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堂|混合资产投资露华浓:佳人佳文佳观点
周末到!睡懒觉!
被掏空的打工人终于迎来本周的续命时刻。
忙碌了一周,此时只想“葛优躺”。
嘿,先别躺。
休息的朋友们都看过来~
最近市场波动大,
很多朋友想投身固收类产品的怀抱,
但苦于不够深入了解,迟迟不敢入手。
那么,
鹏华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
总经理张佳的这一期分享
你可千万别错过!
带好笔记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导语
张佳具有17年金融证券从业经验,7年基金产品管理经验,现任鹏华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同时担任鹏华偏债混及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他拥有多年的大类组合管理经验,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具有突出能力,风格上更注重对宏观经济、债券和权益市场长期趋势的分析,且擅长根据宏观数据的变化参与交易性机会。
张佳金句
1、持续做好“固收+”产品的关键一点就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起来。
2、其实投资和人生一样,每次挫败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体验,关键是在这种挫败或损失当中,我们能够收获什么。
3、打造货架式的产品线,提供多元丰富的产品选择,无论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
4、要做长期的、难的、正确的事情,如果能将长期的、难的事情做好,后面很多事情就会相对简单。
5、混合资产投资部的不断完善,规模的持续扩大,希望能为更多持有人提供服务,但这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渠道及各个体系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客户数量的持续增长。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固收+”备受市场青睐
Q、“固收+”产品为何出现爆发式增长?
张佳:过去两年“固收+”品类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主要的基金品种包括了二级债,偏债混,以及一部分的灵活配置产品,机构投资者是买二级债比较多,个人投资者买偏债混是比较多的,这两个赛道其实现在都有一万亿左右的规模了,在过去两年确实是爆发式的增长。
原因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我们也知道在2018年的时候,监管部门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俗称的“资管新规”,在“资管新规”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刚兑型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型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少了,到去年年底所有的预期收益率型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了,改成了净值型的产品。从预期收益率到净值型产品是一定会有波动的,想要熨平它的波动就需要机构提供一个资产配置的方案,“固收+”就是非常好的载体,其中有股票有债券,包括有现货和期货,能够通过资产配置为客户创造出比较稳健的一类产品,和过去的理财产品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然因为资产价格在波动,它也会有波动。
第二,从产品层面,一只稳健收益的产品包括我们提到的“固收+”的产品,也包括债券类产品,比如纯债类产品,市场为什么选择“固收+”产品,为什么没有在零售渠道销售纯债类产品?这里也有两点。一是纯债类产品相对来说只有债券这一类资产,当债市出现熊市的背景下,利率风险是没有办法熨平的,它的净值也会产生波动。在债券熊市的情况下,利率经常会上行100个BP甚至更多,这样短期内纯债类产品也会出现波动。“固收+”的产品好在哪里?它其实可以做一个对冲,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下股债有翘翘板效应,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股债双杀,比如滞胀环境或者是出现一些流动性危机的状况,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小概率的事件,大部分时间其实股债是翘翘板甚至是股债双牛的市场环境。
通过股债翘翘板,我们就能在很多的时点熨平净值的波动。虽然大家疑虑“固收+”的产品加了权益是否加大了风险,其实如果股债配比相对合理,它的波动未必比纯债类产品大,甚至是更低的,这就是对冲方面。其次,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收益率大概率要高于债券,对于一个“固收+”产品,长期来看它的收益机会一般也能够跑赢纯债类产品。
综合来看,“固收+”产品波动相对可控,收益机会也会更高一些,所以它比传统债基类产品有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市场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策略上宏观与微观结合
Q、如何看待现阶段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张佳:权益市场今年以来确实出现了非常大的调整,创业板跌幅超过20%,上证50包括沪深300也有超过10%的下跌,但是,在我十几年的投资经历的过程中,今年的市场并不算非常大、非常极端的市场环境。比如,我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大家觉得可能到了世界末日了,市场极度恐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问题比现在要严重很多的。我也经历过从2010年到2014年、2015年,因为2009年快速的债务扩张导致的2010年之后,连续几年漫长的去过剩产能、去杠杆的过程。包括大家也会想到2015年的股灾。其实对比现在市场的调整比2015年还是要小的。
