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健康码信息如何处理要有办法

谭浩俊 2023-03-06 08:02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将提交妥善处理健康码及其相关数据善后事宜的相关建议。他表示,健康码涵盖通讯、行程、就医、消费等方方面面的公民隐私,健康码的应用是紧急状态下的非常之举。国内疫情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以健康码为代表的一批应用程序也将逐渐退出日常生活,应限时删除所搜集的数据,示信于民,让老百姓放心。

应当说,胡成中代表的这项建议,是完全符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需要、符合广大居民意愿的,是必须做出的一项具体行动。否则,海量信息数据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特别是企业手中,如果既没有处理办法,也没有监管手段,谁也无法保证,这些数据不会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不会出现诸如泄露、泄漏、泄密等方面的现象,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当作牟利工具。类似现象,在以往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如果这些信息被国外反华组织、反华势力所掌握,对于维护国家和居民安全也会产生极具危害的影响。

事实也是,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手段,健康码在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维护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生活秩序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稳定了广大居民的情绪和心理。但是,当疫情防控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健康码也完成了它的特殊历史使命之后,如何处理健康码沉淀和积累的海量信息,确实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广大居民十分关心的工作。切不可出现健康码时代结束了,海量信息却带着风险随风飘摇现象。

对如何处理健康码留下的海量信息,有的地方也想在了前头、做在了前头。如江苏省无锡市,就在3月2日举行了涉疫个人数据销毁仪式,首批销毁数据10亿条。为确保数据彻底销毁、无法还原,还邀请了第三方审计和公证处参与。毫无疑问,这是顺应民意、与时俱进之举。殊不知,数据处理工作越主动,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搜集和汇总同类信息数据越有利。因为,广大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了,对自己信息被搜集后的安全度提升了,就愿意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反之,如果对健康码信息的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周密,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息泄漏、泄露、泄密现象,今后遇到重大事件,要想再采集广大居民的信息,就会阻力很多、难度很大。即便支持,也会提供不太完整的信息,使信息搜集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通过个人信息处理具体问题、应对复杂环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那么,对这些海量信息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呢?显然,删除信息是最简便、最直接的办法。但是,却不是唯一的办法。因为,单靠删除,能否删除到位,能否真正让广大居民消除担忧,也不是绝对的,是会存在不同想法的。无锡市特地邀请了第三方审计和公证处参加,是一种方式。但是,第三方机构是否就一定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担负起海量信息删除的见证和公证作用,也很难说。因此,除删除之外,是否还能通过其他方式处理,也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

我们认为,除了删除之外,信息匿名化和集中管理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式。从匿名化来说,相比于删除手段,可能更便于监管。因为,对海量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后,个人信息可能就难以见到。一旦见到,就意味着信息匿名化工作没有做好,就可以追根溯源,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自然,效果也会更好。

如果认为如此规模的海量信息集中不容易,对于宏观决策等也能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由指定部门统一管理,实行海量信息管理责任制,确保信息不出现任何泄露、泄漏、泄密现象。否则,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数据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公安、金融、证券、商业、餐饮、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学校等都在大量使用大数据,实际上,广大居民在大数据面前已经非常“透明”。只是,所搜集的信息数据远没有健康码这么广,因此,如果能够集中管理,对于宏观决策和人员管理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关键就看,谁来管、如何管、出了问题如何追究责任、监督机构如何监督。这个问题解决了,集中管理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