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进入新阶段:专业化整合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央企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实现了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首次实现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总体解决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三大历史性突破。
虽然与地方国企相比,央企受战略地位、企业规模、人员数量等方面的影响,没法像地方国企一样,大刀阔斧、伤筋动骨地改,没法都像地方国企一样,都转型为其他所有制形式。但是,这些年来,央企改革也是成果显著,确实如报告所言,取得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如果说此前的三大历史性突破,主要是解决央企在体制机制、市场活力和企业负担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央企能够抖擞精神、轻装上阵,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话,在完成了三大历史性突破,央企改革也将进入新的阶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引领力、标准牵动力、品牌影响力,能够带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具有更多话语权。
很显然,目前的央企,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相当一部分央企,竞争力还主要表现在国内、在与民营企业的竞争方面,因此,央企改革必须在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技术引领力、标准牵动力、品牌影响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有明显成效,改革就不能算是成功,至少,可以认为没有向纵深推进。
那么,如何才能将央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呢?除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取得根本性突破呢?专业化整合,是央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专业化整合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技术能否有效提升、竞争力能否有效增强,人才、资源等要素能否有效利用。特别是同一门类的人才与技术,如果分散在不同央企,就会形成很大的浪费,也无法让人才与技术得到最有效的作用发挥与效率提升。
而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央企在专业化整合方面,已经迈出了积极步伐。特别是今年,继7月13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之后,10月31日,又有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中国宝武、中国稀土、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重量级企业,都已经加入到专业化整合行列,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的先锋企业,进行着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所谓专业化整合,就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从而打造边界清晰、主业精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主产业平台。专业化整合,绝不是拉郎配,也不是把几只小舢舨绑在一起当航空母舰,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把各个企业的同类技术、同类人才、同类创新能力优势,整合到主业突出的企业,形成各自企业的主业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为什么央企的专业化整合更为重要呢?是因为央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央企都不能实现专业化整合,地方国企的专业化整合就很难取得有效效率的突破。那么,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也很难补齐。比如卡脖子技术、关键性技术、最前沿技术等,就无法取得真正突破。
如何才能有效做好央企的专业化整合工作,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入手。从横向整合来看,主要是在不同央企之间进行技术、人才、资源的整合,可以是人财物的无偿划转,也可以是股权划转、资源划拨,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兼并重组方式。今年开展的24组整合,只能算是为专业化整合打下了一定基础,真正的专业化整合,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各大央企都能从大局出发,即便是企业的重要业绩支撑,也要服从于国家战略,让位于主业更为突出、技术更为精良、竞争力提升更有希望的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毕竟,每家央企都有很强的实力,将某些技术、人才、资源等整合给谁,都有点不太情愿。但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又必须做出让步。
从纵向来看,在完成了横向整合之后,就是企业内部的纵向整合,亦即将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到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方面,而不是晒花露水,不是在企业内部搞平均主义。否则,专业化整合的意义就失去了。这方面,就看企业董事会、管理层有怎样的魄力和决心。如果横向的专业化整合完成之后,央企的整体技术能力和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就说明整合的效果不好,特别是纵向的整合效率不高,就要问责董事会和经营层。
所以,央企的专业化整合工作必须再发力、再加快、再深入,力争在3到5年内,能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卡脖子技术方面,必须有明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