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央企需要在前沿技术上更多展现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央企需要在前沿技术上更多展现
媒体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的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年底,96家中央企业对标提升行动平均完成进度达92.01%,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69.4万元,较对标行动之初增长32.2%,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5倍多。
近年来,央企在改革发展、质量提升、管理精细、效益提高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克服贸易保护和疫情带来的影响、稳定经济增长、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方面,央企的功能作用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市场导向。
不仅如此,央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开拓、顽强拼搏,很多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新的增强,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了新的提高,有的方面还起到了引领作用,如高铁、核电、特高压、航天等。也就是说,央企已经不再只是“大”的代名词,还开始喷射出“强”的威力。大而强、好而优,已经逐步成为央企的标志,成为央企追求的目标。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对央企来说,既是目标,也是鞭策,更是责任。如果央企都不能对标世界一流管理,不能在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等方面有效提升,还怎么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水平,还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呢。因此,对央企提出对标世界一流管理的要求,是起码的、必须的,对所有央企来说,都只能做好、做精,而不能有半点自我陶醉和满足的想法。
从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来看,对照提升行动,央企的平均完成进度已经达到了92.01%,单从比例来看,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从劳动生产率数据来看,比对标行动之初增长了32.2%,也应当成果明显。关键就在于,国资委给央企设定的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要求,是否真正体现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是否真正让央企感受到了压力,是否起到了让央企提升质量和水平的作用。如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而只是设定几个常规指标,那么提升行动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提升的质量也难以充分体现。相信国资委在给央企下达考核指标和目标时,一定参考了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标准、听取了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对指标等进行了反复研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外界来说,对央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工作,可能不会过多地看具体的管理指标、管理细则,也不会去关注具体的管理内容,除前面提到的劳动生产率外,外界最关心的还是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关心央企在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使用和提升方面,有了哪些方面的突破。要知道,管理不仅仅是体现在建立了多少制度、明确了多少指标、设立了多少条件,更体现在通过加强管理,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有没有得到提升和突破。尤其在目前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打压非常疯狂的情况下,对央企来说,在前沿技术方面的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此一来,对国资委来说,在考核央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方面,有没有对企业提出竞争力方面的要求,有没有给各家央企在前沿技术方面下达考核指标,就显得极其重要。至少,一家央企,在前沿技术方面应当有一些能够与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竞争,能够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譬如芯片开发,央企就应当成为主力军,而不是等待民企去开发芯片。同样的,为芯片技术提供支撑的芯片制造,也是央企必须有所突破的,芯片封装等领域,则可让给民企去负责。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轮又一轮的突破,得益于航天领域的广大干部职工,不以个人利益得失为重,而是以国家利益为上,那么,其他领域的央企,是否也能像航天领域的央企一样,能够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领先技术来呢?如汽车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不能总跟在外国企业后面,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发动机,都应当有国产的,有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和产品。不然,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更多的就会陷入形式,而非内容,陷入表面,而非本质。那样的对标一流,会显得很虚。恰恰是,央企的对标世界一流管理,不能有半点虚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