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只基金4只清盘,净资产不足10亿,这家基金公司发生了什么?

德林社 2021-03-19 01:54

文/刘振涛

私募转公募的日子也不好过。

3月17日,凯石基金发布了关于凯石淳行业精选混合基金(下称:“凯石淳行业”)清盘的公告。

公告显示,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3月16日,并于3月17日进入清盘程序。这意味着经历多次挽救之后,凯石淳行业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根据中国基金相关法规,公募基金清盘的条件为: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或者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截至2021年03月16日,凯石淳行业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触发了清盘条件。

凯石淳行业是凯石基金“私转公”之后发行的第一只公募基金,曾多次经历净资产低于5000万情形。

凯石基金于2019年6月11日、2020年4月30日、2020年8月6日、2020年11月11日、2021年3月10日发布关于凯石淳行业净资产低于5000万的公告。2021年之前,四次危机都“化险为夷”,但2021年后就没那么幸运了。

截至目前,凯石基金共发行了8只基金,包括凯石淳行业在内,4只基金已经清盘,折损过半。

公开资料显示,凯石基金于2009年成立于上海,最初是从事私募基金行业。凯石基金的董事长陈继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资管“老兵”,曾经担任富国基金副总经理。2017年陈继武带领凯石基金华丽转身进入公募。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投资者是面向特定的人群,而转公募后,基金可以公开募集,加大宣传与影响力,客户群体面向公共领域,有利于扩大管理规模。

然而,“私转公”后的凯石基金却步步维艰。2021年3月2日,凯石涵行业精选宣布清盘;2020年12月25日,凯石源混合宣布清盘;2020年10月31日,凯石浩品质经营混合宣布清盘。其中,凯石浩品质经营混合、凯石源混合分别成立于2019年5月和8月,仅仅一年半左右时间,就清盘离场。

凯石基金“私转公”后为何如此不顺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凯石基金进入公募时间晚,基金规模和基金经理储备不足,没有品牌效应。

天天基金网资料显示,目前,基金市场共有6家“私转公”基金公司,分别为鹏扬、博道、弘毅远方、朱雀、凯石和同泰。其中,鹏扬基金净资产规模最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774.72亿元,凯石基金垫底,仅为9.46亿元,不足10亿,在14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33位。

从其净资产规模变动来看,2019年12月31日最高时,凯石基金规模仅为13.48亿元。而目前,公募基金的头部公司易方达规模已破万亿,是凯石基金的1200多倍。

在基金经理方面,由于凯石基金是公募基金里面的新兵,缺乏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其目前仅有5名基金经理,且从业时间都不长,经验较缺乏。

基金经理中,张明明累计任职时间仅为85天,时间最长的付柏瑞也才5年零22天。其中,付柏瑞有5年时间是在农银汇理基金任职,也就是其在凯石基金任职不足1个月。

从基金经理的任职回报率来看,回报率最高的是刘晋晋,其管理的凯石淳行业回报率为17.99%,而同类平均回报率为37.12%,是其两倍之多。

观察凯石基金剩余的4只基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凯石澜龙头经济定开混合的规模净资产为7.98亿元,占总规模净值比例达84%。而凯石湛混合的规模净资产仅为0.16亿元,也随时面临被清盘的风险。

目前,基金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留给小基金公司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基金业绩、人才的争夺都成为摆在这类基金公司面前最迫切的挑战。

面对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的基金行业,凯石基金能否改变自身困局呢?我们将保持关注。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