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遇严峻问题,半导体新方向将出现丨深度文章
作者 | 翟傲风
数据支持 | 路演时刻创投数据(www.dyly.com)
据媒体报道,素有“半导体风向标”之称的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为吸引人才加入及留住人才,将对超过5万名员工全面实施“买股补助”。
图片来源:证券时报
台积电目前总市值约合3.3万亿元人民币,为亚洲第一。要知道,这是台积电成立以来首度补助员工购买自家股票,官方声称“主要是希望员工薪酬更多元化,并让员工能够共享公司营运的成果。”
这背后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行业正遭遇最严峻的“人才荒”!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人,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面对当前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周期,人才供给却明显不足,尤其是在这波全球芯片角力战之下,人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台积电等半导体厂近年争相大举扩张,人才招募确实辛苦,人力市场竞争激烈,是一大挑战,这是包括台湾地区在内全球性的问题。宏碁今年就开始启动员工持股信托制度;全球第二大iPhone代工厂和硕大幅修改薪酬结构,提高基本薪资占比,和泰、裕隆集团相继跟进。
诸多半导体企业为了在“抢人大战”中占得先机,只好争相加码薪资福利,以通过补助,鼓励员工长期持股等方式,藉此留住人才。这些举动的底气可能来源于公司看好未来半导体行业前景。
01
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趋势加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席卷而来,智能芯片和智能硬件需求量剧增,半导体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
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总计555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与2020年的4404亿美元相比增长26.2%。同时随着芯片公司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下提高产量以满足高需求,该行业在2021年出货了创纪录的1.15万亿个半导体单元。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年增长率达到25.6%,预计2022年将继续增长8.8%,总的来说半导体行业前景可期。
数据来源:爱微集
在跨行业分析中,半导体行业的研发支出仅次于制药和生物技术,按销售额的百分比计算。在所有产品领域,半导体公司都在努力创新,因为更快、更强大的芯片和先进设备有助于在所有价值链领域产生更大的销售额。高研发支出也意味着行业壁垒也不低,想轻松进入不是一件易事。
数据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根据中国半导体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2位数增长,2020年1-9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905.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4.1%,销售额2634.2亿元,仍是三业增速最快的产业;制造业同比增长18.2%,销售额为1560.6亿元;封装测试业同比增长6.5%,销售额1711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
全球芯片产业经历了西方到东方的转移,从美国到日本、韩国和台湾,目前最有竞争力的芯片企业,也都集中在这几个国家。虽说我们正在经历新的一轮转移,也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芯片突破封锁,但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将来芯片产业的空间。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一级市场资本也是疯狂的涌入,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我国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只有300亿元,但2020年飙升到了1400亿元,短短一年时间,投资金额就翻了4倍多。
在获取到大量资金后,国内半导体产业将会步入正轨,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有所突破。当然而国内半导体相关企业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也有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阿里平头哥、紫光展锐、百度昆仑等企业,均推出了业界领先的产品,成功实现了国产可替代,还有众多手机厂商纷纷进入半导体行业,相继推出了自研芯片。
现在手机中国O就报道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最新进展,该报道称,我国已成功研发出了首颗“3D封装”芯片。
来源:手机中国
诚然,我国的半导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还比较薄弱,光有资本涌入是远远不够的,发展半导体产业还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在经历了华为制裁事件之后,国家对自主半导体发展也越加看重了。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制定了相关集成电路产业规划,并提出了2025年产业规模目标。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将高达4万亿元。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从微观讲,我们已经将能做的都做到了,需要芯片作为突破,冲击制造业高端领域,这一点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不断发行的政策扶持,就印证了这一点。
未来,随着政策利好、生产技术提高,原材料及设备的自给率不断提升,同时全球半导体产业像国内转移推动产业链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前景明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虽然我国在半导体领域依然比较落后,但整个产业链已经全面步入正轨了,以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一旦实现芯片国产替代化,整个行业将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02