当然往近期推,2018年权益市场的熊市从年初一直到年尾,大家在整年的过程中都是非常煎熬的,它的跌幅也比现在要大。2020年疫情之后,权益市场也有非常大的波动。我记得春节回来第一天权益市场上证指数跌幅超过8%。在十几年的过程中,权益市场,包括债券市场2017年也有非常剧烈的调整。其实,经历过非常多的风险事件,回过头看,这些事件哪一件或许都比现在要严重得多。但是对于权益市场现在看,如果作为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类,仍然可能获得年化十几的收益。只要你没有在高位押上全部的身家就不是世界末日,而且即便你压上了很多的身家也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其实投资和人生一样,每次的挫败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体验,关键是在这种挫败或者损失当中,我们能够收获什么?我的收获就是刚才提到的,每次大的风险回过头看都是机会,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最后指数都收回来了,当年巴菲特抄底了高盛等金融资产最后获利也是非常丰厚的,包括2018年的熊市,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况下跌破了2500,如果当时买入现在也可能有非常好的收益,包括2020年疫情后的市场波动,其实在那个时间买入也可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所以,对于这种风险如何看待?遇到一些风险,如果我们觉得整个宏观经济是向好的,同时这种风险是短期的风险,大家不用太担心,市场总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就现在的市场谈谈我的观点,权益市场,确实像刚才我提到的不用过于担心,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并不严重,如果和2008年、2018年相比,包括和2015年、2020年疫情后相比,当时大家觉得就是世界末日了,但现在整个宏观经济还是向好的。怎么理解这种向好呢?整个经济还是在平稳运行过程中。其次,在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了非常积极的一些措施或者目标,当时提到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而且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承担起稳定宏观经济的增长,包括在周末大家也学习了政府的工作报告,今年也设定了一个比较高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个目标肯定也是要够一够的。
所以,第一,现阶段的经济相对平稳,没有出现2008年、2018年的市场状况。第二,经济的目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从过去十几年来看,我国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上都是能够完成的,除了有一年差了0.17%,其他的年份全部能够完成。所以我们要对经济有信心,这个经济就是在去年下滑的过程中,今年会有触底回升反弹的过程。在这种经济逐步复苏的过程中,权益市场不太可能出现持续全面的熊市,大家不用太担心。
当然权益市场也是宏观经济的一种映射,短期之内的调整有一些原因,其一,可能就是政策的出台到见效有一个时滞。因为中央经济会议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包括地方“两会”也是在1月底才结束,包括地方的一些换届也要在这几个月不断的进行,这样很多的政策落地需要时间。举个例子,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就看到了,房地产政策中提到一条“因城施策”,但房地产政策调整真正做到了“因城施策”是到了2月份之后,到现在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想让房地产的销售有快速的回升也不太现实。包括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是在2月之后才调,到现在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这种政策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策也是不断的出台,包括“两会”中提到了一般预算支出在今年比去年有大幅增长,去年是零点几的增长,今年能够超过8%的增长,财政方面也是非常积极的,包括货币政策,一月份我们的利率就进行了下调,后面也许利率还会有一些调整,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地操作。所以,总体看,我们的方向是明确的,今年经济增长还是有比较高的目标。
其二,我们的政策也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当然就像刚才我提到的,它到见效是需要时间的,相信在未来一季度末到二季度,逐步能够看到这些政策落地后的一些效果。从近期观察到的一些高频数据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变化了,比如我们看到挖掘机的销量有了一些边际改善,包括工业品的量价库存的情况,其实也有一些变化了。包括我们也看到了地方的一些重大项目,其实也是在二月底逐步有一些开工了。所以,这对权益市场来讲,未来随着经济预期逐步明朗,权益是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所以现在这个时点是一个非常好的时点。
债券市场从今年全年来看,虽然刚才提到了整个经济今年是回升的,但是专业人士会觉得债券市场今年是否会有较大的风险。今年债券市场相对来说还是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一个合理的回报。为什么讲合理的回报呢?今年债券市场如果想获得一个非常高的回报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我国经济在回升的过程中。但是债券今年的票息还是有的,因为在今年比较长的时间内货币政策一直都是维持相对宽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短端利率相对能够稳定在合理的中性或者偏低的水平,如果我们买一些短期的债券其实全年维度还是能够有一个票息的收益。
但是债券市场现在的久期相对来说是中性或者偏短的,因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曲线形态会发生变化,可能会陡峭化,长端可能会面临上行的压力。总体来说,现在这个位置就权益市场来看,如果全年经济是逐步复苏回暖的局面,权益市场无需太担心,如果在没有非常大的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债券市场今年还是有票息收益的。所以,今年全年维度来讲“固收+”产品还是能够给客户带来基于市场相对合理的收益。今年才过了两个月,后面还有十个月,大家还是要慢慢看,不用特别担心。
Q、美国债市利率上行,您觉得会对国内股市和债市形成什么样的传导影响?
