不会超过65%。


14.近期冲突愈演愈烈,很多制造商、物流企业避开俄罗斯战略的入口通道,对港口拥堵造成了更严重的影响。该冲突对于中集的影响?


答:第一,我们会密切关注,但目前没有对我们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反而有一些有利影响,油价上涨,我们海洋工厂订单增多。


第二,中集是个全球化企业,52%海外收入,这其中美欧占了绝大部分80%多,俄乌还是一个很小的区域,目前影响很小。我们在密切关注下一步影响,也在做准备。


15.关于冲突,俄罗斯金融系统切断、人民币升值,我们怎样评估汇率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有什么应对方式和策略?


答:第一,汇率波动风险是必然的,难以预测的。对于中集集团来说,我们有大量以非人民币结算的收入,当然也包括一部分采购、债务,这些都会形成我们外汇风险的敞口。


第二,从18年开始,中集集团制定了一套严谨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以“汇率风险中性”作为我们的管理目标,过去我们严格执行我们外汇风险管理的策略。我们利用了套保手段对这些敞口管理,风险敞口90%都进行了对冲交易实现套期保值目的。


第三,从未来来看,今年人民币不再会继续大幅上升,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人民币转弱的特别明显的分界线,我们在持续观察,无论汇率如何波动,外汇风险中性的管理策略不会变。我们会努力保护我们经营活动的收益。


16.业绩方面,去年在大幅增长。但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


答:主要还是减值的因素,海工的减值在第四季度。实际上剔除减值的因素,第四季度中集集团的净利润依旧有20多亿。


四、新兴业务问题:


17.中集安瑞科和马士基建立了合作关系,具体在甲醇方面的背景?


答:大的趋势来看,船舶运输业减碳也是大方向,所以航运公司在积极推动。比如LNG替代柴油,是近期主要的一个方式,船舶公司也在探讨,用清洁能源燃料替代。马士基选择利用绿色甲醇的技术路线来推进船舶减碳,与中集安瑞科有充分的交流,双方在积极推进,包括原料的来源、供应路线、装备路线等达成协议。第一期为示范项目约5万吨甲醇,第二期进一步扩大产能,预计有20万吨甲醇产能。


18.3月23日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集在氢能业务规划如何?有什么相关产品和竞争优势?业务发展战略收入和订单情况如何?


答:第一,国家发布了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氢能在整个能源结构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氢能未来发展前景好。国家发展氢能,还是要有序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集进入氢能,尤其是装备领域有十几年历史,比如最早的大运会,为其提供氢能加气站、运输车等。


从集团整体来讲,安瑞科在氢能发展是主角之一,储存装备、运输装备、加氢装备是主要业务领域,我们要做头部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能力范围,一个是制氢领域、电解槽,我们都在布局,围绕氢能产业链、制氢、储运加氢等,我们都要打造相关的能力。


第二,中集安瑞科也和挪威Hexagon Purus合资生产四型储氢瓶,在石家庄建立了一个氢能产业园;和鞍钢合作与鞍钢合作利用焦炉气联产LNG制氢气;和松下合作推进氢能在楼宇分布式应用。


第三,集团层面,也在全面加大氢能的布局,包括在集团层面也考虑相关的清洁能源基金布局(中集资本)。


第四,2021年我们氢能装备销售1.75亿,主要是氢能运输车和加站。2022年我们预期,氢能相关装备至少翻一番。我们有些项目还在建设期,预期2025年,我们在氢能领域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销售额也会有更好的呈现。


五、其他问题:


19.中集坪山转性开发事项有何进展?


答:现在已经启动了规划升级,坪山的地块已进入规划范围,从时间表看来,预计第三季度规划会完成升级。在此之后,中集集团将会和政府启动谈判,期待年内有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20.对全球化怎么看?是否要调整?


答:全球化到今天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全球仍需要合作。但现在的全球化和以前相比会更加困难,但方向不会变,只是历程比较艰辛而已。


21.中集和500强的关系?在中集做大的同时,如何做强?


答:中集迈向世界500强是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一定要为排名及规模去做,中集追求的是更有质量的发展。


相比之前,我们的战略更聚焦,加大低效企业的清理力度,对未来有希望的企业加大改善力度。我们会聚焦在行业有短板、中集有优势的业务方面,比如冷链、清洁能源等。


整体来看,中集集团会聚焦于中集有确定性的业务上,通过集团整体的顶层业务牵头,协同发展内部业务。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喻方华

04-21 18:5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中集集团(000039.SZ):迈入千亿营收行列,是时候估值重估了!

