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产业基金布局生物育种步子可更大些
3月12日晚间,丰乐种业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10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合肥建投向央企乡村产业基金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合计122802996股,本次拟转让股份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0.00%。
而此次地方国企向央企转让股份的行为,主要是基于生物育种方面的考虑。丰乐种业作为一家地方企业,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合肥市种子公司,1997年上市。丰乐种业是以种业和农化为主导的大农业战略,拥有完整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体系,是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央企乡村产业基金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中央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重点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已完成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全面、深度布局。也就是说,央企乡村产业基金不同于一般基金,可以随意投资乡村建设项目,而必须按照基金设立初衷、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太愿意投资、也没有能力投资的领域。生物育种,就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解决粮食等生产命脉的方面。
这也意味着,这次央企乡村产业基金与合肥方面的合作,就是央企在生物育种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为央企乡村产业基金更好地布局生物育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为,央企乡村产业基金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条件来满足生物育种等方面的需要,就算有这方面的能力,时间也不允许,只有整合全国这方面的优势,把生物育种方面的优势力量通过央企乡村产业基金这个平台,整合到一起、融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最大限度、最强力度、最快速度地推进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和创新,把真正优质、高效、可靠的种子等送到种植户手中、送到农民手中,切实提高粮食、油料、蔬菜等方面的种植能力与生产水平,切实增强我国粮食等的安全保障能力。
事实也是,作为央企,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竞争性领域,与民营企业等抢市场、争利益,就失去了央企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就没有资格享受各种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就很难有效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只有布局各类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央企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才能配得上国民经济支柱的身份。很显然,种子领域是目前粮食生产与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把米袋子、菜篮子紧紧抓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关键。种子问题不解决,粮油安全就很难保证,就极容易给别人卡脖子。
应当说,近年来央企在布局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升,央企投资的领域,也越来越与央企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相匹配。特别是各类基金的设立,对于央企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和控制力发挥了更好的作用。特别在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方面,央企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重心正在发生着积极转变,监管机构对央企的考核也从过去单纯的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等,转变为竞争力、话语权内核。
就乡村产业基金而言,我们认为,在布局生物育种领域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些、步子走得更快些,且不只是与地方国企方面,对民营企业、个人等,也可以合作。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这些领域的安全,是为了把关键领域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而不是受制于外国政府和企业。
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特别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遏制、打压中国现象日益严重,中国企业必须振奋信心,在自主创新方面下大力气。表现在种子领域,更需要央企发挥支柱作用、支撑作用、支点作用,最大限度地确保粮食等与国家安全密切关联领域的稳定,决不能把饭碗端在外国人手上。否则,就会处处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