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基场】近期市场不太好?不如换个话题聊聊选基口味
虽然决策的背后有很多数据支撑,但真的拍板还是需要一个指令:比如在构建不擅长的稳健型理财策略时,我决定用纯量化方式而替代主观决策。而对于纯权益类基金的持仓,就会融入较多的个人喜好,比如风格、规模、波动等因素。这些判断虽然已经受到了很多条件约束,但结果依然是非常个人向的,所以W博士也很好奇我的读者有怎样的选基品味和倾向?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多多给我留言,说说自己的投资风格。
(纯纯的干货分析,喜欢的可以点赞、收藏、并添加关注,您的分享就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一、规模尽量要小
W博士自从吃过一次“网红基金”的苦头后,再也不跟风去买那些过往业绩很辉煌,但规模也跟着越来越大的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了。主要原因是在一只基金赚钱的不同因素中,大基金很难享受到规模越滚越大的“动量效应”了。(如果大家不理解什么是动量效应,可以参考W博士此前的【养基场】买基金,为什么要认准老基金?) 当然从基金经理管理的角度,规模一大无论是买卖操作还是可买的股票都被进一步限制住了,因为买流动市值较小的公司,可能缺乏对手盘,而造成流动性问题。W博士在调研基金经理的时候,大家普遍共识最舒适的管理区间在5~10亿左右;而10亿以上的管理规模,可能就要调整自己的投资方法了;一旦这个数字上了100亿,很多基金经理将会遭遇一个瓶颈期,一般会有3~6个月左右的业绩承压期。不过即使能跨过这道坎,在W博士这边配置的意愿也会下降很多。所以从本次加仓的产品来看,按2022Q4公开披露的管理规模上百亿的基金经理,就只占1/8;而在管规模不足40亿的超过一半。
二、成长风格会略微占优
W博士一直倡导不要过分押注单一赛道,均衡配置才是王道,我自己基本也是遵循这个方向的,但在大的风格上,实际会稍微偏离一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短期没有特别大的用钱压力,所以资金投在高速增长的行业而不是传统的行业;2)性格上抗风险能力特别强,即使亏了底朝天也能接受,反而放开手脚去追求高弹性高波动的基金产品;3)专业能力和决策执行力强,可以严格按照自己的投研框架去买卖基金,对整体的风险有所把控。按照W博士自研的量化模型给不同的基金打上标签,一半基金是对标着宽基指数去选的,而在赛道布局上,也会分散在消费、周期、新能源等不同板块。
三、相信头部基金公司但不痴迷
在此前那期【抄作业】中,W博士就有提到,在配置一个基金组合的时候,尽量分散买不同公司的产品,毕竟每家基金公司通常共享同一个投研团队,有可能某个时间段基金经理集体哑火。此外,对于资金体量较小但比较灵活的小机构,由于不能非常高频跟踪净值的变化,因此W博士这边只能忍痛割爱了。因此,本轮买买买的基金也是涉及到7家不同的基金公司。
基于以上三点个人喜好,W博士从此前【养基场】全市场基金破万,W博士如何批量选基?公布的观察池中,选出来想要购买的基金也就非常顺理成章了。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这些产品的表现,如果一年以后狠狠打了W博士的脸,那我也会好好反思其中的弊端。但如果这份答案帮各位在未来一年时间里赚了钱,也请记得回来给W博士的分享多点个赞呀!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研究、更新的最大动力!
$交银品质升级混合A(OTCFUND|005004)$$交银主题优选混合A(OTCFUND|519700)$$中银智能制造股票A(OTCFUND|00147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不作为具体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