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一作战”到“各自突围”,阿里“娃娃”跑的出未来吗?
近日,阿里巴巴官宣组织架构调整为“1+6+N”,各业务集团“成熟一个”便可“上市一个”,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市场上的很多观点从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角度分析,如何从一个大型公司组合,转变为多个灵活、敏捷的公司组合,各自出击,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从纵向来看,过去阿里巴巴在组织架构的拆分调整早有尝试,将支付宝(现为蚂蚁集团)拆分出来,2020年发起IPO冲刺。
从横向来看,拆分旗下业务独立上市的做法,京东也有了个样本,目前,除京东集团本身,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都已经成功上市,京东数科(原名京东金融)也曾有过上市计划,近期京东集团又计划分拆旗下京东产发、京东工业上市。
从拆分的六大板块以及多个业务公司看,过去,这些业务可能都是围绕核心业务开展,业务体量小,此时背靠大树发展是最佳策略,如今每个板块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都能独挡一面,是时候让其谋求更多的可能,毕竟孩子大了,是该自己出去闯闯了。
要说上市,大概只是想不想的问题,而非能不能的问题。
根据公开信息,阿里巴巴在组织架构调整后,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除去这六个集团,阿里巴巴独立的业务公司还包括盒马、飞猪、平头哥、大润发、银泰、瓴羊等。
信息公布后,一些网友就评论表示:拆分后,蚂蚁集团属于哪个板块?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为满足监管要求,获得国内支付牌照,2010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中独立出来,之后逐渐发展演变为如今的蚂蚁集团。
拆分支付宝可以认为是阿里巴巴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尽管这个过程有些许的被动,但从现在主动组织架构调整的目标看,蚂蚁集团是最接近上市的大门,也有希望成为阿里系的下一个上市公司。
2020年蚂蚁集团撤回IPO申请后,一直在进行业务整改,合规性是蚂蚁集团未来上市需要解决的首要目标。近年来,蚂蚁集团一直在进行合规方面的调整。
去年4月,蚂蚁集团公布整改方案,涵盖旗下的支付、征信、消金等多个业务。此后,蚂蚁集团的业务进入调整阶段。
2021年6月份,蚂蚁消金获批运营,蚂蚁集团随即将花呗和借呗进行剥离,由蚂蚁消金专门负责管理。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蚂蚁消金要在1年过渡期内让这两项业务平稳有序退出。
另一方面余额宝,截至2021年6月,天弘余额宝最新规模为7808亿元,环比一季度降幅达19%,创五年来新低。还有,相互宝也关停运营。
合规方面的调整也意味着业务调整,在收入结构上,蚂蚁集团逐步降低借贷业务的收入占比。
中泰证券指出,蚂蚁集团未来的调整方向有两点: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输出,将原有的借贷业务商业模式转变为数据或技术服务。而技术输出具备市场空间,目前蚂蚁的金融科技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体系,虽然创新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但具备良好的增长空间。
二是相对轻资产模式的理财业务和保险业务,这两方面的收入占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蚂蚁集团的整改之路已铺平,随着业务的调整,蚂蚁集团的上市时间也就不远了。
电商是阿里的基本盘,根据阿里巴巴(BABA.US)2023财年第三季度年报,淘宝天猫商业在总营收中占比69%,国际数字商业占比8%,合计占比为77%。
在过去几年中,阿里这个核心业务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挑战。
在国内电商业务上,拼多多飞速发展,与阿里和京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还有来自抖音和快手为主直播电商的夹击。
最新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营收为2477.6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57.46亿元,同比增长138%,但中国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1657.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76.70亿元下滑1%。事实上,阿里营收同比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徘徊在个位数,甚至一度出现0.1%的负增长。
2022全年,京东实现总收入10462.36亿元,同比增幅9.9%。是目前电商行业首个收入破万亿的巨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
相比之下,拼多多财报显示,2022年营收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了306%。其中代表了拼多多核心广告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309.7亿元,同比增速为38.1%;代表了核心交易佣金的交易服务收入实现88亿,同比大幅增长86.4%。
与此同时,还有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实现爆发式增长,据媒体报道,从分析师和相关公司内部获得的测算数据显示,拼多多2022年的GMV将超过3万亿,抖音电商GMV则接近1.5万亿,合计4.5万亿,相当于是阿里国内电商业务GMV的一半了。
前不久,京东宣布开启百亿补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电商市场的争夺。
在海外电商市场上,2022年尽管阿里海外电商业务表现亮眼,但是面对拼多多这个“价格屠夫”,难免也会有压力。
自2022年下半年起,拼多多一直在寻求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新增长机会。9月份,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上线北美,目前已经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多个国家,预计今年全面上线欧盟27国。
用同样的低价打法,Temu很快在席卷海外电商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Temu在AppStore购物榜、GooglePlay购物榜中分别霸榜69天、114天。
除了电商业务,阿里云智能、本地生活、菜鸟也是为阿里贡献超过5%的业务板块,可能也是接下来上市的头号选手。
云智能集团包括云、AI、钉钉等业务,据阿里巴巴财报,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01.79亿元,占总营收的约8%。
阿里云被认为是阿里的第二增长曲线,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近几年来,随时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的发展,阿里云市占率有所被挤压。
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阿里云虽然在国内云服务商中仍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已从40.3%下滑至37%。相比之下,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云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17%、16%,同比都有提升。
目前云智能集团由张勇亲自带队,这被外界认为是云智能集团可能率先上市的信号。
本地生活包括高德、饿了么,营收占比5%。阿里对本地生活业务寄予众望,并由高德扛起重任。
前不久,高德宣布与原饿了么旗下的“口碑”合并,接手后者全部到店业务,从原本专注导航服务的平台,升级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板块中“到目的地业务”的综合门户。
这也就意味着高德从原本的导流平台转变成为到店业务全链路的主体。由此也形成了高德+饿了么+飞猪体系,以此与美团以及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相互竞争。
高德扮演着穿针引线的角色,通过导航功能聚集流量,并贯穿餐饮、打车、酒店、旅行等服务,与口碑、飞猪以及饿了么打通,拓展了用户服务的场景,也为各板块增加变现的机会。
而盒马、天猫超市等通过与高德的协同,则将为本地生鲜和日百等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的业务直接引流,带来新的业务增量。由此构成一个以目的地位中心的本地生活圈。
而在本地生活的市场上,以到店、美容美发、酒旅、景区等生活服务目前仍属于亟待开拓的市场,高德或者说阿里还有很大的机会。
菜鸟可以对标京东物流,京东物流早已成功上市,菜鸟IPO的可能性也不小。2022年第四季度,菜鸟网络的营收为166亿元,同比增长了27%。综合2022年自然年的数据,菜鸟全年营收达638亿元。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自然年,菜鸟全年营收为322.5亿,业绩表现亮眼。
其他业务板块上,盒马则在2021年就从阿里体系内独立出来,自负盈亏。在2022年多次被传在准备独立进行融资,这样看来,准备已久的盒马或许能第一个跑出来。
平头哥等业务融资上市传闻也不时传出,上述这些业务都已经较为成熟,具备独立上市的条件。
综合来看,尽管阿里每个板块都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不算小,无论拎出哪个板块,都有众多的新老对手虎视眈眈。
- 天猫淘宝 VS 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 阿里云 VS 华为云、腾讯云 高德+飞猪+饿了么 VS 抖音、美团 支付宝 VS 微信支付 ……
商业市场瞬息万变,在政策调整、技术更迭加快的背景下,能做唯有快速奔跑。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