来自东方财富交易晒单,速来参与吧

格隆汇

04-09 23:32 中国领先的全球投资研究平台 全球视野,下注中国

关注

伴随着财报季的落幕,各大上市公司的价值点已逐步出现,在这个观察窗口,笔者注意到中集集团在2021财报公布后,股价表现有意思。

在3月28日,中集集团发布2021年财报:全年营收约1637亿,首次突破千亿,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66.65亿元,同比增长24.59%。其中,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73亿元,同比增长1496.09%,业绩亮眼。

作为A H上市公司,中集集团在财报后次日,其A股跌近5%,H股却大涨超5%,并连涨多日。这两个市场天差地别的股价反应,释放的信号值得重视:由于A股散户居多,非理性涨跌已是常态,而港股市场以机构为主,股价的反应较为真实反馈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态度。

从当前中集集团的PE来看,A股PE(TTM)7.30倍、H股PE(TTM)5.41倍。结合过去20年的数据,不难发现中集集团的估值周期约为5年,而目前公司的估值水平仍处在过往周期的区间内,这表明当前市场的估值是将其作为周期股进行估值。而且,市场只看到了公司的集装箱业务,暂未给其他新业务估值。

但笔者认为,因目前地缘政治以及海外紧缩的金融政策使得国内A股市场回撤较多,如果剔除这些市场资金面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交出的亮眼业绩足以能让公司的估值上移。

由此引发思考:当前市场是否应该对中集集团的价值认知有所重估,公司周期的属性是否也在弱化?

那么,从这份财报出发,就具体来看中集集团的价值点在哪?支撑其估值重估的因素有哪些?

一、创下历史最优业绩,加大分红力度回馈股东

从数据来看,一方面中集集团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尤其是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1496.09%,意味着主营业务贡献的经营大幅提升,资产质量改善。公司负债率稳定在63%水平,ROE提升至15%,表明企业营运效率、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业绩发布会的情况来看,公司希望未来进一步将负债率降低至60%,即便在有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也不超过65%。

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81元,拟每1股现0.69元(含税),并每10股转增5股,现金分红总额约24.81亿元,占可分配归母净利润约40%。

并披露核心人员持股计划,该计划存续期长达10年,充分体现了中集管理层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根据计划,原本发给核心员工的大部分现金奖励将用于统一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中集A股股票,将锁定12个月以上,这一增持动作也将公司跟管理层进一步绑定,共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去年集装箱虽存在高基数效应,但今年预计仍是集装箱历史上景气度第二高的年份

去年,全球集装箱行业迎来“一箱难求”的高景气周期,中集集团的集装箱制造业务成为最好的见证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59.67亿元,同比增长197.6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13.27亿元,同比增长469.94%。

要知道,数据都是“过时的”,只反映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展望2022年,集装箱需求量和价格依然在平均水平之上,主要有以下逻辑支撑:

(1)后疫情时代,虽然近期有地缘政治的影响,但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大概率会维持。早前,Clarkson预计2022年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约2.14亿TEU,同比增长3.8%。基于2022年全球海运贸易增长的预期,集装箱制造产业也将持续受益。

(2)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产业链出现了新的结构性变化:首先为保障供应链的安全,预计未来集装箱的配箱比将比过去水平要高,相比于疫情前,集装箱运输将多花20-30%的时间运送至目的地,配箱比在2022年达到高峰。

其次,集装箱超役使用,设备老化严重使得旧箱转新需求提升。根据德鲁里,船公司的集装箱箱龄在2020年约7.1年,是所有使用者中箱龄最高的;2010年集装箱产量为297万TEU,如果按照12年更新1次,2022年也将处于相当水平。

从其他角度测算,当前全球集装箱超4000万,按每年淘汰5%,对应疫情缺箱下两年积累换新需求超400万,集装箱整体需求有望保持高位。

(3)下游盈利状态展望稳定,俄乌冲突之前,德鲁里预计2022年集装箱产量在450万-480万TEU,未来5年的集装箱产量在380万TEU-450万TEU。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假设2022年产量降至450万的水平,那也是过去10年里仅次于2021年的水平。中集也表示:目前到二季度,订单整体(含未排产的)比较饱满,预测今年集装箱盈利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

回归到市场层面,中集股价自去年三季度创下高位后开始迎来调整,尤其是今年开年以来市场动荡环境下进一步带动估值向下。可以说,中集目前的股价已充分反应预期,甚至存在某种过度悲观。

