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实体经济,拼多多的另一面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人们对于平台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其价值在于连接供应端与需求端,有着非常寻常的价值,而放在“双边市场理论”中,也就是该理论提出者所说的生产端与消费端。正如他们这样定义平台:平台是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价值互动的结构。
实际上,互联网后起之秀拼多多,从一开始就在做这样的定位,只是在其成长为庞然大物时,才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原来带着这样的使命去开疆僻壤,能够如此有爆发力。
2022年,拼多多更是风光无两,其各项业绩数据的增长势头令人瞠目结舌,甚至远远超过了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例如,前不久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出炉,当季营收355.04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105.89亿元,同比增长546%。至此,拼多多已经连续6个季度实现盈利。
除了第三季度财报上的亮眼数据外,拼多多正在将平台做“实”,也成为最大的看点。正如平台的概念,拼多多一端连接中小微制造企业,把控供应链的源头,并让其优质国货能够畅销全国。另一端则是连接终端消费者,让其购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拼多多的数字化技术在对产业进行赋能、在对行业生态进行革命。使命的驱动下,先进的技术让拼多多如虎添翼,一路狂奔。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拼多多正在All IN实体经济。「于见专栏」认为,拼多多加码实体经济时,通过技术打通了一条更加高效快速的捷径。
低调如拼多多,助力实体经济提速
尽管面对三季度亮眼的业绩,拼多多内部显得低调无比,其高管宣称“三季度临时账面利润增加具有偶发性,不建议将其作为公司未来盈利情况的参考。”此情此景,也与年中报时的措辞如出一辙。但是,数据不会骗人,拼多多作为势头强劲的科技公司,实力已经有些藏不住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拼多多如今的行业地位,得来不易,也非一日之功。据观察,早年拼多多就在布局农产业之外,不断深入制造业,从供应链源头以及每个产业链环节对行业进行赋能。
2022年以来,拼多多在这方面更是十分激进。一方面推出多多新国潮、多多新匠造、多多出海扶持计划等多个聚焦制造业的专项活动,深入上百个制造业行业,让国货品牌加速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让实体经济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很多老牌国货因为受困于产品过于传统、营销渠道过于单一,经营难以为继,因为拼多多的赋能而被盘活。而一些乡村手工产业,也因为拼多多的赋能,而让一些手工艺品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
例如,经历了六十多年发展的海鸥手表,原本是一个老国货品牌,但是时至90年代,受困于钟表业市场萎缩,海鸥手表一度出现年亏损2000万的局面。
而如今,海鸥手表借助拼多多的流量优势、几乎获得了新生,捧出了《长津湖》联名款、心动设计系列、海洋系列等爆款产品,尤其是在入驻拼多多后,两三个月内店铺销售额即接近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渗透”工业制造业,并非只停留在买与卖,而是从产品结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立体式”深入,全面重构,助力这类企业转型升级。
实际上,海鸥手表这类企业焕发第二春,只是拼多多助力传统企业进行全链路数字化转型的冰山一角。与此同时,拼多多还为国货制造品牌提供了营销、产品、技术、数据等多维度的专业服务,例如百雀羚、上海家化、张小泉、谭木匠、回力等国货品牌,便是拼多多扶持下的新国货。
新国货,带动新国潮
据《2022多多新国潮消费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新国潮、新国货品牌入驻平台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70%,平台先后出现50多个过亿的老字号品牌以及30多个过亿的新国潮品牌。由此可见,拼多多正逐步成为优质国潮好物的集散地,甚至是新国潮兴起的幕后推动力。
作为平台企业,拼多多早年给人们的印象,或许与京东淘宝无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拼多多已经显山露水,成为专业的“虚拟制造商”,虽不是制造商,却起到了远超制造商的经济效益。
而在扶持传统手工业发展方面,拼多多更是成就了无数典范。例如,在河北省藁城梅花镇屯头村,这里的2000多户村民里有1800户从事宫灯相关产业,年产销量超过一亿对,占到了宫灯全国总产销量的80%,年产值近15亿元。
