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有资产快速增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全国国有资产增长了76%,年均增长率12%,五年间总量增加了346万亿元,年均增加69万亿元;净资产总增长了102%,年均增长率15%,五年增加了111万亿元,每年增加22万亿元;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利润年均增长6.9%,税金年均增长5.4%。
单从数据来看,过去五年,国有资产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说明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净资产,实现了翻番,更从一个侧面说明,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运行压力的不断加大,特别是疫情对经济的强烈冲击,国有企业仍然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了逆势增长的良好格局。
带来国有资产强势增长,国有企业健康运行的原因,当然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持续深化的改革举措以及不断加快的对外开放步伐,是所有国有企业、尤其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是日益完善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是国内大循环逐步形成和新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释放、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总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隐含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国有资产在增长过程中的一些非常态化因素,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避免出现只看数据、不看结构,只看总量、不看质量,只看资产、不看负债的问题。
先来看资产与负债的关系问题。过去5年,在资产不断增加的同时,负债也是在不断增加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负债总额为345.3万亿元,2022年为580.3万亿元(估计数),五年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11.1%,负债净增加了235万亿元,年均增加47万亿元。虽然低于国有资产增长,但是,负债如此增长,还是要引起重视的。至少,说明国企在扩张过程中,仍然带有一定的负债扩张迹象,而没有真正步入高质量增长状态。如何改变,值得有关方面好好研究与思考。
另一个需要分析的现象是,国有资产在增长过程中,有多少是自然增长形成的,又有多少是通过并购等形成的,特别是兼并民营企业、增加土地等不动产形成的,也需要认真分析。如果仍像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里,国有资产的扩张,主要是依靠负债、收购、圈地等形成的,那么,这样的国有资产增加,含金量就大大降低,效率也明显不高。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不应当回避,而要好好分析、研究和思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效减少这类资产扩张现象,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的增长质量、增长效率、增长效益,而不是单纯的增长效应。
在国有资产快速增长中,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企业等的国有资产增长速度如何、资产占全部国有资产的比重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也很重要。尤其是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哪类国有资产的增长带动的,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影响力,对科技领域具有突破性、战略性的国有企业的资产有没有同步增加,有没有影响力越来越大,控制力越来越强,是需要深入分析和精心研究的。如果此类资产大幅增加,就能充分证明中国经济的实力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了,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会成为中国企业的领军者、领头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国有资产中,地方国有资产比重达到了51.9%,且增长率达到了16.9%,是中央国有资产增长率8.2%的两倍多,有点出人意料。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也属正常,只是,会让人担忧。地方国有资产增长这么快,并非真的是国有资产的自然增长形成的,而是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而快速形成的。过去五年,地方在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很大,形成的资产很多,相应的政府负债也是水涨船高,可谓是真正的负债扩张、负债投入、负债增长。同时,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与扩张也非常迅速,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都在全国各地兴起,民营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热情也很高,且由于银行都为国有控股,从财务核算角度考虑,金融国有资产的“虚”增也是比较多的,从而带动了国有资产的快速增长。因此,地方国有资产增速更快,是事实,但风险也在扩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