张佳:这是非常关键也是很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首先,美债波动的情况确实是我们要关注的,因为它是全球各类资产的定价的锚,但也不用在国内资产投资过程中过于关注美债利率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以我为主的。举两个例子,回想2018年债券市场的情况,国内的债券在2018年年初就已经见顶,十年期国债年初用很短的时间突破了4%,基本上4%是年初的高点,之后随着整个经济下行利率是往下走的。美债当年的表现是当年大部分时间在上行,一直上行到2018年10月份。所以,在2018年前十个月的过程中,会看到美债和国内债券的利率是反向走势,并没有因为美债利率上行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形成了掣肘,甚至是需要我们利率同步的上行,当年并没有。在2018年美债达到顶部时,我国十年期国债已经从4%下降到3.5%左右的位置,已经下降了50个BP,50个BP对于债券市场是非常大的下行了,信用债或者其他的一些期限会下得更多一点。所以,从2018年的情况可以看出,其实和现在有点类似,因为我们的经济在下行,而美国经济在上行,这和2018年有点像。在2018年市场环境下,没有发现对我们的利率造成掣肘,形成影响。
第二个例子是最近的例子,今年央行第一次在1月份降息的例子,可以关注到一个情况,如果降息发生在大部分国家,他们的汇率会出现贬值。但我国在今年1月份那次降息当天,汇率开盘有一些贬值,但最后是有一些升值的,直到现在我们的汇率表现都非常强势,虽然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在不断宽松的过程中。从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具有独立性的,可以以我为主。所以,美国债市利率的调整对国内债券市场不会形成太大的影响,包括央行易行长在前几年也说过,中美利差在80-100个BP是比较舒适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基本已经接近下沿,甚至部分阶段突破了下沿,但可以看到汇率一直表现得非常强势。所以,对国内的基本面,我们要有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确实是风景这边独好。所以,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股票市场,美债利率对股票、对国内权益市场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是间接的,而且传导路径是比较长的。大家可能会觉得美债利率上行会导致贴现率上行,成长股估值就会受到压缩,成长股会下跌,它可能和成长股有非常大的相关性。但我们也做过这种研究,其实国内的成长股的股价变化与其说和美债利率相关性更强,其实它对国内债券利率变化更敏感。如果我们做DCF贴现的话这种无风险利率是用国内的债券利率,而不是美债利率。所以,这里没有这么强的相关性。
相关性最强的可能是在什么时间点,就是美债利率和国内利率同比的时间点。举个例子,去年2月份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去年2月份那个时间段,当时我们是自下而上看到了美国处于一个经济持续上行,通胀面临比较大的压力的时间段。那段时间美债利率是上行的,包括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比如石油或者铜当时都出现了突破。国内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宏观环境,其实也是往过热走的,当时的货币政策也是易紧难松的,国内的利率其实也是往上走的。如果说国内和海外同时面临过热的局面的情况下,成长股在当时的高估值下,这种泡沫或者它的估值可能会受到压缩,所以带来了成长股的调整。所以,可能是在国内或者美债利率同比的时候,对成长股影响会更大一点。
当然,这里面也要说一点,在去年2月份之后,很多投资者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美债利率上行成长股就要下跌,所以,对今年市场也多少造成一些影响。这个逻辑不管顺不顺,但是因为大量的投资者可能都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最后就造成了市场这样的表现,美债利率上行了,大家就会卖出成长股,可能是这样一个影响。
Q、债券方面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投资品种和久期管理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张佳:债券方面,现在是偏中性的观点,风险和机会都不是特别大,可能整个曲线相对有增陡的压力。利率债更多是长债,长债相对更谨慎一点。在不同的时间段,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变化可能对整个长端利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信用债的策略,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我们对于信用风险非常敏感,会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信用债也是短端相对安全一点,这类产品跟随利率债波动,调整幅度相对也会大一点,相对来说久期会长一点。所以,这些观点也相对中性一点,我觉得短端相对安全,也可能有相应的机会。
久期方面,是偏中性的久期。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经济无论从宏观、中观、微观都在稳中向好,久期也会逐步缩短。
Q、不同行情下,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框架和配置思路是怎样的?