原本就有一定规模产值的宫灯产业,也因为拼多多的赋能,闻名遐迩,规模剧增。例如,2013年,一位80后大学毕业后回到屯头村,开始研究电商,并在拼多多开起了店铺,在销售旺季,其店铺一天就可以卖出5000对宫灯。她的店铺,也成为了当地村民的示范,极大了带动了线上销售。
无独有偶,在皖南山区的榔桥镇,这样的故事也在上演。作为“中国木梳之乡”,该地的木梳产业几经发展,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发展为机械车间,再到木梳产业园,如今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不过,这背后也有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功劳。
据了解,在当地品牌“缘木轩”的直播间里,主播卖力宣传完产品,总会带来大量订单,而其通过拼多多平台的销售额,已经占据公司总销售额的近50%,销售额高达千万元。
鉴于宫灯、木梳等手工产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拼多多也借势推出多个品牌补贴与扶持活动。例如,今年7月底,拼多多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藁城宫灯和榔桥镇木梳也是参与其中的重要品牌。而且,拼多多长期以来深入乡村市场、进行大量补贴,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在新国货重新崛起的同时,新国潮也随之来临。而与之匹配的国货潮牌,也炙手可热。例如,在 "2022 多多新国潮 " 行动中,马克华菲也作为新国潮服饰的代表品牌自入驻拼多多,并开启了电商平台高速增长的发展之路。统计数据显示,其官方旗舰店的单月销售额最高超过 1500 万元。
与此同时,一些家电、日化产品品牌,也在拼多多的赋能之下,再现荣光。例如,格兰仕、立白等国产品牌也通过拼多多平台进行反向定制,挖掘了消费者更多更深层次的需求。
由此可见,拼多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电商拼购平台,而是一个整合供应链,连接工业制造企业、手工产业的连接器,也正在发挥着其它平台难以替代的平台价值。
押宝实体经济,拼多多的商业闭环已经形成
常人难以看明白的是,如今拼多多与传统电商2C的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数字化、实体经济的融合。
与此同时,拼多多还通过数智化技术投入、精细化运营,能够更小颗粒度的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倒逼工厂生产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由此,也将改变过去生产过剩、销路阻滞的现状,在盘活传统制造企业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以拼多多的平台大数据,可以让工厂按需生产,而且不愁销路。以重庆邓家刀为例,在拼多多平台上,大数据会将平台的菜刀用户进行精准画像。
该品牌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消费者除了关注菜刀的功能性以外,还注重菜刀的美观性,并希望菜单更加轻薄。因此也创造性的生产了一款适用女性的菜刀,刚好能够满足这类人群对其小巧轻便、纹理美观等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上线即成为爆款。
作为平台方,拼多多在赋能合作伙伴、补贴平台供应商的同时,显然有更长远的考量,甚至是其“长期主义”的战略使然。抛开各大电商平台片面比拼GMV,拼多多似乎更多了一些理性。
那就是在兼顾平台商品销量,商家品牌影响力打造的同时,深入产业链,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而这种优化方向,也正是我国实体经济腾飞所需要的。由此可见,虽然拼多多压住的赛道,并非是人人能够看懂的所谓风口,但是实际上已经站在了风口,足以借势起飞。
如果说现在人们眼中的拼多多,目前正在ALL IN实体经济,那么一定是其经过高瞻远瞩的顶层战略设计的结果。而通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以及底层的产业渗透、资源连接,拼多多的模式也逐渐形成从B到C的商业闭环,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并优化迭代,甚至几近完美。只是,拼多多相比一般电商平台只是打通了内部循环而言,其格局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结语
作为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有着不同战略定位、不同发展愿景的企业,拼多多无疑是在下一盘大棋。难能可贵的是,拼多多不只是单纯的解决了消费者购物便捷性的问题,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潜在需求;更解决了海量中小微企业产能过剩、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无法找到销路的切实痛点,让工业制造业、乡村手工业等企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而从行业乃至产业的角度来看拼多多,其押注实体经济,显然有着更高的胸怀与格局,更大的社会使命以及平台价值,未来十分可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