而从公司来看,中集集团长时间被贴上“周期与贸易”的标签,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资本市场对其估值的认知。

实际上,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投资者应该要关注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边际变化。从年报来看,集装箱业务营收占比40%左右,其他主营业务表现亮眼,公司的周期属性已不明显。

因此,在笔者看来,想要深入理解中集集团,首先就应该要打破对其周期股的这一定位,去重估中集集团的价值认知。

三、成长业务初具规模,短中长期各有看点

2021年,中集集团“聚焦优势业务,促进有质增长”的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六大板块贡献去年总营收的90%以上,持续巩固行业领导者地位。

结合2021年中集集团总收入约1660多亿,集装箱板块约660亿,近1000亿收入为其他业务的业务情况。

从营业利润的角度来测算:集装箱的营运利润为146.47亿元,营运利润率为22.2%;剔除相关资产减值后的非集装箱业务营业利润为4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4.8%。过去5年,中集集团加大了对非箱业务的发展,收入已呈现规模化,但营业利润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假设未来非箱业务在2021年营收的水平下,仅需提升非集装箱营业利润率1个百分点,整体营业利润将提升约10亿元。

接下来,笔者就从短中长三个时间唯独去论述中集集团的业务(除集装箱)看点

(1)中短期,物流 载具是主要推动力

物流:收入及净利润增长,ROE超过20%,虽然净利润率因为行业属性较低,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参照华贸物流,中集物流的改善空间巨大:如果未来2-3年提升至其6.9%(华贸物流近三年平均净利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约15亿元 vs. 2021年5.4亿水平。

载具: 2021年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至60.17亿元、5.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8.18%、513.83%。净利润率为9.59%。参考所属行业涉及新能源领域,假设年均30%增速,那么未来三年对应的营收90.26亿、135.38亿、203.07亿、利润端分别对应8.66亿、12.98亿、19.47亿。

(2) 中长期来看,冷链 新能源是穿越周期的主要看点

从近几年中集集团战略布局的赛道来看,均是在国家重点发展下高速增长的领域,中集集团有望凭借其高效的板块协同能力,迎来更高质量的增长,并支撑公司价值的跃升。

新能源:随着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的确立,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避免。在今年政治局会议上,就多次强调新能源的重要性,即: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

中集集团战略布局清洁能源赛道新技术、新业务,构建可再生能源领域装备及服务生态圈,目前已形成氢能、海上风电、储能等赛道组合,物流服务串联能源运输赛道,助力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其中,被称为下一个新能源风口的氢能,是公司在新能源赛道让市场非常期待的业务点。

从行业来看,尽管氢能的能量转换效率跟锂电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氢能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能量密度,氢能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近240倍,另一方面分量轻,节省时间,使用氢能能够大幅度减轻车重同时需要几分钟就可完成加氢。

更重要的是国内锂电产业链当中,原材料中国储量仅占全球3%,这是比芯片更稀缺的资源,反观氢能,国内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其产业链均实现国产化,所以氢能是实现中国新能源不被卡脖子关键发展道路。

根据资料显示,中集集团深耕布局已长达16年之久,已是国内领先的氢能储运装备及工程服务提供商之一,覆盖氢能上中下游环节,产品涵盖了氢能储、运、加、用等各细分领域,而在氢能最为关键应用领域:储氢瓶上,中集亦有深度布局。

去年3月,中集安瑞科同与Hexagon成立合营公司,计划建立年产能约为10万个车载储氢瓶的生产线,不仅将国际领先的车载IV型储氢瓶国产化,也将成为能提供国产氢能IV瓶的厂商之一。

华泰证券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载储氢瓶市场,2020-2050年市场规模合计有望达到3234亿元。

如果产能线顺利投产,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在10万辆,参考一辆车车载气瓶在3-6个左右,由此测算出储氢瓶年需求大概为30.95万个,那么中集有望在2025年实现占据储氢瓶市场约32.31%的市场份额,参考市场总规模,在未来该业务上中集有望收获百亿级营收。

冷链物流: 伴随《冷链物流十四五规划》出台后,该领域已由新兴需求转变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与刚性需求。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约为9154亿元,相比2020年提升140.89%,意味着冷链高端装备及运输将迎来重要发展期。

中集集团可谓是国内最早进入冷链物流领域的企业,时间长达26年,已成为了国内最大、布局广、产业链齐全的全球高端冷链装备解决方案供应商,冷链装备矩阵涵盖海陆空全线赛道,覆盖运输全流程,涵盖冷藏车、冷藏箱、移动冷库、医药冷链、水果冷链跨境运输等,具备多个优势业务。