张佳:关于投资框架,大家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一个是自下而上,另一个是自上而下。我们团队优势的一点在于,能够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因为单纯的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策略都会阶段性的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这个团队做混合类产品,主要的策略就是自下而上的策略,有可能在2019年、2020年表现是非常好的,因为2019年、2020年整个宏观对于市场影响比较弱的,不是一个关键变量,投资者可能自下而上去择股选择行业就可以了。比如选择了很多成长的行业,像2019年很多TMT表现非常好,当年是5G的元年。2020年包括延续到去年新能源有非常好的Alpha,自下而上也能够选出来。
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是自下而上的策略,一旦遇到了2018年或去年2月份之后股票市场的调整,包括近期的市场调整可能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市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这里面就要结合自上而下的能力,2018年是典型的宏观大年,当年整个宏观经济就是衰退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上而下降低仓位,规避掉当年权益市场的调整。当然如果只是自上而下也有问题,那2019年、2020年业绩就不会非常理想,因为自上而下经常会做一些仓位的管理,选择一些价值股票,2019年、2020年很难会有一些Alpha。所以,如果想持续做好“固收+”的产品,关键一点就是要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起来看。
自上而下的核心意义是对宏观经济包括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这两年投资者更关注的产业政策的分析过程。首先对宏观进行分析,再分析中观和微观。业内普遍采用美林时钟、货币信用时钟等方式。从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主要还是通过债务驱动的,通过分析信用或债务的周期对投资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自上而下决定了仓位,想要知道经济所处阶段,包括流动性是松是紧,就要设定一个权益的仓位,以及债券的久期。但是,在仓位和久期的判断中,不仅要用到自上而下,还要结合自下而上。鹏华混合资产投资部中,既有做债券的,又有做股票的,股票上我们会关注非常多的高频的数据,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包括水泥、钢铁、挖掘机相关的销量情况,这对宏观判断也能起到交叉验证的过程。
此外,在行业选择上,在自上而下初步判断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后,可能会深入选择相应的一些行业,之后就是考验自下而上的能力了,借助公司权益研究员以及外部的一些研究力量对行业进行跟踪,最终在行业层面将两者结合起来,核心就是两种能力都要具备。
结合市场看,刚才提到了2018年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一年。当年自上而下的策略基本无效,当年只要权益仓位足够低,债券久期足够长,就一定能够跑赢。但到了2019年、2020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基本全部都是自下而上的年份了。
去年相对复杂一些,比如二月份经济处在过热阶段,随着利率上行成长股估值就会受到压缩,那段时间如果想做好就要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对经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之后因为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和转向,大家更关注行业的选择,这里面考验自下而上的能力了。
Q、如何控制“固收+”产品中的信用风险?
