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政策,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谭浩俊 2022-07-14 00:01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作为其中的“重头戏”,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备受关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25日,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退税款超1.8万亿元,重点支持了制造企业、小微企业和重点行业。

面对外部环境十分恶劣、宏观环境十分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企业支行十分困难的不利局面,从政策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已成中国经济一大亮点。正是有政策的不吝支持,市场主体才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渡难关、解危局,才能为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事实也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的实体企业,不仅要面对世界经济环境恶化、经济持续低迷、疫情冲击等的挑战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充分说明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抗压能力、抗打能力是非常强的。

但是,从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来看,战胜困难、克服压力、迎接挑战,绝不能只依赖企业自身,不能让企业单枪匹马地应战,而必须在政策上给予企业最大力度的帮助与支持,给各类市场主体带去政策的阳光雨露,让所有市场主体,特别是正在形成的市场主体能够在政策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从而为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策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除直观性最强的减税降费政策之外,金融、保险、证券、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等各个方面,都在政策上给予市场主体最大力度的支持。其中,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不仅规模、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支持的重点、重心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逐步成为了支持的重点。因此,所出台的政策针对性越来越强,落脚点越来越准,作用效率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在投资政策方面,也做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有效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投资思维,把投资的重心放在了补短板、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面,投资的正向效应越来越大,社会效应越来越强。

从中观层面来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各地在落实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保就业民生的政策方面,做到效率提升、质量提高、作用增强。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很多保市场主体、扩市场主体、稳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对如何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能力,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与目标,特别是思维、理念等还停留于传统阶段,其中,把稳增长的立足点放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方面,仍是一些地方固守的观点。这方面,从今年以来各地出台的放松楼市调控政策就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各地出台楼市宽松政策已超460次,覆盖城市超200个,次数刷新历史记录。如此执着于楼市,正是说明一些地方对如何稳增长是缺乏手段和能力的。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注意力更多放到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如何促进企业和居民企业方面。


从微观层面来看,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因为,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各类市场主体仍在顽强地拼搏,仍在坚强地活着,有的还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说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创业者,真的很伟大、很勇敢、很有毅力和决心。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有的靠借钱过日子,仍没有放弃,仍在奋斗,仍在为创造就业出力,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不给他们更多帮助。可以肯定,只要政策支持到位,只要能够渡过眼前的难关,这些企业都会成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国经济强大的生命力,一定会在世界经济之林、企业之林,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下,有形之手的作用,不是要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不是要晴天送伞,而是要雨天送靴,而中国的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今天有形之手送上的种子,一定会在明天奉献累累硕果。因此,必须上下一心,不吝政策,最大限度地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