同时公司将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融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在绿色发展等新格局、理念引领下,与广东供销集团开启战略合作,在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布局,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在技术端,中集集团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仅改变了以发泡材料为代表的大部分原材料都需要进口的情况,还创造性地用焊接技术替代了当时全球普通流行的铆接技术,彻底解决了冷藏箱因气密性和水密性不够导致的漏热问题。

比如无源制冷技术所依赖的相变材料,只要放在制冷设备里2-3个小时完成充冷后,放在保温箱里,就可以确保保温箱在24-48小时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完全切合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保温需求。

针对近几年兴起医疗疫苗需求,自主研发的医药保温箱采用了一种发泡成型的独特生产工艺配合相变冰排技术,可以满足多种温度区间需求,包括2~8摄氏度、15~25摄氏度、-15~-25摄氏度等疫苗的温度运输需求。

四、海工业务边际改善,未来发展或超预期

从财报来看,去年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的营业实现收入为54.4亿元,基本持平;净亏损20.1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亏3.87%,但这其中含海工减值约15亿。

而针对此次中集集团海工业务的减值,笔者认为投资者应理性去看待。

(1)不影响现金流估值模型下的企业价值

首先,海工业务的计提减值并不影响中集集团现金流和估值,这是因为企业估值是DCF(自由现金流折现),减值作为会计上处理方式,意味着钱已经付出去,跟后面的现金流已经无关。

(2)业务已经改善

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海工高端装备制造能力,迅速迁移至海上风电装备及安装领域,年内已为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提供多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导管架、升压站等设备及服务,并成立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公司,进入海上风场运维蓝海市场。

再从订单来看,截止到2021年年底,中集海工新签订单金额基本维持油气和非油气业务各50%的业务组合和产能布局,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17.6亿美元。其中海上风电订单金额占比24%,海上新能源业务已初现规模,未来发展或出现超预期。

同时,业务转型促进了经营质量改善,究其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本年计提资产减值拨备和资产处置损失所致,如剔除以上因素,海洋工程业务EBIT同比扭亏为盈。值得关注的是,在积极转型海上清洁能源的推动下,剔除减值影响后的海工板块持息税前利润(EBIT)5.5亿,前年公司海工板块持息税前利润负4.8亿,海工板块的息税前利润由负转正。

(3)海工减值后的多个可期待的事件

中短期内减值空间较小。海工业务在历史上已做大额减值,累计约超过110亿,站在2021年的时点来看,减值更加谨慎。

后期经营成本及费用有压减空间:这次减值的好处是后续折旧变少,对于未来的经营利润产生正面影响。再加上2022年降息释放流动性,叠加公司整体经营质量的提升,预计整体融资成本有望下降,海工业务毛利率提高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在2022年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海上油气开发回暖向好,对中集存量海工平台的租约询价增多,中集集团表示将着力提升在手平台合约率,并对低效资产进行处置,预计海工业务经营方面还会大幅减亏。

(4)利好资本运作

一般来讲,计提减值后海工整体估值会降低,也将利于公司后面的资本运作。这亦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点,此前董事长麦伯良就曾表示:“中集海工不会关掉,未来会坚定走重组的道路。”、“我们改变策略,海工重组将‘小步快跑’”。实际上,在去年,中集来福士就引入了烟台国资委战略投资,组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中集又与深圳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公司接连引入优质资源进行深度合作,足见其在资本运作、重组等方面的实力。

而这些信号或许也正说明了海工的重组道路已在路上,相信在未来其会有更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者进入。

五、结语

巴菲特曾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投资者:最坏的时刻我们播种。在2008年,股神巴菲特将金融危机称作“经济珍珠港”,并用手中庞大的现金建仓,并表示:“现在的股价都显得十分合理,当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时候,投资机会就已经到来。”

如果剔除海工减值影响,中集集团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也超过20亿人民币,结合上述分析,中集集团的股价或许是存在过度调整。

从中集集团的PE来看,AH股的PE(TTM)分别对应7.30倍、5.41倍,公司当前估值是周期股估值,已充分考虑集装箱调整的预期,而且暂未给其他新业务估值。

基于以上,这也充分表明公司明显处于低估区域,而且从其战略布局赛道高增速以及展现出来的潜力,其更彰显出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股票的定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偏差经常存在,但市场最终会意识到这种偏差,并促使价格上升到反映其价值的水平上来。于中集集团来讲,价值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相关证券:
  • 中集集团(00003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