张佳:公司层面,在邓总、韩总的领导下,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确保不出现风险事件;从鹏华基金固定收益的发展历史来看,至今为止我们没有出现违约事件。我们的底线比较高,有一些瑕疵的债不会碰,或者进行一刀切的风险控制。
第二,部门层面,混合资产投资部也有严格的风险控制。一方面,“固收+”的弹性更多在权益方面,通过借助权益投资能力,在债券上也提倡交易能力,通过对市场环境、宏观经济以及行业的判断,通过权益交易、债券交易,久期变化来赚钱,而并非通过信用挖掘赚钱;另一方面,很多“固收+”产品面对的都是零售客户,甚至很多机构客户买“固收+”产品。对于零售客户来说,其实很难接受净值波动。所以我们部门也有个一刀切的政策,所有“固收+”产品的收益率都不允许超过某条收益率曲线,这样能够避免在组合中拿一些收益率比较高,但可能对组合造成一定风险的债。
深耕行业专注投研 多方合力严控回撤
Q、“固收+”产品在回撤管理上更关注哪些因素?
张佳:回撤管理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从团队方面来讲,我以及部门的很多成员都有长期的投资经验,这里面投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考虑作为资产配置的产品关注哪些变量,哪些变量就是最重要的。我们筛选出三点:一是权益仓位,二是行业选择和轮动,三是债券的久期。这三点如果能够做对,最后的产品一定能够做到较小的回撤,同时在上涨的时候也能呈现一定的弹性。在个股个券的挖掘和选择上,比如股票上以大盘股票为主,选择市值偏大的股票;债券上也不会做过多的信用资质的挖掘,在这种情况下策略容量是非常大的,规模对回撤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另外,还关注两点核心要素,一是投研,二是风控。在投研上,团队会进行深度研究,一方面对于一只“固收+”产品或混合产品重要的是广度,包括强度。我们需要对宏观、中观、微观,以及各行业、各方面都有一定了解。做股票基金的人可能不太关注房地产的数据、建筑数据、建筑订单,包括周期品的一些情况,以及对建材相关行业的一些分析,但是对我们团队来说这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一方面我们要在这些行业上做一些投资,另一方面在这些行业的研究,也能够对市场判断起到交叉验证的作用。所以,投研上,我们讲深度也讲广度,另外还要讲强度,我对团队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每天大家可能都有相应的要求,就是你要和卖方有比较长时间的沟通,每天大概有两三次的沟通,这种强度是非常高的,像我每天至少有四到五场的沟通。包括我平时上下班开车的时候都会先选一个路演的录音听一下,没有强度很难做到深度和广度。
在风险控制上,我们有非常严格的风险控制。包括对净值回撤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同时,我们也在补充人员,团队内部需要一定数量的风险控制人员,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的进行风险控制。此外,我们也把一些风险控制指标,特别是针对“固收+”这类产品的风险指标嵌套在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中,所以,回撤的控制是多方面的结果。
不断完善产品条线 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Q、如何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制定投资策略呢?
张佳:我们的产品线不是单一品类的产品,“固收+”类产品是这两年爆发的,之前的策略是相对单一的。但随着整个市场的发展,规模的扩张,要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策略,呈现不同风险收益的特征。
从大的方面看现在主要是两类客户,机构客户和零售客户,这两类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机构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买二级债可能更多一点;对于零售客户来讲,因为偏债混不会受到一些政策法规的限制,零售客户可以买偏债混,偏债混中的衍生品的运用,包括新股申购会更加灵活一点,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差异化策略的体现。
在期限上也有差异,机构客户喜欢买开放式的产品,因为他需要流动性管理,需要产品有很好的流动性;对于流动性客户来说也需要流动性比较好的产品,但某种程度如果想要有较好的客户体验,在零售端需要有持有期的。我们在零售端放的大量的偏债混产品都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持有期,通过长时间的持有能获得较高的胜率,同时让客户在持有期内最大概率的实现较高的收益机会。
从回撤和收益的角度也有不同的划分,比如零售产品,我们的回撤目标就是1%左右,但收益机会可能是4%;还有一些产品回撤目标可能是2%或者3%,收益机会可能是6%~8%,这类产品可能更适合机构客户。
总体看,产品策略是根据渠道和客户进行调整的。但核心的策略不变,均是提供一个资产配置的解决方案。
Q、面对多元客群,鹏华“固收+”团队如何进行产品布局?
