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还有“软着落”的可能吗?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2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3.00%-3.25%上调75个基点至3.75%-4%,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年内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称,预计继续上调目标区间将是合适的。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是能够想象得到的结果,是美国必须接受、世界必须接受、投资者必须接受的结果的话,围绕此次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番有关美国经济能否“软着落”的讲话,则要让市场和投资者做更多、更深的分析和思考、研究和解剖了。
在加息政策宣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随着美联储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胀,美国经济仍有可能摆脱衰退,但今年“软着陆”的机会窗口已经缩小。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软着陆的可能性)收窄了吗?是的,”“(软着陆)还有可能吗?是的。”很显然,从这样的语调和表达方式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鲍威尔说这些话的底气是不足的,更可以看出,鲍威尔对美国经济的“软着落”是没有信心的,只是没有办法在那样的场合说出美国经济已经不可能“软着落”这样的话。按照美国人自傲的心态,但凡有一点可以“软着落”的希望,也会振振有词地表示肯定能够“软着落”。鲍威尔之所以表现出如此的语调,就是因为“软着落”已经完全没有希望。
“软着落”没有希望,就意味着美国经济只能出现衰退现象,而留给美国经济的,只有衰退的严重性,而不再存在是否会衰退的问题。如果衰退的严重程度不高,美国经济还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恢复,给世界经济稳定、社会安宁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如果衰退的程度很严重、很明显,那么,不仅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给世界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特别是社会安宁,会面临强大的风险和挑战。甚至不排除美国会继续采用挑起事端、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转嫁美国的危机和风险,转移美国民众的视线与关注方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经济已经非常糟糕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仅不好好反思,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恢复,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贸易保护、实施单边贸易、打压其他国家企业。一方面,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越来越疯狂、越来越不择手段,甚至拉拢和逼迫盟友一起打压中国企业。如要求盟友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出口限制,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打压方式。另一方面,面对俄罗斯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造成欧洲国家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美国不仅没有对欧洲国家给予帮助,反而从中牟利,用“4倍”的“天价”向欧洲供气。同时,还借着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企业无力承受,打起了挖德国等制造业墙脚的主意,试图把德国等的产业吸引迁移到美国。而《通胀削减法案》将约37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补贴只给美国汽车企业享受,将欧洲盟友排除在外,从而让美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氢方面大占优势,则直接让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对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考验,也是不利于美国经济“软着落”的。
也正因为如此,美联储公开表示,降低通胀所需的利率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注意,用的是“很大”两个字,而不是简单的“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为了应对高通胀,还要出台激进加息政策。至于是继续保持75个基点,还是温和一些,关键还要看通货膨胀的控制效果。如果美国继续与其他国家过不去,继续设置贸易壁垒,继续打压其他国家企业,那么,通货膨胀率会继续高企。一旦通货膨胀率降不下来,用鲍威尔的话说,就是联邦基准政策利率的“最终水平”可能高于此前的估计。到底多高呢?媒体和专家的分析是,中值为4.6%,这对美国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如此一来,企业还有没有信心在美国呆下去,值得关注。
而一旦企业动了撤离美国的心,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变得紧张。要知道,美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连德国等盟友的企业都动了“挖”和“抢”的心思,还能容忍本国企业外迁,那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政府、特别是总统,是需要企业的支持才能坐上总统宝座的。如果与企业关系搞僵,恐怕拜登的日子也不好过。因此,暴力加息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政府公信力、影响力的一次考验,是美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考验。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下,美国经济要想“软着落”,希望是十分渺茫的,甚至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