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建材涨价,防止连锁反应
关注建材涨价,防止连锁反应
中新经纬注意到,“十一”假期后,多个建材家居企业发布涨价通知,涉及水泥、玻璃、陶瓷、家居等领域。华鹏陶瓷发布调价通知函表示,自10月26日起,全系列价格上涨5%-10%;南昌海螺水泥宣布自10月17日起,公司各种品种水泥价格上调40元/吨;上爵电器称,自10月20日起,所有照明产品在现有的价格基础上,上调5%-10%。
“一天一个价,天天向上涨”、“像今年这样的涨价,还从未遇到过”、“往年的价格波动,是随淡旺季变化,今年不是”,等等。从经销商的这些言论中也不难看出,今年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化,也是非常严重的,建材价格上涨是非常明显的。该涨不该涨的,都已经出现了上涨。
引发建材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一句话,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为什么上涨,就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原材料建造成本的上涨。最直观的,就是电力供应紧张,带来了限电限产矛盾加剧,即便原材料生产成本没有上涨,也可以在市场供需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生产成本上涨来调整原材料供应价格。因此,此轮建材价格上涨,需要引起重视与关注,防止建材价格上涨引发其他领域的产品价格上涨。那么,就会引发真正的通货膨胀了。
我们说,近一段时间以来,蔬菜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一些时令蔬菜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它与通货膨胀关系不大。原因就在于,蔬菜价格上涨,与北方遭受持续水灾和寒冷密切相关,一旦这方面的因素消化,蔬菜价格仍会回落,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但是,建材价格不同,建材价格的上涨,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密切相关,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建材价格上涨,并传递给了广大消费者,让广大消费者买单。价格上涨的结果,一旦由消费者来买单,就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了。只要不传递给消费者,只要消费者不为价格上涨买单,都还可以认为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毫无疑问,建材价格上涨与蔬菜价格上涨是不同的。蔬菜价格上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建材价格上涨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是货币行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材价格上涨,让建材持续上涨下去,谁也无法保证,通货膨胀会在建材价格上涨中正式形成。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最令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要知道,眼下的经济运行和居民收入情况,并没有达到可以承受通货膨胀的程度。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不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表现,而是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足,宽松货币政策留下的后遗症发作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泡沫在泛滥,经济与货币的关系并没有形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反映的也不是经济复苏,而是货币泛滥。如此,一旦形成连锁反应,对世界经济复苏将会伤害更大,对全球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完全负面的。
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形之手如何干预,对稳定市场、稳定价格、稳定预期十分重要。像建材价格上涨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干预建材价格上涨。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没有上涨的建材产品,如果也借机涨价,就可以认定为哄抬物价,依据价格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如果调整价格的幅度太大、太过频繁,同样要给予处罚。如果是经营环节的哄抬物价,就更需要严厉惩罚。在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生产者、经营者都要担负起一定责任,不能完全把涨价因素和限产因素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买单。这样的话,通货膨胀就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带给广大居民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就会给广大居民形成很差的价格预期,给消费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有关方面应当对建材价格上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适时作出干预举措,防止建材价格上涨传导到其他领域,形成恶性循环,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因为,一旦建材价格上涨与蔬菜价格上涨等结合在一起,带给广大居民的预期是差的,会引发居民的心理恐慌的。这一点,必须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