张佳:产品布局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是机构客户。现在我们团队有两个二级债,但它是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现在的二级债是按照仓位进行划分的,后续在其他差异化的管理上会划分出更多的赛道,满足不同机构客户的需求,因为机构客户的需求中也存在较多差异。
零售端客户的策略相对单一,客户追求稳健收益,不像机构需要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这样就需要我们在各个渠道进行布局,包括现有的渠道,包括股份行、城商行和一些大行的渠道。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货架式的产品线,无论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
Q、看好后市哪些行业及方向?
张佳:往后看,随着市场逐步企稳,会关注一些长期看好,长期增速更高的行业,即成长方向。今年以来,虽然整个创业板出现很大的调整,但从基本面看,很多成长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其中最好的也是我比较看好的新能源,特别是光伏,今年光伏板块很多的公司有非常好的表现,获得了正收益。
所以,成长方向特别是新能源,在未来市场企稳之后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在双碳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在未来仍然是长期的赛道,其实整个能源都是我们未来核心关注的一些方向。包括其他的一些成长行业,比如军工、医药未来也会有些相应的投资机会。另外,在经济逐步复苏之后,消费行业也会有相应的投资机会。
以客户体验为终极目标 打造行业一流投资团队
Q、混合资产投资团队目前的架构是什么,以及如何分工?
张佳:近期我们更名为混合资产投资部,这是顺应整个行业,特别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的动作,同时也与团队现在管理的产品,以及团队未来的方向是相吻合的,而且未来依靠资产配置的绝对收益类产品有非常大的空间。
现在我们部门有8名人员,其中6名投资基金经理,2名助理。未来我们也会持续补充投资、研究和助理人员,人员规模至少达到十几人。团队未来的架构类似于金字塔,在底层需要有相关的助理,包括相关的研究人员。另一层是投资人员,再往上就是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投资人员,共同形成一个金字塔架构。
团队有非常明确的分工,比如我以资产配置和权益为主,部门的副总经理杨雅洁以债券以及大类资产配置为主;汪坤以信用研究为主同时涉及其他方面,段然主要负责专户业务管理,范晶伟在消费和医药行业,包括转债上有着长期的投资和研究的经验,陈大烨在TMT和权益策略上较为擅长,包括我们也补充了其他人员,像邵文昌在量化方面相对擅长。我们整体根据团队各成员的能力圈以及投资风格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分工。力争确保所有的产品都能够为客户取得相对较好的收益,不断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
Q、对于团队的未来有怎样的愿景?
张佳:鹏华基金在邓总领导下提出了打造行业一流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那么在公司框架下,团队的愿景就是要打造行业一流的混合投资团队。我们希望做客户体验最好的产品和团队,客户体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一直强调,要做长期的、难的、正确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目标或者我们的愿景就是做一些短期的、容易的事情,最后会陷入红海竞争,这确实是在最后竞争会非常惨烈,但如果我们能够把长期的、难的事情做好,后面很多事情相对就简单了,而且这个市场是一个蓝海,竞争相对就不会这么激烈。当然我们也是希望规模,随着整个部门不断完善规模能够持续扩大,能够为更多持有人服务,但这是一个结果,是获得了一个好的客户体验之后,通过我们的渠道,通过各个体系的支持,客户自然而然的一个增长。
风险提示:以上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持仓,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以及常规风险提示内容。
风险提示:鹏华基金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鹏华基金管理的其他组合策略业绩以及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本组合策略业绩表现的保证。因转入转出时间不同、相关基金交易限制、基金交易费用、组合调仓等原因,投资者持有的基金组合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所对应的标准组合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并由此可能导致业绩表现、风险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 鹏华招华一年持有期混合A(009822)
- 鹏华招华一年持有期混合C(009823)
- 鹏华民丰盈和6个月持有混合A(011552)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