行业新引擎,未来新方向
芯片半导体因为并非直接消费品,可能很多人没有直观认知,但无论是小家电,还是手机、汽车等都离不开芯片。过去十几年里,由智能手机带动的芯片需求是半导体产业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但是现如今情况有所变化,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俗话说,十年一个轮回,当前智能手机业务有触顶迹象,或许已无法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既然智能手机引擎已失速,下一轮,谁将成为新的引擎?或许接下来主导因素是:碳中和(电车+风光电新能源)和无人驾驶,不仅仅是信息革命,而且叠加了半导体推动的能源革命。
图片来源:陈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汽车电子正好与信息革命、能源革命相对应。其实,在过去几年间,汽车电子就已经屡屡被提及。2018年间,汽车电子高毛利吸引台积电、联电、联发科等全力布局,台积电预估,未来四大技术平台中,车用电子将扮演推升营收和获利重要动能之一。
同时台积电日前披露的财报,更是成为了一个风向标。在他们的财报中,手机贡献的营收在近年来首次跌落神坛,被HPC超越。而从这份财报中,我们也看到汽车电子业务增长迅猛。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则是在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相信HPC将成为未来五年收入增长方面我们业务的最大贡献者。
数据来源:台积电财报
手机、电脑的增量不再,市场把眼光放在了汽车上,希望“燃油车电动化+新能源车智能化”能够为半导体/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台积电HPC超越手机成为第一大业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HPC和汽车电子可能给半导体带来新的机会。
事实上,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多年来也维持着逐年扩大的趋势。根据 WSTS 数 据,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出货524.2亿颗,同比增长 29.8%,增速创十年内新高。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64.4 亿,同比增长 7.2%。
数据来源:中航证券
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芯片市场规模也达到659.4亿元,增速近6%。这样看来,汽车芯片的应用在的确在快速增长,对半导体行业整体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据ICV Tank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已达460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超635亿美元。
汽车电子讲求的是规模效应,现在要关注的,就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这几年,新能源车迎来高速成长期,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21万辆,渗透率为2.5%,预计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32%。
数据来源:GGII、EV Sale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汽车及车后市场规模高达10万亿元,是手机市场的10倍。从渗透率来看,目前L1/L2级智能汽车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相当于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渗透水平,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80%。
此外,汽车领域创新是全方位的,智能汽车也是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场景,是消费电子巨头实现生态闭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路演时刻APP创投大数据可以看到,一级市场上对于汽车芯片同样热度高涨。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带动下,汽车芯片、智能驾驶芯片以及智能驾驶方案等相关企业的融资笔数和金额都相当高。
纵观融资情况,主要呈现2大特点:第一,融资金额普遍较大,从已披露金额的事件来看,资金投入大,可能与汽车芯片研发周期长有关;第二,项目融资节奏快。不难推测,智能化、新兴技术和产业在未来将仍然会受到较多关注。
数据来源:路演时刻APP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未来的智能汽车或将变成一台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但同时意味着智能汽车必须随时处于交互状态才能实现的各种功能,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和智能运算。而芯片作为汽车核心技术生态循环的基石,其算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汽车的智能化极限,芯片算力越高,汽车智能水平潜力越大。
消费电子尽管有退潮的风险,但在HPC和汽车两大领域的需求增量推动下,半导体景气度依旧。未来主要的风险点来自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退潮趋势,但高性能计算业务和汽车两大业务的强劲需求,将会抵消智能手机相关业务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03
结语
在任何投资市场上,一个板块,一个赛道,要想受资金追捧,无非两种理由,第一个有业绩支撑,第二个是故事讲得好,蛋糕够大,各路资金容易达成共识。
在半导体行业里面能够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方向就是汽车电子和HPC了。其实,这两者是一致的,它们集中体现在应用场景上,应用场景能带来新的销量,自然有利于业绩,而一个全新且激动人心的应用场景,也容易把故事讲好。
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放量,据《中国2035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5年其渗透率将达20%。同时,美国对芯片的“卡脖子”行为,也推动芯片国产替代势在必行,汽车领域更是在“缺芯”催化下加速国产化。
站在半导体新一轮周期的起点,迎接我们的是未知的未来,但发展的脚步不能停下,对于我国来说,这或许又将是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